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厚度
临界厚度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矿业工程、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40495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功能材料、爆破器材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二届全国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会议、中电建路桥集团工程科技大会、第五届钛合金结构成形及焊接技术交流会暨第十届超塑性学术研讨会等;临界厚度的相关文献由363位作者贡献,包括安永林、岳健、欧阳鹏博等。
临界厚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0495篇
占比:99.71%
总计:40612篇
临界厚度
-研究学者
- 安永林
- 岳健
- 欧阳鹏博
- 胡文轩
- 刘玉存
- 季顺迎
- 颜荣贵
- 杨健
- 王建华
- 王继红
- 罗子江
- 丁召
- 丁浩峰
- 于国强
- 于明
- 于雁武
- 仲晓星
- 任九生
- 关立强
- 刘世元
- 刘登程
- 吕威
- 周福宝
- 夏小荣
- 夏静
- 孙德宝
- 宋建锋
- 宋梓瑜
- 崔雪梅
- 常景
- 张传维
- 张先锋
- 张志成
- 张泽
- 彭建兵
- 方建良
- 李伟奇
- 李平利
- 李超荣
- 樊利芳
- 武军
- 王凯
- 王德明
- 王志强
- 王树帅
- 王翠
- 田柯
- 祁有钊
- 程昌钧
- 管永伟
-
-
盛世勇
-
-
摘要:
针对西部某高速铁路隧道二衬病害问题,采用SIR-3000型探地雷达进行二衬检测,根据病害部位、类型以及程度不同,建立多种工况的有限元模型,并以拱顶、拱腰和边墙的安全系数为评价标准,对二衬病害引起衬砌结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检测结果表明:二衬缺陷主要表现为欠厚问题,占总病害数的69.9%,且各部位欠厚数呈正态分布。分析表明:欠厚部位内力整体变小,安全系数减小,承载力降低;且距离欠厚部位越近,所受影响越大;二衬整体欠厚时,满足安全的临界厚度为19.2 cm;拱顶欠厚时,拱顶厚度16.7~26.3 cm为受拉破坏区间;拱腰欠厚时,无极限破坏情况;边墙欠厚时,临界厚度为3 cm。
-
-
王学彬;
严亮;
杨健;
肖渊海
-
-
摘要:
随着电机微型化,微铣削加工方法在电机生产中使用日趋广泛.受微铣刀强度限制,微铣刀切削刃具有一定圆弧,导致微铣削时出现临界厚度现象.建立二维车削仿真模型对临界厚度现象进行仿真,建立二维铣削模型仿真分析临界厚度下铣削区域温度分布.通过微铣削实验,设置不同每齿进给量,分析临界厚度现象对刀具磨损的影响.
-
-
杨小军;
池作和;
王进卿;
潜培豪;
王广鑫;
王杰
-
-
摘要:
为研究玻璃粉对聚硅氮烷陶瓷涂层结构的影响,采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方法对聚硅氮烷及聚硅氮烷/玻璃粉混合物的热解转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玻璃粉前后样品的热解趋势基本一致.聚硅氮烷在整个热解过程中均会释放出气体,其中在500°C以下时发生转氨作用析出氨气,在500~700°C时主要析出甲烷.利用提拉涂膜法在TP 347基材上制备玻璃/陶瓷复合涂层,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玻璃粉能显著提高涂层临界厚度.由于涂层在烧结过程中会析出大量气体,为了防止复合涂层在烧结后形成较大的孔隙,可在基材许用温度下尽量提高烧结温度.
-
-
徐敏;
何亮;
李雄威
-
-
摘要:
针对常州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开展了数值模拟和解析法判定基坑突涌的对比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基坑突涌的机理为隔水层厚度过小,将无法抵抗下方承压水顶力,在隔水层和承压含水层界面处产生裂缝并持续发展直至贯通;均质连续体分析法认为土体内部发生顶升剪切破坏导致了基坑突涌,而隔水层拉裂破坏判别法则认为隔水层表面土体发生拉裂破坏导致了基坑突涌,建议隔水层临界厚度取以上两种方法计算的大值;结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的建议报警值,相比于基于强度破坏的判定标准,基于变形控制判定标准的基坑突涌数值模拟能提出更为合理的隔水层临界厚度值.
-
-
朱福元;
郭子如;
张仲一;
吴卫明;
何志伟
-
-
摘要:
将硝酸铵、硝酸钠、尿素、水、机油和Span80等通过乳化技术制备出乳胶基质.将制备好的乳胶基质和泡沫树脂混合,得到一种平板状炸药.实验表明:该种炸药的密度可低至0.17g/cm3,爆轰的临界厚度为18 mm,在最低临界密度下的爆速为1678 m/s;随着密度的增加,爆速增加.密度为0.23 g/cm3时,测得爆速为2149 m/s.初步分析,该炸药可满足某些爆炸焊接工艺的要求.
