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受损
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66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4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2144篇;相关期刊298种,包括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五届学术会议、第一届华北地区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北京地区神经病学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等;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文献由2077位作者贡献,包括陆菊明、吴寿岭、戴霞等。
空腹血糖受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144篇
占比:94.86%
总计:12802篇
空腹血糖受损
-研究学者
- 陆菊明
- 吴寿岭
- 戴霞
- 陈青云
- 张彤
- 张梦千
- 彭方书
- 潘长玉
- 刘秀荣
- 叶山东
- 张丽红
- 张素华
- 杨文英
- 梁军
- 何燕
- 何燕玲
- 刘国良
- 刘学奎
- 卢艳慧
- 周爱民
- 李乃适
- 田慧
- 蒋利
- 蒋升
- 赵玉岩
- 都健
- 黎亚叶
- 严丽君
- 刘星
- 刘芬
- 卢伟波
- 向红丁
- 吕以培
- 周琳
- 孙桂青
- 宋美芳
- 平凡
- 庞进才
- 张丽
- 张婷
- 徐颖杰
- 方京徽
- 曾芙蓉
- 李启富
- 李涵志
- 李红
- 李舒敏
- 李蓉
- 杜娟
- 杨丕坚
-
-
罗燕飞;
栗俊康;
玛依拉·阿不都热依木;
迪丽胡麻·居来提;
热衣兰木·包尔汉;
孙光辉;
栾磊新;
米热古丽·买买提
-
-
摘要:
目的调查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儿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以及DM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和田地区5308名在校中小学、幼儿园4~18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及身高、体重测量。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空腹指尖微量血糖检测,以调查DM和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的患病率。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184份,检出DM 14例(0.27%),包括8例1型DM,2例2型DM,4例未分型DM;检出IFG 29例(0.56%)。男生和女生DM及IFG患病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0岁、10~<15岁和15~18岁组DM的患病率分别为0.18%、0.47%、0.07%,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以上3个年龄组IFG的患病率分别为0.18%、0.94%、0.42%,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DM儿童DM家族史比例和超重/肥胖比例显著高于非DM儿童(P<0.05),而DM儿童喜食粗粮比例显著低于非DM儿童(P<0.05)。结论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儿童DM和IFG的患病率较低;不同性别和年龄段儿童DM患病率无明显不同,但不同年龄段儿童IFG患病率不同。DM家族史、超重/肥胖、粗粮摄取不足可能与DM的发生有关。
-
-
王翠翠;
赵辉
-
-
摘要:
目的 探究大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25-(OH)-D;水平与空腹血糖受损的关系。方法 筛选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5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并符合纳排标准的体检者3 069例。收集整理体检者的数据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依据空腹血糖受损情况分为对照组和空腹血糖受损组,比较性别、年龄、空腹血糖、血清25-(OH)-D;、高血压和(或)血压高、糖尿病家族史、甲状腺结节和(或)囊肿、脂肪肝、血压、腹围、体重指数、血常规、肝功能、尿酸、血脂等变量的组间差异性,并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性。按血清25-(OH)-D;水平分为缺乏组(30 ng/mL),并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创建4种不同模型,分析不同25-(OH)-D;分组与空腹血糖受损的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 在本研究中,除外糖尿病家族史、甲状腺结节和/或囊肿、球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5个变量外,余变量在对照组和空腹血糖受损组间均具有显著差异性;血清25-(OH)-D;水平与空腹血糖受损呈正相关(r=0.112,P<0.001);与25-(OH)-D;缺乏组相比,在未调整任何变量时,不足组和适宜组的空腹血糖受损的OR(95%CI)为1.60(1.36~1.87)和1.58(1.16~2.14)。在调整众多变量后,不足组和适宜组的空腹血糖受损的OR(95%CI)为1.41(1.17~1.70)和1.44(1.01~2.05)。结论 血清25-(OH)-D;水平升高可能促进空腹血糖受损的发生,管理25-(OH)-D;水平或促进25-(OH)-D;向活性形式1,25-(OH);-D;的转化可能是预防空腹血糖受损的新措施。
-
-
张岩岩
-
-
摘要: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该院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红蛋白检测者174例为研究对象,健康者、空腹血糖受损者和糖尿病患者各58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空腹血糖为(8.02±0.75)mmol/L,健康组空腹血糖为(5.15±0.34)mmol/L,空腹血糖受损组空腹血糖为(6.58±0.49)mmol/L。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和空腹血糖受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联合应用对糖尿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采取其中任何一项指标检测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的诊断利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的方法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
