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酸
芥酸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378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17480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广西科学院学报、四川生理科学杂志、种子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9国防计量测试学术年会、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等;芥酸的相关文献由73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文、杨湄、李培武等。
芥酸—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7480篇
占比:99.79%
总计:117728篇
芥酸
-研究学者
- 张文
- 杨湄
- 李培武
- 丁小霞
- 徐光
- 李光明
- 王光辉
- 于文涛
- 冯琳
- 冯自伟
- 刘定富
- 刘扬
- 吴培
- 周小秋
- 唐旭
- 姜俊
- 姜维丹
- 朱钦
- 李加纳
- 林华
- 王瑞
- 秦箐
- 黄和
- 刘后利
- 卢长明
- 吴剑
- 吴渝
- 汪雪芳
- 肖玲
- 谢立华
- 陈小媚
- 陈锦清
- 仝乘风
- 何祖慧
- 侯相林
- 刘勇
- 周霞
- 孟子园
- 张元
- 张建强
- 徐正根
- 李思政
- 李晓菲
- 李杰
- 王志伟
- 秦振平
- 苏中兴
- 何勇
- 刘雪梅
- 刘飞
-
-
徐春晖;
王瑶;
杜俊民
-
-
摘要:
以固定化脂肪酶TLIM作为催化剂,以文冠果油为原料进行水解反应制备低芥酸文冠果甘油酯。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水油摩尔比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对酶水解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固定化脂肪酶TLIM催化制备低芥酸文冠果甘油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酶添加量(质量分数)5%、反应温度45°C、反应时间5 h、水油摩尔比30∶1,在该条件下文冠果甘油酯中的芥酸含量达到4.86%。证明了文冠果油的芥酸分布在甘油三酯1,3位上,神经酸含量保持在1%左右。
-
-
杨哲;
徐志浩;
赵艳涛;
张永民
-
-
摘要:
合成了两种芥酸基表面活性剂:芥酸胆碱盐(ErCho)和芥酸苄基三甲铵盐(ErBTA).通过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验证了其分子结构.采用Wilhelmy吊板法测量了其表面张力曲线,电导率法研究了其胶束化热力学,荧光光谱法测量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同时,对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泡沫、乳化和增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rCho和ErBTA均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γcmc=26.3 mN·m-1,28.8 mN·m-1),相似的饱和吸附量(Γmax=1.235×10-6 mol·m-2,1.155×10-6 mol·m-2)和胶束化吉布斯自由能(?Gmo=-53.485 kJ·mol-1,-56.682 kJ·mol-1).比较而言,由于反离子中的苯环,ErBTA比ErCho的cmc更低,更易形成胶束.此外,ErCho和ErBTA的泡沫、乳化和增溶性能也较为相近.
-
-
杜卓霖;
郭亮;
鲁少平
-
-
摘要:
油菜是重要工业原料芥酸(C22:1)的来源作物,从空间分布的角度解析油菜种子中芥酸积累的机制,为高芥酸油菜育种提供新方法.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技术,以芥酸含量为26%的甘蓝型油菜皖油12为材料,分析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AG)在种子的外子叶、内子叶及胚轴中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C58、C60和C62类型的TAG主要富集在种子的子叶(包括外子叶和内子叶),而C原子数小于58的TAG则主要富集在胚轴中(除TAG-54:2、TAG-54:3和TAG-56:2~TAG-56:5无分布差异).分析开花后38 d种子外子叶、内子叶及胚轴中基因FAE1(fatty acid elongase 1)的表达量,发现FAE1在外子叶和内子叶中的表达量分别是胚轴中的约10倍和20倍.结果表明,种子不同部位FAE1表达量的差异是影响含芥酸TAG在种子中分布的主要因素.
-
-
蒲定福;
冯自伟;
郑仁健;
何梓铭;
蒲晓斌;
陈定全;
袁代斌
-
-
摘要:
作为大脑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的核心成分,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神经酸(Nervonic acid,NA)具有修复受损大脑神经纤维、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的功能.人体内缺乏神经酸会引起失眠健忘、脑萎缩,甚至脑瘫等脑疾病.虽然近30年来我国对神经酸植物的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仍然未能解决神经酸缺乏的问题.笔者经大量检测发现,神经酸普遍存在于我国的甘蓝型、白菜型、芥菜型油菜籽中,对2017—2019年4159份甘蓝型油菜资源种子的神经酸与芥酸含量进行分析,发现神经酸含量与芥酸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综述了我国含神经酸植物的开发与利用情况及神经酸的合成与芥酸的关系,分析探讨了菜籽油中芥酸的有益价值,对选育并规模化开发利用高神经酸含量油菜品种作为神经酸来源新方向,从而解决目前神经酸原料缺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
-
王天娅;
余坤江;
万薇;
叶波涛;
Aimal Nawaz Khattak;
杨仁芹;
田恩堂
-
-
摘要:
甘蓝型油菜是当前主要的油菜类型.以来自全国各地的363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作为试验材料,在贵阳环境条件下种植,并对该批材料种子的芥酸和硫苷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芥酸和硫苷含量呈现丰富的变异,Kolmogorov-Smirnov和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发现,2个性状均呈偏正态分布(p=0),变异范围分别为0~60.0%和1.0~152.7μmol·g-1,变异系数分别为114.2%和81.3%.将芥酸和硫苷含量作为指标对种质资源群体进行划分,其中低芥酸及低硫苷的双低材料有87份,均值为0.6%和16.0μmol·g-1,标准差为0.9和6.0,变异系数为151.4%和37.5%;双高材料有7份,芥酸和硫苷含量的均值为52.3%和138.0μmol·g-1,标准差为1.8和11.1,变异系数为3.5%和8.1%.同时分析发现,芥酸含量与硫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673**).该研究可为甘蓝型油菜芥酸和硫苷双低及双高性状的遗传机理研究提供具有丰富变异的材料,也为运用该批材料选育适宜贵州生态环境的新品种打下基础.
