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解离度

解离度

解离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地质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43597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金属矿山、现代矿业、中国矿山工程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二十二届川鲁冀晋琼粤辽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2013年全国生产矿山提高资源保障与利用及深部找矿成果交流会、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等;解离度的相关文献由400位作者贡献,包括梁冬云、李波、温雪峰等。

解离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9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3597 占比:99.91%

总计:143727篇

解离度—发文趋势图

解离度

-研究学者

  • 梁冬云
  • 李波
  • 温雪峰
  • 蔡明明
  • 张文平
  • 张燕
  • 曹亦俊
  • 洪秋阳
  • 陈翠华
  • 宋志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小艳; 唐昊; 陈洪彬; 周健; 高志喆
    • 摘要: 鞍山市某磁铁矿选矿厂单一磁选尾矿用自卸式盘式尾矿回收机回收的产品(铁品位14.76%)粒度偏粗,-74μm含量为54.58%;可供选矿后续回收的铁矿物主要是磁铁矿,铁分布率为68.97%,其中的铁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且铁矿物及脉石矿物的解离度均较低,38μm以上各粒级铁矿物均以连生体为主,38μm以下各粒级铁品位较高,尤其是-25μm粒级。为确定后续磨选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①回收产品用ϕ1050 mm×690 mm型永磁筒式磁选机(318.47 kA/m)1次预选,可获得铁品位20.87%、回收率76.82%的预选精矿;②预选精矿在磨矿细度为-74μm90%的情况下1次粗选(318.47 kA/m),一段磨选精矿在磨矿细度为-43μm90%的情况下2次精选,可获得铁品位为61.33%、产率为15.21%、回收率为63.18%的精矿,尾矿品位为6.41%。
    • 韦东; 张朝宏; 王亚彬; 张汉泉
    • 摘要: 为高效合理开发利用利比里亚某铁矿石,针对该低磷低硫混合型低品位铁矿石磁铁矿嵌布粒度细等问题,进行了铁矿石高压辊磨破碎—干式预选工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新工艺处理该铁矿石,获得的精矿铁品位为45.08%,铁回收率达84.22%,尾矿铁品位降至17.16%,且磁性铁品位仅为0.95%;精矿产品中-3.0 mm粒级占比97.90%,-0.074 mm粒级占比21.15%;高压辊磨—干式预选工艺对于提高抛尾率、降低铁矿石入磨粒度,减少铁矿石直接生产成本效果显著,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 卯松; 李先海; 张覃
    • 摘要: 以贵州某高硫铝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分析、矿物自动分析仪(MLA)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高硫铝土矿的化学组成、主要矿物的解离度及连生关系、矿物表面形貌等,结果表明:矿石中Al_(2)O_(3)含量为62.71%,S含量为3.37%,SiO_(2)含量为9.94%;矿石中元素Ce和Ga含量分别达到121.0 g/t和40.3 g/t;黄铁矿在矿石中分布广泛,与一水硬铝石连生紧密,嵌布粒度较细;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占77%的条件下,一水硬铝石和黄铁矿的解离度分别为14.10%和71.20%,黄铁矿解离度较高,一水硬铝石解离度较低,可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浮选工艺脱硫。
    • 张琦; 李智力; 廖杰; 唐远; 何东升; 陈红兵; 安建平
    • 摘要: 以某化工副产铁泥试样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和矿物自动分析系统详细分析了其矿物组成和矿物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结果表明:试样的Fe_(2)O_(3)质量分数为94.83%,SiO_(2)、S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7%、1.37%;试样中主要有用矿物为磁铁矿和赤铁矿,质量分数分别为83.22%和13.44%,脉石矿物有橄榄石、黄铁矿、石英等;主要矿物磁铁矿以它形粒状为主,以浸染状较密集分布于矿石中,部分较粗颗粒以团块状与脉石矿物包裹共生;次要矿物赤铁矿呈中等稠密、稀疏或星散浸染状嵌布于脉石中,偶见少量条带状赤铁矿和黑云母嵌布在矿石边缘或被包裹于磁铁矿中;磁铁矿和赤铁矿粒度较细,主要集中在7.88~15.77μm,单矿物粒度在37.5μm以下的累积占有率分别为75.77%和96.37%,单体解离度分别为73.64%和59.79%。铁泥磁选后可通过热分解法、水热法或共沉淀法针对目标污染物的特性制备铁泥基磁性吸附剂和催化剂应用于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 朱泊翰; 张鹏羽; 欧乐明; 周为民; 马西骑
    • 摘要: 湖南某金矿采用常规破碎工艺,存在粗粒解离不充分、细粒过磨等问题,导致目的矿物损失在尾矿中,影响金浮选回收指标。为解决该问题,采用高压辊磨工艺取代现场常规破碎工艺,促进目的矿物选择性解离。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破碎处理,在相同的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含量52%)条件下,经高压辊磨处理后,磨矿效率提高了14.3%,金解离度提高了5.60个百分点;经过一粗二精三扫浮选,可获得金品位55.21 g/t、回收率94.41%的金精矿。
