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
蜱虫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3年内共计233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4841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浙江预防医学、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五届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国际论坛、第十五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全国小动物医学学术研讨会、中国国境卫生检疫140周年学术会议等;蜱虫的相关文献由72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忠、张瑞玲、孙明等。
蜱虫—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841篇
占比:99.13%
总计:14971篇
蜱虫
-研究学者
- 张忠
- 张瑞玲
- 孙明
- 巴音查汗·盖力克
- 王晓润
- 何道航
- 刘仙平
- 卜三平
- 张志平
- 沈艳丽
- 胡广卫
- 蔡金山
- 赵全邦
- 郭庆勇
- 于金玲
- 倪谷音
- 刘冰
- 刘同凯
- 刘孝刚
- 刘洋
- 刘海菊
- 吴东兴
- 周子涛
- 唐莉娟
- 宋永鸿
- 庄桂芬
- 张芷宁
- 曾占豪
- 李冰
- 樊琼
- 汪才侠
- 翟雪洁
- 范久波
- 韦丽婷
- 黄振东
- T·W·贾洛维克
- 亚红祥
- 任晓波
- 何文文
- 傅义娟
- 刘丹
- 刘婧
- 刘宇明
- 刘宝汉
- 刘浩源
- 刘立明
- 刘鹏
- 包军
- 包正岳
- 卢平萍
-
-
袁永莉;
宋雨泉;
倪颖
-
-
摘要:
在小型反刍动物的血液中可寄生多种病原体,如细菌、支原体、原生动物等.这些病原体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可通过其他吸血动物或昆虫将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尤其是蜱虫和采采蝇.这些传播可随动物和其他媒介在不同地区甚至国家或大陆之间移动.这些移动或变化可能直接或间接由气候变化引起,并对这些病原的流行病学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进行适当的风险评估和有效的预防性治疗,必须进行积极和持续性的检测,已获得这些病原感染分布的有效信息.附红细胞体、巴贝斯虫、泰勒虫和锥形虫是小型反刍动物中常见的血液寄生虫,根据所涉及的物种导致的高死亡率到多种亚临床感染的各种临床表现.这些感染也可能造成小反刍动物的消耗性疾病,终生感染是这些寄生虫的共同特征.本文将对小反刍动物中的血液寄生虫,尤其是与营养消耗相关疾病有关的病原体进行综述.
-
-
阿力木江·加帕尔;
巴音查汗;
何文文;
史倩云;
甘露;
李才善;
翟雪洁;
诺明达来;
刘凯强;
宋瑞其
-
-
摘要:
为了解新疆鄯善县春季蜱虫种类及分布情况,2021年3—5月在鄯善县的5个村庄采集羊体表蜱虫及盐碱地区域环境中的蜱虫,利用体视显微镜进行形态学鉴定,并统计羊只携带蜱虫情况及其种类.结果显示:共在150只羊体表和环境中分别采集到1392只和1007只蜱虫;采集到蜱虫归于2科3属5种,分别为硬蜱科的亚洲璃眼蜱、小亚璃眼蜱、血红扇头蜱和图兰扇头蜱以及软蜱科的拉合尔钝缘蜱,其中亚洲璃眼蜱数量最多,占48.99%,在5个村均有分布;3—5月羊带蜱率逐渐上升,分别为14.67%、35.33%、68.67%,携带的种类由拉合尔钝缘蜱1种逐渐增加到5种.结果表明,新疆鄯善县春季流行的优势蜱种为亚洲璃眼蜱,而随气温升高,蜱虫种类及数量逐渐增加,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因此春季应加强蜱虫的消杀工作.本调查为鄯善县春季蜱虫传播疫病的防控及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
-
-
冻杨美;
林德贵;
晏磊;
周德刚;
潘贵珍;
田朋飞;
杨绒娟
-
-
摘要:
