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无锡
  • 出版时间: 2015-08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健康教育在工作中的作用及重要性不容小觑.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及时有效的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促进患儿健康恢复、预防疾病及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口碑等都具有积极作用,对小儿这一特殊群体,除要有符合小儿特点、各年龄层次均可接受的健康教育内容外,采取"适时、按需、重点、反复"的方法,会显著提高住院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的效果及知晓率.
  • 摘要:G蛋白偶联受体是哺乳动物信号转导中最大的膜受体家族,目前人类研发的药物中,近一半的药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GPCR信号通路.脱敏和受体内吞是G蛋白偶联受体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调控信号传导的关键,由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是G蛋白偶联受体内吞的主要途径.本文简要阐述了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网格蛋白介导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内吞作用机制,总结了受体内吞途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GPCRs在哺乳动物中具有较多的数量和广泛的种类,在机体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作用于GPCRs信号通路中的药物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GPCR的靶向变构调节剂与传统的激动剂和拮抗剂相比较,在受体的靶向识别具有明显的优势。Burford等人采用高通量筛选发的方法发现了阿片受体的一种正性变构调节剂和一种沉默变构调节剂,对于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高渗蔗糖(0.4M)可以促使胞质内游离的网格蛋白组装成笼形,降低胞内游离状态的网格蛋白,从而一定程度上对内吞途径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直接特异性作用于GPCRs信号通路的药物研发越来越多,深人探究GPCRs信号转导和内吞机制也越来越重要,为药物的研发提供夯实的理论基础。
  • 摘要:文章报道了医院近期收治的1例误诊为抑郁症的肝豆状核变性病例,本例患者青少年起病,慢性进行性加重,主要累及肝脏及大脑豆状核,角膜K-F环阳性,铜蓝蛋白明显降低,结合头颅MRI ,诊断较为明确。患者1年前因精神障碍就诊于心理科,临床医生忽视了对于不明原因的精神障碍要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检,忽略鉴别诊断,造成误诊。HLD的治疗已经越来越多元化,包括肝移植、基因治疗、肝细胞移植治疗及干细胞移植治疗等,虽然有的治疗方法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但是相应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指出对于青少年不明原因的精神障碍,临床医师应该注重症状、体征及病史的采集,注意鉴别诊断,如伴有锥体外系症状或肝脏损伤,要考虑HLD的可能,积极完善血铜蓝蛋白测定、角膜K-F环等辅助检查,避免误诊,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与大血管闭塞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该评分对血管闭塞是否具有预测价值.rn 方法:前瞻性登记急性脑梗死患者211例,其中178例符合入组标准.依据头颅MRA判定大血管是否闭塞,将患者分为血管闭塞组及非血管闭塞组,并应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NIHSS评分预测血管闭塞的有效时间并确定其最佳截断点.rn 结果:头颅MRA显示,血管闭塞组35例(19.66%),NIHSS评分中位数为3(IQR 2-10),非血管闭塞组143例(80.34%),NIHSS评分中位数为2(IQR 1-4),血管闭塞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血管闭塞组(P<0.05).ROC曲线结果提示,NIHSS评分预测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在临床评估时间<6h时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829(P<0.05),NIHSS评分最佳截断点为7.5(灵敏度83.3%,特异度95.0%).临床评估时间超过6h时,NIHSS评分的预测价值下降(P>0.05).rn 结论:NIHSS评分预测急性脑梗死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呈时间依赖性,临床评估时间在发病6h内预测价值较高,随着评估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 摘要: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以心血管疾病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神经症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患者主要表现有心悸、胸闷、出汗、过度换气等.本病属祖国医学中"心悸"范畴.患者因恼怒伤肝,肝之疏泄功能失常,木郁土壅,肝病及脾,脾之运化功能失常,血液化生之源不足,不能上奉于心,心失所养,故出现一系列心脾两虚的症状.在治疗方面,应以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安神定志为要.方中黄芪、白术、党参、茯苓益气健脾,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养血补血,丹参、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等安神定志,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相得益彰,共奏补益心脾,养心安神之功。药症相符,故收良效。
