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阎立本

阎立本

阎立本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69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中国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9篇、专利文献37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群文天地、文史知识等; 阎立本的相关文献由143位作者贡献,包括永辉1、包铭新、华田子等。

阎立本—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9 占比:82.04%

专利文献>

论文:37 占比:17.96%

总计:206篇

阎立本—发文趋势图

阎立本

-研究学者

  • 永辉1
  • 包铭新
  • 华田子
  • 吴仕逵
  • 周辰
  • 姚春丽
  • 孙晓光
  • 宁恩宝
  • 张勇革
  • 江波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力炜
    • 摘要: 儒家伦理美学发展自传统儒家思想,《礼记》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儒家早期思想集,它全方面、系统地展现了由儒家开创的把美或艺术与政治伦理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儒家伦理美学,儒家伦理美学以礼义仁智信为中心,真善美、统一、调和的独到理解更是贯彻儒家美学始终。从儒家伦理美学的主要思想来看,主要分三方面,首先是人生伦理美学思想,这种思想主要强调人格审美,人格审美崇尚将那些伦理道德协调统一的艺术视为真善美的结合,重视人的存在,追求理想人格以及人生境界;再就是伦理美学思想,这种思想强调礼乐教化理念,将审美和艺术作为治国手段,推崇艺术推动社会道德向积极发展,起到教化人民的作用;最后一种是社会伦理美学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推崇和谐的理念,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等的和谐相处为目标,建设大同世界。总体来看,儒家伦理美学对人物画的影响多在历史人物题材中出现,题材多是正面历史人物故事及形象的描写,这类艺术作品在特殊时期,比如社会道德低下时代的创作尤其兴盛,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成教化、助人伦作用,而在盛世如唐朝这类受儒家伦理美学影响较浅的朝代,其作品也能起到宣传政教的功能,其中能够深刻体现儒家伦理美学的唐代人物画作品以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步辇图》《锁谏图》《魏征进谏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最具有代表性;另外其他朝代如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南宋李唐《采薇图》,清初陈洪绶的《屈子行吟图》等等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 赵伟松
    • 摘要: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北齐校书图》(图),旧传为唐代阎立本所绘,今大多认为系宋人摹北齐杨子华之作。画面内容是天保七年(556)北齐文宣帝高洋诏命樊逊等人校勘五经诸史的场景。此图刻画人物栩栩如生,设色简朴优美,布局精妙绝伦,是中国美术史上一幅煊赫巨迹。又因所绘人物衣饰、用品物具,胡汉杂糅,反映了北齐时期社会风貌,兼艺术性和历史性于一体,吸引了众多鉴赏家孜孜探求。
    • 黄金生
    • 摘要: “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在唐代的长安街头曾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左相”指的是将军出身的姜恪,而“右相”说的便是阁立本了,既不是凭政绩,也不是凭战功,而是凭一笔丹青就做了当朝宰相。阎立本出生于贵族世家,哥哥阎立德亦有画名。其外公是北周武帝宇文邑,母亲是清都公主,父亲阎毗是一位宫廷画家。
    • 盛刚
    • 摘要: 黄牧航教授指出:“图片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其数量之多,足以傲视其他学科,在教学中如果运用得好,又非常容易形成极具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一个读图时代,而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深刻。”;可见,图片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可资借鉴的教学资源。
    • 蔡琴南
    • 摘要: 如果让你用成语形容狄仁杰,你会想到什么?料事如神、足智多谋……"沧海遗珠"的意思是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用来比喻埋没人才的情况或者被埋没的人才。说起这个成语的典故,就不得不说一说阎立本与狄仁杰之间的故事。阎立本,是唐朝著名的大画家,他画的《步辇图》至今闻名于世。阎立本不仅画功超群,还能够慧眼识才,阎立本对狄仁杰还有知遇之恩。
    • 朱万章
    • 摘要: 明清肖像画的传移模写明清肖像画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传移模写和陈陈相因。现以诸葛亮像为例来谈谈这种现象。根据文献记载,最早的诸葛亮像是由唐阎立本所绘制,但很遗憾的是,此诸葛亮像只在文献中有记载,真正传下来的连摹本也见不到。现在所看到的多数诸葛亮像,除了一些线描和石刻外,大部分是从明朝开始出现。
    • 善俊
    • 摘要: 如今,人们可以使用各种修图软件给照片加滤镜,可是在没有照相机的古代,古人只能用纸和笔将人像画下来,那么他们有什么美颜技巧呢?唐朝画家阎立本曾经绘制过一套《历代帝王图》,从右至左画有从汉朝至隋朝的十三位帝王画像。他根据每个帝王的政治作为和不同境遇,通过个性化的描绘,以及对眼神、嘴角、面部肌肉的微妙刻画,表现出帝王们的心理、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特征,为每一位帝王加上了一层滤镜。
    • 褚琪
    • 摘要: 早在宗教盛行时期,绘画就被当作宣扬宗教思想的工具.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绘画逐渐变成描绘和记录生活的工具.随着人物画、风俗画的出现,叙述性绘画的概念也随之被提出.除被平民用来记录和表现生活外,绘画也开始被当作巩固和发展统治阶级的工具.在唐代,叙述性绘画盛行,越来越多的画家被"委托"表现命题画作,即画家只须按照委托者的要求进行作画,由此出现了以阎立本为代表的宫廷叙述性画家.
    • 邱俊霖
    • 摘要: 如今,人们可以使用各种修图软件给照片加滤镜,可是在没有照相机的古代,古人只能用纸和笔将人像画下来,那么他们有什么美颜技巧呢?唐朝画家阎立本绘制过一套《历代帝王图》,从右至左分别是从汉朝至隋朝的13位帝王画像。他根据毎个帝王的政治作为和不同境遇,通过个性化的描绘,以及对眼神、嘴角.
    • 蔡力杰
    • 摘要: 传为阎立本所绘的《萧翼赚兰亭图》存世有多本,关于它们的年代及作者问题一直争议不断。然而,此画所涉及的题材内容却鲜有学者关注。实际上,《萧翼赚兰亭图》很可能并非是针对《兰亭记》文本进行的图像表达,而是以唐五代的"禅会图"为源头,糅合了"问禅图"的某些要素,又在流传过程中被宋人所误读。到了明代,《萧翼赚兰亭图》又借鉴了"水陆缘起图"的人物特征,再一次发生了视觉化衍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