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钛磁铁矿
钒钛磁铁矿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80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矿业工程、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9篇、会议论文279篇、专利文献101464篇;相关期刊298种,包括金属矿山、现代矿业、四川地质学报等;
相关会议160种,包括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2014年全国低品位矿高效开发利用技术交流会、2014全国钒钛学术交流会等;钒钛磁铁矿的相关文献由3150位作者贡献,包括姜涛、薛向欣、付卫国等。
钒钛磁铁矿—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1464篇
占比:98.73%
总计:102772篇
钒钛磁铁矿
-研究学者
- 姜涛
- 薛向欣
- 付卫国
- 储满生
- 蒋胜
- 杨合
- 唐珏
- 柳政根
- 程功金
- 饶家庭
- 吴道洪
- 文永才
- 谢洪恩
- 何木光
- 杨松陶
- 刘功国
- 郭宇峰
- 范先国
- 高子先
- 胡鹏
- 张裕书
- 薛逊
- 李国洲
- 段云峰
- 汤卫东
- 邓君
- 邢伟
- 陈凤
- 宋剑
- 赵伟
- 邱冠周
- 冯聪
- 杨凌志
- 杨绍利
- 段培宁
- 王帅
- 郑魁
- 何群
- 刘清才
- 曾华锋
- 江青芳
- 白晨光
- 蒋大军
- 邹仕华
- 陆高峰
- 傅文章
- 吕学伟
- 周川
- 曹志成
- 沈峰满
-
-
聂文林;
阳小勇;
贺紫菲;
杨雅雯;
罗骁;
李启东;
于茂泽
-
-
摘要:
钛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既可用于制造各类性能优异的合金材料,又可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化纤等工业生产。自然界中含钛矿物众多,但具有工业价值的仅10余种,其中具有大规模生产利用价值的主要为金红石、钛铁矿、钒钛磁铁矿等。世界钛矿资源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非、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各类钛矿在各国分布具有较大差异,我国钛矿资源主要为钒钛磁铁矿,不同矿种需要不同的选冶工艺。
-
-
张作金;
周振华;
韩佳宏;
吴天来;
张占峰;
杨帅峰
-
-
摘要:
对承德某钒钛磁铁矿进行了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铁矿物主要为磁性铁,占有率为50.82%;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质量分数为34.10%;选铁尾矿中含铜矿物主要为硫化铜,占有率为55.26%;选铁选铜尾矿中含磷矿物主要为磷灰石,占有率为96.89%。采用磁浮联合流程实现了矿石中铁、铜、磷的综合回收,分别获得了TFe品位65.13%、TFe回收率49.56%,Cu品位14.85%、Cu回收率48.07%,P_(2)O_(5)品位30.10%、P_(2)O_(5)回收率91.10%的铁精矿、铜精矿、磷精矿指标。
-
-
颜海燕;
张贤明;
聂煜东;
李金;
申粤;
耿媛媛
-
-
摘要:
以钒钛磁铁矿为原料,利用盐酸浸出工艺制备铁、钛、钒三元絮凝剂,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后用于处理模拟有机污水,并与聚合氯化铁(PFC)的絮凝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浸出时间为4 h、浸出温度为80°C、液固质量比为5、盐酸初始质量分数为20%时,浸出效果最佳,钒、铁、钛的浸出率分别为99.98%、97.77%、10.41%;在絮凝剂投加量(以铁、钛、钒的总质量浓度计量)为25 mg/L时,未碱化和碱化的絮凝剂均有最佳处理效果,此时浊度去除率分别为97.01%、98.02%,总有机碳(TOC)去除率分别为82.20%、81.64%,TOC去除效果均优于PFC;铁、钛、钒三元絮凝剂对溶解有机质中的可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腐殖酸、蛋白质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
-
周少君;
谢克家;
米长征
-
-
摘要:
