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胃肠道激素

胃肠道激素

胃肠道激素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8178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江苏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2010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走向世界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新进展学术会议等;胃肠道激素的相关文献由281位作者贡献,包括余震、刘德亮、夏建福等。

胃肠道激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 占比:0.5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8178 占比:99.44%

总计:18280篇

胃肠道激素—发文趋势图

胃肠道激素

-研究学者

  • 余震
  • 刘德亮
  • 夏建福
  • 张学文
  • 徐项桂
  • 曾霖
  • 李惠林
  • 楚淑芳
  • 潘秀珍
  • 苏晓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洁; 王睿
    • 摘要: 目的 探究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指标、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200例CKD 3~4期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特色疗法。比较两组的GSRS评分、肾功能指标、蛋白水平、血清胃肠道激素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GSRS评分、BUN、SCr、UA水平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B、Hb、TP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CKD 3~4期患者安全有效,可促进患者的临床症状、肾功能改善,提升蛋白水平,调节胃肠道激素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王向军; 邱雪霏; 苏晓兰; 从禹; 魏玮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灌洗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慢性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结肠灌洗技术进行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技术进行保留灌肠,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中药结肠灌洗治疗慢性便秘临床疗效良好,能改善患者的各项症状评分和胃肠道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 俞烨晨; 王旭; 钱小雷; 邢科
    •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消痞方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中虚络阻证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胃轻瘫中虚络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益气消痞方,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轻瘫症状指数(GCSI)评分、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胃肠道激素指标[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Ⅱ)、ANO1(即跨膜蛋白16A)]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GCSI量表中餐后饱胀/早饱、腹胀、恶心呕吐等3个子项评分及GCSI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FBG、2 hPG、HbA1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G-17、PGⅠ、PGⅠ/Ⅱ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ANO1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78%(P<0.05)。结论:在枸橼酸莫沙比利片基础上加用益气消痞方可显著缓解糖尿病胃轻瘫中虚络阻证患者临床症状,并能进一步改善糖代谢紊乱,调节胃肠道激素,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 刘俊华; 于胜男; 黄巧玲; 辛春兰
    • 摘要: 目的:探讨排气汤对剖宫产孕妇术后胃肠道激素、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术产妇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排气汤治疗,均持续治疗3 d。治疗后,比较两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和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相关肠肽(VIP)、血清泌乳素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排气汤可有效调节剖宫产孕妇术后胃肠道激素、血清泌乳素水平,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治疗安全性较高。
    • 杨永青
    •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四子散热奄包外敷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便秘症状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4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联合四子散热奄包外敷。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率,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以及术后12、24、48、72h腹胀、肠鸣音评分及胃肠道激素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食欲不振、腹胀、动力性梗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粪便性质、直肠症状、腹部症状及PACSYM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24、48、72h腹胀、肠鸣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24、48、72h胆囊收缩素、促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采用穴位按摩联合四子散热奄包外敷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降低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 周小琴; 王秋丽
    • 摘要: 胃肠功能障碍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病与手术引起的创伤、麻醉药品的使用、长时间的禁食水、对腹腔内脏器的刺激、水电解质紊乱等因素相关[1],导致胃肠道动力、功能紊乱及胃肠道神经、胃肠道激素分泌失衡,发生炎症反应、菌群失调而发病[2]。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无自主排气排便等胃肠功能障碍,若得不到及时诊治,严重可造成机械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手术的疗效和患者的预后[3]。
    • 杨胜兰; 向正国; 陈旭峰; 郑扬; 汤小龙
    •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手术效果及对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00例胃肠道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MR组和对照组(高频电凝套扎术),各150例.比较两组息肉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率、迟发性出血率、手术前后血清胃动素、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的水平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EMR组息肉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EMR组术中出血率、迟发性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但EMR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血管活性肠肽升高(P<0.05),但EMR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MR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手术效果优于高频电凝套扎术,并且对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影响更小.
    • 朱欧鸰
    • 摘要: 目的 探讨润降利膈丸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以及对胃肠道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内分泌科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糖尿病胃轻瘫住院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并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观察组加用润降利膈丸.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结论 润降利膈丸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胃肠道激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 张恩胜; 王静; 陈前; 王军; 黄磊
    • 摘要: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谷氨酰胺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胃肠道激素、粪便细菌指标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NEC早产儿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E-PO组(EPO治疗)、谷氨酰胺组(谷氨酰胺治疗)、联合组(EPO联合谷氨酰胺治疗),每组各40例.对比三组患儿疗效、胃肠道激素、粪便细菌指标和血清i-FABP、TNF-α、IL-6水平,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谷氨酰胺组、EPO组(P<0.05).三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i-FAB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谷氨酰胺组、EPO组(P<0.05).三组治疗后胃泌素(MTL)和胃动素(GA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谷氨酰胺组、EPO组(P<0.05).三组治疗后细菌总数、杆菌总数、球菌总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谷氨酰胺组、EPO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谷氨酰胺组、EPO组(P<0.05).结论:EPO联合谷氨酰胺治疗NEC早产儿,可有效改善胃肠道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血清炎症因子及i-FABP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疗效显著.
    • 陈志雄; 王晨秀; 徐连强; 刘瑶瑶
    •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胃肠道激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就诊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60例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格列齐特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黄连素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连续治疗8周后的胃肠道激素、糖脂代谢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饥饿素(Ghrelin)、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空腹C肽、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8周后的空腹Ghrelin、GLP-1、空腹C肽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8周后的空腹Ghrelin、GLP-1、空腹C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8周后的FBG、HbA1c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8周后的F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8周后的TC、TG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8周后的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素用于2糖尿病早期患者中,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胃肠道激素水平,改善肠道功能,促进糖脂代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