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行草书

行草书

行草书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887篇,主要集中在书法、篆刻、绘画、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7篇、专利文献56篇;相关期刊303种,包括老年教育(书画艺术)、书画世界、中国书法等; 行草书的相关文献由725位作者贡献,包括叶鹏飞、沈维进、张国宏等。

行草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7 占比:94.06%

专利文献>

论文:56 占比:5.94%

总计:943篇

行草书—发文趋势图

行草书

-研究学者

  • 叶鹏飞
  • 沈维进
  • 张国宏
  • 张锡庚
  • 沈鹏
  • 丁梦周
  • 傅德锋
  • 曹隽平
  • 梁培先
  • 郑可春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跃岭
    • 摘要: 王跃岭自幼临习书法,读高中时已小有名气。他遵循“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的创作道路,在浸淫墨池精研楷隶之后,苦心经营行草,以王羲之、王献之、米芾为骨骼,广取博采,涵蕴升华,熔炼成独具心性的行草书,古朴自然,内涵充盈。
    • 詹冬华
    • 摘要: 贺炜炜江西永新人,书法博士。现为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网络班教师,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兼隶书委员会主任,南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十三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成员,中国书协“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成员。书法作品曾获中国第五届兰亭奖佳作二等奖、四届兰亭奖佳作奖、三届行草书展优秀奖、三届隶书大展优秀奖等。
    • 刘修琳
    • 摘要: 明代台阁体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书法现象,与同时期的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已被学者多加研究,但研究者往往只关注其楷书的渊源流变以及台阁体自身形成的规律性,而对行草书的发展往往浅谈辙止。本文试图采用研究与书论相结合的形式,细致分析台阁体行草书的发展渊源,并对应其代表书家和作品进行整理。在明代的书论评述中,往往谈及到台阁体行草书时,大多赞赏有加,台阁体行草书在明朝前期的繁盛不能说对后来书家流派的形成没有积极意义。
    • 方建光; 吴浩; 毛健伟; 刘海航
    • 摘要: 我调到聊城大学美术学院执教后,认识了许多勤勉求学的书法专业学子。他们大都有扎实的基本功,且能互相砥砺,上下求索。陈孝明便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位。记得初次见他的行书小品,笔致端雅、安静,一派纯正的帖学规模。后来,我在带他们行草书技法课的过程中,发现孝明对书法的学习不但有颖悟,善思考,而且方向明确而坚定,颇为难得。所以,近年来频频得到孝明入展、获奖的好消息,我丝毫不觉得意外。当然,对孝明来说,入展、获奖固然是证明自己的必然路径,但只有持续地在古人经典里不断历练、印证,在人生最好的年华里去丰富、沉淀自己,才能够走得更远。看好孝明,他值得我们来期待!
    • 王德华
    • 摘要: 故宫博物院藏黄道周《致倪献汝札》(图1),纸本,行草书,纵24.6cm,横20.6cm,凡8行,计89字。著录于《中国书法全集》第56卷(1994年版),右下角钤有清人“王望霖”私印,左下角亦有王望霖“天香楼”收藏印,可知该札于乾嘉年间应归上虞王氏所有。此札亦载于清人陈寿祺编《黄漳浦文集》卷二十二,题名为《质园山中与倪献汝书》,案见于浙中倪黄合刻帖。该帖收录黄道周书与倪献汝的信札共六封,其中墨迹本《致倪献汝札》位列第二。
    • 李军霞
    • 摘要: 晚明清初是一个多元且动乱的时代,正是因为这种时代背景才成就了傅山这种“不衫不履”,追求“字中之天”的书法风格。这样的书法风格多是体现在行草书上,而草书也恰巧是傅山应酬时用得最多的书体,由此可以看出傅山应酬书法对行草书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从三个方面讲述:首先是晚明清初的社会环境对傅山书法的影响;其次是对于傅山应酬书法概况的描述;最后是傅山应酬书法对行草书的影响。
    • 文津
    • 摘要: 沈曾植身处碑、帖二元对立之际,他在书法实践中秉承“通古今以为变”,追究“异体同势、古今杂形”,有效的使碑、帖结合。在运笔方式上,他主张“转指”、“运腕”、“卧笔”。他以章草笔意嫁接行草书,其行草书中逆势、中侧锋互用、方圆兼施、波磔的使用为其作品加入生涩、险绝等碑派特征,创造出了生拙野逸、跌宕起伏、姿态万千的书法作品,做到了“古质”与“今妍”的统一。
    • 摘要: 主编赏评:这件作品内容为苏东坡词《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行草书正文和落款,配白文印"朱氏",装饰条用楷书"苏轼词",形式感非常美。行草书创作难度大在于字法要正确,不可生造。作者这点做得很好,足见其严谨认真,基本功扎实。行草字字独立的章法创作最难,整件作品只有两处两字相连:"潮来"与"东坡",均处理得自然流畅。整件作品轻松飘潇,无做作感,除"晖、稀、年、州"四字长竖纵伸外,无突兀放纵之笔,可谓收放自如。字法规范,一字之间充满了对比变化的综合应用,如"霏"字的连断、纵横、疏密、收放、虚实、轻重。
    • 戴永芳
    • 摘要: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其中行草书应该是最能"传情达意"的书法艺术形式.它融诸体之美,仪态万方,妙趣横生.所以,行草书中的个人性情表达,比其他书体要求更高、结合更密切、作用更明显,探索行草书的情感表达、意义重大.
    • 张俊红
    • 摘要: 本文通过金农《书画合璧册》看金农行草书在特定的时期里形成的独特面貌。金农是清代碑学进程中前碑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行草书在传统帖学基础上以碑破帖,碑帖结合,古拙朴茂且不失灵动,不修边幅中透着野逸之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