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燃倾向性

自燃倾向性

自燃倾向性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81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化学工业、安全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6973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煤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年湘赣皖闽苏五省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纪念中国煤炭学会成立50周年暨2012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等;自燃倾向性的相关文献由400位作者贡献,包括吴超、阳富强、王德明等。

自燃倾向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 占比:1.98%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6973 占比:97.94%

总计:7120篇

自燃倾向性—发文趋势图

自燃倾向性

-研究学者

  • 吴超
  • 阳富强
  • 王德明
  • 李孜军
  • 仲晓星
  • 赵军
  • 张磊
  • 李小江
  • 秦岭
  • 邬剑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韩梓晴; 李孜军; 徐圆圆
    • 摘要: 针对传统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评价方法中指标权重的赋值争议问题,基于蕴含权重的偏序集理论,建立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偏序集评价模型。首先,阐明评价指标集并收集待判样本数据;其次,借助信息熵理论获取评价指标的权重顺序信息,构造偏序矩阵;最后,得出Hasse矩阵并绘制Hasse图,分析图中呈现的层集信息,实现对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的评价。实例分析表明:该评价模型可以有效避免传统评价方法中指标的赋权争议问题,分级结果更加精细,评价结果准确合理,具有很好的稳健性,为优化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评价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 王福生
    • 摘要: 煤自燃火灾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煤自燃倾向性是煤层发生自燃的基本条件,与煤自身的组成和结构紧密相关。科学准确地鉴定煤的自燃倾向性,对防治煤自燃极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煤质特性、煤岩组分、元素组成、官能团结构、孔隙构成等因素对自燃倾向性的影响,探究煤自燃倾向性差异的原因,为确定自燃倾向性鉴定方法提供理论支持;系统分析了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方法的现状。虽然目前采用的鉴定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煤的自燃倾向性,但都存在不足,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为提升鉴定方法的普适性,提出多因素综合评判煤自燃倾向性的方法,并展望该方法的发展方向。
    • 彭思仪; 周思博; 庞家葆; 冯乐乐
    • 摘要: 为揭示微波辐射对烟煤自然倾向性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给微波辐射在煤层增透中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结合交叉点温度法研究了微波辐射对神木烟煤自燃倾向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煤样晶格结构在微波改性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使得150°C以下煤样产生的CO与CO_(2)体积分数均大于原煤产生的CO与CO_(2)体积分数,且微波处理后生成C_(3)H_(8)的时间提前。在150°C以上,短时间(1 min)微波处理煤样的烃类气体生成趋势与原煤的烃类气体生成趋势相似,但长时间(>1 min)微波处理后,C_(2)H_(4)和C_(3)H_(8)气体产量在160°C~180°C先下降后上升,反映了气体生成路径的变化。随着微波辐射时间从0 min增大到4 min,交叉点温度先降低后升高,自燃倾向性指数先减小后增大,煤自燃风险先变大后减小,微波辐射3 min时煤样自燃风险最大。随着微波时间从0 min增大到4 min,晶面层片间距先增大后减小,石墨化程度先降低后升高;同时堆积高度先减小后增大,晶格有序性先降低后升高。
    • 张嬿妮; 王安鹏; 侯云超; 舒盼; 杨晶晶; 李乐乐