-
-
-
徐俊峰;
马宏昊;
沈兆武;
杨明;
黄泽春;
周恒
-
-
摘要:
为了研究低爆速近临界厚度炸药在金属箔爆炸焊接中的应用,以乳化炸药为例,通过改变其中玻璃微球的含量,探究了玻璃微球含量对乳化炸药临界厚度及近临界爆速的影响;分别采用含质量分数20%和25%的玻璃微球对应的近临界厚度装药进行了TA2钛箔和Q235钢的爆炸焊接,并分析比较了两组焊接效果.结果表明,随着乳化炸药中玻璃微球含量的上升,其临界厚度及近临界爆速显著降低,当玻璃微球的质量分数为5%、10%、15%、20%和25%时,临界厚度分别为7.4、6.8、6.2、6.0、5.8 mm,近临界爆速分别为4285、3676、2970、2600、2359 m/s;相比于6.2 mm近临界厚度装药,采用6.0 mm近临界厚度炸药焊接后得到的复合材料,表面更加平整,边缘无剪切裂纹,结合界面呈现出无缺陷的小波状,拥有更高的结合质量.得出低爆速的近临界厚度炸药适用于金属箔的爆炸焊接.
-
-
王一;
丁召;
魏节敏;
杨晨;
罗子江;
王继红;
郭祥
-
-
摘要:
近年来,半导体量子点特别是InAs量子点的基本物理性质和潜在应用得到了广泛研究。许多研究者利用InAs量子点结构的改变以调制其光电特性。本文采用液滴外延法在GaAs(001)表面沉积了不同沉积量的In(3 ML、4 ML、5 ML),以研究In的成核机制和表面扩散。实验发现,随着In沉积量的增加,液滴尺寸(包括直径、高度)明显增大。不仅如此,在相同的衬底温度下,沉积量越大,液滴密度越大。利用经典成核理论,计算了GaAs(001)表面In液滴形成的临界厚度为0.57 ML,计算的结果与已报道的实验一致。从In原子在表面的迁移和扩散,以及衬底中Ga和液滴中的In之间的原子互混原理解释了In液滴形成和形貌演化的机理。实验中得到的In液滴临界厚度以及In液滴在GaAs(001)上成核机理,可以为制备InAs量子点提供实验指导。
-
-
宋乙丹;
陈科全;
路中华;
陈翔;
陈红霞;
李兴隆
-
-
摘要:
为了分析由聚能射流引起的两种典型屏蔽压装PBX炸药的冲击起爆感度,采用某Φ80 mm制式破甲弹作为标准射流源,在炸高为150 mm的条件下,对不同厚度45 #钢覆盖板屏蔽的PBX-1和PBX-2炸药进行了射流冲击起爆感度试验;采用“兰利法”对覆盖板的厚度进行选取,得到了聚能射流引爆两种典型压装PBX炸药的临界隔板厚度.结果表明,临界爆轰时,PBX-1炸药覆盖板厚度为35~40 mm,PBX-2炸药覆盖板厚度为140~150mm,即PBX-1的临界隔板厚度比PBX-2炸药减少73.3%;PBX-1炸药起爆所需的射流能量为185 mm3/μs2,远高于PBX-2炸药,因此PBX-1炸药的射流安全性显著优于PBX-2炸药.
-
-
Li Fuhai;
Feng Zhihua;
Yu Yongjiang;
Wang Yibin;
Li Rui;
Yang Wanli
-
-
摘要:
以宜昌某在建大桥大型隧道锚为工程背景,利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场进行计算模拟,防止由于水化热过大产生温度裂缝.分析了不同胶凝材料用量、冷却水管不同布置方式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并提出临界厚度.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水泥用量降低会导致水化热减少,每方混凝土增减10 kg水泥用量,会使得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增减1°C.通过布置冷却水管,能够有效降低水化热,降温效果比改变胶凝材料用量要好,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直接有效的方式.提出临界厚度的概念,混凝土浇筑厚度大于临界厚度时,需要采取人为措施来降低水化热;浇筑厚度小于临界厚度时,不布置冷却水管也能使内外温差控制在规范限值之内.
