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2篇,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13251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生物技术通讯、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大会、第三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相关文献由767位作者贡献,包括叶棋浓、蒋敏之、赵雨等。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3251篇
占比:99.96%
总计:313365篇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研究学者
- 叶棋浓
- 蒋敏之
- 赵雨
- 丁丽华
- 李江
- 李琦
- 贺玺
- 刘宣
- 单雪芹
- 周利红
- 曹阳
- 杨柳
- 梅志强
- 王利利
- 王明丽
- 甘霖
- 赵俊
- 魏溦
- 刘婕
- 刘敏
- 季青
- 张亚楠
- 李雅森
- 武斌
- 王春昕
- 翟博
- 许厚强
- 赵云辉
- 赵佳福
- 赵卓
- 赵超悦
- 郎洪彦
- 陈伟
- 陈祥
- 隋华
- 乔文涛
- 于力
- 刘家炉
- 刘真
- 叶乃菁
- 周建光
- 周蕾
- 姜艳超
- 宋大迁
- 张立春
- 施庆国
- 李山虎
- 李熔
- 杨智洪
- 毕杨
-
-
张四鹏;
李津
-
-
摘要:
目的:建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10p11.21遗传位点敲除的单克隆细胞系。方法:首先利用自身免疫病致病变异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精细定位平台鉴定10p11.21遗传位点可能的因果变异;通过全表型组关联研究(PheWAS)数据库确定这一位点的因果变异与其他疾病的相关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来验证候选因果变异是否具有转录调控功能;利用CRISPR/Cas9技术将因果变异所在基因组区域进行敲除。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显示10p11.21遗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7100025的PICS值为0.7057,可能是这一位点的因果变异;PheWAS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rs7100025与多种免疫疾病具有显著相关性;rs7100025具有调控基因转录的功能,正向插入包含G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的rs7100025序列可以提高荧光素酶表达水平,并且G等位基因相较于A等位基因效果更加明显;成功设计构建了删除rs7100025所在基因组区域的guide RNA质粒,并在Jurkat细胞系中将rs7100025位点进行敲除。筛选得到的单克隆细胞系的基因型在Sanger测序中得以验证。结论:精细定位幼年特发性关节炎10p11.21遗传位点可能的因果变异rs7100025(PICS值为0.7057),并成功建立这一变异敲除的单克隆Jurkat细胞系,敲除的片段大小为456 bp。
-
-
刘晓芸;
王雷斌;
王庆;
张沙沙;
赵微苗;
贺林;
朱洪新
-
-
摘要:
Beclin 1是哺乳动物自噬相关基因,调控自噬起始和自噬体成熟.在肌肉分化过程中,Beclin 1基因表达上调,自噬增加;此外MEK5-ERK5信号活化并调控成肌细胞分化.因此,在肌肉分化过程中,MEK5-ERK5信号通路可能调控Beclin 1基因表达.目的 是阐明MEK5对成肌细胞Beclin 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调控.将不同长度Beclin 1启动子片段克隆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并转染成肌细胞C2C1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含Beclin 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586碱基对DNA片段的载体(p-354)具有强荧光素酶活性.MEK5α显著增加p-354荧光素酶活性,并有剂量依赖性;而MEK5β显著降低p-354荧光素酶活性.MEK5β能够拮抗MEK5α对p-354荧光素酶活性的调控.与MEK5对Beclin 1基因启动子调控结果一致,MEK5αCA上调细胞Beclin 1 mRNA表达,MEK5βDD下调Beclin 1 mRNA表达,并且MEK5βDD抑制MEK5αCA对Beclin 1 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此外,转录因子CREB家族成员CREB3,CREBP和CREBL1能够显著上调p-354荧光素酶活性.CREB3呈剂量依赖性显著上调p-354荧光素酶活性,并与MEK5α具有协同效应.MEK5α和MEK5β对Beclin 1启动子具有不同调控作用,CREB可能是其下游效应因子.
