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木村病

木村病

木村病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5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3965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磁共振成像、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2012北京地区皮肤科学术年会、2010年北京地区皮肤科学术年会等;木村病的相关文献由495位作者贡献,包括Srijana Dwa、丁修明、何志忠等。

木村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3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3965 占比:99.71%

总计:54123篇

木村病—发文趋势图

木村病

-研究学者

  • Srijana Dwa
  • 丁修明
  • 何志忠
  • 刘娟
  • 刘宏秋
  • 刘彦林
  • 卢宪梅
  • 姜丽丽
  • 孔凤贝
  • 孔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郝延召; 王迪; 邵依; 张守民; 禹卉千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以“左耳前肿物伴瘙痒10余年”为主诉就诊于我科,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耳前出现肤色蚕豆样大小肿物,自觉瘙痒,无红肿、破溃、疼痛、耳鸣、听力减退,随后肿物逐渐增大至鸡蛋样大小,自觉瘙痒明显,饮酒、食辛辣食物后自觉肿块增大、瘙痒明显加重。
    • 赵琴; 马步云; 贾浥苹; 罗伟东; 龚健; 宋萍; 王占文
    • 摘要: 目的探讨颌面部木村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20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华西第四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颌面部木村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分析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病史、质地及活动度、实验室检查等,观察发病部位、大小、回声改变、内部血流及其周围淋巴结情况等超声表现。结果13例患者中,男12例,女1例;年龄12~66岁;单侧12例,双侧1例;平均病程(5.2±4.5)年;质硬、活动度差5例,质软、活动度可8例;13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均明显增高。10例病灶位于腮腺内,其中1例同时累及同侧颌下腺,3例分别位于颌下腺、颊部及耳后,大小2.0 cm×1.5 cm~7.0 cm×4.5 cm。10例边界不清或欠清楚,3例边界清楚,11例形态不规则或欠规则,2例形态规则。彩色多普勒血流12例为1~2级,1例为3级;12例伴有同侧多发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整体呈反应性增生表现。结论颌面部木村病常表现为涎腺或皮下软组织内强-弱相间的低回声肿块,同时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结合无痛性肿块表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 许志辉; 黄方; 黄建强
    • 摘要: 木村病,又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性病变,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颈部单侧、无痛性颈淋巴结病变或皮下结节,可以伴有周围血及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该疾病首先由我国的金显宅等学者于1937年以“嗜伊红细胞性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进行报道,1948年日本学者木村哲二(Kimura)注意到该病的特点并行详细描述及具体报道,国际上后以此命名为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1]。现对我科收治的1例右耳后木村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报告如下。
    • 王子坤; 冯晶晶; 吴杰; 叶玉芳; 陈英敏
    • 摘要: 本研究经河北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67。患者女,32岁,主因两年前饮酒后出现右侧颌面部间断瘙痒,皮温升高,就诊于当地医院,予以强的松2片每日两次口服治疗,患者未规律服药,发作时口服1片,自诉症状可缓解,1月后自行停药,未复查。
    • 张亚庆; 黄旴宁; 王秋兰
    • 摘要: 患者男,24岁,因发现双侧颈部肿物3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双侧颈部各触及一肿物,左侧大小约5.0 cm×2.0 cm,右侧大小约4.0 cm×1.0 cm,表面光滑,无压痛,质地中等偏软,边界清晰,活动度好,双侧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2.5%,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1.73×10^(9)/L,血清IgE 1504 U/ml,余指标未见异常。
    • 王俊广; 王少春; 杨斌
    • 摘要: 木村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进行性的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无痛性皮下肿块,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的升高。该病早期因无明显不适,常未引起重视,晚期可出现肾脏等其他脏器的损害,故早期诊断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高频超声因本病罕见,临床及超声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极易发生误诊。本文回顾了多篇相关文献,对木村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声像图特征进行了总结,旨在加强超声医师的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 何宇; 刘娟; 马代远
    • 摘要: 木村病,也被称为Kimura病,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病因不明且进展缓慢的良性病变。最常发生于面颈部,表现为皮下多发慢性无痛肿块,同时伴随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升高。1937年,我国金显宅教授在研究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良性肿大淋巴结中发现,称其为嗜伊红球增多性淋巴母细胞瘤[1]。1948年,日本学者木村(Kimura)更为详细的阐述了该病,并将其命名为不寻常性淋巴组织增生性肉芽肿,确定该病为肉芽肿性疾病,这种疾病后来被称为木村病[2]。有文献根据病理性质将Kimura病称作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嗜酸性淋巴滤泡肉芽肿等[3]。Kimura病以亚洲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4∶1,<20岁的患者为17∶1,20~39岁的患者为4∶1,≥40岁的患者为2∶1[4]。由于该病少见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出现漏诊、误诊,且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激素、化疗及IgE抗体治疗等。我们通过报告2例发生于不同部位的木村病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 靳翠翠; 杨素君; 相世峰
    • 摘要: 患者男,53岁。无意中发现左侧软腭肿物,无明显不适。查体:肿物表面光滑,质韧,无触痛及破溃。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81×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31.4%。MRI检查显示左侧软腭团块状长T 1长T 2信号影,内见点条状T 2低信号,DWI稍高信号(图1A~1C),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内见点状无强化(图1D,1E);左侧颈动脉鞘区见肿大淋巴结(图1F)。MRI诊断考虑恶性病变。病理诊断:鳞状上皮下淋巴组织增生伴淋巴滤泡形成,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增生,符合Kimura病。
    • 王欣悦; 彭粤; 高阳; 程超; 卢蓉
    • 摘要: 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可能由免疫介导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本文分析1例8岁的男性患者,因左眼无痛性上睑下垂、影像学提示双眼泪腺占位、血象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及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升高、病理提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被最终诊断为累及双侧泪腺的KD。行左眼眶肿物切除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期间未见复发。
    • 孔凤贝; 张蒂荣; 石宇; 魏小燕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木村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木村病患者16例,总病灶数43个。按部位进行分组,A组为涎腺组,B组为皮下软组织组,C组为淋巴结组。分类总结木村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A组:病灶数7个,病灶内部均呈混合回声,低回声与斑片状或短棒状高回声交杂相间。血流特征为血管分支走行于病灶的低回声区域,高回声区域无血流或点状血流。均合并腺体内及周边淋巴结受累。B组:病灶数6个,4个病灶内部回声与血流特征同上述涎腺木村病的超声表现,2个病灶表现为均质或不均质的低回声。2例合并淋巴结受累。C组:病灶数30个,多数病灶表现为椭圆形,边界清,髓质减少或消失,无钙化及液化。1例见淋巴结融合。结论:累及大涎腺、皮下软组织的木村病具有较特异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掌握其临床及超声特征有助于木村病的提示诊断及鉴别诊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