被动结构
被动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83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汉语、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769775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考试周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六届国际古汉语语法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汉语语法史研讨会、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等;被动结构的相关文献由213位作者贡献,包括A·朔尔策、R·J·小戈捷、R·米什拉等。
被动结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69775篇
占比:99.99%
总计:1769950篇
被动结构
-研究学者
- A·朔尔策
- R·J·小戈捷
- R·米什拉
- S·米特拉
- T·C·李
- Y·李
- 戚国辉
- 田秀坤
- 余颖
- 刘沛沛
- 姚淑文
- 孙永
- 岳中奇
- 张伟伟
- 张炳良
- 张蓉
- 徐盛桓
- 曹小云
- 李睿
- 王天佑
- 王洁波
- 苏永振
- 董晨华
- 袁慎芳
- 邱雷
- 邵伟国
- 郭宇宇
- 黄国文
- A.M.Reinhorn
- G.D.Manolis
- Shi Mingying(Language DepartmentLhasa 850000China)
- 丁馨
- 丰国欣
- 于永洁
- 于涛
- 于艳英
- 何自然
- 依马艾力·阿克拜尔
- 侯颖
- 俞淑儿
- 冯觉华
- 刘咏贵
- 刘天宇
- 刘宗开
- 刘尚鹏
- 刘开富
- 刘爱勤
- 刘爱萍
- 刘良求
- 刘蔚
-
-
于艳英;
杨文娇
-
-
摘要:
作为一种贸易合同,石油合同以促成石油贸易为目的。石油合同文本多使用被动结构来增强合同文本的客观性。本文基于目的论及其三个原则,结合实例讨论石油合同文本中被动结构的翻译,期待为石油合同文本的翻译贡献绵薄之力。
-
-
姚淑文;
王洁波
-
-
摘要:
文章以交际翻译理论为依托,以经贸新闻为信息型文本为切入点,并结合2021年《哈佛商业评论》第一期的It's time to replace the public corporation中的被动结构为语料,对英语中被动结构采用的三种汉译方式—汉语无主句、汉语主动句、汉语被动句,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其汉译策略.
-
-
郭宇宇;
王天佑
-
-
摘要:
在古代汉语的受事主语句系统中,存在以"为V"和"为N所V"两个结构为核心的"为"字式结构.其中,以"为V"为核心的结构应该归属于古代汉语受事主语句的指称句,并非真正的被动结构;而以"为N所V"为核心的结构则是真正的被动结构.指称结构向被动结构的转变主要受到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方面的影响.
-
-
郭宇宇;
王天佑
-
-
摘要:
在古代汉语的受事主语句系统中,存在以"为V"和"为N所V"两个结构为核心的"为"字式结构。其中,以"为V"为核心的结构应该归属于古代汉语受事主语句的指称句,并非真正的被动结构;而以"为N所V"为核心的结构则是真正的被动结构。指称结构向被动结构的转变主要受到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方面的影响。
-
-
姚淑文;
王洁波
-
-
摘要:
文章以交际翻译理论为依托,以经贸新闻为信息型文本为切入点,并结合2021年《哈佛商业评论》第一期的It’s time to replace the public corporation中的被动结构为语料,对英语中被动结构采用的三种汉译方式—汉语无主句、汉语主动句、汉语被动句,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其汉译策略。
-
-
杨秀娟;
齐思莹
-
-
摘要:
在船舶海洋学科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船舶工程英语文本的译介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挪威船级社的船舶入级规范第五篇为例,探究在奈达动态对等理论视角下船舶工程英语的翻译方法.研究发现,船舶工程英语中被动结构主要可翻译成汉语被动句、汉语主动句和汉语无主句三种形式.希望通过本项研究,获得有关船舶工程英语中被动结构的翻译方法及经验,从而推动船舶行业相关学科建设,并为国内外相关科技领域更好的交流做出贡献.
-
-
尚喜梅
-
-
摘要:
英语get+V-en结构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特征比较复杂,把其归为单一被动结构、主动结构或中动结构都不足以准确阐释其全貌.依据语法主语的施事性、控制力、意图性和意愿性的强弱程度,以及get和V-en的词汇性特征,get+V-en结构本身其实构成了一个从主动到被动的连续统,get+V-en核心中动结构和核心被动结构分别位于该连续统的两端.其中,get+V-en核心中动结构的主动性最强,随着语法主语的施事性、控制力、意图性和意愿性的不断减弱,语法主语的受事性不断增强,使得该结构不断向核心被动结构的一端推进.
-
-
张宜琳
-
-
摘要:
本文以原文中出现的大量被动语句为研究对象,将原文中出现的所有被动句进行了统计、整理、分类,将其主要分为明确施动者被动句结构和非明确施动者被动句结构两大类,并结合翻译方法对被动语句的翻译进行解释说明.
-
-
-
-
-
- 《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
| 2007年
-
摘要:
本文研究“让”由役使结构向被动结构的语法化过程.“让”在现代汉语中的役使和被动两种用法不是分离的,而是处于一种连续状态,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重新分析而来;从“让”的语义连续性出发,结合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役使-被动兼用现象,在检讨前人相关研究之后,归纳出役使到被动的重新分析发生的三个条件,认为其中VP是否有界是制约“让”凸显被动义或役使义的关键因素;重新分析的发生与汉语时体范畴的产生密切相关,时体范畴形成后,被动结构与役使结构在现代汉语里呈大致互补的关系,可以看作其上位的“被动-役使”范畴的两个条件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