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肌无力

肌无力

肌无力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761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1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340篇;相关期刊334种,包括人人健康(医学导刊)、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一届华北地区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北京地区神经病学学术年会、2013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学术交流大会、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张家界)学术研讨会等;肌无力的相关文献由1620位作者贡献,包括乞国艳、杨欢、徐立群等。

肌无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1 占比:59.14%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1.50%

专利文献>

论文:340 占比:39.35%

总计:864篇

肌无力—发文趋势图

肌无力

-研究学者

  • 乞国艳
  • 杨欢
  • 徐立群
  • 罗朝辉
  • 肖波
  • 张鹏
  • 王超
  • 陈国中
  • 陶红苗
  • 丁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翟瑞雪; 宇辉
    • 摘要: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tonic dystrophy,DM)是一种以肌强直和肌无力为核心症状的罕见性遗传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由于该病个体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且轻重程度不一,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要全面,依据临床表现、肌电图、肌肉活检及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目前DM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DM病程进展缓慢,轻者多数不影响寿命,重型患者早期可出现心源性猝死,后期可有肺部感染、营养障碍等致死性并发症。本文对1例成人型DM1型病例进行报告,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
    • 刘阳
    • 摘要: 目的:研究生物肌电反馈仪对脑卒中后患者肌无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0年5月纳入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生物肌电反馈仪,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FMA(Fugl-Meyer运动功能)、FMU(上肢)、FML(下肢)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BBS、BI高于对照组,但SI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肌电反馈仪运用于脑卒中肌无力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增强肢体功能,并促进平衡能力改善,提升生活质量。
    • 张银银; 郑应红; 韩文哲; 李祖滔; 李新华
    • 摘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指继发于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相应临床表现,典型的症状为肢体远端的疼痛、麻木和其他感觉异常[1]。DPN的患病率、致残率均高[2],若不积极干预,病情迁延可出现肌无力、肌萎缩,增加患糖尿病足的风险,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社会、经济负担。根据DPN的症候特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其命名为“消渴病痹证”[3]。
    • 孙悦; 李岱峰; 张寅丽; 贺世豪; 李天方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首发症状皮肌炎(DM)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36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发症状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皮疹组、肌无力组、关节炎组、呼吸道症状组和非典型症状组。分析各组的一般特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结果在136例DM患者中,皮疹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其次是呼吸道症状、关节炎、肌无力和非典型症状。皮疹组的抗转录中介因子1γ(TIF1γ)抗体阳性率高于关节炎组和呼吸道症状组(P<0.05)。非典型症状组的抗TIF1γ抗体阳性率也均高于关节炎组和呼吸道症状组(P<0.05)。呼吸道症状组间质性肺炎(ILD)的发生率高于皮疹组和非典型症状组(P<0.05),且呼吸道症状组的用力肺活量(FVC)和肺一氧化碳弥散率(DLCO)低于皮疹组、关节炎组和非典型症状组(P<0.05)。结论皮疹是DM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不同首发症状组在肌炎抗体类型、ILD阳性率及肺功能检查结果方面存在差异。
    • 张晗; 张才友(指导)
    • 摘要: 研究背景:吃饭本来是一件简单且惬意的事情,但对于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来说却是个大问题。他们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我的大姨奶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嘴角变形,吞咽功能减退,进食与饮水都困难。我的干外婆因肌无力无法张嘴咀嚼食物。每次和她们一起吃饭,看着她们痛苦的样子,我很心疼。另外,有些人在手术后需要摄入有营养的流质食物,而流质食物得找专人烹饪再喂食,费时又费力。
    • 蒋宝淋; 田淑芬; 曹绪维
    • 摘要: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是骨骼肌受累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合并其他器官系统损害,包括关节、肺、心脏、胃肠道等。除了临床症状、体征、血生化、肌电图及肌肉病理诊断方法外,进行肌炎抗体检测也很有必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人所存在的多种肌炎抗体对疾病的诊断、临床分型、判断疾病活动度、预后均有一定的帮助。
    • 江黎晨; 孙莉; 刘安诺; 章秋; 胡红琳
    • 摘要: 目的报道1例先天性副肌强直(PMC)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包括病人及其父母、姐姐),并文献复习。方法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2019年12月22日收治的1例反复发作低钾血症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并完善基因全外显子组测序,同时检测该病人父母及姐姐的相关基因。查阅国内外先天性副肌强直的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突变基因类型。结果病人编码钠通道α亚单位的骨骼肌钠通道基因(SCN4A基因)存在c.3318+10(内含子17)C>T的杂合突变,结合该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诊断为先天性副肌强直。其父母和姐姐均不存在该致病基因的突变,说明该病人为散发性先天性副肌强直。结论对临床上难以解释的反复发作的严重低钾血症病人要考虑到罕见疾病的可能,尽早对病人及其家庭成员进行基因检测分析,以明确诊断和精准治疗。
    • 商素真
    • 摘要: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是一种继发性运动神经元病,通常在脊髓灰质炎病毒急性感染后数十年隐匿发病,典型症状有进行性肌无力、疲劳、肌肉萎缩、疼痛、耐力差等,导致身体功能下降。由于PPS发病隐匿,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因此其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神经电生理检查在PPS患者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临床上影响和未受影响的肌肉均可见电生理异常,主要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是临床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辅助检查之一。本文就神经电生理在PPS患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PPS的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陈少英; 晏平; 梁庆; 梁子敬; 刘荣; 李燕; 许启锋
    • 摘要: 目的模拟临床表现建立银环蛇咬伤致肌无力SD大鼠模型。方法检测所用银环蛇毒的毒力,采用不同剂量银环蛇干毒给予SD大鼠皮下注射,观察SD大鼠运动、呼吸等情况,确定本实验所需模型的银环蛇干毒最佳剂量。模型SD大鼠与对照组SD大鼠行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查,并于建模后3 h取SD大鼠膈肌、腓肠肌行HE染色,了解肌肉细胞情况。结果通过预实验,本实验所用银环蛇干毒的KM小鼠半数致死量为0.12 mg/kg,SD大鼠的半数致死量为0.08 mg/kg,实验所需模型的银环蛇干毒的最佳剂量3倍SD大鼠半数致死量0.24 mg/kg,该模型中毒表现与临床表现符合,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查有肌电衰减,并出现膈肌及腓肠肌细胞肿胀、核排列紊乱的病理改变。结论用3倍SD大鼠半数致死量的银环蛇毒,可成功建立银环蛇咬伤致肌无力的SD大鼠模型,可用于救治银环蛇咬伤早期肌无力的基础研究。
    • 夏洁瑾; 金凤; 张屹
    • 摘要: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排除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因素,而因饮食习惯、饮食结构、胃肠道功能下降、精神心理因素、参与排便肌肉张力低下等因素引起,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无规律,便质干硬,伴随排便困难感、排便不尽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严重时可导致肠道水电解质平衡、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甚至不可逆的肠肌间神经丛损害而引起大肠肌无力[2],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发病因素复杂、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尚未有疗效确切的治疗药物与方法,西医在改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容量性泻药、粪便软化剂、直肠内给药协助排便等对症治疗[3],但长期应用泻剂等药物可导致泻剂性肠病、药物依赖,甚至某些药物会导致结肠黑变病等[4]。中医药治疗该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无论是中药内服外治,还是针灸、推拿等均取得了良好疗效[5]。本研究运用自制益气肠动膏穴位贴敷治疗FC患者,观察临床效果,旨在寻求理想的治疗药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