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脊髓压迫症

脊髓压迫症

脊髓压迫症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42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6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6040篇;相关期刊209种,包括中国骨伤、护士进修杂志、颈腰痛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八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第五届钟山国际MDS学术研讨会、南京2012血液学年会、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2009年全国颈椎病诊断与治疗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等;脊髓压迫症的相关文献由1311位作者贡献,包括贾连顺、袁文、丁文元等。

脊髓压迫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6 占比:1.57%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6040 占比:98.39%

总计:26466篇

脊髓压迫症—发文趋势图

脊髓压迫症

-研究学者

  • 贾连顺
  • 袁文
  • 丁文元
  • 倪斌
  • 申勇
  • 吕飞舟
  • 夏新雷
  • 姜建元
  • 孙宇
  • 徐宝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馨蕊; 李骋; 杨慧勤
    • 摘要: cqvip:脊髓压迫症是指各种病变导致脊髓、神经根或血管受压,从而引起脊髓水肿、变性及坏死等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脊髓功能丧失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组具有占位性特征的椎管内病变,具有明显进展征象,表现为受压平面以下的肢体运动、感觉、反射、括约肌功能以及皮肤营养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与受压部位、病变性质、发生速度及范围有关。恶性脊髓压迫症(malignant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SCC)是晚期癌症的一种表现,椎体转移中约20%出现脊髓压迫症状[1],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仅为3~6个月,迅速识别和治疗MSCC对于维持活动能力和保持神经功能至关重要。
    • 史良; 阎涛; 王科大; 刘龙奇; 王汉斌; 苏亦兵
    • 摘要: 目的 探讨胸椎脊膜瘤伴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7例胸椎脊膜瘤伴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手术相关情况。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脊髓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通过McCormick分级标准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来评价患者的脊髓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记录患者的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1例(46.3%)患者表现为胸背疼痛、束带感;18例(26.9%)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减退或肢体麻木等;7例(10.4%)表现为下肢无力;5例(7.5%)表现为行走不稳;3例(4.5%)表现为大小便功能障碍;2例(3.0%)表现为站立困难;1例(1.5%)表现为截瘫。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可见椎管内相应节段占位性病变,矢状面上表现为卵圆形或扁平形隆起,边界清楚,脊髓受压,明显移位变形,部分病例不易辨识。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5.3±6.7)d,手术时间为(167.5±33.1)min,术中出血量为(334.3±163.1)ml。术中切除程度情况按Simpson分级:Ⅰ级48例,Ⅱ级13例,Ⅰ~Ⅱ级均为全切除,共61例(91.0%);Ⅲ级为部分切除,共6例(9.0%)。入院时的Mc Cormick分级:Ⅰ级2例,Ⅱ级14例,Ⅲ级35例,Ⅳ级16例。出院时的McCormick分级:Ⅰ级7例,Ⅱ级23例,Ⅲ级26例,Ⅳ级11例。出院6个月后的McCormick分级:Ⅰ级47例,Ⅱ级13例,Ⅲ级5例,Ⅳ级2例。出院时,患者的JOA改善率为28.8%,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出院6个月后,患者的JOA改善率为63.6%,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67例患者中,3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均给予抗感染治疗,且其中1例进行伤口清创术;2例术后出现皮下积液,其中1例于术后3个月再次进行修补手术;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出院6个月后进行影像学复查,2例(3.0%)显示肿瘤复发,7例(10.4%)显示硬膜局部增厚伴强化;其余58例(86.6%)均显示硬膜囊膨胀良好,无复发迹象。结论 胸椎脊膜瘤伴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显著,早期诊治至关重要,合理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
    • 李盼; 雷润博; 甘璐; 李沫; 罗卓荆
