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荧光量子产率

荧光量子产率

荧光量子产率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2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91305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染料与染色、发光学报、分析化学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2009年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光辐射计量学术研讨会、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等;荧光量子产率的相关文献由707位作者贡献,包括魏永巨、刘翠格、周红军等。

荧光量子产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91305 占比:99.93%

总计:191444篇

荧光量子产率—发文趋势图

荧光量子产率

-研究学者

  • 魏永巨
  • 刘翠格
  • 周红军
  • 徐泉
  • 杨柏
  • 刘旭光
  • 刘瑶
  • 李娜
  • 杨永珍
  • 王亚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泓洋; 王晓菲; 范建忠; 周勇
    • 摘要: 双光子荧光染料分子在生物医学成像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取代效应对分子结构以及光物理性质影响的探求相对匮乏.本文设|计并研究了一系列脂滴检测染料分子,分析了分子的光学性质以及无辐射跃迁等.通过分子内弱相互作用和电子-空穴布居分析,阐述了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分子均具有优良的光物理性能、高效荧光量子产量、大的斯托克斯位移以及显著的双光子吸收截面等.本工作合理地解释了实验现象并阐述了取代效应对脂滴检测NAPBr染料分子的双光子吸收和激发态性质的影响,这为设计新型的高效有机分子提供了理论指导.
    • 张禹姝; 胡妙言; 高诗雨; 孙天懿; 徐丽; 张榅清; 徐长妍
    • 摘要: 目的将樟子松木材包装废弃物转化为荧光碳量子点,为实现废弃樟子松木材包装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探索一条新途径。方法以60目樟子松木材包装废弃物为碳量子点前驱体,分别以硫酸和乙二胺为硫和氮掺杂剂,在温度为200°C、时间为10 h的水热条件下合成樟子松基碳量子点。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表征手段,研究原材料配比对所制备樟子松基碳量子点物理结构、化学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并以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为评价指标,优化樟子松基碳量子点的制备工艺。结果所得硫氮掺杂碳量子点呈规则球形,其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分别为4.30 nm和2.01~6.63 nm;当原材料配比为m(樟子松木粉)∶m(硫酸)∶m(乙二胺)=1∶1∶1时,合成的掺杂碳量子点的荧光最强、荧光量子产率最高。当樟子松木粉、去离子水、硫酸和乙二胺的质量比为1.250∶50∶1.250∶1.250时,掺杂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比未掺杂碳量子点的高约80倍。结论将樟子松木材包装废弃物转化为荧光碳量子点,是实现废弃樟子松木材包装的高值化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 王猛; 马壮壮; 陈旭; 史志锋
    • 摘要: 近年来,新兴的铅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由于其高荧光量子产率(PLQY)、高色纯度、带隙可调等特性,在光电子器件应用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重金属铅的毒性严重阻碍了其大规模的生产和商业化发展.因此,开发低毒性的无铅钙钛矿材料成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高温热注入法制备了一种无铅铜基卤化物Rb2CuBr3材料,系统探究了原料中Rb+/Cu+量的比和反应时间对合成Rb2CuBr3的纯度和结晶质量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合成的Rb2CuBr3微观特征为一维棒状形貌,这与其固有的一维晶体结构相符.此外,制备的Rb2CuBr3材料表现出明亮的紫光发射(390 nm),PLQY高达91.75%.进一步,采用温度依赖的光致发光(PL)和时间分辨的PL测试,证实了该材料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和宽的发射光谱来源于自限域态激子相关的辐射复合.整体来讲,这种具有高效发光特性的无铅Rb2CuBr3材料在未来的照明及显示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刘丽敏; 石建军; 张艳红; 马祥梅
    • 摘要: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等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量了n-propyl苝单酰亚胺单酐(PMI)、ethylPMI和苝单酰亚胺二酯衍生物(1~4)(PMD(1~4))的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最大摩尔消光系数(ε)、荧光量子产率(Φf)和电致化学发光(ECL),并与氮原子取代苝二酰亚胺的相应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propylPMI、ethylPMI和PMD(1~4)的Φf分别为0.96、0.98、0.94、0.93、0.91、0.89;ECL以PMD-2的发光强度最大,PMD-4次之;酸酐键酯化对苝系衍生物荧光猝灭影响较小,仅使其光谱峰位置发生移动;对于其电化学性质,PMD(1~4)的循环伏安曲线都没有氧化峰,还原峰也只有PMD-2和PMD-4显现.
