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472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4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1500956篇;相关期刊226种,包括世界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疑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等;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由1265位作者贡献,包括吕佩源、杨文明、何望生等。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4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500956 占比:99.97%

总计:1501424篇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文趋势图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研究学者

  • 吕佩源
  • 杨文明
  • 何望生
  • 徐建
  • 曹晓岚
  • 李欧
  • 董艳红
  • 郭炜
  • 刘娜
  • 周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廖子蔚; 程利萍; 张苗苗
    • 摘要: 目的探索载脂蛋白(Apo)B/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128例,根据发病后4 d之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将其分为单纯梗死组(n=57)和认知障碍组(n=71),后者根据认知障碍轻度不同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n=36),血管性痴呆组(n=35),比较两组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同型半胱氨酸等危险因素的发生频率,应用t检验、Logistic回归及线性回归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梗死组与认知障碍组性别、年龄、高血压、吸烟史等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性(P>0.05),且两组间血脂亚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患者的血清ApoB/LDL比值与MMSE评分(R^(2)=0.061,P=0.005,DW=0.999)及MoCA评分(R^(2)=0.056,P=0.007,DW=1.077)呈正相关。血清ApoB/LDL比值在单纯梗死组与认知障碍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05),但在不同程度认知障碍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1)。结论ApoB/LDL比值与VCI的相关性对VCI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李晗; 赵晨; 林中樵; 王蕾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就诊于山西白求恩医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共184例,年龄≥60岁,高血压病程1~20年。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其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并分为认知障碍(VCI)组(90例)和对照组(94例),收集可能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认知功能损害的各项相关因素,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高血压临床特征,进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血肌酐(Cr)、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等生化指标检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VCI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抽象、延迟记忆评分及MoC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收缩压、Hcy、UA是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受教育年限是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的总体认知功能和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抽象、延迟记忆均有不同程度损害;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VCI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干预,有助于延缓认知障碍的发生和进展。
    • 彭祥; 陈春梅; 王任华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皮质下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皮质下脑梗死117例作为皮质下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11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皮质下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判断VCI发生情况。比较皮质下脑梗死组与健康组、发生与未发生VCI皮质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S100β、BDNF、NSE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皮质下脑梗死后VC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皮质下脑梗死患者VCI发生率为45.30%。皮质下脑梗死组血清Hcy、S100β、NSE水平均高于健康组,BDNF水平低于健康组(P3 cm、Hcy>15μmol/L、S100β>0.18 ng/ml、NSE>12.5 ng/ml均为影响皮质下脑梗死后V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17.2 pg/ml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皮质下脑梗死后VCI患者血清Hcy、S100β、NSE水平升高,BDNF水平降低。血清Hcy、S100β、NSE水平升高可增加VCI发生风险,而血清BDNF水平升高则可降低其发生风险。
    • 王玉慧; 赵芳; 王瑷; 张洁
    •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继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风险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其有无继发VCI将其分为VCI组(64例)和非VCI组(96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症、不良嗜好、脑白质病变情况及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VEGF)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ET-1、VEGF预测患者继发VCI的价值,将两组有差异信息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量化赋值明确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继发VCI的危险因素。结果VCI组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吸烟、脑白质病变患者比例及ET-1水平显著高于非VCI组,VEGF水平显著低于非V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1、VEGF预测患者继发VC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3、0.784。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吸烟、脑白质病变、ET-1≥79.245 pg/ml、VEGF<202.240 pg/ml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继发VCI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脑白质病变、ET-1水平升高、VEGF水平降低均有可能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VCI。
    • 吴俊睿; 明淑萍; 柯珂; 曹煜
    • 摘要: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血管性危险因素或者脑血管病变导致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组综合征。按照病情程度不同,VCI可分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 not dementia,VCIN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1]。
    • 游婷婷
    •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根据有无VCI分为V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两组血清Aβ1-42、BDNF、IGF-1水平并分析三项指标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相关性。评估血清Aβ1-42、BDNF、IGF-1水平对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VCI的诊断价值。结果VCI组血清Aβ1-42、BDNF、IGF-1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三项指标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Aβ1-42、BDNF、IGF-1及联合检测的AUC分别为0.795、0.727、0.734、0.911。结论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Aβ1-42、BDNF、IGF-1水平参与到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诊断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是否出现VCI具有重要意义。
    • 应子璇; 史明超; 赵慧慧
    • 摘要: 目的:分析脑小血管病(CSVD)致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CSVD患者资料,其中72例有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为观察组,25例无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入院第二天早晨测定血清UA、Hcy水平,分析血清UA、Hcy水平与MRI影像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Hcy、UA水平分别为18.63±3.16μmol/L和421.30±29.11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3.25±2.21μmol/L和366.92±23.0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血清UA、Hcy水平单独及联合鉴别诊断CSVD不同影像特征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且以联合鉴别诊断的价值最佳。结论:血清UA、Hcy水平与脑小血管病致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不同影像学特征有一定联系,有助于鉴别不同类型脑小血管病。
    • 郭程程; 候林林; 朱志; 韩永奎; 李英丽; 王月枫
    •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MCI)病人体力活动的促进及阻碍因素。方法:应用现象学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2021年4月西安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5例VaMCI病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分析得到影响VaMCI病人体力活动5个主题因素,即体力活动认识、体力活动感知、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社会支持。结论:需开展对VaMCI病人疾病知识和体力活动的健康教育,强调体力活动中的正性体验,开发多模式的活动方案,整合医疗社会环境资源,利用促进因素,解决阻碍因素,以提高VaMCI病人体力活动水平,延缓认知衰退的进展。
    • 张家欢; 方兴; 徐秋凤
    • 摘要: 基底神经节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尤其是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成为了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从基底神经节的结构和认知环路、基底神经节病变及其继发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等方面,对基底神经节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诊断和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参考。
    • 韩富华; 刘剑刚; 孙林娟; 李南南; 官杰; 詹敏; 陈文洁
    • 摘要: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中药组分(人参总皂苷、银杏总酮酯、西红花总苷)对慢性脑缺血(CCI)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温控电流刺激C57BL/6J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制备CCI模型,随机将模型小鼠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阳性对照,10 mg/kg)和中药组(益气活血中药组分,33 mg/kg),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6只。除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小鼠灌胃水外,其余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液,每天1次,连续8周。检测各组小鼠跳台潜伏期、跳台错误次数,观察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神经血管单元(NVU)超微形态结构,并检测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AChRs)蛋白及m RNA的表达水平和VEGF、血管生成素1(Ang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跳台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跳台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5);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NVU超微形态结构异常明显改善,脑组织中VEGF、α7 nAChRs蛋白及m RNA的表达水平以及VEGF、Ang1、bFGF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组分能够改善CCI所致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脑内NVU,恢复受损NVU的超微形态结构,调控脑内与NVU及记忆功能密切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