为验证复方非泼罗尼滴剂按推荐剂量使用对犬蜱虫病的治疗效果,从北京市和海口市各收集60例自然感染病例犬,随机分配到A组和B组,A组为试验药物组(复方非泼罗尼滴剂),B组为对照药物组(福莱恩增效滴剂),每组60只,各组试验犬按推荐剂量接受治疗,在用药0 d、用药后1、2、3、4、5、6、7、10、14、21、28、35 d对病犬进行蜱虫计数、皮肤红疹和瘙痒程度评分,统计分析虫体转阴率、虫体平均减少率。结果显示,北京市A组在用药后28 d和35 d虫体平均减少率分别为100%和94.8%,北京市B组在用药后28 d和35 d虫体平均减少率分别为99.2%和99.2%;海口市A组在用药后28 d和35 d虫体平均减少率分别为100%和100%,海口市B组在用药后28 d和35 d虫体平均减少率分别为100%和98.9%。结果表明,复方非泼罗尼滴剂对防控犬蜱虫病有效性强、安全性高,且对南北方不同地区犬蜱虫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用药1次可维持28 d,可用于我国不同地区犬蜱虫病的防治。
-
-
刘一凡;
阿力木江·加帕尔;
叶尔保勒;
祖力亚·克力木江;
韦丽婷;
翟雪洁;
巴音查汗·盖力克;
王振宝
-
-
摘要:
在乌鲁木齐市多家宠物医院、宠物店、犬舍、流浪犬基地、社区随机选取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犬共1054只,采集其体表蜱虫889只,通过形态学鉴定及蜱虫的线粒体16S rDNA基因扩增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得到假头基呈六角形的蜱虫,所采集的蜱虫初步鉴定为血红扇头蜱和图兰扇头蜱。发现血红扇头蜱和图兰扇头蜱的16S rDNA基因与已发表的国内河北株(JF979377)及新疆株(KU364373)同源性分别为97%和99%,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
-
-
刘永玲;
赵艳梅;
侯云超(图)
-
-
摘要:
蜱虫俗称“草爬子、壁虱、狗豆子”,近日有关蜱虫的新闻报道频登热搜。河南信阳某地出现被蜱虫叮咬感染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新型布尼亚病毒)引发连续死亡的病例。当前,部队正扎实开展夏季野外驻训,环境复杂恶劣,参训官兵要格外警惕蜱虫侵袭。蜱虫危害有多大?蜱虫吸血时,其口腔内唾液注人宿主体内。其唾液具有溶解组织、麻痹神经、稀释血液等作用,造成被叮咬部位出现瘙痒、红肿、瘀斑等症状,甚至引起呼吸衰竭而死。
-
-
-
-
摘要:
@人民日报:【警惕!杭州一大伯被蜱虫叮咬感染病毒送进ICU】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位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大伯。他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被紧急送入重症监护室抢救,而罪魁祸首就是蜱虫。眼下又到了蜱虫生长活跃期,医生提醒:被蜱虫叮咬千万不要硬拉,应及时就医。医生介绍,被蜱虫叮咬后,大多数人会出现过敏或发炎等轻微症状,而少数人被携带病原体的蜱虫叮咬后才会发病,有基础疾病的人及老年人比较容易出现重症。
-
-
王寒;
孙成亮;
许辉;
李盛琼;
侯巍
-
-
摘要:
犬巴贝斯虫病是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寄生于犬体的巴贝斯虫主要是犬巴贝斯虫和吉氏巴贝斯虫,在我国以吉氏巴贝斯虫感染为主。该病呈地方性流行和季节性流行,主要在春夏秋三季发病,流行的地区和蜱虫的分布有关。除蜱虫叮咬传播外,健康犬伤口与病犬血液接触或输入含有巴贝斯虫的犬血也会导致感染。近年还发现,吉氏巴贝斯虫可经胎盘传播。
-
-
孙静;
黄飞翔;
刘洋;
贾广敏;
李萌;
陈海涛
-
-
摘要:
作为可通过蜱虫传播的犬类常见病,焦虫病多发于蜱虫较为活跃的春夏秋三季。该病的潜伏期约为7d~21d,具有病程短、发病迅速的特点,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将有一定概率导致病犬死亡。一、诊断方法(一)B超对病情较为严重的病犬进行B超检查,通常能够发现其脾脏存在明显的肿大,可根据B超结果判断病犬器官状态,从而制定治疗方案。
-
-
祁根兄
-
-
摘要:
2022年4月7日,家住山东济南南部山区的爱心人士王某发现一只流浪的中华田园犬,雌性,共济失调、走路不稳,携犬前来济南菲尔德动物医院就诊,济南菲尔德动物医院和济南格莱美医院共同对该犬进行了一系列爱心救助。