-
张彤;
张梦千;
彭方书;
王刘玉
-
-
摘要:
目的探讨成人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血尿酸(SUA)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评估年龄、体质指数(BMI)、血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因素对该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江苏省太湖疗养院健康体检的无锡地区成人空腹血糖异常人群2243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受试者BMI、血压、TG、TC、HDL-C、LDL-C、空腹血糖(FPG)、SUA等指标,并进行baPWV测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SUA与baPWV之间关系。结果将SUA水平进行三等分组,相较于第一等分组患者(<313),第二等分组患者(313≤N2<383)、三等分组患者(≥383)的baPWV水平均增加(95%CI:68.83,115.99,P<0.001;95%CI:89.76,136.95,P<0.001)。按性别进行分层,女性组也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无锡地区IFG人群SUA与baPWV呈现正相关关系,在女性人群中关联性较强。
-
-
罗方;
罗群;
张妤;
陈金波;
邓锐;
贾卫国
-
-
摘要:
目的评估脂肪质量(FM),瘦质量(LM),体型指数(ABSI),脂肪-瘦质量比值(FyM)是否与葡萄糖代谢紊乱(GMD)的糖尿病前期病变有关。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健康人群和新诊断GMD的患者240例,平均年龄(58.57±13.5)岁;其中男149例,女91例。通过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分为以下组:①正常糖耐量(NGT);②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异常(IGT);③IGT;④IFG。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所有受试者的体质量、腰围(WC)、FM和LM,测算体质指数(BMI)、ABSI、FyM。结果NGT组受试者BMI、腰围WC、总体脂和FyM、ABSI更低,空腹血糠(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水平也更低。不同糖尿病前期病变的个体在BMI、WC和体脂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FG患者的体脂和FyM低于IFG+IGT组,ABSI和FyM与糖尿病前期病变各类型之间相关性均高于其他人体测量指标。结论与其他人体测量指标相比,FyM和ABSI与糖尿病前期病变的所有类型:IGT、IFG、IGT+IFG的患病均有较强的相关性,ABSI和FyM均为患IGT、IFG和IFG+IGT的影响因素,对糖尿病前期病变具有更好的预测性。
-
-
王燕萍;
邬美花;
王朝迅;
丁晓颖;
彭永德
-
-
摘要:
目的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老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体检的空腹血糖受损(IGT)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406例50岁及以上体检诊断为IG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B超检查结果分为IGT合并NAFLD组(合并组,232例)、IGT未合并NAFLD组(非合并组,174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分析IGT合并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合并组女性比例、合并高血压比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肌酐(Ccr)、血清尿酸(SUA)均高于非合并组,而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非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5.337,95%CI:2.990~9.526)、BMI高(OR=1.702,95%CI:1.504~1.926)、TG升高(OR=1.168,95%CI:0.994~1.373)、FPG升高(OR=3.175,95%CI:1.054~9.559)是IGT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GT合并NAFLD患者以女性居多,BMI更高,糖脂代谢紊乱更严重。需加强对IGT人群(尤其是女性)的体质量管理、预防血脂异常,降低NAFLD的发生风险。
-
-
孙盼盼;
柴健;
董玮;
陶宝玲;
周得颛;
张军喜;
蒋丽芳
-
-
摘要:
目的:探讨河南省农村备孕妇女空腹血糖异常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河南省158个县区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农村计划妊娠的育龄妇女386786人,分为空腹血糖正常(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尿病(DM)组,IFG和DM为空腹血糖异常.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研究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和DM者分别有7900例(2.0%)和4158例(1.1%),空腹血糖异常率为3.1%;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IFG和DM的风险均升高(P<0.05).与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相比,高中及以上者发生IFG(OR=1.208,95%CI1.148~1.272)和DM(OR=1.139,95%CI1.062~1.221)的风险均增加.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和肥胖、高血压、促甲状腺激素(TSH)异常、烟草暴露和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者发生IFG和DM的风险均升高(P<0.05),既往有妊娠史者发生IFG(OR=0.870,95%CI0.823~0.921)和DM(OR=0.812,95%CI0.750~0.878)的风险均降低.结论:高龄、文化程度高、超重和肥胖、高血压、TSH异常、烟草暴露和HBV感染是空腹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既往有妊娠史是空腹血糖异常的保护因素.
