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脊柱脊髓损伤

脊柱脊髓损伤

脊柱脊髓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6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1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33513篇;相关期刊177种,包括脊柱外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术会议等;脊柱脊髓损伤的相关文献由55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亚伟、何二兴、刘思海等。

脊柱脊髓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1 占比:1.01%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33513 占比:98.95%

总计:33868篇

脊柱脊髓损伤—发文趋势图

脊柱脊髓损伤

-研究学者

  • 陈亚伟
  • 何二兴
  • 刘思海
  • 史建刚
  • 吕浩然
  • 孙璟川
  • 张光铂
  • 洪毅
  • 王爱民
  • 赵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葛海英
    •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实践程序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术后饮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脊柱脊髓损伤患者1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饮食恢复指标及满意度变化。结果研究组术后引流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水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但研究组术后6 h口渴、饥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实践程序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术后饮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胃肠道不良事件的发生,促使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摘要: 个人简介梅伟,医学硕士,二级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郑州市骨科医院业务副院长、郑州市脊柱脊髓病医院院长、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脊柱外科学)学科带头人。任职情况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骨科微创分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骨与关节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颈椎学组委员、继续教育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脊柱脊髓损伤学组组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脊柱学组组长,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畸形分会主任委员。
    • 何征; 曹婉婷; 邓丽娟
    • 摘要: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管理模式(TTM)下的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60例S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SCI护理,研究组实施TTM下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活动能力[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BI)]、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负性情绪[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MBI、GSE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采取TTM下的康复护理有助于SCI患者恢复活动能力,提升患者自我效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 刘稳柱; 邵康
    • 摘要: 目的分析脊柱脊髓损伤手术患者应用综合康复训练后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术后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术后干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康复训练措施。针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与功能独立性、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神经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ASIA神经功能评分中轻触觉、针痛觉与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FIM功能独立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情况对比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脊髓损伤术后应用综合康复训练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且提高了其功能独立性,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陶兰芳; 周丽萍; 杨巧巧
    • 摘要: 研究为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疼痛护理时应用目标管理理论的效果。以九四〇医院自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62例手术治疗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2组,每组31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增加目标管理理论,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脊髓功能评分、情绪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前,2组患者疼痛评分没有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情况,实验组满意率为96.77%,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在使用目标管理理念对手术治疗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护理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和脊髓功能,提升满意度,减少不良情绪对患者疾病恢复产生的影响,为患者带来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和应用。
    • 刘晓博
    • 摘要: 目的 探究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术后骨科康复护理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1月共144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骨科康复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分析情绪变化、脊髓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70例(97.22%)高于对照组56例(77.78%);观察组轻触觉、针刺觉、运动的脊髓功能评分均较高;SAS、SDS评分均较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骨科康复护理应用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可取得极佳的护理效果,改善负性心理情绪、脊髓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杨浩博
    • 摘要: 目的:评估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后应用骨科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的30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在信封法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5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接受骨科康复训练,对比两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10.15±1.05)分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包括针刺觉评分(86.63±3.52)分、运动评分(85.16±3.27)分和轻触觉评分(82.39±3.86)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后应用骨科康复训练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脊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朱丽达
    • 摘要: 脊柱脊髓损伤属于临床中常见的较为严重的损伤,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情况严重的甚至会有死亡的风险.影响病人康复的主要因素包括损伤部位及损伤的严重程度,手术治疗是否成功及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如何.除常规的手术治疗外,做好此类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关系到手术后病人的机体恢复及生活质量.本文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为临床护理此类患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 朱丽达
    • 摘要: 脊柱脊髓损伤属于临床中常见的较为严重的损伤,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情况严重的甚至会有死亡的风险。影响病人康复的主要因素包括损伤部位及损伤的严重程度,手术治疗是否成功及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如何。除常规的手术治疗外,做好此类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关系到手术后病人的机体恢复及生活质量。本文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为临床护理此类患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 陈丽娟; 马新利; 李珊珊; 张妍
    • 摘要: 目的 利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脊柱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的护理.方法 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并结合病史构建循证问题,通过全面检索文献获得证据对32例脊柱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确定护理方案.结果 32例脊柱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仅2例合并原发病的患者出现合并症,其余患者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 应用循证医学方法,采用高质量的证据来指导和帮助解决临床实际护理问题,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