  •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rn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26例抑郁症有自杀意念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3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抗抑郁剂,研究组患者服用抗抑郁剂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在入组时和研究结束时分别运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自杀态度问卷对存在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评定.rn 结果:干预后第2、4、8周,干预组患者HAMD总分和认知障碍因子自杀项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第8周对自杀意念性质的认识和对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及安乐死的态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n 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
  • 摘要:本文分析了PUFA合成过程中的脂肪酸代谢限速酶基因的甲基化与精神障碍的发病可能存在的联系。PUFA与精神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学者通过大量研究证明进而推测PUFA代谢过程中的酶学基因甲基化与精神疾病也存在着某种联系。尽管目前的研究还有许多局限性,且一般都是横断面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但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多不饱和脂肪酸基因甲基化与精神障碍之间的联系,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在一个更大的群体中研究DNA甲基化和PUFA的变化与精神障碍之间的联系,先前的研究并没有检测表观遗传改变和基因多态性之间的联系,表观遗传的改变,DNA甲基化微环境的影响和遗传多态性,他们可能是比遗传标记本身更能准确的预测疾病的危险,为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行性依据和方法。
  •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炎症因子水平即血清白介素-6(IL-6)与冠心病合并抑郁的关系,同时分析白介素-6水平与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rn 方法:对180例冠心病患者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冠心病合并抑郁组(A组)与不合并抑郁组(B组),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L-6水平,并记录年龄、性别、吸烟、文化程度、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等一般资料、测定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相关资料.rn 结果:入选冠心病患者57.78%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其中轻度抑郁48人(26.67%),中、重度抑郁56人(31.11%);冠心病合并抑郁组患者血清IL-6水平[M(P25,P75]为[0.04(0.01,0.06)] ng/ml,冠心病不合并抑郁组患者为[0.02(0.01,0.05)] ng/ml,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重度抑郁患者血清IL-6水平为[0.05(0.02,0.08)] ng/ml高于轻度抑郁IL-6水平为[0.04(0.01,0.0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相关性;B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相关性.rn 结论:冠心病患者有较高的抑郁并存率,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血清炎性标记物高于不合并抑郁患者,中、重度抑郁患者血清炎性标记物水平高于轻度抑郁,同时炎症因子与冠心病部分危险因素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冠心病合并抑郁是体内炎性反应激活的一个标志,炎性反应在冠心病合并抑郁起着一定的作用.
  • 摘要:目的:分析《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年载文、作者与引文情况.rn 方法:以《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年共12期刊出的所有论文为研究资料,分析全年载文量、载文栏目、载文刊出形式、第一作者机构与地区分布、基金论文数、作者数、引文量及出版时滞.rn 结果:《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年共载文345篇,平均每期载文28.75篇,平均每篇3.32页,篇密度为0.301.载文刊出形式以论著为主,共283篇(占82.0%),专题述评类稿件最少.刊出栏目以临床研究最多(125篇),其次为卫生预防(82篇),再次为基础研究(67篇).第一作者地区分布较广泛,分布29个省市自治区,但分布不平衡.第一作者地区分布前10位为江苏、山东、北京、广东、安徽、河北、河南、上海、湖南、辽宁、天津,占全年载文的79.1%.基金论文共270篇(占78.26%),其中国家级基金论文120篇(占34.78%);省部级以上基金论文数60篇(占17.39%).篇均作者数、篇均引文量、平均出版时滞分别为5.01人、18.6条、212天.发文3篇的第一作者有1人,发文2篇的第一作者有8人;发文5篇以上的通信作者有3人,发文3篇的通信作者有7人,发文2篇的通信作者有27人.发文数量超过5篇的机构单位有18家,合计发文138篇(占40.0%).rn 结论:《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载文形式以论著为主,临床研究稿件最多,基金论文比较高,具有相当稳定的作者队伍.
