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乙醛脱氢酶2

乙醛脱氢酶2

乙醛脱氢酶2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20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93369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遗传、基础医学与临床、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福建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材之路论坛、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等;乙醛脱氢酶2的相关文献由700位作者贡献,包括高琴、康品方、王洪巨等。

乙醛脱氢酶2—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5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93369 占比:99.96%

总计:493570篇

乙醛脱氢酶2—发文趋势图

乙醛脱氢酶2

-研究学者

  • 高琴
  • 康品方
  • 王洪巨
  • 吴建中
  • 孙爱军
  • 陈玉国
  • 高长明
  • 丁建华
  • 于影
  • 刘燕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萍; 吴勇军
    • 摘要: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约占心力衰竭患者的50%,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成为目前最具挑战性的临床综合征之一,其生理病理机制复杂,目前没有统一的定论。乙醛脱氢酶2(ALDH2)是醛脱氢酶的一种,位于线粒体内,负责乙醇的代谢,能够抑制机体氧化应激,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功能,通过调节心肌细胞肥厚、纤维化及炎症反应来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
    • 格日勒; 吴云; 杨丽云
    • 摘要: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G487A位点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n=168)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门诊体检志愿者(对照组,n=170)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TaqM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ALDH2基因G487A位点多态性,并分析其与冠心病易感以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G487A位点ALDH2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冠心病组和对照组ALDH2基因型、等位基因差异显著(P<0.05),GA基因型(OR=1.524,95%CI:1.435~1.663)、AA基因型(OR=1.739,95%CI:1.656~1.867)、A等位基因(OR=1.721,95%CI:1.603~1.851)与冠心病风险增加有关(P<0.05)。GA+AA基因型、GG基因型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程度差异显著(P<0.001),ALDH2基因突变与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率、SYNTAX积分呈正相关(r=0.723、0.603、0.559,P均<0.001)。回归分析示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ALDH2基因G487A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 ALDH2基因G487A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冠心病易感和冠脉病变程度有关,携带A等位基因个体患冠心病风险更高,冠脉病变程度更为严重。
    • 邱礼佳; 林贞葵; 陈慧怡; 林梦琴; 李金花; 梁少明; 刘伟
    • 摘要: 目的分析广东省肇庆地区医学生乙醛脱氢酶(ALDH)2 rs67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为医学生饮酒相关健康教育研究积累数据,同时引导医学生从基因的差异认识自己的酒精代谢能力,从而做到合理饮酒、健康生活。方法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DTC)及ALDH2与健康关系的认知度调查问卷,并招募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23例医学生志愿者进行ALDH2 rs671基因检测。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志愿者ALDH2基因型,分析其检测结果与其他地区报道的结果间的差异。结果共发放问卷2507份,回收有效问卷1696份,有效回收率为67.65%,结果显示医学生对DCT及ALDH2与健康关系的认知度不高。不同性别医学生ALDH2 rs671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DH2 rs671 G与A两种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74.4%和25.6%。肇庆地区医学生ALDH2 rs671基因型分布与广东地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武汉和北京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DH2 rs671基因多态性存在地区性差异,肇庆地区医学生ALDH2 rs671基因型分布与性别无关。ALDH2 rs671基因多态性检测可为酒精代谢能力评估、酒精危害防治工作等提供科学依据。
    • 王少津; 许丽娃; 吴和弟
    • 摘要: 目的基于乙醛脱氢酶2(ALDH2)变化探讨尤瑞克林对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PF级SD大鼠,使用体质量编号和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尤瑞克林组、尤瑞克林+氨基氰(Cya)组,使用无菌链脲佐菌素(STZ)联合Zea-Longa法制备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24 h,评估神经功能评分、检测脑含水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情况,TUNEL检测脑组织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ALDH2蛋白表达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和MDA、TNF-α、IL-6、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Bcl-2/Bax、ALDH2蛋白表达和SOD、CAT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尤瑞克林组、尤瑞克林+Cya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和MDA、TNF-α、IL-6、IL-1β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而Bcl-2/Bax、ALDH2蛋白表达和SOD、CAT活性均高于模型组(P<0.05)。尤瑞克林+Cya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和MDA、TNF-α、IL-6、IL-1β水平均高于尤瑞克林组(P<0.05),而Bcl-2/Bax、ALDH2蛋白表达和SOD、CAT活性均低于尤瑞克林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降低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可能与提高ALDH2表达有关。
    • 缪士涛; 胡敏; 宫兴文
