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纳秒激光

纳秒激光

纳秒激光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98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34661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青岛理工大学学报、林业科学、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四届中国光伏大会暨2014中国国际光伏展览会、长三角地区科技论坛激光分论坛暨上海市激光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一届先进材料前沿学术会议等;纳秒激光的相关文献由594位作者贡献,包括钱永峰、黄虎、王超等。

纳秒激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34661 占比:99.96%

总计:234751篇

纳秒激光—发文趋势图

纳秒激光

-研究学者

  • 钱永峰
  • 黄虎
  • 王超
  • 洪婧
  • 崔明明
  • 张洪洋
  • 张帝
  • 蔡玉奎
  • 刘翰林
  • 李海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夏海洋; 杨广峰; 张杭; 刘玲; 贾铭轩; 崔静
    • 摘要: 针对航空发动机进气道前缘唇口位置的结冰问题,利用纳秒激光对TC4进行表面微织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扫描速度下的钛合金表面形貌以及EDS化学成分组成,结合接触角以及低温冷台水滴冻结的实验数据,分析了纳秒激光扫描速度对钛合金表面抑冰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光扫描速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速度的增大,金属表面的粗糙度先增大,直到形成有序排布的凸起与凹陷后粗糙度开始下降,烧蚀效应逐渐减弱,激光加工时钛合金表面的氧化反应程度减轻;表面接触角随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扫描速度为100 mm/s时接触角最大,钛合金表面的抑冰性能最好。
    • 齐立涛; 彭文举
    • 摘要: 为探究激光辐照Al_(2)O_(3)陶瓷不同深度位置处的温度及应力的变化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纳秒激光与Al_(2)O_(3)陶瓷相互作用过程,基于光热作用机理分析激光功率密度对Al_(2)O_(3)陶瓷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获得纳秒激光辐照Al_(2)O_(3)陶瓷时微裂纹的产生特性。结果表明,在30 ns时,Al_(2)O_(3)陶瓷材料表面出现温度和压应力峰值,且沿Al_(2)O_(3)陶瓷材料深度方向得到释放,产生拉应力;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逐渐增加拉应力增大,在Al_(2)O_(3)陶瓷材料表面以下2μm处首先产生微裂纹,且微裂纹沿材料深度方向扩展。
    • 于庆华; 于世胜; 王帅; 申云磊; 陈列; 刘顿
    • 摘要: 采用纳秒激光对TC4钛合金表面进行刻蚀,然后放入电热干燥箱内烘烤,研究了钛合金表面的浸润特性、微观结构及抗结霜性能。结果表明:在100 W激光功率下纳秒激光刻蚀和烘烤处理后钛合金表面接触角超过160°,而滚动角小于5°,具有非常好的超疏水性能,钛合金表面呈纳米级的凹坑、凸起和规则球状结构;激光刻蚀钛合金表面经烘烤后同时满足了粗糙微观结构与低表面能的条件,表面的浸润特性从超亲水状态转变为超疏水状态;在-15°C下激光刻蚀和烘烤后的超疏水钛合金表面9μL水滴完全结冰所需时间为360 s,比未激光刻蚀钛合金延长了2倍以上,且水滴完全结冰后仍能保持大于130°的接触角;在-15°C恒湿条件下持续冷冻10 min后超疏水钛合金表面只出现了零散的小颗粒霜晶,而未激光刻蚀钛合金表面密集分布着大量小颗粒霜晶。
    • 李晓峰; 武腾飞
    • 摘要: 随着飞行器速度的不断提升,高超声速气流流动理论、高超声速燃烧流场分析、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特性等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常规的速度测量方法在面对高超声速复杂流场环境时受到的限制越来越明显,需要研究新的技术以满足流场内精确速度测量需求。分子标记示踪测速技术因其非侵入、无跟随性限制等优势正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纳秒激光分子标记示踪测速技术、飞秒激光分子标记示踪测速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参数和工作特点,分析了这些技术在测量中所面对的挑战,并对其在科学及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展开了讨论,为推动高超声速复杂流场环境速度测量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 刘洋; 张辉; 周彬; 董光能
