羰基合成
羰基合成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54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6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178920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精细石油化工进展、齐鲁石油化工、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第九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第三届国际化工新材料(成都)峰会等;羰基合成的相关文献由916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海斌、曾健、李晨等。
羰基合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8920篇
占比:99.84%
总计:179211篇
羰基合成
-研究学者
- 于海斌
- 曾健
- 李晨
- 蒋凌云
- 李继霞
- 廖炯
- 袁国卿
- 王晓东
- 李荣
- 雍永祜
- 郝婷婷
- 钱庆利
- 闫芳
- 刘定华
- 崔伟
- 李建兰
- 李涛
- 马新宾
- 倪菁华
- 傅亮
- 刘炎
- 单文波
- 周霞
- 唐大川
- 宋望一
- 李亚斌
- 李俊
- 汪俊
- 王同宝
- 王胜平
- 肖招金
- 胡文励
- 邵守言
- 陈大胜
- 陈群文
- 黄守莹
- A·凯兹克
- 冯加芳
- 张华西
- 王鹏飞
- 陈俊
- 陈墨庆
- 刘晓勤
- 姜雪丹
- 常怀春
- 张抒峰
- 张超
- 李治水
- 谢经国
- B·肖尔兹
-
-
孙百亚;
吴晓明;
薛俞波
-
-
摘要:
本文对正丁辛醇的生产工艺以及生产技术方法分析,从正丁醇工艺原理、该产品工艺流程、合成、加氢、精制分离提纯工艺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查阅大量专利文献对正丁醇的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并提出优化方案,通过优化的工艺在原材料消耗、碳排放、产品质量都得到提升。
-
-
刘新玲
-
-
摘要:
采用低压羰基合成法工艺,所选催化剂是以铑(Rh)原子为中心,三苯基膦(TPP或PPh3)和一氧化碳作为配合物的改性铑溶液,铑在过量的三苯基膦溶剂及无铁丁醛溶液中存在。该反应具有丙烯转化率高、副产物少、正/异构比高、操作平稳、低耗高产等特点。但是铑作为一种稀有的贵金属,操作时必须严控原料丙烯、合成气中的杂质含量和各种工艺指标。主要对丙烯、合成气原料中夹带氧硫氯铁镍杂质引起的铑催化剂的活性降低及失活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应对及补救铑催化剂失活的措施和方法。
-
-
何洋
-
-
摘要:
针对聚乙烯醇工艺存在的能耗高、酸性废水量大的问题,以及典型羰基合成醋酸工艺的反应特征,提出了聚乙烯醇工艺副产醋酸甲酯用于羰基合成醋酸的路线。该路线既可解决聚乙烯醇工艺的高能耗问题,又可为羰基合成醋酸工艺提供更廉价的原料。利用同时拥有两种生产装置的条件,设计了一种3阶段试验方案,醋酸甲酯从2%(质量分数)开始添加试验逐步扩展到工业规模,验证了结合聚乙烯醇合成和羰基合成醋酸两种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一套1.00×10^(5)t/a的聚乙烯醇装置副产的醋酸甲酯基本可以被一套3.00×10^(5) t/a的羰基合成醋酸装置消化。聚乙烯醇和羰基合成两工种工艺的结合,聚乙烯醇工艺中1.0 MPa(G)蒸汽、电和二级脱盐水单耗分别降低了8.8 t/t、9.1 kW·h/t和1.2 t/t。
-
-
薛飞
-
-
摘要:
发展煤制高碳醇技术对实现煤炭清洁利用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高碳醇产品的市场应用、产业情况及工业合成方法.综述了以煤为原料生产高碳醇的技术路线及工业化情况,对比分析了α-烯烃生产高碳醇、费托石蜡生产高碳醇、合成气直接合成高碳醇及煤制烯烃生产高碳醇几种工艺路线的优缺点,对煤制高碳醇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应进一步加大各类高碳醇化学合成路线的技术改进和优化,提升技术先进性.
-
-
薛飞
-
-
摘要:
发展煤制高碳醇技术对实现煤炭清洁利用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高碳醇产品的市场应用、产业情况及工业合成方法。综述了以煤为原料生产高碳醇的技术路线及工业化情况,对比分析了α-烯烃生产高碳醇、费托石蜡生产高碳醇、合成气直接合成高碳醇及煤制烯烃生产高碳醇几种工艺路线的优缺点,对煤制高碳醇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应进一步加大各类高碳醇化学合成路线的技术改进和优化,提升技术先进性。
-
-
王鹏飞;
蒋凌云;
李晨;
李继霞;
郝婷婷;
王本雷;
臧甲忠;
吴青
-
-
摘要:
丁辛醇是合成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低压羰基合成为目前主要的工业生产工艺,其核心催化剂为三苯基膦乙酰丙酮羰基铑(ROPAC).介绍了ROPAC催化剂制备过程及工业侧线实验结果,并通过工业放大生产实验,解决了ROPAC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问题,二步合成单程总收率可达98%以上,ROPAC催化剂中氯离子质量分数小于0.005%.依托于天津渤化永利化工有限公司的450 kt/a丁辛醇装置,成功进行了ROPAC催化剂国产化替代工业侧线试验,自制催化剂与进口参比催化剂在100%负荷下各运行520 h,自制ROPAC催化剂与进口催化剂醛耗丙烯、产物正异比和母液中聚合物含量等指标一致,产品醛各项指标合格,催化剂整体性能与进口催化剂基本一致.
