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瘙痒

瘙痒

瘙痒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2326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7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086篇;相关期刊579种,包括家庭医生、中国民间疗法、中国血液净化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七届学术大会、第九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等;瘙痒的相关文献由3985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刘新壮、陈冠卿等。

瘙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7 占比:52.75%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56%

专利文献>

论文:1086 占比:46.69%

总计:2326篇

瘙痒—发文趋势图

瘙痒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新壮
  • 陈冠卿
  • 王芳
  • 陈洪波
  • 顾飞
  • 夏瑜
  • 樊翌明
  • 王献臣
  • 陈爱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林玉凤; 李芳谷; 徐永慧; 董丹丹; 史建强
    • 摘要: 患者,女,58岁。全身持续性瘙痒性斑块伴发热20天。血清铁蛋白增高,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肝功能异常,脾大。皮损组织病理示:棘层中上部见角化不良细胞,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见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诊断:成人Still病。予糖皮质激素及甲氨蝶呤治疗,病情好转。
    • 张亚利; 李小红; 张曼曼
    • 摘要: 目的观察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血清及疱液中白细胞介素-31(IL-31)、白细胞介素-16(IL-16)水平,探讨这两者在BP瘙痒发生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首次确诊的22例BP患者,纳入BP组。选取37例同期于该院皮肤科就诊的其他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瘙痒程度。留取BP患者外周血、疱液及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疱液中IL-31、IL-16的水平。比较BP组与对照组血清IL-31和IL-16的水平。分析血清和疱液IL-31、IL-16水平与瘙痒程度的相关性。结果BP组VA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BP组血清IL-3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BP患者血清IL-31、IL-16水平与瘙痒程度呈正相关(γ_(s)=0.706、0.691,P<0.05)。BP患者疱液IL-31、IL-16水平与瘙痒程度呈正相关(γ_(s)=0.900、0.861,P<0.05)。BP患者血清IL-31水平与血清IL-16水平呈正相关(γ_(s)=0.967,P<0.05)。BP患者疱液IL-31水平与疱液IL-16水平呈正相关(γ_(s)=0.965,P<0.05)。结论BP患者血清和疱液中IL-31、IL-16的表达与瘙痒程度有关,并可能参与了BP瘙痒的发生和持续过程。
    • 彭翊倩; 吕海芹; 王飞(审校)
    • 摘要: 瘙痒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引起搔抓冲动的感觉和情感体验。引起瘙痒的原因复杂多样,瘙痒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功能MRI(fMRI)是一种基于MR成像发展起来的无创性活体成像技术,在皮肤科主要用于研究不同方式诱导瘙痒的机制,以及瘙痒为主要症状的几种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慢性荨麻疹等。就fMRI在瘙痒、止痒机制中的研究以及在常见的瘙痒类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范倩倩; 王德强; 马裴; 李青青; 左慧颖; 邵翠杰
    • 摘要: 疼痛-瘙痒共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因介导其发生发展的神经环路、分子和细胞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且临床上治疗效果欠佳而引起广泛关注。疼痛-瘙痒共病的共同临床表现、现有研究均提示,表观遗传学调节机制参与了病理性疼痛、瘙痒的产生和维持。本文从疼痛、瘙痒的神经传导通路、与疼痛、瘙痒有关的受体及疼痛-瘙痒共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等方面对近年来疼痛-瘙痒共病的表观遗传最新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深入阐明其机制及制定有前景的镇痛止痒新策略提供思路。
    • 罗平平; 张红梅
    • 摘要: 本文概述中药外治尿毒性瘙痒的机制,并从中药药浴、中药熏蒸、中药灌肠等方面综述中药外治法在该病上的应用进展,同时针对中药外治尿毒性瘙痒的不足提出建议,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 郝延召; 王迪; 邵依; 张守民; 禹卉千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以“左耳前肿物伴瘙痒10余年”为主诉就诊于我科,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耳前出现肤色蚕豆样大小肿物,自觉瘙痒,无红肿、破溃、疼痛、耳鸣、听力减退,随后肿物逐渐增大至鸡蛋样大小,自觉瘙痒明显,饮酒、食辛辣食物后自觉肿块增大、瘙痒明显加重。
    • 夏天一; 李丽; 陈宏翔
    • 摘要: 瘙痒是一种引起抓挠欲望或反射的不愉快、刺激性感觉,可由机械、温度、电、内/外源性化学刺激引起。瘙痒的形成需要致痒剂、瘙痒相关受体和离子通道的参与,但以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TRP)通道为代表的众多瘙痒离子通道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因此,研究瘙痒,尤其是慢性瘙痒产生的机制,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从而找到有效抑制瘙痒的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该文就目前已知的参与瘙痒信号产生和传递的各型离子通道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瘙痒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
    • 丁晓颖
    •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湿疹应用针灸围刺治疗对患者瘙痒程度、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评分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3月-2020年9月接收的43例慢性湿疹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22例)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实施针灸围刺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瘙痒程度、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情况。患者瘙痒程度、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应用EASI评分法进行评估;生活质量应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进行评估;生存质量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WHOQOL-BREF)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红斑、渗出、红肿、苔黄或苔白、糜烂、鳞屑、皮纹加深)积分、湿疹面积及EASI(湿疹面积、严重程度、瘙痒程度)评分、WHOQOL-BREF、DLQ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各证候积分、EASI评分、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WHOQOL-BREF评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慢性湿疹应用针灸围刺治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在提升治疗有效率的同时,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 唐珏; 姚志荣
    • 摘要: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慢性瘙痒是其特征性症状之一。AD瘙痒的发生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调节异常及外界环境因素相关;瘙痒-搔抓恶性循环可加重皮肤屏障的破坏、促进皮肤炎症反应及神经失调过程,是AD瘙痒不易控制的原因之一。目前控制AD瘙痒的药物包括外用药物和系统药物,AD瘙痒机制的研究为其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如IL-4、IL-13、IL-31、JAK、IL-33等。本文就AD瘙痒机制及相关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崇海; 秦倩
    •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四肢顽固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薛城区人民医院治疗的四肢顽固性皮肤病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比治疗前、治疗后第3周、治疗后第6周瘙痒评分和皮肤生理功能(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流失、皮肤油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周、第6周,两组患者瘙痒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经表皮水分流失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而角质层含水量、皮肤油脂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四肢顽固性皮肤病患者,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并且改善患瘙痒的症状和皮肤生理功能,促进预后恢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