-
-
秦小静;
范会利;
林旭;
吴靖芳
-
-
摘要:
探讨调控 TFF3的上游 microRNA 在甲状腺乳 头状癌(thyroid papillary carcinoma,PTC)TPC-1细胞系上皮间质转化(EMT)中的作用。分别以lip3000将 miR- 7-5p mimic及其对照(NC)转染 TPC-1细胞建立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测 miR-7-5p对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增殖、 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 miRNA-7-5p与 TFF3的靶向关系;realtime PCR、免疫印迹和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CC)检测 miR-7-5p对 TFF3表达的调节以及对 TPC-1细胞上皮间质化指标及 MAPK 通路 关键蛋白 ERK1/2磷酸化水平影响。
-
-
-
黄秋歌;
于红阳;
王红丽;
徐明波;
窦洁;
杨仲璡
-
-
摘要:
单克隆抗体因其具有特异性、高效性以及低毒副作用的特点而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器官移植排斥的治疗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众多药企的研发目标.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是其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主要有细胞增殖抑制法、细胞毒性法、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法(ADC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法(CDC)和报告基因法等几类方法.文章根据单克隆抗体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分别对靶向肿瘤细胞单抗类药物、靶向细胞因子单抗类药物、靶向免疫细胞或者免疫检查点相关分子单抗类药物及抗体偶联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等其他单抗类药物的体外生物学活性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
-
任鑫鑫;
罗菲;
罗沙柳;
刘坤;
马超;
梁迎春;
李玲;
蔺静
-
-
摘要:
目的克隆并构建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检测其活性。方法以ZR75-1细胞提取的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获得的GLUT1启动子片段酶切后连接至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4-basic中,重组质粒pGL4-basic-GLUT1经测序正确后与空载体分别转染293T细胞,并检测启动子活性;再将pGL4-basic-GLUT1同myc-HIF1α或对照质粒pXJ-40-myc转染ZR75-1细胞,分别在高糖和低糖条件下培养,检测启动子活性,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GLUT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DNA测序显示,扩增片段与GLUT1启动子片段的序列一致。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显示,转染pGL4-basic-GLUT1后,GLUT1启动子较对照组有较高活性(P<0.001);低糖条件下,pGL4-basic-GLUT1与myc-HIF1α共转染,GLUT1启动子活性更强(P=0.042)。结论成功构建了GLUT1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明确了HIF1α在高糖和低糖条件下对GLUT1启动子活性的增强作用,为深入研究GLUT1在肿瘤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
-
郑海亮;
王东方;
方雅;
刁小伟;
文勇;
袁云霞
-
-
摘要:
建立一种通用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以NF-κB信号通路为基础,用NF-κB-RE-Luc2P慢病毒感染HEK293细胞获得单克隆细胞系,并使用TNF-α 进行了刺激验证;为证明该细胞系具备通用和改造能力进一步感染了FGF家族受体FGFRⅡ,筛选获得单克隆然后用FGF类药物进行刺激验证.结果表明,在TNF-α 刺激实验中,响应值与TNF-α 浓度呈现剂量依赖效应,且信噪比可达100倍以上,表明细胞系建立成功.FGF类药物刺激验证实验中,响应值与药物浓度可拟合成剂量依赖的"S"型曲线,表明该细胞系可用于FGF类药物活性检测.获得了NF-κB-RE-Luc2P HEK293和以此细胞系为基础改造得到的细胞系FGFRⅡ/NF-κB-RE-Luc2P HEK293,由于NF-κB是细胞内众多信号通路的交汇点,因此针对NF-κB信号通路,该细胞系具备通用性.
-
-
-
鲍宁;
陈凤收;
姜艳华;
方波;
马虹
-
-
摘要:
目的:通过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验证miRNA-199a-5p(miR-199a-5p)与ECE1基因的靶向调控关系.方法:通过microRNA靶基因预测软件Targetscan获取miR-199a-5p与ECE1基因3'UTR潜在的互补结合位点,PCR技术扩增ECE1基因3'端非翻译区,将此序列与miR-199a-5p mimics或空质粒(NC)共转染到pmirGLO-ECE1-野生型(WT)的293细胞里;将此序列突变序列与miR-199a-5p mimics或NC共转染到pmirGLO-ECE1-突变型(MUT)的293细胞里,共四组,检测四组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成功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pmirGLO-ECE1-WT和pmirGLO-ECE 1-MUT.与野生型NC(4.30±0.53)组及突变型miR-199a-5p mimics组(4.465±0.3968)比较,野生型miR-199a-5p mimics组(1.686±0.4098)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有显著差异;突变型miR-199a-5pmimics组(4.465±0.3968)与突变型miR-199a-5pNC(4.18±0.498)组及野生型NC(4.30±0.53)组两两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miR-199a-5p与野生型ECE1存在结合位点,miR-199a-5p对野生型ECE1重组质粒荧光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证实miR-199a-5p能够靶向调控ECE1基因.
-
-
邓博文;
李承乘;
刘真;
桑锋;
李杰
- 《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通过构建HIV-Ⅰ型假病毒,建立筛选抗HIV-Ⅰ型病毒药物的平台.方法:通过双质粒转染包被HIV-Ⅰ型假病毒,感染靶细胞,并用药物干预,最终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量,来评价药物抗HIV-Ⅰ型假病毒的能力.结果:通过双质粒的转染,获得了高浓度的假病毒,并成功构建了筛选药物平台.结论:此次构建的药物筛选平台可以用于筛选抗HIV-Ⅰ型假病毒药物的研究.
-
-
-
李山虎;
施庆国;
黄翠芬;
周建光
- 《第三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为了将外源蛋白或抗原稳定表达展示于大肠杆菌的外膜上,应用大肠杆菌DY330介导的重组工程系统和kan/sacB无痕迹修饰技术,将长度为1653bp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敲入DY330染色体与外膜蛋白基因lpp、ompA融合表达,定量分析表达于细菌外膜的萤光素酶结果证明:外源萤光素酶蛋白能够与外膜蛋白融合表达于细菌外膜,1pp.ompA-luc融合蛋白表达于细菌外膜效率最高,不会影响细菌的生长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