    • 摘要: 通过将乙醛脱氢酶2(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与NusA-tag融合表达,以获得能够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并且具有较好活性的重组蛋白。首先,根据Aldh2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引入EcoRI和XhoI的酶切位点,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Aldh2基因片段,连接到pMD19-T-simple载体,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菌株。测序正确后,双酶切处理,将Aldh2基因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ET44b(+)上NusA-tag下游的EcoRI和XhoI酶切位点之间,得到pET44b(+)-NusA-Aldh2重组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融合蛋白的最优表达条件为IPTG浓度0.25 mmol/L、诱导温度37°C、诱导时间3 h。重组蛋白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C,在pH 7.0时达到最好的催化效果。不同金属离子如Ca^(2+)、K^(+)、Na^(+)、Mg^(2+)、Mn^(2+)都对酶有激活作用,且Mg^(2+)效果最好,最佳的酶活性为1.64 U/mL。而野生型ALDH2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完全以无活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复性后得到的酶活性为1.43 U/mL。本研究通过引入NusA进行融合表达,实现了ALDH2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且重组蛋白的活性优于包涵体复性蛋白。这些结果表明利用NusA进行融合表达是制备重组ALDH2的一个良好方法。
    • 杜子军; 王少津; 阳慧
    • 摘要: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H型高血压患者98例,按是否为出现AMI分为AMI组56例和非AMI组42例。用芯片杂交法测定ALDH2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ALDH2基因分布情况,分析ALDH2基因多态性与H型高血压患者AMI发病的相关性。结果两组GG、AA、G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GA、A检出率高于非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型GA(β=1.369,OR=3.930,95%CI=1.041-14.832)、等位基因A(β=1.696,OR=5.455,95%CI=1.150~25.879)是H型高血压患者AMI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AMI与ALDH2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ALDH2的基因型GA、等位基因A会增加AMI发生风险。
    • 刘熙君; 刘彦明; 吴良银; 雷品华; 江金群
    • 摘要: 目的:分析乙醛脱氢酶2基因(ALDH2)Glu504Lys多态性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粤北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员共848例,分成脂肪肝组(n=275例)及对照组(n=573)。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LDH2基因多态性。结果:对照组ALDH2 GG、GA和AA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为57.9%、37.0%和5.1%。脂肪肝组ALDH2 GG、GA和AA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为62.9%、33.5%和3.6%。两组ALDH2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6)。ALDH2 GG基因型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空腹血糖的血清学水平都高于GA/AA基因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空腹血糖、尿酸是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HDL-C是脂肪肝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ALDH2基因Glu504Lys多态性与广东省韶关市人群脂肪肝发生无显著联系。
    • 杜进璇; 翡罗热·地里夏提; 尚志刚
    • 摘要: 目的分析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易感性关系。方法选定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50例NAFLD患者作为研究组展开回顾性研究,选取同时期门诊体检中心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采用DNA芯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ALDH2基因多态性,检测、比较两组尿酸、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等,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传统影响因素与ALDH2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基因型频率*1/*1、*1/*2、*2/*2、等位基因频率*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ALDH2基因多态性(P0.05)。结论NAFLD患者ALDH2*1/*2、*2/*2基因型比例较高,NAFLD的发生与ALDH2基因多态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 夏万松; 夏英; 韦四喜; 周春欢; 杜洪; 袁婷; 金泳; 黄海
    •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细胞中的乙醛脱氢酶2(ALDH2)mRNA发生可变剪接.方法 设计ALDH2基因特异性引物,用胃癌细胞(AGS、HGC-27、MKN45)、正常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人外周全血白细胞提取RNA,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然后对ALDH2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使用DNAStar软件分析ALDH2变异体(V)的开放阅读框(ORF).结果 ALDH2变异体1(V1)外显子2和外显子4发生可变剪接,V1外显子1的3'端和外显子3的5'端3个不同的位点发生可变剪接,V1存在8个长度超过100氨基酸的ORF.结论 AL-DH2 mRNA存在多种可变剪接形式,提示其存在复杂的蛋白表达功能.
    • 盛楠; 岳慧杰; 逄淑云; 齐谢敏; 张晏洁; 吴燕子; 宋沁馨; 邹秉杰; 周国华
    • 摘要: 传统的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1)分型手段包括电泳、测序和荧光探针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步骤繁琐或检测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将核酸侵入反应和纳米金探针(Gold nanoparticle probe,GNP)杂交显色技术偶联,建立了操作简便的ALDH2基因rs671位点可视化检测方法.在反应体系中,首先对样本DNA进行PCR扩增,再由级联核酸侵入反应识别等位基因,随后加入两种GNP与溶液中的发夹探针杂交显色.当样本DNA包含靶标等位基因时,体系中的发夹探针会在核酸侵入反应阶段被核酸内切酶1(Flap endonuclease 1,FEN1)切割裂解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序列分别与两种GNP杂交并分散在溶液中,最终溶液为红色;无靶标等位基因时,体系中的发夹探针保持完整结构,同时与两种GNP杂交,溶液中的GNP聚集,沉淀至管底,最终溶液为无色.因此,根据反应最终溶液的颜色可直接判断基因型.在最优条件下,本方法成功检测了低至80 pg的基因组DNA,并能准确区分3种基因型,表明本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将本方法用于临床样本ALDH2基因的rs671位点检测,207例样本可视化检测结果与焦磷酸测序分型结果完全一致,表明本方法在精准医学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分型检测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