-
-
崔新江;
石峰
-
-
摘要:
近年来,由于其接近100%的原子利用率和独特的催化性能,单原子催化剂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近年来,人们针对二氧化碳选择性催化转化的单原子催化剂研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实现了一氧化碳、甲烷、甲醇、甲酸以及C2+化合物等化学品的选择性合成.此外,通过引入胺类以及环氧化合物,二氧化碳可以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本综述总结了近几年来单原子催化剂通过电催化、光催化以及热催化的方法在二氧化碳选择性还原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深入探讨单原子催化剂在二氧化碳选择还原反应中的结构性能关系以及其结构的调控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
曹磊
-
-
摘要:
本文根据丁辛醇#1装置及#2装置的辛烯醛气相加氢催化剂的床层及热点温度变化,以及辛醇产品中的戊醇及未知峰含量变化,并结合羰基合成、丁醛缩合等前系统的运行状况和物料组分的分析,研究探讨辛醇产品中的戊醇及未知峰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
-
-
马利群;
杨旭石;
易明武
-
-
摘要:
将自主开发的双亚磷酸酯催化剂(HY?A)体系用于丙烯羰基合成制丁醛.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得到了与丙烯(C3H6)浓度、反应温度和催化剂铑(Rh)质量分数相关的动力学方程.在C3H6模试连续反应时,采用动力学方程推算的C3H6转化率与试验实际转化率基本一致,验证了动力学方程的可靠性.
-
-
李光兴
- 《第十二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综述近年来一些重要的催化羰基化反应的绿色化工路线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甲醇羰基化合成醋酸及醋酐,二甲醚羰基化合成醋酸酯,羰基化合成醋酸乙烯,丙烯羰基化合成丁辛醇,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酯),碳四烯烃羰基化反应,醇、酚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酯,环氧化合物羰基化合成羧酸酯,煤化工路线羰基化及氢化生产乙二醇,烯烃羰基化聚合制备聚酮,胺羰基化法合成氨基甲酸酯,羰基化合成丙二酸酯,高碳烯烃羰基化合成高碳醇,甲醇羰基化合成甲酸甲酯以及三甲胺羰基化合成二甲基乙酰胺等重要反应.从研究开发煤化工羰基合成的新视点出发,对催化羰基化反应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羰基合成不断工业化进程.
-
-
-
-
-
-
高俊文
- 《第五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
| 2008年
-
摘要:
我国醋酐的消费量将以年均约9.6%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我国对醋酐的总消费量将达到约389kt.甲醇和醋酸的一氧化碳羰基合成制醋酐工艺代表目前醋酐生产的技术水平.醋酸甲酯羰基合成醋酐的核心技术是催化剂体系的研究,研究的目标是提高体系和催化剂活性的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技术的难点在于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和废催化剂的回收利用.同时对新的催化剂体系如镍系、非碘系以及非均相催化体系也进行了研究.
-
-
王飞燕;
刘定华;
刘晓勤
- 《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
| 2008年
-
摘要:
在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间歇反应基础上,进行原料气的气相连续性研究。考察了原料进气CO/O2的摩尔比、空速、催化剂浓度、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O/O2的摩尔比为2:1,流量分别为 400 mL/min、200 mL/min时,铜基催化剂浓度为0.25 g/mL,反应压力为2.8 MPa,反应温度为95 °C,反应时间为6 h的条件下,甲醇转化率可达到55%以上,DMC 选择性为93%左右。
-
-
叶盛芳;
梁雪梅;
季文普
- 《2006年全国气体净化技术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我厂甲醇生产是以水煤浆加压气化为龙头,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低压羰基合成技术,利用铜基低压合成催化剂,选用国内自主开发的绝热管壳式低压低温合成反应器,合成压力5.3 Mpa,温度为220~260°C,产品精馏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三塔精馏工艺,能生产纯度大于99.996%的精甲醇.产品质量达到美国AA级精甲醇标准及满足GB338-92国标优等品精甲醇的要求.本文介绍,1我厂甲醇装置的特点,2工艺流程简述,3甲醇生产装置监控的重点,4甲醇生产系统改造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