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误差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40052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产经评论、统计与信息论坛、技术经济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专委会2016年会暨大坝运行安全与应急管理学术交流会等;空间误差模型的相关文献由35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鹏、吴玉鸣、尹志勤等。
空间误差模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0052篇
占比:99.93%
总计:240223篇
空间误差模型
-研究学者
- 王鹏
- 吴玉鸣
- 尹志勤
- 江三良
- 代敏
- 刘成杰
- 吴钱娇
- 周江
- 夏龙
- 姜德娟
- 巴倩倩
- 张海波
- 张祖妞
- 张霖
- 徐敏
- 曹景林
- 曹泽
- 曾坤
- 朱巧玲
- 李豫新
- 杞如福
- 梁乐
- 樊乐
- 沈蓉
- 程默
- 胡添翼
- 范闯
- 许银汝
- 郑帅
- 阚剑
- 陆彦
- 陈武
- 陈玉敏
- 陈立泰
- 隋文香
- 马松林
- 高睿
- 高魏
- 丁辉
- 万坤扬
- 万津津
- 乔光华
- 于杰保
- 于淑娟
- 于霞
- 仇小强
- 付连宇
- 任婧妮
- 任爱胜
- 何婧
-
-
周伟;
郭杰浩
-
-
摘要:
文章应用索洛余值法,基于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测度了京津冀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构建反距离权重矩阵的空间滞后模型(SLM)与空间误差模型(SEM),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进行解析。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地区对邻近地区有负向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与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其对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尚未形成;从直接效应看,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基础设施与经济密度指标均对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从间接效应看,仅人力资本指标对邻近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负向影响。
-
-
孔文苑;
陈东;
徐谦;
程承旗
-
-
摘要:
犯罪行为是威胁社会安定的关键因素。本文以美国50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为研究对象,选取青壮年男子受教育状况、私人交通及通信状况等3种个人生活指标,探究不同空间分析模型下,犯罪率与上述指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各个指标与犯罪率之间的相关性,有望对区域治安管理与犯罪行为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显示,犯罪率具有空间自相关的特性,相较于OLS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更适于进行犯罪率与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受教育程度低的青壮年男子占比与犯罪率呈现正相关关系,移动通信设备占有率和私人交通工具占有率对犯罪率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影响。
-
-
郑成淦;
于杰保;
张立;
吴剑波;
程亮
-
-
摘要:
为减小复合材料自动铺丝机定位误差,改善复合材料铺放成型质量,提出了大型龙门式自动铺丝机空间误差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龙门自动铺丝机空间拓扑结构及几何误差组成要素,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分别建立了自动铺丝机理论与实际运动学模型,进而获得了自动铺丝机末端空间误差模型;然后采用三阶切比雪夫多项式为基函数描述与位置有关的几何误差(PDGE),确定含待定误差参数的空间误差分量,建立自动铺丝机空间误差参数识别优化目标函数,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LM算法)求解该无约束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问题,获得了162项误差模型参数;最后通过测量铺丝机工作空间体对角线和ARJ21翼梢小翼壁板铺放路径,验证了误差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
-
金长宏;
张芬芬
-
-
摘要:
因地施策是我国住房信贷政策调整的基本逻辑和总体基调,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研究其房价的空间性关系及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2002—2018年长三角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先运用全局莫兰指数、Moran指数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对该地区商品房销售价格的空间相关性及其演变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房价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即在空间上呈现聚集分布;一些城市房价的空间格局在此期间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金华市从L-H型转变为H-H型,合肥市、无锡市由L-L型转变为H-L型。然后采用空间误差模型从供需角度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房价的影响因素,估计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房价存在一定程度的联动关系;从供给方面看,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对长三角地区房价的影响不显著,商品房销售面积对长三角地区的房价有显著负向影响,但相对于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来说影响程度较小;从需求方面看,反映人口因素的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对房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相对较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长三角地区的房价影响不显著。
-
-
王晚秋;
曾莹
-
-
摘要:
选取2000-2019年我国31省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空间滞后模型和固定效应空间误差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经济水平、产业结构、政府规制水平、城市化水平以及教育水平对金融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外开放程度对金融发展有负向影响。空间溢出效应是区域金融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将会对其周围地区的金融发展产生正的辐射作用,并带动相邻地区金融发展。因此,为促进地区金融协调发展,我国应优化产业结构,拓宽融资渠道,调整对外贸易规则,加强基础建设,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制定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