-
-
张彤;
张梦千;
吕燕;
彭方书;
陆昀
-
-
摘要:
目的探究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血尿酸(SU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以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江苏省太湖疗养院健康体检的无锡地区150例IFG人群(观察组,6.1 mmol/L≤FPG<7.0 mmol/L)和150例空腹血糖(FPG)正常人群(对照组,FPG<6.1 mmol/L)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性别IFG与SUA水平、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IFG人群胰岛素抵抗指数(3.04±1.23),SUA水平(389.56±73.74);FPG正常人群胰岛素抵抗指数(1.62±1.41),SUA水平(327.23±89.54);IFG人群的胰岛素抵抗指数、S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IFG人群胰岛素抵抗指数(2.92±1.43),SUA水平(382.65±83.23);女性IFG人群胰岛素抵抗指数(3.89±1.34),SUA水平(318.58±62.12);男性IFG人群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女性,SUA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G人群的SUA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注重IFG人群血糖水平的管理,改善糖调节机制,可降低IFG人群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
-
王晓华;
曾雅琳;
郭萃蓉
-
-
摘要:
目的调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空腹血糖受损(IFG)和胰岛素抵抗情况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健康管理门诊诊治的NAFLD患者110例,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计算NAFLD纤维化评分(NFS),以NFS﹥0.676被定义为存在进展性肝纤维化。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AFLD患者发生进展性肝纤维化的因素。结果经OGTT试验,发现本组糖耐量正常(NGT)者43例,糖耐量异常(IGT)者35例和IFG者32例;IFG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和HOMA-IR指数分别为(6.6±0.3)mmol/L、(10.9±2.4)μU/mL和3.2±0.9,显著高于IGT组【分别为(5.6±0.7)mmol/L、(8.5±2.2)μU/mL和2.4±0.5,P<0.05】或NGT组【分别为(5.5±0.6)mmol/L、(7.4±1.9)μU/mL和1.8±0.4,P<0.05】,而IGT组FINS和HOMA-IR指数显著高于NGT组(P<0.05);IFG组血清Ⅳ型胶原、PCⅢ、LN和HA水平分别为(75.7±9.6)ng/mL、(146.3±13.1)ng/mL、(132.7±15.2)ng/mL和(189.6±17.5)ng/mL,显著高于IGT组【分别为(63.9±8.4)ng/mL、(133.3±10.7)ng/mL、(122.4±13.4)ng/mL和(163.9±18.6)ng/mL,P<0.05】或NGT组【分别为(59.4±7.4)ng/mL、(128.6±11.6)ng/mL、(109.4±8.9)ng/mL和(150.2±13.2)ng/mL,P<0.05】,而IGT组Ⅳ型胶原、LN和HA水平显著高于NGT组(P<0.05);本组18例患者被判断为存在进展性肝纤维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FG(OR=1.528)和IR(OR=1.714)是NAFLD患者发生进展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AFLD患者发生IFG时已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可能促进了肝纤维化进程。
-
-
李婷婷;
杨丽辉
-
-
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等症状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的疾病[1]。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引起组织及器官的慢性损伤从而造成一系列的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如能早期有效筛查,识别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受损)及糖尿病。
-
-
QIANEnuo;
钱婀娜
- 《2018年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四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对仅存在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胰岛功能的影响及疗效. 方法:72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除了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即糖尿病饮食、运动治疗外,还给予津力达颗粒治疗8周,对照组仅采用生活方式干预8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血糖指标水平、胰岛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明显降低,胰岛细胞功能明显提高,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降低(P<0.05). 结论:津力达颗粒能有效改善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糖水平,延缓胰岛细胞功能的衰退,降低胰岛素抵抗.
-
-
YU Rui;
俞瑞;
WANG Yinghong;
王迎洪;
WANG Shuxia;
王淑霞
- 《2015慢性病健康管理高峰论坛暨新疆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业委员会健康管理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健康体检者中空腹血糖受损合并高尿酸血症者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14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部体检的体检者57808例,选择空腹血糖受损者2656例,将空腹血糖受损者分为正常尿酸(NUA)组2142例与高尿酸(HUA)组514例,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变化并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1.健康体检者中空腹血糖受损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为19.35%,其中男性433例,女性81例,男女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分别23.53%和9.93%;2.HUA组的TG、DBP、BMI、尿素氮、肌酐、SUA均高于NUA组(P<0.05),HDL-C低于NUA组(P<0.05);3.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尿素氮、TG为健康体检者中空腹血糖受损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结论:健康体检者中空腹血糖受损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可能为体重指数、尿素氮和甘油三脂.
