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胰腺肿瘤

胰腺肿瘤

胰腺肿瘤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699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17篇、会议论文151篇、专利文献43285篇;相关期刊703种,包括临床肝胆病杂志、中华胰腺病杂志、国际外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90种,包括2015浙江省肿瘤外科学术年会暨首届钱江国际肿瘤外科高峰论坛、2014年台丽温三地外科学术研讨会、2013年第一届全国恶性肿瘤术中放疗研讨会等;胰腺肿瘤的相关文献由1460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兆申、赵玉沛、胡先贵等。

胰腺肿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17 占比:13.57%

会议论文>

论文:151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43285 占比:86.13%

总计:50253篇

胰腺肿瘤—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一铭; 许凯豪; 焦德超; 韩新巍; 王艳丽; 马波; 孙占国
    • 摘要: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双链胆道引流管(简称引流管)近距离放射治疗(简称放疗)联合经动脉灌注(TAI)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序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伴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0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经胆管途径置入引流管,行近距离放疗联合TAI序贯治疗,每3周重复一次TAI化疗,并于近距离放疗8周后拔出引流管,植入胆道支架;评价技术成功率,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2次TAI化疗后肿瘤局部控制情况,记录患者生存状况。结果均顺利置入引流管,技术成功率100%。近距离放疗期间3例发生轻微胆管炎及少量出血;化疗期间多数出现1~2级血液和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少数发生3~4级不良反应。经2次TAI化疗后,1例肿瘤局部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3例进展,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0.00%(27/30);中位随访时间12.73个月,中位支架通畅时间8.5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4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14.48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9.10%、30.60%。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双链胆道引流管近距离放疗联合TAI化疗序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安全且短期疗效好。
    • 余道武; 余天雾; 苟毅; 杨陆蒙
    • 摘要: 目的分析胰腺癌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三结构域蛋白14(TRIM14)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胰腺癌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手术获取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ICAM-1、LRG1、TRIM14表达情况。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胰腺癌患者ICAM-1、LRG1、TRIM14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ICAM-1、LRG1、TRIM14表达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胰腺癌组织ICAM-1、LRG1、TRIM14高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2 cm、中低分化、有神经浸润、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患者ICAM-1、LRG1、TRIM14高表达率分别高于TNM分期Ⅰ~Ⅱ期、肿瘤最大径≤2 cm、高分化、无神经浸润、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P<0.01)。ICAM-1、LRG1、TRIM14低表达胰腺癌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高于ICAM-1、LRG1、TRIM14高表达患者(P<0.05)。ICAM-1、LRG1、TRIM14高表达是胰腺癌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胰腺癌组织ICAM-1、LRG1、TRIM14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后评估指标。
    • 邓展昊; 左立平; 张玉婷; 于德新
    • 摘要: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其准确定性、分型和分级对治疗方案的制订至关重要。影像组学可高通量地提取图像里的深层特征,定量肿瘤的异质性,为制订精准医疗决策提供依据。胰腺癌的影像组学研究基于不同的成像方法,提取图像中的2类特征,主要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及鉴别、预测分子分型、评估疗效和判断预后等方面。就影像组学在胰腺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张云鹤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期胰腺癌患者环加氧化酶-2(COX-2)、离子结合蛋白(CBL)表达水平与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96例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就诊的胰腺癌患者为试验组,另选取65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比较2组及不同临床分期患者COX-2、CBL水平,分析COX-2、CBL水平与胰腺癌临床分期相关性,并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COX-2、CBL水平较高(P<0.05);与Ⅰ期、Ⅱ期患者相比,Ⅲ期患者COX-2、CBL水平较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COX-2、CBL水平与胰腺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705,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COX-2、CBL水平为胰腺癌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COX-2、CBL水平可有效地反映胰腺癌病情程度,临床可根据其水平对其预后进行预测评估。
    • 王方青; 姚永杰; 陈佳; 邓艳; 于德新
    • 摘要: 局灶性慢性胰腺炎(FCP)与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临床工作的难题之一,两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缺乏特异性,鉴别诊断较困难。近年来,随着对其影像学征象的不断挖掘,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就FCP及PDAC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
    • 王晶; 谭斌; 赵志杰; 仲灏辰; 曲林林
    • 摘要: 目的探讨我国华东沿海地区胰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立医院、烟台山医院、烟台中法友好医院收治并经手术治疗后诊断为胰腺恶性肿瘤的患者40例。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检测肿瘤组织和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绘制基因突变图谱,分析基因组改变。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40例患者中胰腺导管腺癌34例(85.0%),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3例(7.5%),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2.5%),分型不清2例(5.0%)。KRAS(80.0%,32/40)、TP53(70.0%,28/40)、CDKN2A(32.5%,13/40)、SMAD4(17.5%,7/40)和AKT2(17.5%,7/40)是最常见的突变。5种常见基因突变的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下一代测序技术能够提供全面、准确的基因组改变信息,可为胰腺癌的诊断和精确治疗提供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通过对突变基因进行分析,从而为胰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奠定基础。
    • 毕亭亭; 侯思慧; 刘岩
    • 摘要: 目的探讨泛素化E3连接酶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蛋白4-1(NEDD4-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胰腺导管腺癌患者5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癌组织标本中NEDD4-1的表达情况,分析NEDD4-1的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使用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胰腺导管上皮HPDE6-C7细胞及胰腺癌SW1990、BxPC-3、PANC-1细胞中NEDD4-1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检验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NEDD4-1在胰腺癌组织里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中明显升高(79.31%vs 19.05%,χ^(2)=35.614,P=0.001),且NEDD4-1在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明显上调(P值均<0.01)。NEDD4-1的表达分别与胰腺癌患者的远处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TNM分期相关(χ^(2)值分别为5.089、9.071、8.882,P值分别为0.04、0.003、0.003)。NEDD4-1阳性表达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明显短于阴性表达患者[(13.61±0.95)个月vs(22.22±2.20)个月,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EDD4-1表达(HR=2.312,95%CI:1.010~5.295,P=0.047)、淋巴结转移(HR=2.981,95%CI:1.556~5.712,P=0.001)及肿瘤分化程度(HR=2.144,95%CI:1.155~3.979,P=0.016)为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EDD4-1在胰腺癌组织及细胞内的阳性表达明显升高,且NEDD4-1阳性表达与预后不良相关,或可作为胰腺癌预后的一个预测因子和潜在治疗靶点。
    • 夏涛; 牟一平
    • 摘要: 胰腺是深藏在人体腹膜后,同时具有重要内、外分泌功能的器官。胰腺肿瘤类型多,诊断困难,特别是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发病率持续上升,预后极差。美国2021年新发胰腺癌病例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男性位列第10位,女性位列第9位,而在恶性肿瘤病死率中均位列第4位。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1990—2017年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7位,女性第11位,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第6位。
    • 成功; 阮一; 王逻逻; 张雪明; 金镕; 黄雨程; 张敬; 周新华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在高龄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LPD且年龄>75周岁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均行LPD,2例行LPD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6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为全胰十二指肠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1例为全胰十二指肠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及横结肠部分切除,1例为胆囊癌术后腔镜中转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为胰十二指肠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39例手术时间264~650 min,平均(419.56±80.15)min;术中出血量50~1200 ml,平均(438.97±324.85)ml。术后发生胰漏10例,出血3例,肺部感染8例,胆瘘5例,乳糜漏2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56.41%。术后90 d内无死亡病例。术后病理结果:胰腺癌21例,胆管癌9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3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4例,1例为慢性胰腺炎,1例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结论对于有经验的腹腔镜外科团队来说,高龄患者行LPD是安全可行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