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博物馆
美术博物馆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523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信息与知识传播、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634篇;相关期刊233种,包括中外文化交流、收藏、美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九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中国平面设计国际学术论坛2007·深圳、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暨“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等;美术博物馆的相关文献由359位作者贡献,包括平苔、梁治平、丁涛等。
美术博物馆
-研究学者
- 平苔
- 梁治平
- 丁涛
- 朱尽晖
- 白林坡
- 艾平
- 何运霞
- 傅振伦
- 刘锋
- 吕中泉
- 吴振锋
- 吴晓欧
- 周冉
- 安雪
- 张少侠
- 曹意强
- 李新
- 李杰民
- 李玉琴
- 李玫禛
- 李绪洪
- 李芹
- 杨柳
- 林树中
- 梁熴
- 沈行工
- 炯一
- 老奀
- 薛铂
- 袁新芳
- 遆高亮
- 陈亚丽
- 陈娜
- 鹿耀世
- Holly(译)
- 【英】阿兰·德渡顿
- 丁海涛
- 三谷彻
- 严克勤
- 严海晏
- 严渊
- 仓田公裕
- 付惠
- 任梦璋
- 何广华
- 何禹珩
- 余宁
- 傅延风
- 公主
- 兰子
-
-
赵伟松
-
-
摘要: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北齐校书图》(图),旧传为唐代阎立本所绘,今大多认为系宋人摹北齐杨子华之作。画面内容是天保七年(556)北齐文宣帝高洋诏命樊逊等人校勘五经诸史的场景。此图刻画人物栩栩如生,设色简朴优美,布局精妙绝伦,是中国美术史上一幅煊赫巨迹。又因所绘人物衣饰、用品物具,胡汉杂糅,反映了北齐时期社会风貌,兼艺术性和历史性于一体,吸引了众多鉴赏家孜孜探求。
-
-
潘菁菁
-
-
摘要:
一、以教育为使命的美术博物馆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的章程,“博物馆是服务于社会及其发展的,向公众开放的,为教育、研究与愉悦的目的而征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有形和无形遗产的非营利永久机构”。此定义明确了教育作为博物馆目的之首,是整个美术博物馆的基本使命。事实上,不以教育为背景的研究恐怕会丧失自己的社会价值,同样,不以研究为基础的教育也会丧失自身的创新和革命性力量,变得无营养和重复。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教育部分已经成立了80多年,公教部负责人温迪·伍恩同样也是博物馆的副馆长,可见其教育部门的分量和地位。
-
-
周冉
-
-
摘要: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中国展厅面积并不算大,为了平衡各门类展示的数量比例,以及考虑到古书画长期暴露的危害,这里日常陈列的宋元绘画少之又少,亚洲部主管白铃安介绍,这些书画作品,每隔半年会更换一次。据2019年她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其馆藏全部宋元画作的数量为213件。即使是博物馆常客,也无缘看到“全美宋元古画收藏第一”的藏品概貌,能否在数次参观中有幸观其核心藏品,也要凭运气。
-
-
冯璐
-
-
摘要:
2012年11月,适逢上海博物馆甲子华诞之际,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纳尔逊一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集体亮相“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展览共计60件书画作品,其中不乏李公麟《孝经图卷》、赵佶《摹张萱捣练图卷》等名迹珍品。
-
-
周冉
-
-
摘要:
作为著名港口,波士顿的城市历史与欧洲文化一脉相承,早在17世纪就有法国移民到此生活。1620年,101名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横渡大西洋,来到波士顿附近的普利茅斯定居。1670年,以波士顿为中心的北美殖民地已经有画家群体出现,他们所绘的50多幅肖像至今留存。18世纪后期,波士顿已经成为欧洲赴北美地区画家频频光顾的艺术交流重镇,甚至出现了培养创作人才的美术学校。1738年,画家约翰·辛格尔顿·科普利就出生在波士顿,他被誉为是美国独立前最著名的肖像画家。1869年10月,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筹划之初,选择的地址就是位于市中心的科普利广场。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艺术家简介:邵泳,独立艺术家,1973年生于陕西商州,199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工作、生活于西安。长期致力于当代水墨以及佛教文化的研究工作,以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为创作思想基础,展现在当代背景下的水墨新语境;目前兼任西安中国画院当代水墨研究院院长。作品由西安美术馆、烟台美术馆、新西兰怀卡托博物馆、陕西美术博物馆、中海外艺术馆,当代美术研究院、广誉远等美术馆以及机构个人收藏。
-
-
张玲珑
-
-
摘要: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师生在活动中往往意犹未尽,许多资源、成果和观点来不及呈现,个性化、创新性学习受到制约。社会数字化博物馆的繁荣发展,为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平台,充分收集、甄选、存储、展出自然生活、社会文化、美术作品等图像、文字和视频资源,构建小学数字化美术博物馆,将资源分门别类在相应的子展馆中建"厅"展出,师生借助终端随时随地都能开展学习和交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性学习。
-
-
陈彦;
杨辉
-
-
摘要:
杨辉(以下简称杨):从201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太白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西京故事》,到201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主角》。短短的这几年时间,陈彦老师的长篇小说就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奖项,这在当代文学70年间虽不能说绝无仅有,也是相当罕见的。我觉得大家对获奖的难度和它的意义,肯定都有一个充分的估量,这里无需多论。对文学界来说,陈老师好像就是突然出现在这个文学的星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新星。他的小说迅速获得了很多奖项。像《装台》和《主角》分别获得当年的“中国好书”。“中国好书”每届文学类的获奖作品是比较少的,所以这两次获奖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后来又相继获得了施耐庵文学奖、吴承恩文学奖,但最重要的是茅盾文学奖。《装台》还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可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其“经典化”。就目前而言,陈老师的文学成就可以说是有目共睹。但在戏剧(戏曲)界,陈彦老师早已是卓然独立的大家。他创作的现代戏“西京三部曲”,《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甫一演出就获得巨大的反响,至今仍属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经典剧目。
-
-
-
-
摘要:
刚果色彩:二十世纪刚果绘画的图案、象征与叙事2021.2.23-2021.8.29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本次展览将展出一批1920年代至1960年的刚果绘画,透过画面呈现当地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并深入探索这些作品的图像符号、技巧与美学细节,以此展现欧洲现当代艺术与刚果文化传统的交流互动。
-
-
王露
-
-
摘要:
王晓露,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无锡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江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阴市书画院特聘画家。作品多次在全国各类大展中入选和获奖,部分作品被中国司法部,浙江省美术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徐州市大艺术馆等机构收藏。出版专著《风向标》《金榜教学》两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
-
-
徐润泽
- 《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暨“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1929年纽约现代美术馆正式开馆,馆长阿尔弗雷德·巴尔通过一种新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塞尚、梵高、高更等人的现代艺术作品.美术博物馆的展示设计逻辑由此从珍宝馆与艺术沙龙正式进入到现代主义时期.这种被称为"白立方"的展示模式是将艺术作品以与参观者视线齐平的位置依次悬挂在白色无装饰墙体上的展示方法.这种被认为是客观中性、脱离外界影响的展览展示方式在二战后成为了西方美术博物馆的主流展示方式.直到1986年奥多尔蒂对"白立方"展开质疑,人们才逐渐意识到这种展示方式所隐藏的精英主义和去历史化倾向.本文通过研究新柏拉图主义思想对于巴尔的影响,来探讨"白立方"展示模式与现代主义艺术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所隐藏的历史文化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