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5974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77篇、会议论文295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1792种,包括当代经济、合作经济与科技、经济研究导刊等;
相关会议200种,包括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2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等;产业转移的相关文献由6238位作者贡献,包括胡黎明、赵瑞霞、刘友金等。
产业转移
-研究学者
- 胡黎明
- 赵瑞霞
- 刘友金
- 江维国
- 苏华
- 刘艳
- 杨玲丽
- 邝国良
- 何龙斌
- 刘伟
- 孙久文
- 孙浩进
- 梁琦
- 姜霞
- 张敏
- 成祖松
- 梁云
- 黄涛
- 关爱萍
- 张孝锋
- 张建伟
- 张鑫
- 王文龙
- 聂成艳
- 陈万日
- 陈刚
- 任金玲
- 何坚明
- 冯晓玲
- 刘洋
- 吴君民
- 吴方
- 周华蓉
- 孙明贵
- 安锦
- 张强
- 成艾华
- 敬莉
- 朱敏
- 李作战
- 李刚
- 李强
- 李继锋
- 杨枝茂
- 王云
- 王伟
- 王博
- 王思文
- 王珺
- 王琦
-
-
顾剑华;
占迎;
李梦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0年
-
摘要:
综合考虑区域间产业转移产生的碳污染效应,运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计算中国30个省域38个行业的产业梯度系数表征区域间产业转移状况,构建引入产业转移综合指标的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测算框架.探索性地构造M eta-frontier GML指数测算2005-2015年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并对其动态效应进行分解,探寻碳排放效率的改进空间.研究发现:①2005-2015年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有所提高,平均值为1.0043,缩小的技术差距在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增长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东部沿海地区的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最高,东北地区次之,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呈现无效性.②各省域在"技术追赶""技术创新""技术领先"效应上差异显著,因此各省域应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完善"人才体系",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依靠创新驱动来提高碳排放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
-
-
-
-
-
-
-
-
-
-
赵志文;
米彦泽;
刘亚楠
- 《对接京津——借势京津 协同融合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2018年,省工信厅精心谋划了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活动以"精准对接协同创新"为主题,采取"1+N"形式进行."1"是指联合京津在雄安新区举办了2018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启动仪式;"N"是指围绕河北省和京津产业实际,分行业、分主题在承德、廊坊、张家口、唐山和北京、天津等地,举办了11场专题对接活动.2018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累计签署合作协议、项目100多项,总投资800多亿元,成效明显。系列对接活动在协同创新中跑出“加速度”,大力推动形成“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合作模式。不断涌入的京津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形成了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
-
张志宇
- 《对接京津——战略实施 协同融合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2月15日,在衡水科技谷,中科衡水创新动力研发基地实验室内,来自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10多名科技人员再次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装备试验机组进行稳定性测试,这一国际前沿的尖端技术将在这里转化落地.借助京津的科技与人才优势,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从衡水搭建的“科技谷、创新港、科创中心”三大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平台中传出。衡水也正由一个“科技洼地”成为京津科研成果转化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高地,一出接得住、连得紧、唱得好的协同发展大戏正在衡水精彩呈现。衡水创新港是该市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承接京津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孵化机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项目落户,打造京津产业转移的二次集聚地。
-
-
何继志
- 《对接京津——融入京津 错位发展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6月9日,河北省省长许勤到廊坊市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要求,全力服务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推动北三县与通州区协同发展.许勤强调,要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完善北三县与通州区协同发展规划体系,对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城乡规划建设等进行系统谋划结合北京产业转移情况,科学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着眼高质量发展,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培育壮大医疗器械、人工智能、健康养老等特色产业,构建与北京通州区分工明确、互利共赢的产业格局。要研究制定吸引国内外尖端企业和高端人才的专项政策,配套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汇聚更多先进生产要素。要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尊崇企业家创新精神,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当好企业“服务员”。
-
-
杨雅淇;
孙琼
- 《对接京津——创新发展 质量效益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廊坊市充分利用自身产业、特色优势,积极对接京津,加快发展.按照"北京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的协同创新理念,廊坊市积极承接京津高端高新产业转移,近五年,引进京津科技成果和企业近千项(家).
-
-
-
-
-
-
詹圣泽;
詹彪彩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从世界城市构建要素和分析其显著特点与基本特征出发,对照北京与中国北上广深津渝几大名城的发展特色及其和世界城市发展的差距与不同,认识到环境科学布局同城市化与现代化、城市群与都市圈密不可分的发展依存关系.通过理顺首都的内涵及其分类,了解我国首都北京的突出国际影响,在综合分析归纳有关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一些疏解举措,从而加深对环境科学及其与北京大城市病危害的深刻认识,揭示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客观辩证地看待北京的疏解与发展,达到中央到地方、京津冀一体化以及全国一盘棋的统一思想,从而达到综合施策、成功有序地实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目标.
-
-
詹圣泽;
詹彪彩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从世界城市构建要素和分析其显著特点与基本特征出发,对照北京与中国北上广深津渝几大名城的发展特色及其和世界城市发展的差距与不同,认识到环境科学布局同城市化与现代化、城市群与都市圈密不可分的发展依存关系.通过理顺首都的内涵及其分类,了解我国首都北京的突出国际影响,在综合分析归纳有关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一些疏解举措,从而加深对环境科学及其与北京大城市病危害的深刻认识,揭示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客观辩证地看待北京的疏解与发展,达到中央到地方、京津冀一体化以及全国一盘棋的统一思想,从而达到综合施策、成功有序地实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