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非造山带,属于“泛非构造带”,阿拉伯—努比亚地盾南部与莫桑比克带北部的接触带上。前寒武纪变质岩及其同构造侵入岩和后期侵入岩构成的基地变质杂岩主要分布于埃塞俄比亚北部、西部、南部和东部地区。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前寒武纪变质岩带上,主要有三种类型:(1)前寒武纪基性侵入体的铁钛矿;(2)与前寒武纪含铁石英岩有关的条带状磁铁矿;(3)次生红土和铁帽型。本文综合埃塞俄比亚以往地质资料,结合典型矿床特征和部分实地踏勘结果,初步判断埃塞俄比亚的铁矿资源集中分布在3个成矿远景区上:西部、南部和北部。其中埃塞俄比亚北部和西部地区具有岩浆型矿床(钒钛磁铁矿型)和条带状磁铁矿的找矿潜力,南部具有较好的岩浆型矿床(钒钛磁铁矿型)找矿潜力,本文可为我国相关行业赴埃塞俄比亚投资勘查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依据。
-
-
孙莎莎
-
-
摘要:
钒钛磁铁矿成分与结构复杂,不仅含有多种丰富的有益元素,而且具有比较高的开采价值。 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不仅在保障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实现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不仅要对选矿技术进行完善,而且必须对冶炼工艺进行优化创新。
-
-
孙厚云;
卫晓锋;
刘卫;
李多杰;
贾凤超;
陈自然;
孙晓明
-
-
摘要:
以承德市伊逊河红旗钒钛磁铁矿小流域为例,采用富集因子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冗余分析和GIS基线分割模型对流域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累积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3种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累积效应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了样本加密、土地利用类型和GIS地理处理等优化方法对基线分割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累积程度由强至弱为:Hg>Cd>Cu>As>Pb>Zn>Co>V>Cr>Ni>Ti>Mn,表层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RI值范围为51.48~1152.39,平均为131.12,总体属低生态风险水平,高异常点主要分布于采矿用地旁旱地和草地、水浇地和水田及建设用地内。深层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值明显低于表层土壤,表层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总体表现为正向累积。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对土地利用类型因子的响应程度具有明显差异,经表层样品加密和GIS图斑赋值叠加模型优化后,重金属生态风险属正向累积图斑面积减少16.79%,样本数据随机性和离散程度明显减小,但生态风险累积指数分布极值范围相对增大,高异常值点分布更为明显,有利于污染地块的筛选识别。基于GIS地理处理可视化的生态风险累积效应基线分割评价方法,可进一步对评价单元和分割基准的选择进行拓展优化,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生态环境审计考核等提供参考方法。
-
-
陆显志;
路沛瑶;
陈英杰;
丁湛;
余攀;
柏少军
-
-
摘要:
对云南某钛铁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钛品位为5.62%,主要有用金属矿物为钛铁矿和钒钛磁铁矿,分别占总钛的61.39%和11.03%。脉石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钛辉石,脉石矿物中主要成分为SiO_(2)和Al_(2)O_(3),其含量分别为42.35%和12.53%。矿样中粗粒钛铁矿多与钒钛磁铁矿和榍石及硅酸盐紧密共生,其集合体的粒度主要集中在0.02〜0.30 mm。赋存于榍石与硅酸盐矿物中的钛多达27.58%。探索性实验结果表明:弱磁-强磁选可以有效地回收矿石中的强磁性矿物,并抛出大量的脉石矿物,实现钛铁矿的富集。因此,该矿石属于低品位难选钛铁矿,实现钛铁矿物的有效回收对该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
张玉芳
-
-
摘要:
背上行囊远离繁华,一心只为找矿藏;带着沉重的钻探设备在人迹罕至的高原腹地、荆棘丛生的悬崖峭壁甚至黄沙滚滚的戈壁中,斗严寒、顶酷暑、战风沙……这是四川省地矿局一〇六地质队岩土施工公司(以下简称“岩土施工公司”)员工们的真实写照。自1995年成立以来,岩土施工公司全体员工不怕苦不怕累,克服种种困难,先后高质量地完成了钒钛磁铁矿、石墨矿等国家重要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工作。十余年来,岩土施工公司累计完成固体岩芯钻探总进尺35万余米,施工质量均在良好以上。