    • 杨雅儒; 陆沣; 胡敏; 吴宥伸; 向丹; 高培红; 张雯
    • 摘要: 围绕具有优良荧光发光特性的无机纳米材料——碳点,设计一个本科化学实验.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分别制备蓝色、绿色荧光碳点溶液;考察荧光碳点溶液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关系,相对法测定荧光量子产率;探究不同浓度和pH条件下的荧光光谱变化;并将荧光碳点应用到防伪技术领域,加深学生对荧光材料的相关荧光概念和表征手段如荧光激发光谱、荧光发射光谱、荧光量子产率,术语如Stokes位移和荧光影响因素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防伪应用开拓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
    • 傅贤明; 卢诗; 纪姝晗; 阮志鹏
    • 摘要: 以巯基丙酸为稳定剂,采用微波辅助水热法合成水溶性的CdTe量子点,然后用低分子量可溶性壳聚糖包埋CdTe量子点,并对其性质展开研究.结果 显示,制得的纳米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小于5 nm,且与单独CdTe量子点相比,壳聚糖包埋CdTe量子点具有更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荧光强度随pH的变化也优于单独的CdTe量子点,同时壳聚糖包埋后对CdTe的光稳定性没有影响,且包埋后CdTe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大大降低.壳聚糖包埋CdTe量子点更适用于细胞标记和生物成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韦亦泠; 杨政敏; 李春荣; 胡先运; 邓文江; 金彩虹; 李慧; 王传明; 孟铁宏; 张文娟; 赵鸿宾; 帅光平
    • 摘要: 二硫化钼量子点(MoS2 QDs)具有优良物理、化学等特性,在催化、荧光成像和荧光传感及生物成像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制备方法及量子产率仍有改进空间.本工作以钼酸钠提供钼源,谷胱甘肽提供硫源,通过"自下而上"一步水热法制备MoS2 QDs,并以其荧光强度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优化MoS2 QDs制备条件中的钼源与硫源比例、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结果表明,最佳钼源与硫源质量比例为1:3.5、最佳pH值为4?8之间、反应时间18 h、反应温度210°C.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出MoS2 QDs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时间30 h、反应温度220°C、钼源与硫源比例为1:3.5、pH值为3,荧光量子产率高达21%.所制备MoS2 QDs的粒径4.0±0.35 nm,且单分散,富含氨基和羧基官能团,紫外吸收峰336 nm;发射波长为424 nm;半峰宽79 nm.可为MoS2 QDs在高灵敏的离子、生物分子检测以及低毒的细胞成像打下基础.
    • 王璞; 蔡平; 张小文; 许伟; 张观广; 姚日晖; 宁洪龙; 郑华
    • 摘要: 在光电显示领域中,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s light-emitting diode,QLED)因其宽的光谱可调性、窄的半峰全宽、高的色纯度等优异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极为突出的候选者.目前,镉基QLED的红、绿、蓝三色发光性能已十分接近有机发光二级管的水平,但是镉元素对人体及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性.InP量子点具有较大的激子波尔半径、宽的光谱可调性(可覆盖整个可见光区)以及与镉基量子点相媲美的光电性质,而成为最有望替代镉基量子点的环境友好型量子点.因此,本文详细总结了近年来InP量子点的合成(核壳的结构、配体的选择等)与荧光性能及其QLED发光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InP QLED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其可行性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胡晓月; 屈泽华; 黄红香
    • 摘要: 采用QM40型荧光光谱仪,以罗丹明6G和硫酸奎宁作为标准样品,从仪器参数设置(步长、积分时间和狭缝)以及激发波长等几个方面,探讨采用积分球测量荧光量子产率时的最优测试条件选择.测试发现:荧光量子产率的准确率与步长和积分时间的改变并无线性关系,选择较长的步长和较短的积分时间可以缩短测试时长;荧光强度的改变对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的物质影响更为明显,因此测试中应控制其荧光强度不宜过高;而激发波长的改变对荧光量子产率的数值影响较大,建议在测试时应固定激发波长的位置.该研究可为获得可靠的荧光量子产率数据提供一定的参考.
    • 李双; 胡学雷; 姚楚笛; 葛燕丽
    • 摘要: 以锌酞菁为母核,设计并合成了新型锌酞菁衍生物(1),其结构经UV-Vis,1H NMR和HR-MS(ESI)表征.以DMSO为溶剂,对化合物1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Q-带最大吸收峰为682 nm;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为690 nm;以无取代的ZnPc(ΦF=0.20,Φ△=0.67)为参照,测得化合物1的荧光量子产率(ΦF)为0.22,单线态氧量子产率(Φ△)为0.71;化合物1的光热转换效率为48.8%.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