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磨
粗磨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1年内共计333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72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华章、轴承工业、东方青年·教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一届全国选矿学术讨论会等;粗磨的相关文献由550位作者贡献,包括段希祥、刘全军、叶峰宏等。
粗磨
-研究学者
- 段希祥
- 刘全军
- 叶峰宏
- 徐引行
- 肖庆飞
- 胡婷
- 邓荣东
- Ivo Krejci
- Nacer Benbachir
- ShauM.C
- Stefano Ardu
- 丁胜翔
- 兰舒清
- 冯霞
- 冼启文
- 刘凯
- 刘新
- 刘校兴
- 刘汉加
- 刘海燕1
- 刘海营
- 古彦
- 叶正茂
- 吕志政
- 吴敏
- 吴昊泽
- 吴晓冉
- 周宗辉
- 周小四
- 周少珍
- 周锋1
- 唐琳艳
- 唐茂贵
- 孙树明
- 孙海军
- 宋国栋
- 廖昕
- 张佶
- 张再成
- 张凌燕
- 张国新
- 张学军
- 张新永
- 张谦
- 彭芬兰
- 曹亦俊
- 曹进成
- 权艳红
- 李光远
- 李向益
-
-
胡正华
- 《铜业工程》
| 2019年
-
摘要:
某矽卡岩型铜矿原矿含铜0.98%,试验研究通过采用混合用药、延长浮选时间及中矿再磨等工艺优化措施,实现了一段粗磨选矿.在一段磨矿细度-74μm55.2%、中矿再磨细度-74μm81.3%条件下,经"二粗二扫一精"浮选流程,获得铜精矿品位20.37%(Au9.04g/t;Ag93.27 g/t),铜回收率94.40%(Au71.85%;Ag71.78%)的选矿技术指标.
-
-
江涛;
古彦;
李廷伟;
王维清
- 《现代矿业》
| 2020年
-
摘要:
钒钛磁铁矿相对于普通磁铁矿而言,具有矫顽力高、剩磁大的特点.攀西某钒钛磁铁矿选矿厂原矿中磁抛尾后一段磨矿分级系统存在严重的磁团聚现象,为消除这一影响,可在矿浆进入一段螺旋分级机前进行脱磁.实践表明:分级机给矿经脱磁后,溢流-0.074 mm含量提高9.10个百分点,返砂-0.074 mm含量降低5.43个百分点,分级效率提高18.54个百分点,球磨机处理能力提升15.25%;脱磁器可以有效地消除磁团聚现象,降低一段磨矿返砂-0.074 mm含量,提高螺旋分级机分级效率.
-
-
黄子令;
李广;
王金庆;
温建
- 《矿山机械》
| 2019年
-
摘要:
针对福建某低品位铜矿石,通过对矿物性质及原工艺流程的诊断分析,采用“粗磨-快速浮选-快浮尾矿异步浮选-粗精矿再磨再选”的联合工艺,能有效保证了已解离的目的矿物优先回收,同时还使得难选铜矿物及含铜连生体矿物得到充分回收.新工艺流程获得了含铜24.09%、含金6.48 g/t、铜回收率为92.69%、金回收率为60.54%的铜精矿,铜回收率提高了3.87个百分点,金回收率提高了13.61个百分点.
-
-
王旭东;
肖庆飞;
张谦;
杨森;
马帅
- 《黄金》
| 2019年
-
摘要:
针对大坪选矿厂粗磨磨矿产品粒度均匀性差,磨机利用系数低,磨矿技术效率低等问题,根据矿石力学性质,确定了粗磨推荐介质制度为m(φ100):m(φ80):m(φ60):m(φ40):m(φ30)=20:25:20:25:10,进行了不同磨矿介质制度的磨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推荐介质制度与现场介质制度相比,过粗粒级+0.45 mm产率降低了3.40百分点;中间易选粒级-0.150~+0.038 mm和磨矿细度-0.074 mm产率分别提高了8.30百分点和5.39百分点;磨矿技术效率提高了3.91百分点,磨机-200目利用系数提高了20.02%;在粗磨阶段,推荐介质制度与现场介质制度相比,磨矿效果更好.
-
-
魏静静;
王富;
陈吉华;
杨彦伟;
班晶浩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三种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全瓷材料表面粗糙度及表面自由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两种氧化锆(LAVA Plus,Wieland)和两种玻璃陶瓷(E.max Press,ELDC),按照生产商的制作方法制作成盘状试件(直径13mm,厚1mm),并将以上四组全瓷材料按照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分别分为以下三个亚组:粗磨组(rough grinding)、抛光组(polishing)和上釉组(glazing).利用三维形貌扫描仪测量样本表面的面粗糙度(Sa),表面张力仪测量各组样本表面接触角并计算表面自由能.结果:各组材料粗磨组粗糙度值均显著高于其抛光组及上釉组;对于两种氧化锆陶瓷,抛光组与上釉组间粗糙度值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两种玻璃陶瓷,抛光组的粗糙度值显著低于上釉组(P<0.05);上釉组表面自由能均显著高于相应粗磨组及抛光组(P<0.05),粗磨组和抛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抛光和上釉均能显著降低全瓷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对于氧化锆陶瓷,抛光能达到类似上釉的表面粗糙度,对于玻璃陶瓷,抛光能够获得更加光滑的表面.上釉后全瓷材料的表面自由能显著高于抛光组.
-
-
赵光岩;
吴敏
- 《佛山陶瓷》
| 2015年
-
摘要:
本文根据破碎机理将传统的一次球磨工艺分为粗磨和细磨两个球磨过程,并通过调整球石级配、球磨时间和球磨机速度等一系列实验,探索到一个较为理想的二次球磨工艺,达到降低球磨能耗的效果.二次球磨工艺的推广使用对建筑陶瓷行业实现节能降耗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罗光明
- 《现代矿业》
| 2020年
-
摘要:
针对安徽某镜铁矿选矿厂总精矿品位波动较大、回收率偏低的问题,采用螺旋溜槽对现场一段强磁粗选精矿分别进行了早收精矿实验室试验、工业分流试验和工艺改造实践.实验室试验获得了作业产率为58.29%、铁品位为66.12%、铁作业回收率为67.55%的螺旋溜槽精矿;工业分流试验获得了产率为19.73%(对原矿)、铁品位为65.95%、铁回收率为40.63%(对原矿)的螺旋溜槽精矿;现场实施改造后,获得了产率为15.75%(对原矿)、铁品位为65.50%、铁回收率为32.24%(对原矿)的螺旋溜槽精矿.改造后,新工艺系统衔接紧密、稳定、顺畅;二段磨矿系统球磨机减少了1台套,每年可节省电耗、钢耗1394.55万元;在精矿指标相当的情况下,镜铁矿处理系统铁回收率较改造前提高了5.03个百分点,每年增产铁精矿12.58万t,年新增产值4843.3万元.改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