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物发光

生物发光

生物发光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563篇,主要集中在生物物理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2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489456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生物技术通报、生物物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0全国博士生论坛——植物生物学、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会议、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等;生物发光的相关文献由1049位作者贡献,包括濑尾哲史、川上祥子、大泽信晴等。

生物发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2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89456 占比:99.95%

总计:489723篇

生物发光—发文趋势图

生物发光

-研究学者

  • 濑尾哲史
  • 川上祥子
  • 大泽信晴
  • 尾坂晴惠
  • 铃木恒德
  • 下垣智子
  • 野村洸子
  • 野村亮二
  • 中岛晴惠
  • 江川昌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志恒; 刘建喜
    • 摘要: 生物发光是生物产生光的一种自然现象。当小分子萤光素被萤光素酶催化氧化,形成发光激发态时,就会出现生物发光的现象。不同的萤光素-萤光素酶具有不同的发光波长,因此适用于不同的需求。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蛋白质工程、合成化学和物理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使得萤光素和萤光素酶的应用得到不断拓展。生物发光反应现在广泛用于基因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检测、药物发现中的高通量筛选(HTS)、卫生控制、生态环境污染分析和小型哺乳动物的活体成像等。
    • 赵小鸽; 陈妍科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公司四种萤光素底物在细胞活体成像中的效果。方法:将稳定表达GFP绿色荧光蛋白及萤火虫萤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别接种至6孔板、96孔板中,分别加入四种萤光素底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进行生物发光成像测试。结果:6孔板实验中,A公司和B公司的底物生物发光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96孔板实验中,B公司的萤光素底物生物发光强度明显高于A公司(P<0.05)。A、B公司的萤光素底物生物发光强度明显高于C、D公司(P<0.05),C公司明显低于D公司的荧光强度(P<0.05)。结论:不同公司的萤光素底物在细胞活体成像中呈现不同效果。
    • 刘婧尧
    • 摘要: 生物发光指荧光素酶与适当底物D-荧光素(LH2)、氨基荧光素(NH2-LH2)或其衍生物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光.近年来在LH2、NH2-LH2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面已经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通过不同的方法合成了许多荧光素酶或者氨基荧光素酶的类似物.目前,选择合适的方法合成荧光素是可能的,介绍了近年来合成荧光素的设计、合成的研究进展.
    • 尹雪峰; 张星峰
    • 摘要: 为了提高食品、工业环境中毒性物质的检测水平和响应时间,设计了一种基于生物发光法的毒性检测仪.该检测仪以生物发光法作为检测手段,利用毒性物质会抑制荧光素强度的原理,通过检测荧光素的强度来计算毒性物质的毒性.实际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的监测到荧光的强弱,可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待测物质的毒性,且响应快速,响应时间仅为30ms;测量精度相对较高,相对误差小于5%.
    • 赵小鸽; 陈妍科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公司四种萤光素底物在细胞活体成像中的效果.方法:将稳定表达GFP绿色荧光蛋白及萤火虫萤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别接种至6孔板、96孔板中,分别加入四种萤光素底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进行生物发光成像测试.结果:6孔板实验中,A公司和B公司的底物生物发光强度无显著差异(P> 0.05);96孔板实验中,B公司的萤光素底物生物发光强度明显高于A公司(P<0.05).A、B公司的萤光素底物生物发光强度明显高于C、D公司(P<0.05),C公司明显低于D公司的荧光强度(P<0.05).结论:不同公司的萤光素底物在细胞活体成像中呈现不同效果.
    • 摘要: 当夜幕降临后,这些白天不显眼的蘑菇就会开始发出幽幽的绿光。这种生长在澳大利亚的大型蘑菇被称为幽灵真菌,是一种萤光蕈,具备生物发光能力。幽灵真菌能够产生一种名为萤光素的化学物质,萤光素发生化学反应时会以绿色萤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 李冀; 于成龙; 赵玉; 刘赫迪; 于建渤
    • 摘要: 目的 探究生物发光技术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生物发光成像技术检测NK92-Luc细胞体外生物发光活性;以SPF级雌性BALB/C裸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给药组.所有裸鼠左侧季肋皮下接种100μL NK92-Luc淋巴瘤细胞悬液(含1×107个细胞);实验组每隔两天皮下注射100μL/只吉西他滨(含吉西他滨50μg),对照组给予100μL PBS;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在给药前及给药后第5天、第8天、第11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生长情况;HE染色鉴定肿瘤.结果 NK92-Luc细胞体外荧光素酶表达检测结果显示生物发光活性与细胞数呈正比;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显示实验组裸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肿瘤体积均随时间延长大;实验组肿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HE染色表现为异型性明显的淋巴样细胞增生,呈弥漫性生长.结论 成功构建裸鼠皮下肿瘤模型;吉西他滨对肿瘤有抑制作用.
    • 王芒刚
    • 摘要: 1968年3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科学家埃利斯·肯普纳和弗兰克·汉森正为一种来自海洋的细菌(现在被称为费氏弧菌)是如何发光的感到困惑。生物发光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可以用来吸引配偶、引诱猎物和阻止捕食者。绝大多数会发光的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它们一般是自己发光。然而,也有小部分是靠别人一发光细菌发光。
    • 摘要: I.阅读理解Dutch designer Daan Roosegaarde has spent much of his time seeking artistic solutions to solve our environmental problems.His past projects include“Bioluminescent(生物发光)Trees”to light streets,a“Smog-Free Tower”to clean Beijing''s polluted air,and“Gates of Light”,which uses the headlamps of passing cars to light up the 60 floodgates of the Afsluitdijk,a major dam in the Netherlands.Now,he is hoping to use his skills to solve a pressing global problem—space junk!
    • 钟灵坤; 徐翠虹; 黄泽铭; 安千里; 梁岩
    • 摘要: 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是世界十大植物细菌性病原之一.为了便于观察该病原菌侵染过程以及进行早期活体定量检测,本研究构建了表达luxCDABE基因的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发光菌株.首先构建了含有luxCDABE基因操纵子的重组质粒,然后转入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LMG2404中,命名为LMG2404-LUX.与LMG2404相比,LMG2404-LUX的生长速率、生物膜形成和游动性无明显差异;光信号强度与菌液浓度呈线性相关;在菌适宜生长条件下,光信号不受温度和pH的影响;经过10次继代培养后,光信号强度无明显减弱.LMG2404-LUX接种植物后,其致病性与LMG2404无明显差异,侵染初期的光信号强度与该菌侵染增殖呈线性相关.综上所述,LMG2404-LUX可以用于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的快速定量以及植物体内的活体检测,为该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