-
-
王录锋;
代长富
-
-
摘要:
综述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中钪以类质同象置换Mg-Fe的方式存在,储量丰富,潜在回收价值可观。以尾矿、废渣和废液为主要回收对象,总结了提取钪工艺以焙烧-浸出-萃取法和浸出-萃取法为主。提出以钛白废酸浸出选钛尾矿和氯化渣及烟尘全面回收钪的新途径;为攀枝花“三废”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
-
武春涛
-
-
摘要:
为解决某钒钛磁铁矿选厂铁精矿铁品位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问题,进行了工艺优化研究与工艺改造。结果表明,淘洗磁选机两段连续选别的工艺技术参数为固定磁场101.91 kA/m、循环磁场95.54 kA/m、补偿磁场95.54 kA/m、上升水量1350 L/h,精矿品位62.30%、回收率96.62%;改造系统投入生产运行后,流程运行稳定,精矿指标达到了改造设计目标要求,除直接增加经济效益797.5725万元/a,还彻底解决了精矿销售困难问题。
-
-
Hao Jianzhang;
郝建璋;
Zeng Guanwu;
曾冠武
- 《战略性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利用高峰论坛》
| 2020年
-
摘要:
开展了钒钛磁铁矿钠化还原铁、钒、钛一步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钠对钒钛磁铁矿铁、钒、钛一步分离效果较好,在有足量碳酸钠存在时,低价钒即使在还原性气氛下也能转变为可溶性的钒酸钠,增加碳酸钠用量,钒钛磁铁矿的金属化率及钒转化率均随之升高;提高反应温度,金属化率升高,钒转化率略有降低;在煤粉添加量15%、碳酸钠添加量24%、还原温度1100°C时,钠化还原-浸出-磁选工艺可实现铁、钒、钛的有效分离.得到铁粉、浸钒液和钛渣三种产物,铁、钒、钛的收率分别为95%、85%、52%;使用碳酸钙替换部分碳酸钠,仍可实现还原过程中铁与钒的同时转化,但相应的转化率随碳酸钙的增加而降低.
-
-
-
Chen Fulin;
陈福林;
Yang Xiaojun;
杨晓军;
Cai Xianyan;
蔡先炎;
Wu Ning;
吴宁
- 《战略性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利用高峰论坛》
| 2020年
-
摘要:
以攀西地区白马辉长岩型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为研究对象,查明了该矿石中化学组分、矿物组成、铁和TiO2的相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粒级多磁场梯度干式磁选抛尾试验,通过铁和TiO2的相态分析,阐述了干式磁选抛尾的合理性;进行了干式磁选精矿阶段磨矿阶段选别试验,二段磁选在-0.074mm80%细度下,获得了TFe57.78%、TiO27.72%、V2O50.69%的铁精矿,铁精矿产率为12.93%、铁回收率51.56%,相对磁性铁回收率为98.70%,V2O5回收率78.26%.结果表明,该矿石虽然铁品位低,仍具综合回收利用价值.
-
-
-
-
Lai Xiang;
赖翔;
Chen Cuihua;
陈翠华;
Jiang Xiaohui;
蒋晓辉;
Zhang Yan;
张燕;
Li Yin;
李引;
Wang Jiaxin;
王嘉欣;
Kang Xuhao;
康许浩
- 《战略性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利用高峰论坛》
| 2020年
-
摘要:
我国钒钛磁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攀枝花,河北承德等地区,海滨砂矿类型矿床较少.为了查明该类型的钒钛磁铁矿矿砂可选性,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电子探针分析,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印尼Lokasi海滨砂矿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原矿砂铁品位为26.03%,伴生TiO2和V2O5含量分别为5.66%和0.22%,达到了伴生组分综合利用工业要求;钛磁(赤)铁矿与钛铁矿的含量分别为25.59%,3.87%.矿石矿物粒度范围较窄,分布集中.钛磁铁矿原矿单体解离度达90%,单体和大于3/4连生体之和达99%,磨矿成本极小.该区的钛磁铁矿和钛铁矿都是成分不均一的固溶体矿物,因此钛铁矿中Ti含量要低于理论值,目前不能从Lokasi海滨砂矿中选出独立的高品位钛精矿.