-
-
罗晓玲;
胡金荣;
张洋;
薛高尚;
彭国钢;
魏廷龙;
朱俊子;
田军;
朱传霞;
雷世鸣
-
-
摘要:
为了解常德市近年来油菜的育种现状及方向,以2012~2016年国家油菜品种区域试验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品种数、油菜籽产量、含油量、芥酸和硫苷含量研究.结果 表明:2012~2016年常德市参试品种累计166个,其中常规品种占11.44%,双低品种占92.17%;油菜籽平均产量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比对照品种低,表现为减产,2012年、2016年表现为增产;各年油菜籽平均合油量均比对照品种高,高含油量为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方向;芥酸和硫苷含量各年间及各品种间变辐较大.
-
-
王志伟;
张自阳;
林丽婷;
张金文;
刘明久;
乔岩
-
-
摘要:
芥酸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来源是甘蓝型油菜种子,为调节甘蓝型油菜种子内芥酸含量,针对甘蓝型油菜芥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Bnfad2设计特异性amiRNA,并构建种子特异表达载体,转化高芥酸甘蓝型油菜品种MY15和低芥酸甘蓝型油菜品种LEA01,并对转化植株T_0种子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化的高芥酸甘蓝型油菜芥酸的增加最高达到5.12%,最低2.11%;而转化的低芥酸品种,最高仅为0.45%,最低只有0.16%,而且所有转化低芥酸材料的芥酸含量都小于1%;同时转化种子内油酸的含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最低为4.99%,最高达到了10.71%,亚油酸降低的幅度十分明显,最大降幅达到17%。表明amiRNA技术可以通过影响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特定基因的表达,有效改变种子内脂肪酸的组成,从而改变其营养结构,提高营养价值,进一步提高油菜种子的附加值。本研究为运用amiRNA技术调节油菜脂肪酸组成和改变其营养结构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
-
-
-
摘要:
2019年11月8日,据欧盟官方公报消息,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19/1870号条例,修订芥酸(Erucic acid)和氢氰酸(Hydrocyanic Acid)在部分食品中的最大含量。具体修订如下:(EC)1881/2006号法规附件的第8节中,条目8.1和条目8.3分别替换为以下内容.
-
-
张欣;
殷冬梅;
王传堂;
孙全喜;
吴琪;
王秀贞;
胡东青;
唐月异;
王志伟;
宋国生;
徐建志
-
-
摘要:
脂肪酸链延长酶1(FAE1)是控制脂肪酸延长的关键酶,对芥酸的生物合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栽培种花生的两个染色体组中分别克隆得到2个FAE1 基因,命名为FAE1 -A和FAE1 -B.FAE1 只有一个开放阅读框,无内含子,完整编码区长 1 536 bp,编码5 1 1 个氨基酸.利用相关软件或在线工具对FAE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其编码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无信号肽,表明FAE1 蛋白不是分泌蛋白,而是在细胞中发挥作用,且主要存在于内质网上;FAE1 蛋白不稳定系数小于40,总平均亲水系数为负数,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本研究可为花生低芥酸育种提供依据.%Fatty acid elongation 1 (FAE1)is a key enzyme that controls the elongation of fatty acids 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erucic acid.In this study,two FAE1 genes,FAE1 -A and FAE1 -B,were cloned from two genomes of the cultivated peanut,respectively.FAE1 had only one open reading frame,no introns,and the complete coding sequence of the gene is 1 536 bp,encoding 511 amino acids.The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FAE1 protein was mainly α-helix;there was no signal peptide,indicating that FAE1 was not secretory protein,and it worked in cells and mainly exis-ted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the in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FAE1 was lower than 40 and the total mean hydro-philic coefficient was negative,so FAE1 was unstable hydrophilic protein.The study may facilitate peanut breeding for low erucic acid content.
-
-
-
田宏远;
栾洁玉;
葛彦平;
肖显南
- 《2009国防计量测试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芥酸是火炸药配方中的钝感剂,准确测定火炸药中芥酸的含量是质量控制的需求。采用溴化法测定含有硝化棉、硝化甘油、石蜡及酯类增塑剂的双基推进剂中芥酸的含量。为了消除其它成分的干扰,首先使用乙醚提取,除去硝化棉,接着用15%的冰醋酸溶液把芥酸与硝化甘油、石蜡及酯类增塑剂分离,然后加入过量的溴化钾—溴酸钾标准溶液溴化芥酸,完全反应后,过量的溴与碘化钾反应,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换算出芥酸含量,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以回收率、实验相对标准偏差评价,分别为:100.40%、0.0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