    • 摘要: 煤自燃是威胁开采、储存和利用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煤在低温阶段的氧化放热反应也是导致煤自燃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烟煤在低温条件下的放热特性,选取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烟煤进行研究,煤样分别为曹家滩(CJT)的长焰煤、大佛寺(DFS)的不黏煤和东滩(DT)的气煤。采用微量热仪(C80)实时监测煤样在30~300°C温度区间内升温过程中的热流变化,从而探究不同烟煤低温氧化过程的热流变化规律以及放热情况,得到低温氧化过程的分段热流特征以及相应的数学模型。为了进一步研究升温速率对烟煤放热特性的影响,试验分别设置在0.2、0.4和0.6°C/min的不同升温速率下进行,通过热流模型和热量公式建立判定自燃倾向性的指数γ,从而分析不同升温速率对烟煤低温氧化过程放热特性和煤自燃倾向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烟煤低温氧化分为了吸热、缓慢放热、加速放热和快速放热4个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特征温度点有着向后推移的趋势,放热量呈现减小的趋势,3个放热阶段的放热量占比没有明显变化,约为1%、30%、70%。并且发现升温速率越低,活化能值越小,煤自燃倾向性指数γ值变大。通过研究烟煤的放热特性和不同升温速率对烟煤放热特性的影响,能够对烟煤氧化放热情况有着更清晰的认识,从而针对性的研究防灭火材料,对煤自燃的预防和治理作出相应的贡献。
    • 张道福
    • 摘要: 山东能源枣庄矿业(集团)付村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付村煤业)于1998年8月建成投产,矿井位于济宁市微山县,是山东能源枣矿集团主力矿井之一,1998年8月建成投产,核定生产能力270万t/a,配套建有入洗能力300万t的现代化洗煤厂和装机容量2×12 MW煤矸石热电厂。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为自燃,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属中等;采用混合式通风方式.
    • 范生军; 王航; 靳磊; 张思睿; 张津营
    • 摘要: 为了研究井下多元硫化物对煤体微观形貌和自燃特性的影响,分别测试了不同含硫量煤样的真密度、孔隙率、微观形貌和吸氧量等参数.结果 表明:煤样孔隙率随含硫量的增大而增大;原煤样加入FeS2和FeS,使表面细微颗粒物增多;经氧化升温,块状煤体破碎成若干细颗粒,促进了煤的自燃;FeS对促进煤的低温吸氧和缩短煤的自然发火期的作用略大于FeS2;在相同煤温条件下,CO产生量随硫含量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硫含量分别为3%和4%时,CO和C2H4的产生量最大.
    • 张艳芳; 王福生; 王建涛
    • 摘要: 针对复采煤层的煤的自然发火现状,分析荆各庄矿的4种不同复采时间的氧化煤自燃特性的差异.采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联用实验,对比不同复采时间煤样的自燃氧化过程中的特征气体含量变化和自燃倾向性变化.结果表明:4种煤样产生的CO体积分数在170°C前后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复采时间越长的氧化煤,煤样产生CH4、C2H4、C2H6气体的时间越晚;通过对不同煤样交叉点温度和FCC复合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短时间复采的煤样其自燃氧化能力强于长时间复采的煤;在同一种煤的低温段和高温段,自燃倾向性也随着表观活化能在不断变化.
    • 张超
    • 摘要: 以左云东古城煤业22号煤层为研究背景,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具有自燃倾向性的22号煤层进行防灭火方案设计,通过注浆防灭火系统、氮气防灭火技术和阻化剂防灭火技术,有效预防了煤层自燃倾向,保障了工作面的顺利回采。
    • 高琳; 莫琼; 廖俊杰; 常丽萍; 鲍卫仁
    • 摘要: 选用胜利褐煤为研究对象,在140°C和160°C、空气气氛下氧化不同时间,制得一系列氧化煤样.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氮吸附法对煤样的官能团以及孔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测试,采用篮热法对氧化煤样的临界自燃温度进行了测定,对自燃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探讨了褐煤物化结构对临界自燃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煤中活性基团在氧化自燃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烷基侧链基团与含氧官能团含量越高,其自燃倾向性越大.煤样孔结构也是影响自燃倾向性的因素,比表面积、孔体积越大,其暴露出的活性位点越多,越容易发生自燃.
    • 刘海虹; 冷冰; 张治霞; 李浩
    • 摘要: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煤矸石堆积成矸石山,若治理不当极易发生自燃,严重威胁着周边的生态环境安全。以大同矿区A矿矸石山为例,分析了矸石山自燃过程及影响因素,通过对该矿煤矸石进行分析,确定该矿矸石山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