-
-
-
王瑞英;
杨帆
-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高血压前期及合并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动脉弹性及网膜素-1 水平的变化,探讨网膜素-1与高血压前期及其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4-10月门诊和体检中心的理想血压和高血压前期人群共190人.根据血压及空腹血糖水平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45例,单纯高血压前期组(PH 组)53 例,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42例,高血压前期合并空腹血糖受损组(PH+IFG 组)50例.所有入选对象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计算脉压、体质量指数(BM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肌酐(Cr),采用动脉硬化诊断仪测量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双抗夹心 ABC-ELISA 法测定网膜素-1.结果:baPWV在PH组和IFG组明显高于NC组(均P0.05);血压和血糖之间无交互作用。对网膜素-1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网膜素-1与BMI、收缩压、脉压、FPG,TC,TG,baPWV呈负相关,而与HDL-C呈正相关(均P<0.05).进一步分别以baPWV、网膜素-1为因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网膜素-1为影响baPWV的独立因素,年龄对baPWV的影响最大;而BMI、TG为影响网膜素-1的独立因素,BMI对网膜素-1的影响最大。结论:高血压前期和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即存在动脉弹性的减退和网膜素-1水平的下降,血压血糖交互作用可能加重动脉硬化的程度。网膜素-1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新的独立预测因子或危险因素。
-
-
王晶;
周永;
高京生;
吴寿岭;
赵性泉
- 《第一届华北地区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北京地区神经病学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动脉硬化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是一项评估动脉硬化的无创检查方法.糖尿病可以增加baPWV,是否作为糖尿病前期的空腹血糖受损(IFG)也对baPWV有影响尚存在争议.本文通过随机抽取唐山开滦集团的5081位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占59.8%)的职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APAC研究).每个受试者都收集BaPWV,空腹血糖及可能的血管危险因素(BMI,血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血糖(GLU),高敏C反应蛋白(CRP),同行半胱氨酸(HCY)以及尿酸(UA))进行研究.BaPWV<1400cm/s视为正常,而>1400cm/s视为动脉硬化.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FPG与baPWV的关系。结果表明动脉硬化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动脉硬化的程度也随之增加,尤其是男性。糖尿病前期对动脉硬化的影响及导致性别差异的相关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
刘夏妮;
职凤贤
- 《2013年陕西省兵工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针对许多体检没有被诊断为糖尿病,而空腹血糖偏高的同志认为自己健康.探讨空腹血糖受损是否会引起血脂的改变及其与高血压、肥胖的关系.对全所2010年体检数据统计结果,处于空腹血糖受损阶段的体检者,其胆固醇、甘油三酯、高血压、肥胖症都显著高于正常人,与糖尿病组比较,只有甘油三酯略低,其他各项与糖尿病没有明显差别.分析表明,这些现象与医学界的普遍认识是一致的,符合一般规律.空腹血糖受损者需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减轻体重、改变不良的生活,并结合必要的药物干预.
-
-
-
-
JIANG Xial;
蒋霞;
TONG Xing;
童星;
YUAN Linxi;
袁林喜;
QIN Liqiang;
秦立强
- 《“硒发现20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为了探讨补硒对空腹血糖受损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单纯高脂饲料组(HFD,饲料硒含量0.3mg/kg),另外两组在HFD基础上添加富硒小麦(HFD+Se+,硒含量0.6mg/kg;HFD+Se++,硒含量1.2mg/kg).实验前和实验第5周、10周、16周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发现,无论补硒与否,高脂喂养大鼠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从第10周开始3个高脂组FBG和FINS明显上升,提示空腹血糖受损.第16周时,HFD+Se+组和HFD+Se++组FINS显著低于HFD组,HFD+Se+和HFD+Se++组HOMA-IR显著低于HFD组,HFD+Se++组ISI显著高于HFD组.结果说明,补硒改善了空腹血糖受损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提高了胰岛素敏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