    • 摘要: 目的 比较零切迹自稳型融合器(ROI-C)与前路传统钛板加融合器(CPC)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的颈椎病患者85例。其中ROI-C组42例,CPC组43例。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部残疾指数(NDI)、Odom标准、颈椎2-7Cobb角、融合节段椎间盘高度、吞咽困难发生率、邻近节段椎体退变(ASD)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ROI-C组随访60~62(60.2±2.4)个月,CPC组随访60~63(60.9±2.2)个月。与术前相比,两组的所有测量值均有显著改善。两组间的JOA评分、NDI、颈椎Cobb角、融合段椎间盘高度、融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PC组相比,ROI-C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3个月吞咽困难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随访时ROI-C组无ASD症状,CPC组发生4例ASD(4/43)。两组术后症状性AS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CDF治疗颈椎病的应用中与CPC具有相似的疗效。与CPC相比,短期随访ROI-C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中期随访,ROI-C症状性ASD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 徐辰; 董敏杰; 窦一博; 田野; 吴卉乔; 吴晓东; 王新伟; 陈华江; 沈晓龙; 曹鹏; 袁文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CDF)术中应用新型低切迹一体化融合器系统(Carmen)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颈椎外科行单节段ACDF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所使用的内固定系统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Carmen组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7.2±6.7)岁;零切迹内固定系统(Zero-P)组98例,其中男56例,女42例,年龄(48.7±7.3)岁。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12个月融合率分别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C2-C7 Cobb角、手术节段局部Cobb角和颈椎活动范围(ROM)分别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颈部和上肢VAS评分、颈椎ROM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Carmen组患者术后12个月颈椎C2-C7Cobb角及手术节段局部Cobb角均显著大于Zero-P组患者(均P<0.05)。结论 在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ACDF术中使用Carmen融合器,其临床疗效与传统Zero-P系统相当,在纠正以及维持颈椎曲度方面较Zero-P系统更具优势。
    • 孙中仪; 杨宁涛; 田纪伟
    • 摘要: 目的探讨前路自锁式自稳型零切迹颈椎融合器(ROI-C)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南京江北医院骨科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的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固定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ROI-C固定组(简称ROI-C组)和融合器联合钛板固定组(简称钛板组)。ROI-C组包括患者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60.01±8.73)(42~73)岁,病灶节段C4-C618例、C5-C727例。钛板组包括患者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59.32±8.12)(40~70)岁,病灶节段C4-C619例、C5-C721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颈椎Cobb角和手术节段前凸角,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部和手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进行比较。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术后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发生率ROI-C组为4.4%(2/45),钛板组为22.5%(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融合器联合钛板固定相比,应用颈椎前路ROI-C固定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同样安全有效,同时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并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
    • 摘要: 大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骨髓瘤骨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规范的化疗、靶向治疗和骨改良药物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外科手术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急性并发症(病理性骨折、脊柱不稳和脊髓压迫症等)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2022年第49卷第13期《中国肿瘤临床》骨转移瘤专栏-专家共识栏目刊发了由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与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定的《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外科治疗专家共识(2022版)》一文,该文分别对外科治疗时机、手术指征、不同部位的手术方式及综合治疗等临床问题进行总结,依据文献证据等级制定相应的推荐等级。希望能够为骨科医师的临床诊疗提供最佳的、有效的意见参考,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文海韬; 伍添; 陈朝晖; 张津维; 吴水华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经小切口单侧椎间隙入路手术治疗儿童圆锥位置正常与圆锥低位终丝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行终丝离断术治疗的56例终丝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圆锥位置,将患儿分成圆锥位置正常组(40例)和圆锥位置下移组(16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术后疗效等。