-
-
-
郭自东;
李传甫
- 《第十五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全国小动物医学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巴贝斯虫病毒又称焦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寄生于犬体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以蜱虫叮咬为主要传染途径.病毒感染隐性时间长,发病初期极易误诊.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诊断:1、流行病学调查.2、临床症状.3、实验室检查.预防蜱虫叮咬及焦虫病的主要措施:1、蜱虫暴发期,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训练.2、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蜱虫粘附叮咬.3、被蜱虫叮咬皮肤,可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4、被蜱虫叮咬,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5、发现犬被毛内有蜱虫,可用药浴,同时对犬舍及活动环境彻底消毒。
-
-
-
-
-
-
王振;
刘孝刚;
罗义;
李冰;
周子涛;
张芷宁;
樊琼;
于金玲
- 《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为了摸清辽西地区蜱斑点热立克次体的携带情况,为相关部门防治本病提供依据,于2014年3~11月,采集辽西5个县市区动物体表蜱,分类鉴定后按不同动物、不同蜱种进行分组处理,采用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辽西地区放牧牛、羊和家养犬3种动物体表采集的蜱经鉴定隶属于4属5种,在绥中县牛羊寄生的4种蜱中检出了斑点热立克次体,其他4个县市区的5种蜱中未检出斑点热立克次体.
-
-
王振;
刘孝刚;
罗义;
李冰;
周子涛;
张芷宁;
樊琼;
于金玲
- 《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为了摸清辽西地区蜱斑点热立克次体的携带情况,为相关部门防治本病提供依据,于2014年3~11月,采集辽西5个县市区动物体表蜱,分类鉴定后按不同动物、不同蜱种进行分组处理,采用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辽西地区放牧牛、羊和家养犬3种动物体表采集的蜱经鉴定隶属于4属5种,在绥中县牛羊寄生的4种蜱中检出了斑点热立克次体,其他4个县市区的5种蜱中未检出斑点热立克次体.
-
-
王振;
刘孝刚;
罗义;
李冰;
周子涛;
张芷宁;
樊琼;
于金玲
- 《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为了摸清辽西地区蜱斑点热立克次体的携带情况,为相关部门防治本病提供依据,于2014年3~11月,采集辽西5个县市区动物体表蜱,分类鉴定后按不同动物、不同蜱种进行分组处理,采用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辽西地区放牧牛、羊和家养犬3种动物体表采集的蜱经鉴定隶属于4属5种,在绥中县牛羊寄生的4种蜱中检出了斑点热立克次体,其他4个县市区的5种蜱中未检出斑点热立克次体.
-
-
王振;
刘孝刚;
罗义;
李冰;
周子涛;
张芷宁;
樊琼;
于金玲
- 《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为了摸清辽西地区蜱斑点热立克次体的携带情况,为相关部门防治本病提供依据,于2014年3~11月,采集辽西5个县市区动物体表蜱,分类鉴定后按不同动物、不同蜱种进行分组处理,采用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辽西地区放牧牛、羊和家养犬3种动物体表采集的蜱经鉴定隶属于4属5种,在绥中县牛羊寄生的4种蜱中检出了斑点热立克次体,其他4个县市区的5种蜱中未检出斑点热立克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