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力学机制

动力学机制

动力学机制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14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6篇、会议论文126篇、专利文献184040篇;相关期刊196种,包括沉积学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岩石学报等; 相关会议71种,包括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等;动力学机制的相关文献由1255位作者贡献,包括夏斌、吕宝凤、朱守彪等。

动力学机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6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126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84040 占比:99.78%

总计:184452篇

动力学机制—发文趋势图

动力学机制

-研究学者

  • 夏斌
  • 吕宝凤
  • 朱守彪
  • 熊熊
  • 丁巍伟
  • 万志峰
  • 刘林
  • 吴冲龙
  • 张晨晨
  • 张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志华; 林锦荣; 陈柏林; 陶意; 王勇剑
    • 摘要: 华南中-新生代红盆与热液铀矿具有密切的关系。文章通过对中-新生代红盆的空间分布、沉积特征、形成条件、形成时代和演化特征的总结,研究了红盆与热液铀矿的空间、时间和成因联系,探讨了两者的动力学机制。研究认为,华南中-新生代红盆演化可划分为6个阶段:早白垩世晚期断陷沉积阶段、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抬升剥蚀阶段、晚白垩世早期断陷沉积阶段、晚白垩世中期抬升剥蚀阶段和晚白垩世晚期-古近纪坳陷沉积阶段、古近纪末萎缩封闭阶段;红盆与热液铀矿具有时空双重叠特征,两者在空间上共(伴)生、时间上重叠,其中3个拉张下陷沉积阶段与热液铀成矿3个主成矿期高度重合;两者都受区域控盆断裂带控制,都是在岩石圈减薄事件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红盆参与了热液铀成矿作用,控盆深断裂带成为深部高温还原性含铀热液向上运移、浅部红层含铀淋滤流体向下运移的通道,两种流体在断裂带中混合,在物理化学条件急剧变化过程中,铀析出、富集成矿;两者是岩石圈伸展减薄事件作用于浅部地壳的两种地质作用形式,其共同的动力学机制为:受古太平洋俯冲作用变化的影响,地幔对流重建-软流圈物质的上涌填充,致使华南陆块发生岩石圈减薄事件。
    • 张吉衡; 郑向雪; 孙金凤; 陈璟元; 杨进辉
    • 摘要: 硅质岩浆的成因及演化机制研究是认识大陆地壳成分结构演化机制的关键途径。地壳硅质岩浆储库的基本性质及其演化的动力学过程是制约硅质岩浆演化及其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也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本文总结了硅质岩浆储库的基本性质及其演化机制研究的相关进展,重点探讨了岩浆体系演化的动力学机制,即其物质成分及温度压力条件的动态演化过程,亦即岩浆储库在补给驱动下的存留、活化、分异、喷发过程。经由累积生长的方式形于地壳浅部的硅质岩浆储库以晶粥为主要赋存形式,具有较低的温度压力范围和高硅高结晶度高粘度的特征。岩浆储库的基本性质导致其自身不具有持续演化的能力,只有在基性岩浆补给的驱动下才能长时间存留分异或快速活化喷发。基性岩浆的补给及其携带的热及流体/挥发份深刻地改变了岩浆储库的物质成分及物理条件,是导致硅质岩浆分异演化或喷发的根本原因。本文还结合研究进展探讨了东南沿海地区中生代火山-侵入岩的成因演化机制及相关问题。
    • 叶涛; 牛成民; 王德英; 王清斌; 代黎明; 陈安清
    • 摘要: 渤海西南海域自中生代以来历经多期构造活动,记录了华北克拉通的破坏过程。为了明晰渤海西南海域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区域构造间的关系,以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以及深层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厘定了研究区中生代构造特征,恢复了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动力学机制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于渤海湾盆地陆上油区NEE向的构造面貌,渤海西南海域发育多走向、多类型构造,三维地震资料揭示中生代发育NWW向负反转裂陷、NEE向走滑逆冲、挤压褶皱等异于新生代伸展样式的特殊构造,其中尤以NWW向负反转构造占主导。(2)渤海西南海域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期逆冲褶皱成山、燕山早期左旋逆冲改造、燕山中期裂陷反转以及燕山晚期褶皱等多期变形过程,其中印支期逆冲褶皱是潜山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燕山中期反转是构造体制发生变革的关键时期。(3)NWW向构造的形成与印支期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有关,燕山早期左旋走滑是太平洋板块NWW向俯冲于华北板块之下的结果,代表太平洋构造域接替古特提斯构造域控制华北板块变形;燕山中期的裂陷反转与区域大规模中基性岩浆活动相对应,是华北克拉通大规模破坏的浅层响应。印支期NWW向先存构造燕山中期反转裂陷模式的提出,丰富了传统华北克拉通破坏形成NEE向盆地的简单构造模式。
    • 贾振; 王政杰; 叶雨航; 魏森; 王博轩; 杨斌谊
    • 摘要: 随着济阳坳陷青东凹陷勘探进程的发展,研究区地震,钻井和测井地质资料匮乏,加之本区探矿权权属特殊,当前人们在凹陷内研究多侧重于局部构造、沉积、成藏的理论研究上,而对整个凹陷的构造面貌、断裂发育特征、盆地演化及动力学机制、构造-成藏的关系等欠缺清楚的认知,关于构造单元的划分上仍未统一。整体而言,青东凹陷的勘探研究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整个济阳坳陷中都处于最低水平。
    • 林友辉; 张志森; 郭文熹; 吴建洋; 曹学正; 陈虎; 帅建伟; 吴晨旭