    • 摘要: 目的实现液滴在超疏水表面定向可控滑动。方法通过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制备复合仿水稻叶亲水微轨道的超疏水表面。首先使用NaOH腐蚀铝合金表面形成微纳结构,然后浸泡硬脂酸溶液使得粗糙表面自生长硬脂酸超疏水层,最后使用纳秒激光系统去除局部超疏水层,形成用于引导液滴的仿水稻叶微轨道。利用超疏水表面的超强憎水特性及亲水微轨道的亲水性,得到水滴运动各向异性的微结构化表面。通过优化微轨道参数,改变液滴各向异性润湿及滑动特性。结果随着相邻亲水微轨道间隔的减小,平行微轨道方向接触角也明显减小,液滴沿轨道方向的滑动阻力明显增加。当相邻微轨道间距为500μm时,达到平行亲水微轨道方向和垂直亲水微轨道方向滑动角的差值超过50°,为液滴可控定向引导最佳间距。进一步提出了具有变密度亲水微轨道和曲线排列亲水微轨道的超疏水表面,其具有在特定单方向液滴可控引导的特性,并引导水滴沿微轨道聚集到亲水末端点。通过机理分析得出,液滴在复合表面的各向异性润湿和定向滑动,是由于超疏水表面和亲水微轨道之间的表面能性质差异,以及毛细作用引起的预润湿效应等。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复合亲水微轨道超疏水表面可实现液滴定向引导,在集水、水滴混合及污渍去除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 温永美; 刘庆
    • 摘要: 利用纳秒激光打标机在厚度为1.5mm的304不锈钢板上制备织构,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加工次数等激光参数对304不锈钢表面织构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织构深度、织构宽度均增大;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织构深度先增大后减小,织构宽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加工次数的增加,织构深度先增大后减小,织构宽度先减小后增大。经分析,影响304不锈钢表面织构的因素主要有激光能量密度、单位面积能量累积、等离子屏蔽效应、离焦量等。
    • 温永美; 刘庆
    • 摘要: 利用纳秒激光打标机在厚度为1.5mm的304不锈钢板上制备织构,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加工次数等激光参数对304不锈钢表面织构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织构深度、织构宽度均增大;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织构深度先增大后减小,织构宽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加工次数的增加,织构深度先增大后减小,织构宽度先减小后增大.经分析,影响304不锈钢表面织构的因素主要有激光能量密度、单位面积能量累积、等离子屏蔽效应、离焦量等.
    • 江桦锐; 张松岭; 肖海兵
    • 摘要: 针对锂电极耳切割质量和效率不佳等难题,建立纳秒激光切割极片的模型,研究锂电池极耳纳秒脉冲激光切割新工艺及切割形貌特征,提出通过热影响、平面毛刺、端面毛刺的平均值来判断切割锂电池极耳的质量.分析不同的纳秒脉冲切割参数(如激光能量、激光波形、重复频率、切割速度等)对切割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工艺参数优化,探究纳秒脉冲激光工艺参数对切缝特征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纳秒激光波形、激光频率与激光切割速度对切缝特征影响较大,当在纳秒激光功率200 W,切割速度1000~4000 mm/s时,切割铝箔、铜箔、石墨毛刺长度能达到10~30μm切割精度,实现较好的切割效果.
    • 曹歧平
    • 摘要: 针对金属薄膜加工中材料热变形大、加工质量差等问题,提出基于纳秒激光的微加工技术.对激光加工汽化机制及热传导理论进行分析;以铝箔为例建立ABAQUS本构模型,对其热变形规律进行仿真分析;基于纳秒激光实验台对钛合金薄膜进行刻划实验,研究不同加工参数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激光加载初期,脉冲激光对材料汽化作用较为明显;随着激光加载时间的延长,热影响区域逐渐增大;沟槽深度随着热源移动速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而逐渐变大;仿真和实验结果的平均误差不超过5%.研究结果有助于纳秒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
    • 蒋其麟; 曹凯强; 陈龙; 冯朝鹏; 贾天卿; 孙真荣
    • 摘要: 针对航空发动机中涡轮叶片气膜孔的复杂加工要求,提出并建立了一套基于纳秒–飞秒双波段激光加工的方法与系统.使用三维扫描仪对涡轮叶片气膜孔进行空间坐标获取,对气膜孔的实际加工坐标进行了误差校正,实现了气膜孔的高精度定位.综合利用532nm纳秒激光高效率与400nm飞秒激光高精度的特点,在不锈钢涡轮叶片上实现了81个气膜孔的高精度、高质量加工.孔径一致性达到±10μm,定位精度小于50μm.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以及高倍显微镜检测的结果表明,气膜孔孔形良好,内壁无交叉、孔壁光滑、无明显重熔层与微裂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