-
-
Zou Feng;
邹锋;
Yin Zhigang;
殷志刚;
Chen Sizhu;
陈思竹
- 《战略性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利用高峰论坛》
| 2020年
-
摘要:
攀枝花白马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含钛5.59%,含铁10.51%,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一直没有开发利用.本文主要针对攀枝花白马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中再回收钛资源进行了研究,其目的在探讨该资源二次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根据铁尾矿工艺矿物学性质,分别开展了磁场强度、磨矿细度、冲程、冲次、转速等变量对磁选指标的影响,最终开发了适应于处理该尾矿的高梯度磁选-浮选联合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能够获得TiO2品位47.31%、回收率39.52%的钛精矿产品.该技术的开发为后期尾矿资源化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从而为国内同类钒钛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
-
Chi Dongrui;
池冬瑞;
Gu Pan;
顾畔;
Yan Weiping;
严伟平;
Guo Wanzhong;
郭万中;
Ban Xiaoqi;
班小淇;
Xu Do
- 《战略性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利用高峰论坛》
| 2020年
-
摘要:
红格南矿区钒钛磁铁矿多为橄辉岩型矿石,其矿物组成种类繁多,矿物嵌布特征和结构构造较为复杂,其钒铁精矿产品TFe品位较低,仅为54.08%,TiO2品位为12.55%,主要脉石矿物橄榄石和辉石.故本文针对该钒铁精矿开展了多种设备及工艺的试验研究,最终采用“细磨-深选”、“细磨-新型复合力场精选机精选”两种工艺方案为钒铁精矿合理的提质降杂工艺.在磨矿细度-0.038mm87.67%情况下,细磨-深选工艺可获得钒铁精矿TFe品位56.21%,回收率95.68%的指标;细磨-新型复合力场精选机精选工艺可获得钒铁精矿品位56.48%,TFe回收率97.33%,TiO2品位11.88%的指标.该技术方案对于红格地区钒铁精矿的提质降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
-
高文元;
黄菲;
Cristiana L.Ciobanu;
Nigel J.Cook;
Ashley Slattery;
宋丹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我国四川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中赋存着储量巨大的钒钛磁铁矿,也保存着地壳岩浆房中岩浆演化的全部记录,是研究岩浆成岩成矿作用的天然实验室.在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中广泛分布着纳-微米Fe-Ti氧化物出溶结构.Fe-Ti氧化物包括钛磁铁矿、钛铁矿和尖晶石等,在层状侵入体漫长的冷却过程中都会经历亚固相再平衡过程.在该过程中,由于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出溶体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最终在微米至纳米尺度上形成丰富多样的出溶结构.研究表明,叠加成矿作用改造了出溶结构中先形成的矿物相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导致了V的局部富集。另外,一些较晚形成的钛铁矿会交代先形成的钛磁铁矿。在纳米尺度上深入开展矿物成因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叠加成矿作用对V再富集的影响,梳理出Fe-Ti氧化物中矿物相的出溶顺序,对于利用Fe-Ti氧化物的成分数据进行物理化学条件的计算和解译、反演岩浆演化过程也有一定的帮助。
-
-
-
-
-
-
-
-
-
-
-
- 李春刚
- 公开公告日期:2017-05-17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铁矿或钒钛磁铁矿尾矿砂膨胀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尾矿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所述膨胀陶粒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磁铁矿或钒钛磁铁矿尾矿砂70‑80份,生活垃圾5‑20份或10‑20,河道淤泥5‑10份,污水污泥5‑10份,黄土5‑20份。本发明根据磁铁矿或钒钛磁铁矿尾矿砂特有的复杂成分,采用了与其相匹配的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生活垃圾为调合剂,铁尾矿利用率高,节约了陶粒生产成本,其中粒径5‑25mm的陶粒可作为建筑轻质陶粒混凝土骨料,保温隔热材料或园林用陶粒;由磁铁的钒钛磁铁矿尾矿砂所制出的膨胀陶粒,重量轻,封水性能高,抗压强度高,保温性能好,是理想的建筑轻质保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