结果所有患儿顺利完成手术。圆锥位置正常组中,小便功能障碍改善19例(尿失禁改善4例,尿频改善4例,遗尿改善11例),大便功能障碍改善18例(便秘改善12例,粪污改善6例),腰痛缓解1例,下肢麻木缓解4例。圆锥低位组中,小便功能改善7例(尿失禁改善1例,尿频改善2例,遗尿改善4例),大便功能改善6例(便秘改善4例,粪污改善2例),腰痛缓解1例,下肢麻木缓解1例。两组小便功能功能障碍、大便功能障碍、腰痛或下肢麻木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圆锥位置正常组中,膀胱残余尿量较术前改善17例,肛门直肠测压反应改善17例,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较术前改善4例。圆锥低位组中,膀胱残余尿量较术前减少6例,肛门直肠测压反应改善5例,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较术前改善1例。两组患儿在膀胱残余尿量、肛门直肠测压及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改善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丝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儿圆锥位置与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无关。但本研究纳入的病例数较少,需收集更多病例进一步验证。
    • 吴菁; 舒良; 陈伟; 孙旭红; 刘建仁
    • 摘要: 例1男性,31岁。因进行性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1年余,于2017年9月11日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双下肢近端肌肉肉跳感,右下肢冷热觉迟钝,病程中无明显颈部、胸部和腰背部疼痛或束带感,无大小便潴留或失禁,症状进行性加重,于2017年9月8日至我院神经内科就医,以“双下肢乏力待查”收入院。
    • 鄢勇; 杨海波; 曾恒
    • 摘要: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平山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术后缓解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至2019年收治的5例平山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为(22.8±2.1)岁(20~26岁).全部病人均由神经内科确诊,排除运动神经元疾病.5例病人均存在颈椎间盘退变突出,颈椎不稳,故采用ACDF治疗.术后定期随访,采用密歇根手功能简表评分评价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结果 病人随访(31.2±9.6)个月(12~36个月).末次随访时病人的伸指震颤、寒冷麻痹均有减轻,1例症状未完全消失.密歇根手功能简表的整体功能评分由术前(5.00±1.00)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6.80±1.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颈椎生理曲度均较术前恢复,而颈椎最大屈曲角、颈椎活动度、屈曲位下颈椎相邻椎体曲度均较术前减少.屈曲位MRI显示原有颈髓前方压迫征象减轻,中立位MRI C5、C6节段脊髓横截面积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加.未发生钢板松动病例.结论 ACDF可限制平山病病人的颈椎过度前屈,减轻受压颈髓的萎缩,缓解上肢远端肌萎缩的病程进展,是治疗平山病可靠的方法.
    • 李源; 李鹏; 黄世金; 李军伟
    • 摘要: 目的 探讨颈椎棘突长度与颈椎运动及脊髓型颈椎病发病节段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因单责任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手术治疗37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200例,女175例;年龄(50.72±9.39)岁(范围40~60岁).通过颈椎X线片测量颈椎椎体矢状径、椎管矢状径、颈椎棘突长度、C3~C7曲度及活动度、节段活动度,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判定责任节段.对影像学测量结果进行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分析颈椎棘突长度的个体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颈椎棘突长度与颈椎运动间的关系.根据有较大个体差异的颈椎棘突长度及对应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情况绘制接受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得出最佳临界值.根据最佳临界值进行分组,应用x2检验及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排除年龄、性别及其他解剖因素的干扰,并比较组间脊髓型颈椎病发病节段的差异,从而分析颈椎棘突长度与脊髓型颈椎病发病节段的关系.结果 C6棘突长度为(27.82±6.01)mm,并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颈椎棘突长度与节段活动度测量结果均符合正态分布(均P>0.05),C6棘突长度与C6.7节段活动度呈负相关(r=-0.338,P<0.001),其余棘突长度与节段活动度无相关.C6棘突与C7棘突长度比值(C6/C7)为0.49~1.01,通过ROC曲线确定C6/C7最佳临界值为0.76,以此界值进行分组,即C6/C7<0.76组和C6/C7≥0.76组.相较于C6/C?≥0.76组,C6/C7<0.76组显示更大的C6.7节段活动度(10.11°vs7.10°,t=7.385,P<0.001)及更高的C6.7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率(41.57%vs22.01%,x2= 16.642,P<0.001,OR= 2.521),而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颈椎椎体矢状径、颈椎椎管矢状径、其余棘突长度、C3~C7曲度及活动度、其余节段活动度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6棘突长度与C6,7节段活动度、C6.7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率有明显相关性,C6棘突长度可作为C6.7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预测因素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