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罗氟司特

罗氟司特

罗氟司特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260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内科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6140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基础医学与临床、内科、今日药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 2014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年会 、福建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等;罗氟司特的相关文献由57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杏林、杨志强、汪海洋等。

罗氟司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6140 占比:99.85%

总计:76254篇

罗氟司特—发文趋势图

罗氟司特

-研究学者

  • 王杏林
  • 杨志强
  • 汪海洋
  • 窦春水
  • D·W·奥斯本
  • 孙歆慧
  • 张晓军
  • 王利春
  • 邹美香
  • 周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阎雪; 路栋栋
    • 摘要: 目的:探究罗氟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力学指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45例。B组接受布地奈德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联合罗氟司特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将肺功能指标[峰值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吸力学指标[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动态顺应性(Cdyn)]及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B组80.00%(P<0.05);治疗后,两组PEF、FEV1、FVC比治疗前高,且A组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Raw、PIP比治疗前低,Cdyn比治疗前高,且A组优于B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GSH-Px、SOD比治疗前高,MDA比治疗前低,且A组优于B组(均P<0.05)。结论:对AECOPD患者进行罗氟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与呼吸力学,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恢复。
    • 张挺; 张超; 于波
    • 摘要: 目的研究维兰特罗/乌美溴铵联合罗氟司特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组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的影响。方法C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60例,均采用维兰特罗/乌美溴铵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罗氟司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mMRC评分、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呼气量(FE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1%)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兰特罗/乌美溴铵联合罗氟司特治疗COPD患者其肺功能以及mMRC评分显著改善,建议临床推广。
    • 沈文婷; 秦建品; 许诣
    • 摘要: 目的探讨罗氟司特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自噬激活激酶1(ULK1)/自噬相关蛋白13(Atg13)通路的调控作用,以及对支气管哮喘(BA)小鼠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罗氟司特组(1.0 mg/kg)、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组(10.0 mg/kg)、自噬激活剂[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1.0 mg/kg]组,罗氟司特+雷帕霉素组(1.0 mg/kg+1.0 mg/kg),每组10只。用卵清蛋白致敏法诱导建立小鼠BA模型,各组小鼠均给药4周。末次给药结束后,应用动物肺功能仪检测小鼠肺功能;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炎症细胞数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BALF中γ-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HE)及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检测肺组织结构变化及气道杯状细胞化生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自噬泡形成情况;TUNEL法检测气道上皮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tg13、磷酸化Atg13(p-Atg13)、mTOR、磷酸化mTOR(p-mTOR)、ULK1特定位点Ser757蛋白(ULK1 Ser757)及其磷酸化蛋白(p-ULKl Ser757)、自噬标记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B细胞淋巴瘤-2(Bcl-2)、白细胞介素-33(IL-33)、黏液高分泌性标志蛋白(黏蛋白MUC5AC)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功能下降,肺组织炎症细胞聚集及杯状细胞化生症状严重,mTOR/ULK1/Atg13通路磷酸化蛋白表达降低,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及凋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罗氟司特组及3MA组小鼠气道上皮细胞自噬及凋亡减少,mTOR/ULK1/Atg13通路磷酸化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帕霉素可逆转罗氟司特的上述缓解作用(P<0.05)。结论罗氟司特可通过促进mTOR/ULK1/Atg13通路磷酸化活化,阻断自噬,抑制气道炎症及上皮细胞凋亡的发生,进而缓解BA病理症状。
    • 徐谦; 徐陈凤; 邹巧根; 孙莉莉
    • 摘要: 通过罗氟司特的合成方法及过程分析,推测罗氟司特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杂质。采用Ultimate Phenyl-Ether色谱柱,0.01 mol/L的KHPO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该方法专属性、精密度、回收率及稳定性均良好,用此方法能将罗氟司特的有关物质进行分离,在罗氟司特粗品中检测到的3个杂质,其中IMP4为本研究首次检测到并报道。对检测到的罗氟司特粗品中杂质进行分离定量,发现除检测到的3个杂质以外,本文所用方法还能有效分离另外4种潜在杂质。
    • 雷建波; 何正平; 解春宝
    • 摘要: 目的 研究罗氟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BA)急性加重及对肺功能、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彭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BA急性加重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氟司特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布地奈德悬浊液治疗,罗氟司特组给予常规治疗+布地奈德悬浊液+罗氟司特治疗.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峰值呼气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肺功能指标,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截面积比例(WA%)、支气管管壁厚度和支气管外径比值(T/D)等气道重塑指标,血清γ-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等炎性因子水平,血清CD4+、CD8+、CD4+/CD8+等T细胞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罗氟司特组FVC、PEF、FEV1及血清INF-γ、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WA%、T/D及血清TNF-α、IL-17、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罗氟司特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罗氟司特治疗BA急性加重可纠正机体炎性免疫失衡,抑制气道重塑,改善肺功能及血清学指标,提高疗效,安全可靠.
    • 李小宏
    • 摘要: 罗氟司特是第一个被批准上市的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是首个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药物.综述了专利文献报道的罗氟司特合成方法,并对合成路线进行梳理、总结,为进一步优化其合成工艺提供参考.
    • 钱薇; 熊昊
    • 摘要: 目的探讨罗氟司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36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2组均予以平喘、化痰、止咳、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罗氟司特治疗。2组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FEV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rostaglandin F2α,8-iso-PGF2α)]和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氟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能有效抑制AECOPD患者的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 钱薇; 熊昊
    • 摘要: 目的 探讨罗氟司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36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2组均予以平喘、化痰、止咳、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罗氟司特治疗.2组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FEV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rostaglandin F2α,8-iso-PGF2α)]和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罗氟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能有效抑制AECOPD患者的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 缪勇; 冯华; 唐文静; 张玲; 钟璇
    • 摘要: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联合罗氟司特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第六派驻门诊部收治的11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罗氟司特片,每次500mg,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联合服用百令胶囊,每次5粒,每天3次.比较两组的临床控制率,治疗前后两组诱导痰中炎症因子、中性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控制率为70.91%(39/55),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22/55)](P<0.05);两组的CD4+、CD4+/CD8+和CD3+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CD4+、CD4+/CD8+和CD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FeNO、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诱导痰中的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诱导痰中的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4、FeNO、IL-1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诱导痰中的IFN-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罗氟司特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激活、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和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相关.
    • 张云; 于梦; 付丙月; 段崇刚; 孙玲
    • 摘要: 目的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罗氟司特中起始原料溴甲基环丙烷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器为FID检测器,色谱柱为DB-624毛细管柱(30 m×0.32 mm×1.8μm),程序升温,载气为高纯氮气,进样口温度为150°C,检测器温度为250°C,恒定柱流量为3 mL·min-1.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溴甲基环丙烷在所考察范围内线性关系十分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9.5%.结论 本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检测罗氟司特原料中起始原料溴甲基环丙烷的残留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