-
-
-
-
季顺迎;
樊利芳;
李健
- 《第二届全国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会议》
| 2014年
-
摘要:
本文指出颗粒物质是一种典型的能量耗散材料,其通过颗粒间的摩擦及非弹性碰撞消耗能量从而对冲击荷载起到缓冲作用.本文采用离散元方法对冲击荷载下颗粒物质的缓冲性能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不同厚度颗粒层的缓冲性能.结果表明:颗粒层厚度是影响颗粒物质缓冲性能的关键因素,并存在一个临界厚度Hc.当颗粒层厚度H<Hc时,冲击力随H的增加而降低;当H>Hc时,冲击力随H的增加没有显著变化并趋于稳定值.此外,对不同颗粒摩擦系数和初始密集度下的缓冲性能进行了进一步数值分析.
-
-
韩冬卿;
王永庆;
卢国营;
李朋远
- 《中电建路桥集团工程科技大会》
| 2014年
-
摘要:
在东部沿海地区,最显著的水文地质特点是地下水位高,且地基多为承载力不足的软弱地层.同时,城市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将建筑砖渣土资源化用于饱水软弱地基的市政工程建设中,意义重大.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建筑砖渣土的最优颗粒级配,确定了建筑砖渣土的最优含水率、最优密实度,研究了建筑砖渣土的饱和强度,依据硬壳层理论提出了在建筑砖渣土形成的硬壳层作用下的路基临界厚度的计算方法,解决了普遍存在的建筑砖渣土回填路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并明确了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
-
Li Peng-Fei;
李鹏飞;
Yan Ying;
严颖;
Ji Shun-Ying;
季顺迎
- 《中国力学学会2012颗粒材料计算力学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颗粒物质是一种具有良好缓冲性质的耗能体系.在冲击荷载的作用下,颗粒间的摩擦、粘滞作用以及颗粒飞溅等现象使冲击动能得到有效的耗散.颗粒结构会延迟冲击时间,并将瞬时冲击力转化为分布力进而降低冲击力峰值,起到缓冲作用.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模型对冲击荷载下颗粒物质的缓冲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对不同冲击速度和颗粒厚度的颗粒体系进行了离散元计算,讨论了颗粒系统在冲击过程中力链结构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颗粒层存在一个临界厚度Hc,即当颗粒层厚度大于一个临界值时,冲击力对颗粒层厚度不再敏感.通过离散元模拟得到了不同冲击速度下的颗粒层临界厚度.以上研究揭示了颗粒材料在冲击耗能方面的基本力学行为,为其在缓冲减振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
刘金龙;
王吉利;
袁凡凡
- 《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
| 2010年
-
摘要:
传统计算方法一般根据隔水土层的自重压力等于承压水的顶托力来确定基坑突涌的临界厚度,其没有考虑隔水层土体的抗剪强度,分析结果往往偏于保守。本文根据基坑底部隔水层的受力平衡,提出一种可以考虑土体抗剪强度影响的基坑突涌安全系数与隔水层临界厚度计算公式。应用于相关实例计算表明,基于本文所提公式所得的计算结论与现场实际取得了很好的一致。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只有基坑突涌安全系数和隔水层厚度同时满足要求时才可判为无突涌威胁。
-
-
马川;
张景文;
侯洵
- 《第十六届全国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微波器件和光电器件学术会议》
| 2010年
-
摘要:
目前对MgZnO/ZnO和AlGaN/GaN异质结的研究较多,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对比了MgZnO/C-aN、MgznO/ZnO和AlGaN/CraN异质结界面的2DEG浓度,结果表明MgZnO/GaN界面处2DEG浓度大于MgZnO/ZnO和AlGaN/GaN两种异质结。进一步的计算了MgZnO/GaN中不同Mg组分时MgZnO的临界厚度,讨论了MgZnO/GraN异质结MgZnO势垒层厚度和Mg组分的选取,得出控制Mg组分大约0.3,MgZnO厚度30nm以下的结论。
-
-
梁珂;
姜宏伟
- 《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NiFe/PtMn双层膜,研究了在界面加入少量的Cr对交换偏置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Pt成分较高时,界面加Cr对反铁磁层为临界厚度时的交换偏置场影响最大,增大了1.5倍,达到了最大值.XRD结果表明加入Cr插入层使反铁磁层具有更好的织构.同时界面加Cr减小了PtMn的临界厚度。
-
-
方建良;
宋建锋;
黄燮明
- 《2007年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
| 2007年
-
摘要:
针对深基坑抗承压水稳定性,分析了传统基坑抗承压水稳定性的缺陷,通过对基坑底隔水层抗承压水破坏机理和模式的分析,利用力学原理和三轴试验原理推导了对判断基坑抗承压水稳定性判别的简化公式,最后将成果应用到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工程中,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可靠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