-
-
胡永祥;
徐魏斌;
付连宇;
杨晓钧
-
-
摘要:
针对钻削PCB板微孔的钻头的加工,提出一种专用的磨削微型钻头变螺旋角螺旋槽的机床结构方案。首先分析了微型钻头磨削机床的几何误差元素,根据多体系统运动学和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了磨削机床的空间误差模型。其次基于激光跟踪仪测量平动轴和旋转轴几何误差元素,辨识解耦出了机床的23项几何误差,并运用7层BP神经网络对运动空间特征点空间误差数据进行拟合,精确预测出非特征点的空间误差分布。最后针对传统误差补偿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将误差补偿问题转换为最优化目标求解问题并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加工代码的方法。仿真结果显示在插补过程中传统补偿的残差平方最大值160.0585μm降至0.07048μm,残差平方平均值45.8476μm降至0.0003μm,补偿效果显著有效,验证算法的可行性。
-
-
杨博;
管凤荣
-
-
摘要:
植被覆盖度是区域生态系统评价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通过DEM数据提取长江上游流域范围,并结合2005年、2015年两期8月份的NDVI数据估算植被覆盖度,分析了10年期间长江上游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征和自然驱动力。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流域植被覆盖度普遍较高,高覆盖度区域集中在四川省,低覆盖度区域主要分布在青海省;2005-2015年长江上游流域植被覆盖度总体处于稳定期,云南省、四川西南地区有轻微降低趋势;地形、气候因素是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自然驱动因子,海拔和坡度呈现显著负相关,气温、降水以及坡向等因素呈现显著正相关。
-
-
黄理
-
-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分析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关系,通过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具体而言,对于65岁老龄人口来说,其结果为正向的,对于老少比以及总抚养比来说,其结果则为负向的。
-
-
王晨茜;
张琼锐;
张若琪;
孙学超;
徐颂军
-
-
摘要:
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通过改变进入河流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对水质净化服务产生重要影响。以广东省珠江流域为例,应用InVEST模型评估142个子流域的水质净化服务,基于Fragstats平台分析景观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空间误差模型(SEM)和基于赤池信息准则(AIC)的模型选择与多模型推断探讨景观格局与水质净化服务的关系。结果发现,(1)景观组成方面,农田比例(CUL)和水域比例(WAT)对水质净化服务的削弱作用最强(β=0.47,0.15),是引起流域TP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2)景观配置方面,流域从上游到下游人类活动干扰加剧,景观异质性与复杂度增强,水质净化服务逐渐减弱。SHDI、ED与水质净化服务呈显著负相关(β=0.31,0.15)。(3)平均后的空间误差模型有效地消除了空间自相关性,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r^(2)=90.12%)。其中,景观组成对水质净化服务的影响更大,解释了大部分的变化(r^(2)=88.12%),景观配置指标只解释了另外的2%。该研究可为其他流域景观格局优化及水质净化服务管理提供参考。
-
-
夏东保;
戴澍;
罗时龙
-
-
摘要:
依托2019年的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软件Geoda考察中国31个省(区、市)啤酒产量的空间相关性情况,并进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以明确各因素对啤酒产量的影响力大小及方向。结果显示:当前中国31个省(区、市)啤酒产量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特征;各省(区、市)的啤酒产量有显著的正向自相关关系,但空间性对系统的影响作用有限;各区域的消费能力能有效刺激啤酒生产;国内啤酒酿造业存在一定的规模经济现象;效率并未成为促进啤酒生产的有效因素。
-
-
胡添翼
-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专委会2016年会暨大坝运行安全与应急管理学术交流会》
-
摘要:
混凝土拱坝作为一种高次超静定结构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整体性,但传统混凝土拱坝统计模型主要考察单个测点的变形序列,不能体现不同测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基于传统混凝土拱坝统计模型,用空间计量方法挖掘了拱坝不同测点同一时刻误差项空间面板数据的空间关联特性;进一步采用空间面板自回归模型拟合变形序列误差项面板数据,建立了混凝土拱坝变形预测空间误差模型.通过分析小湾拱坝坝体34个监测点水平向变形监测序列表明:误差面板数据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空间关联性质,空间误差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传统统计模型,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
-
刘传江;
赵晓梦
- 《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劳动年龄人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承担着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养老的重任,可以说劳动年龄人口的质量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劳动年龄人口作为判断人口红利的重要指标,研究其空间分布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空间因素引入到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区域性分布问题当中,借助ESDA分析方法,利用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劳动年龄人口空间总体、局部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探索经济增长和交通设施对劳动年龄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文中引入空间误差模型(SEM)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年龄人口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即一个区域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会促进其相邻地区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经济发展水平对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交通设施对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有负向促进效用。因此简单地认为交通设施的提高和经济发展落后会直接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的观点也是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