    • 摘要: 软物质是当代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性质与功能、丰富的物理内涵及应用前景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软物质的基本共性如熵致有序等的认知逐渐加深,但至今软物质物理尚未建立起统一的研究范式.本综述主要总结厦门大学软物质团队近年来围绕软物质基础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首先介绍几种典型软凝聚态体系结构与性质的关联研究进展,包括液晶、水及气水合物、蛋白质、聚合物复合体系和类聚合物;其次总结了生命软物质体系的相关进展,如细胞信号传输、神经网络系统;最后综述了本团队在柔性电子及能源器件上的成果.
    • 卞爽; 于志泉; 龚俊峰; 杨蓉; 程晓敢; 林秀斌; 陈汉林
    • 摘要: 青藏高原南部发育的一系列近南北向裂谷是印度-欧亚大陆持续挤压作用下的大型伸展构造,也是揭示高原后碰撞构造演化过程的重要对象.目前,关于南北向裂谷的形成机制存在多种假说模型,并对裂谷时空分布特征做出了不同的预测,这成为约束裂谷成因机制的关键条件.综合关于裂谷启动时间的已有研究成果,进一步梳理了南北向裂谷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南北向裂谷的启动时间似乎具有自西向东逐步减小的趋势,这与拉萨地体广泛出露的后碰撞岩浆作用演化过程一致.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球物理观测,推断近南北向裂谷的动力学机制与印度板片向东拆离假说最为契合.印度板片自西向东的拆离建立了向东传播的重力势能梯度,从而驱动岩石圈向东流动,最终导致南北向裂谷依次向东发育.
    • 徐芳芳
    • 摘要: 有这样一个研究方向,它关注的对象是超大陆。虽然听起来离大众十分久远,但实际上它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开展超大陆研究相关工作,聚焦超大陆古地理位置重建与动力学机制及其与能源、环境、生命演化的互动反馈效应等前沿科学问题,不仅有助于人类认识地球演化过程中大陆地壳的周期性汇聚离散、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研究壳幔相互作用,也有助于理解地球演化过程中矿产和能源资源的形成机制与时空分布规律,更是解析极端气候和生命演化事件机制的一把关键钥匙。”
    • 曹代勇; 魏迎春; 王安民; 王路; 刘志飞; 秦荣芳; 束振宇; 陈高健
    • 摘要: 显微组分物理化学性质是影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煤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已经认识到决定显微组分性质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大分子结构.为了揭示显微组分大分子结构演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从显微组分大分子化学结构与物理结构、大分子结构演化的构造应力效应、煤变质全阶段大分子结构演化特征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指出由于富镜质组煤的广泛分布和重要工业用途使之成为煤结构研究的主要对象,惰质组的研究则相对缺乏,阻碍了对煤特性的全面认识.提出"煤变质作用的热-应力条件决定显微组分结构演化、惰质组与镜质组大分子结构演化具有差异性"的研究思路,采用惰质组/镜质组高温高压模拟和热模拟实验并与自然序列变质-变形煤对比,研究显微组分结构演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定量刻画显微组分大分子结构与温压条件的关系,揭示构造应力对显微组分化学结构和纳米孔隙结构的控制,确定煤变质全过程中惰质组大分子结构的演化路径,建立惰质组大分子动力学模型.上述研究成果将充实对煤微观结构演化及其控制因素的全面认识,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煤储层物性评价提供基础依据.
    • 王栋; 赵旭坤; 刘望明
    • 摘要: 北美板块边界属于地震高风险区域,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区域地壳形变及应变的变化特征,本文利用北美板块边界PBO网络1997-2008年的GNSS高精度速度场信息,基于欧拉旋转矢量扣除背景场刚性运动后,顾及区域速度场的统计学原理,利用球面最小二乘配置算法拟合推估该区域地壳连续速度场,最后基于速度场与应变场的微分关系在球面上解算面膨胀,剪应变及主应变等地壳应变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指数函数作为该区域的协方差基本函数较为合适,其东向及北向相关系数平方达0.94和0.95;通过球面最小二乘配置算法解得该区域压缩应变的最大值约-11×10-7/yr,位于圣安德列斯断裂周缘地带,圣马利亚北部;剪应变最大值约6×10-7/yr,位于弗朗西斯科东南、圣马利亚西北.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东运动导致与北美板块边界产生挤压,造成该区域地壳形变特征明显,地质灾害频发.
    • 蒋琦琦; 胡冰倩; 刘春琼; 吴波; 张娇
    • 摘要: 为了研究COVID-19疫情发生对张家界各环境功能区NO2演化的影响,应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法对疫情期间(2020年1月24日—5月31日)和非疫情同期(2018年和2019年的1月24日—5月31日)张家界NO2浓度演化长期相关性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疫情期间张家界不同环境功能区NO2浓度急剧降低,与非疫情期相比,各站点NO2日变化的双峰模式均有不同程度的弱化.然而整体来看,各监测站点2018—2020年的DFA参数之间没有较大差异,均表现出很强的长期相关性.进一步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分析了NO2演化长期相关性的产生机制,并分析了张家界不同环境功能区NO2长期相关性存在时空稳定性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大气NO2演化的自组织临界动力机制是NO2演化的主要动力.尽管疫情期间NO2急剧减排,但大气系统中NO2浓度演化非线性动力学机制没有受到根本破坏,存在时空稳定性.该研究对旅游城市张家界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和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