  • 摘要:目的:调查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ps-CIND)患者照顾者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应对方式,并探讨二者关系.rn 方法:采用SF-36量表(中文版)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100例ps-CIND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测量.rn 结果:ps-CIND患者照顾者生存质量总分(72.90±8.11)分,生理健康总分(76.60±11.33)分,心理健康总分(69.49±8.88)分,其中身体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状态、社交功能和精神健康5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健康人群(P<0.01);ps-CIND照顾者较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且生存质量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826,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则呈负相关照(r=-0.656,P<0.01).rn 结论:ps-CIND患者照顾者生存质量普遍较低,尤其在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状态、社交功能和精神健康等方面的下降尤为明显,护理工作人员应鼓励其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促进生理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及整个家庭的健康水平.
  • 摘要:目的:为了解医学生自杀意念的现况,分析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为今后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rn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自我控制量表(Cn)对济宁医学院50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rn 结果:①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超过划界点的有58名,占12.16%;自我控制量表T值大于60分的有56名,占11.74%,其中大于70分的有4名,占0.84%,T值分数越高表示越倾向于过度控制自己、压抑自我情感,因此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情绪爆发和暴力发作.②自杀意念在性别、性格和现在、想象中大学生活的差距、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本科生等条目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素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自我控制量表的T值只在不同性别、性格的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因素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自杀意念与自我控制能力呈正相关(r=0.263,P=0.000).rn 结论:医学生越趋向于过度压抑自我,自杀意念越强,应适当的放松、释放自己的情感;学校和社会应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以帮助学生减轻自我压抑和自杀意念.
  • 摘要: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对各种治疗,检查方法都应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理解,以取得病人的配合支持,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才能有效的医治病人。健康教育在结核病治疗中的作用是明显的、有效的,也是切实做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关键。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消除病人的不良习惯,不要随地吐痰,患病后不要到公共场所等,对预防结核病的传播有实际的意义.健康教育对病人心理有很大影响,甚至起到主导作用,解除病人及家属的顾虑更好地配合治疗,完成疗程.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核心是积极教育不同的人群,增强个人防护意识,改变不正确的认识和行为,提高就诊率和治愈率,减少传染,降低患病率.
  • 摘要:目的:了解苏州市相城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学生课间休息时间户外活动与视力低下的相关性,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开发健康教育手段.rn 方法: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对相城区中小学生进行裸眼视力检测,初中和小学视力低下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视力低下与课间休息时间户外活动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n 结果:调查中小学学生916人,视力低下783人,视力低下率为85.48%,其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91.63% (624/681),初中生视力低下率为67.66%(159/23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88.88,P<0.01).课间休息时间在室内的学生近视率较高,且是危险因素(OR=1.49,95%CI(111,2.02)).rn 结论:相城区中小学生的视力低下状况较为严重,且课间休息时间在室内的学生较多,这些学生视力低下情况更为严重,应该加大对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的户外活动引导,增加户外活动课程,预防视力低下.
  • 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θ爆发性刺激模式(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TBS))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rTMS)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及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的影响.rn 方法: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4)诊断标准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TBS组(n=30)、伪刺激组(n=30),予每周5次,共4周,20次rTMS刺激或伪刺激.对所有受试者均予以评定数字广度测验、空间广度测验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rn 结果:与干预前相比,iTBS组经过rTMS干预后的数字广度正序分及空间广度总分、正序分均升高(均P<0.01),WSCT测验的选择错误率、持续性错误数及持续性错误的百分数降低,概念化水平百分数升高(P<0.05或<0.01);而伪刺激组干预前后的数字广度、空间广度及WSCT测验各项目评分均无变化(均P>0.05);干预后两组间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rn 结论:iTBS模式的rTMS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