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稻作农业

稻作农业

稻作农业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57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经济、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2328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思想战线、浙江学刊、广西民族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亚洲食学论坛、第10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稻作农业的相关文献由30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志一、张居中、丁金龙等。

稻作农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5 占比:0.4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2328 占比:99.59%

总计:62585篇

稻作农业—发文趋势图

稻作农业

-研究学者

  • 刘志一
  • 张居中
  • 丁金龙
  • 严文明
  • 向安强
  • 汤陵华
  • 覃乃昌
  • 张敏
  • 杨玉璋
  • 胡耀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邱晓甜; 侯亮亮
    • 摘要: 随着动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和同位素考古等多个学科证据链的积累和完善,史前海岱地区生业变迁的特点和规律已基本明确。从后李文化至岳石文化,海岱地区史前先民生业经济经历了一个由广谱经济到原始农业,再到发达的农业经济的历程。其中,粟黍在农作物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然而,水稻的种植则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历时性变化,即水稻的大规模种植始于北辛文化,经大汶口文化的巩固,至龙山文化达到鼎盛,但岳石文化后则出现衰落之势。岳石文化之后,海岱地区的农业生产又回归到旱作粟黍农业的体系和传统之中。
    • 黄国勤
    • 摘要: 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全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江经济带稻作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是全世界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长江经济带稻作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历史久的特点.长江经济带稻作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和全球价值.今后,为实现长江经济带稻作农业文化遗产的世代相传和永续发展,应采取以下积极措施,如提高认识、增加投入、加强研发、开展合作、严格保护和严加管理等.
    • 金柝; 蚊子(图)
    • 摘要: 在楚国当个小小“吃货”吧楚国地处南方,物产丰饶,因此楚国人的饮食丰富多样。首先是主食。楚国地处传统的稻作农业区,粮食以稻米为主。在楚国的都城纪南城(今湖北省荆州市)内,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米,他们推测这里可能是以前楚国的粮食储藏库房。
    • 摘要: 2000年以来,在浙江省境内钱塘江上游和灵江流域的河谷盆地,陆续发掘出距今约一万年的上山文化遗址19处。位于浦江县的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袁隆平院士专门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上山文化的彩陶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彩陶,是中国彩陶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上山文化遗址群共同构成了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农业定居聚落,被考古界称之为“远古中华第一村”,标志着一个历史阶段的开端——上山文化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
    • 邱振威
    • 摘要: 基于古水田的发现和研究,本文选取一处现代水田的耕作层进行微体植物遗存提取与分析。结果显示,水稻扇型植硅体和水稻双峰型植硅体的百分比相对较低,浓度较高且自下而上趋于增加,水稻型禾本科花粉含量(平均超过50%)和浓度(高达5051个/克干样)均较高。总体上,这些反映了长期频繁的水稻种植活动。通过孢粉和植硅体构建的植被景观与采样点附近现在的植被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总体呈现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这项工作从技术层面深化了对水稻植硅体和水稻型花粉形态与梯度分布的认识,有助于对考古遗址文化堆积中提取的水稻植硅体和花粉进行甄别和形态对比;同时,对于古水田的判定、研究以及稻作农业发展的评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邱振威; 庄丽娜; 林留根
    • 摘要: 江苏泗洪雪南遗址是顺山集文化的又一处环壕聚落,其发现与发掘为探究顺山集文化环境景观与植物资源提供了新材料,尤其是弥补了古环境分析的缺环.孢粉和植硅体记录显示,顺山集文化时期,遗址周边常绿-落叶阔叶林趋于减少,以禾本科为代表的陆生草本植物发育,水域面积扩大、水体活动加强,气候总体暖湿且有波动,呈现适宜稻作农业发展的湿地景观.结合出土的大植物遗存和动物遗存分析,雪南遗址兼营采食或管理野生植物资源、水稻生产、渔猎与驯养家畜,反映了顺山集文化生业经济模式的共性.
    • 摘要: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抗区,由4个部分组成:瑶山遗址区、谷口高坝区、平原低坝区和城址区。遗产构成要素包括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工程和同时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良渚古城遗址体现了文化特性,向人们展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个以稻作农业为支撑、具有统一信仰的早期区域性国家,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 摘要: 经过几代考古学者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在百年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中国人是本土连续演化而来;中国是世界粟作与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中华文明具有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历史;夏商周三代创立大一统的王朝文明;秦汉开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总之,100年来的考古学实践不仅完全重建了中国史前史,也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有文献以来的历史时代的中国历史。
    • 生膨菲; 周宜静
    • 摘要: 本研究利用太湖以东考古遗址出土的炭化大植物遗存,结合相关聚落调查与环境考古研究成果,尝试探讨该地区马家浜文化至广富林文化时期(距今7000—3800年)的稻作农业发展与人类适应。结果表明,全新世长三角滨海地带的水环境变化深刻影响了这个地区马家浜文化至广富林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的演化轨迹。其中,良渚文化时期,浅水湿地的沼泽化过程可能促进了史前稻作农业社会的扩张发展;而距今4200年左右的全新世晚期气候干冷事件对太湖以东地区人类稻作农业活动产生了明显不利的影响;良渚至钱山漾-广富林文化时期太湖地区聚落和农业经济发生的转变,显示出史前稻作农业社会的脆弱性与弹性适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