    • 高存山; 朱成河; 商祥鸿; 肖丙建; 曹和才; 刘淑桢
    • 摘要: 针对山东蒙阴地区金伯利岩目前仅回收金刚石的情况,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中Ti、P及伴生稀土具有综合利用价值,主要有用矿物为钙钛矿、磷灰石和铬铁矿。②矿石主要构造为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矿石的结构主要为斑状结构、交代结构。③钙钛矿粒度多小于75μm,呈半自形粒状、浸染状分布在矿石中;磷灰石粒度多小于75μm,与脉石矿物共生关系紧密,晶形大多不规则状,主要呈浸染状分布;铬铁矿多呈浸染状分布,粒度一般小于38μm,晶形多不规则,与脉石矿物紧密共生。④矿石中有用矿物粒度极细、含量低,选别难度较大。⑤矿石在选别金刚石后,首先应考虑磷的综合回收,然后研判铬铁矿、钙钛矿的综合回收,其中磷灰石宜采用浮选法回收,铬铁矿宜采用磁选法回收,钙钛矿宜采用重选法回收。
    • 王海亮; 姚灯磊; 高春庆
    • 摘要: 西藏中部某多金属矿中铜、锌和铁的品位分别为0.48%、7.75%和33.57%。为合理开发利用该资源,采用MLA、SEM-EDS、X-射线能谱分析及电子探针等手段对该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有价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物组成及其含量、目的矿物的嵌布特征,以及主要矿物的解离度特征,及影响有价元素综合高效回收的因素。结果表明:铜主要以黄铜矿和铜蓝赋存,分布率为95.66%;锌以铁闪锌矿和菱锌矿形式产出,分布率分别为92.11%和7.89%;磁铁矿是铁的主要赋存状态,分布率为32.68%。铁闪锌矿包裹大量细粒乳滴状磁黄铁矿和黄铜矿,与黄铁矿紧密互嵌,部分不规则铁闪锌矿与磁铁矿和脉石矿物紧密共生;细粒黄铜矿与黄铁矿致密共生,少量粗粒黄铜矿含有铁闪锌矿包裹体;磁铁矿与脉石矿物交织呈网状结构。研究成果为制定适宜的选别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实现该多金属矿中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提供理论依据。
    • 蒋英; 李波; 洪秋阳; 梁冬云; 刘超
    • 摘要: 某铜镍多金属矿床赋存于蚀变超基性岩镍矿床中,伴生铜、钴及贵金属铂、钯、金、银.通过显微镜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及矿物自动检测仪等分析技术,对该矿床的物质组成、目的矿物嵌布特征、有价元素平衡分配等工艺矿物学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目的矿物主要为镍黄铁矿和黄铜矿,并含砷铂矿、锑铂矿、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等多种贵金属矿物,具有重要的综合回收价值.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硫化物磁黄铁矿以粗中粒嵌布为主,镍黄铁矿与黄铜矿以细粒嵌布为主,三种硫化物主要呈集合体紧密连生,不易磨矿解离.在-0.075 mm占有率大于90%的磨矿细度下,目的矿物黄铜矿和镍黄铁矿的解离度均不及80%.采用浮选分别回收矿石中的黄铜矿和镍黄铁矿,预计铜和镍的理论回收率分别为86%和69%左右.为综合回收钴金属,可采取同时浮选镍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硫化物的工艺,预计钴的理论回收率为69%左右,镍的理论回收率可提高至87%左右.此外,矿石中铂、钯、金、银等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意义重大,应重视相关贵金属矿物的回收.
    • 汪金良; 周瑞; 刘远; 刘彦青; 罗仙平
    • 摘要: 为了回收铜渣中的有价金属,采用XRF、XRD、SEM、EDS和BPMA等分析手段对底吹熔炼铜渣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熔炼渣的主要成分、主要矿物成分、铜物相赋存状态,并对渣中重要矿物相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和主要矿物解离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①熔炼渣中主要有价金属为Cu、Fe、Pb、Zn等,杂质成分主要为SiO2.②熔炼渣中主要矿物为冰铜、铁橄榄石、铁酸盐和玻璃相;主要含铜矿物为冰铜、金属铜、黄铜矿和氧化铜等,以冰铜含量最高,分布率为92.69%.③熔炼渣中冰铜粒度分布不均匀,主要呈粗细不等的粒状或圆点状分布于渣中,与硫化铅、铁橄榄石、玻璃相、铁酸盐等矿物嵌布关系密切.④金属铜主要呈长粒状和圆粒状,产出的多数金属铜被铁酸盐、铁橄榄石、玻璃相等矿物包裹或连生.⑤铁酸盐在放大后呈叶状雏晶,与金属铜和冰铜关系密切,易与铁橄榄石和其他硫化矿紧密共生.⑥铁橄榄石与金属铜和冰铜关系密切,与铁酸盐相互包裹、夹杂、连生组成熔渣的基底物相.⑦玻璃相充填于铁酸盐、铁橄榄石、金属铜、冰铜粒间起胶黏作用.⑧主要含铜矿物金属铜与冰铜的单体解离度较低,分别为46.13%和33.81%,主要分布于-0.038+0.020 mm粒级内,因此对粗粒冰铜和金属铜进行回收的同时,也应注重细粒冰铜和金属铜的回收.
    • 邬东; 伍红强
    • 摘要: 为了分析某铅锌矿选厂铅锌损失的原因,以便提高选矿指标,对生产流程的主要产品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通过化学分析、物相分析、MLA、偏光显微镜观察等手段,查明原矿元素组成、矿物组成,现有流程磨矿分级溢流、高碳产品、铅精矿、锌精矿和尾矿中目的矿物的粒度和解离、连生情况.并依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对生产流程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进行了探讨,为提升选矿技术指标提供了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