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自回归模型
空间自回归模型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24497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求是学刊、阅江学刊、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三届建筑物理学术大会、第二届 Stata中国用户大会等;空间自回归模型的相关文献由201位作者贡献,包括戴平生、赵培信、陈建宝等。
空间自回归模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4497篇
占比:99.96%
总计:224587篇
空间自回归模型
-研究学者
- 戴平生
- 赵培信
- 陈建宝
- 任志安
- 张广胜
- 张辉国
- 李序颖
- 李明文
- 王振华
- 王立平
- 翟树芬
- 肖仕维
- 邓明
- 郝云平
- 雷汉云
- 魏传华
- Feng Yue
- Lu Xiaodong
- SAPORTA Gilbert
- YANG Di
- Yue Jingjing
- 丁一帆
- 丁永兵
- 丁磊
- 乔红芳
- 乔红芳3
- 于强
- 于石成
- 于霞
- 何娟
- 何晓群
- 何潇
- 何蓉蓉
- 冯悦
- 冯等田
- 冯等田1
- 凌雪
- 刘丙军
- 刘亚倩
- 刘侃
- 刘升学
- 刘建华
- 刘建华2
- 刘强
- 刘玲妙
- 刘玲妙1
- 刘瑞超
- 刘瑞超1
- 刘迪
- 刘鸶瑛
-
-
-
梁劲锐;
席小瑾
-
-
摘要:
基于全局性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2008—2019年山东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TFP)进行测算与分解,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自相关回归模型(SAR)对山东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9年山东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达2.51%,整体呈增长趋势;农业绿色技术进步是山东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山东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与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
-
高丽;
张馨月
-
-
摘要: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基于国内国际形势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关系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策。基于201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自回归模型,从消费层面探讨数字普惠金融更有利于国内需求还是国际需求的问题,并进一步讨论区域效应和创新水平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显著降低了进口率,促进了国内消费需求,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空间溢出效应;(2)数字普惠金融对国内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呈现显著差异,会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降低而减弱;(3)在影响途径方面,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提高区域创新水平,进而有利于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
-
-
翟树芬;
苏宇楠;
魏传华
-
-
摘要:
本文研究固定效应变系数空间自回归面板数据模型的空间效应检验问题,利用基于局部线性方法的pro le似然估计技术,构造了广义似然比检验统计量,并提出利用一类基于残差的bootstrap方法求取检验p值,最后数值模拟表明所提方法在有限样本下有较好表现.
-
-
唐宾克
-
-
摘要:
地铁客流网络能够映射出居民的日常出行偏好与生活需求指向,已成为政府部门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的重要参考。基于2019年5月13—17日西安地铁客流数据和2020年西安市公共服务设施兴趣点(POI)数据,利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等方法,研究了地铁客流网络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该影响效应的局域异质性和邻域交互性空间规律。结果表明,(1)地铁客流网络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影响具有分时段的差异性;(2)邻接地铁站点间客流迁移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竞合特征。
-
-
王戈;
于强;
YANG Di;
赵晓婷;
赵桂芳;
岳德鹏
-
-
摘要:
为探究京津冀城市群树木覆盖率(TC)、短植被覆盖率(SV)与裸地覆比率(BG)变化趋势及生态空间格局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基于京津冀城市群的MODIS遥感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并结合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原理研究了京津冀生态空间与地表温度的格局特征,运用Pearson相关性探究了两者的相关性,分别运用空间双变量自相关与空间自回归模型探究了两者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中部、东北部以及西南边界地区的树木覆盖率呈现增长趋势,东北、西南边界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短植被覆盖率呈上升趋势,承德市西北部和南部、保定市、石家庄市、邢台市和邯郸市的部分区域具有土地裸露风险.提取了京津冀城市群的绿色空间和蓝色空间,各样区内蓝绿空间与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样区5、7位于河北省北部,林地景观比例较高,相关性以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性高于其他样区,这与景观优势度、斑块破碎度有关.样区1、4生态空间比例较低,对地表温度影响有限.景观类型比例对地表温度影响较大,样区7的生态空间比例较高,并且生态空间斑块集中连片,对地表温度影响明显.样区1~7的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拟合效果远优于OLS模型.各个样区空间误差模型的R2大于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解释变量的能力更强.各个样区空间误差模型的LIK值较大,AIC、SC以及模型残差的Moran'sI值较小,空间误差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空间滞后模型.
-
-
李艳芹;
李宗尧
-
-
摘要:
本文基于2007-2017年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和西藏)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绿色财政测算体系,揭示了我国当前碳排放量和绿色财政的空间分布状况与特征,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关于碳排放总量的SAR模型和关于碳排放强度的SDM模型,分别实证检验了绿色财政对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以及各自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财政水平与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之间均呈倒“U”形曲线关系,且多数省区并未到达该倒“U”形曲线拐点;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省区的碳排放总量与本省区的技术水平负相关,碳排放强度分别与本省区的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相邻省区的技术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
-
-
郑明贵;
曾健林;
曹天琦
-
-
摘要:
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实证检验了能源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不平衡、区域高值聚集问题,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溢出效应明显;能源消费结构升级能够通过直接路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中介作用(间接路径)显著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口红利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介路径的前半程起正向调节作用,能显著提升能源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正向影响.
-
-
张冲;
廖海亚
-
-
摘要:
土地规模化经营能否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该研究基于2006年—2018年中国内地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户均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户均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高—高"型和"低—低"型集聚的特征;户均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单产具有显著影响,呈"U"型曲线关系,即伴随户均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粮食单产先减少,后增加.长远来看,规模化经营有利于粮食单产的提高.因此要真正实现粮食单产的提高,需要通过土地流转集中碎片化的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与此同时,还应鼓励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生产,加强集约化所需要的生产条件建设.
-
-
王秋惠
-
-
摘要:
文中利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对电力需求量与GDP之间的空间相依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建立了计及电力需求与GDP空间相关性的组合预测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说明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电力需求和地区生产总值GDP都有显著的空间相关特征,电力需求量与GDP之间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正相关性;计及电力需求与GDP空间相关性的组合预测模型相对误差相对较小,适应性增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测方法.
-
-
-
Lu Xiaodong;
路晓东;
Feng Yue;
冯悦;
Yue Jingjing;
岳晶晶
-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三届建筑物理学术大会》
| 2018年
-
摘要:
交通噪声污染日趋严重.既有城市规划要素对交通噪声的影响研究大都以传统的统计方法为工具,未能考虑空间上的相互影响,也缺乏对影响机制的探讨.对典型城市进行交通噪声模拟,并以网格单元进行切割,获取每个网格单元的交通噪声模拟值及相应的规划要素指标;对交通噪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其集聚效应.以规划要素指标为自变量、交通噪声为因变量,构建空间自回归模型.研究表明,交通噪声的分布与空间相关性强,容积率、道路面积密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对交通噪声有显著影响,空间权重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成果可使城市规划更好的对交通噪声进行评价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