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空间相关

空间相关

空间相关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406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经济计划与管理、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78081篇;相关期刊240种,包括西北人口、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10(EBM2010)(2010年工程和商业管理国际会议)、2010年亚太信息网络与数字内容安全会议等;空间相关的相关文献由936位作者贡献,包括虞湘宾、吴威、周忠等。

空间相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5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8081 占比:99.82%

总计:178401篇

空间相关—发文趋势图

空间相关

-研究学者

  • 虞湘宾
  • 吴威
  • 周忠
  • 李婧
  • 李艳丽
  • 李霞
  • 牛犇
  • 赵沁平
  • 陈珂
  • 任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卢小兰
    • 摘要: 基于科技金融的科学内涵,构建包含政府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两个一级指标的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借助时序分析和空间相关方法研究其时空特点.结果表明:整体上科技金融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省域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增大,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下游、中游和上游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整体上显著空间正相关,且呈一致增长趋势,局部空间特点稳定,表现为上海、江苏和浙江始终处于"高-高"区域,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位于"低-低"区域,安徽位于"低-高"区域,江西经历了从"低-低"区域到"低-高"区域的变化.
    • 胡亚南; 藏苗苗; 张英卓
    • 摘要: 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2006—2017年中国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演变及空间分布特征。考虑地区间空间依赖性及异质性,采用标准差、分位数回归、空间滞后分位数回归方法检验中部地区经济的σ趋同性、绝对β趋同性以及条件β趋同性。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差异主要表现为省内城市间的差异,且以省为单位呈现出“核心-边缘”经济发展模式;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σ趋同性、绝对β趋同性与条件β趋同性同时存在,地区间经济增长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而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地区经济更快达到稳态水平;地区异质性的存在也使同一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水平不同的地区影响不同。
    • 任秋穗; 梅璎
    • 摘要: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在ArcGIS、GeoDa、Stata、SPSS等软件的支持下,构建开放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市域角度研究长三角开放经济的发展情况、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41个地级市经济开放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但大部分地级市处于L-L集聚状态。综合选取9个方面指标研究长三角经济开放度的影响因素,认为关键影响因素由2011年的科技水平、区位条件和市场需求转变为2019年的产业结构、交通条件、信息化程度、科技水平和区位条件。
    • 董林玉; 张霖; 张翔
    • 摘要: 目的:探索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医疗服务水平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研究其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以促进两系统均衡发展。方法:以2019年我国城镇化和医疗服务水平状况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结合空间自相关进行分析。结果:城镇化和医疗服务水平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其耦合协调度呈显著空间相关性。其中5个地区处于勉强协调和濒临失调状态,26个地区处于失调状态;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较好。结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医疗服务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总体上较低,且耦合协调状态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应根据不同的区域空间集聚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以促进两系统协调发展。
    • 汪勇政; 熊有娣; 余浩然
    • 摘要: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面板数据,探究安徽省城镇化和乡村韧性水平时空特征,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及空间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化和乡村韧性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安徽省城镇化和乡村韧性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城镇化和乡村韧性具有空间相关性,且2005年之后各县域乡村韧性对城镇化的空间依赖性不断加强;乡村韧性不仅受到自身城镇化及乡村韧性要素的影响,而且受到邻近单元或者更远单元城镇化及乡村韧性要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思路。
    • 赵宪铎; 王惠文; 王珊珊
    • 摘要: 将遍历搜索法引入带空间结构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一种新的模型估计和空间数据样本外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结合空间自回归模型思想,在网络模型中引入空间滞后项来考虑变量的空间效应,提出使用遍历搜寻最优解的方式替代传统极大似然法进行空间自回归系数估计和建模.结合样本外数据和空间结构,扩展空间权重矩阵并代入所提模型进行样本外预测,充分发挥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泛化能力强的特点.仿真分析指出:在合理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所提模型的预测效果较普通人工神经网络有显著提升;而且当空间变量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时,所提模型的预测精度同样优于空间自回归模型.
    • 禚保玲; 张志敏; 高洪振; 王振; 刘冬杰
    • 摘要: 从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出发,社区生活圈被认为是助力城市向精明增长方向转型的关键抓手和有效路径.基于POI、道路网、DEM等多源数据,构造基于路网可达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模型.搭建包含7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的生活圈便利度指标体系,从设施总量、设施有无、设施空间相关性三个方面开展生活圈便利度评价.选取青岛市东岸城区作为实例研究,结果显示:各类设施便利度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主要分布在发展成熟的城市建成区;单项设施达标率较高,但7项设施全部达标占比很低,设施建设多样性有待提升;按照设施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针对898个设施极度缺乏的居民点,应在近期优先考虑设施建设.
    • 张曦; 郭淑芬
    • 摘要: 首先采用非导向、非径向、规模报酬可变的窗口MinDS超效率模型测度2011—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然后运用莫兰指数、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核密度估计分析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均值为0.793 7,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工业技术创新效率依次递减;省域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且空间相关性不断增强;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有缩小趋势,区域内差异是主要来源。本研究为提高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缩小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差距、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与政策参考。
    • 马如霞; 刘娇; 勾倩; 王彪; 陈新政; 陶佩君; 崔永福
    • 摘要: 河北省是蔬菜生产大省,蔬菜生产对农民增收、产业扶贫贡献较大.以河北省141个县为研究对象,运用非径向非角度、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局参比曼奎斯特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测算了2007-2018年河北省县域蔬菜全要素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运用空间自相关、局部相关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县域蔬菜全要素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局和局部空间特征.结果表明:2007-2018年河北省各县绿色和非绿色蔬菜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均为正增长,其中技术进步贡献较大,技术利用效率则起拉低作用;投入偏向型蔬菜技术进步指数显示,河北省蔬菜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更多依赖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拉动不明显.从空间分布来看,河北省县域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地区间不平衡现象,且分布相对分散;局部空间相关分析表明,河北省县域绿色、非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局部地区均呈现出高高、低低、高低和低高的空间集聚效应.
    • 马如霞; 刘娇; 勾倩; 王彪; 陈新政; 陶佩君; 崔永福
    • 摘要: 河北省是蔬菜生产大省,蔬菜生产对农民增收、产业扶贫贡献较大。以河北省141个县为研究对象,运用非径向非角度、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局参比曼奎斯特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测算了2007—2018年河北省县域蔬菜全要素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运用空间自相关、局部相关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县域蔬菜全要素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局和局部空间特征。结果表明:2007—2018年河北省各县绿色和非绿色蔬菜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均为正增长,其中技术进步贡献较大,技术利用效率则起拉低作用;投入偏向型蔬菜技术进步指数显示,河北省蔬菜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更多依赖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拉动不明显。从空间分布来看,河北省县域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地区间不平衡现象,且分布相对分散;局部空间相关分析表明,河北省县域绿色、非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局部地区均呈现出高高、低低、高低和低高的空间集聚效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