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软件
社会性软件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19年内共计32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2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474198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距离教育、中国电化教育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第十六届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年会 、第十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3)等;社会性软件的相关文献由390位作者贡献,包括吕军莉、张树人、王雪峰等。
社会性软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74198篇
占比:99.93%
总计:474519篇
社会性软件
-研究学者
- 吕军莉
- 张树人
- 王雪峰
- 许丽华
- 邹燕
- 钟琦
- 刘华
- 周国华
- 常青伟
- 张璇
- 徐晓雄
- 徐维英
- 敖谦
- 李燕临
- 李玉斌
- 杜修平
- 殷旭彪
- 汪学均
- 王星
- 王朋娇
- 管锦亮
- 那一沙
- 雷体南
- 黄春梅
- 万力勇
- 何向阳
- 何恩贵
- 冯桂尔
- 刘善坡
- 刘晓静
- 刘镇
- 卢成林
- 卢明波
- 叶玲
- 周西柳
- 周运科
- 夏军
- 姚巧红
- 姚艳丹
- 姜珍珍
- 姜鲁
- 姬长全
- 孙福万
- 宋汉君
- 官海萍
- 宫树梅
- 庄秀丽
- 弓焱萍
- 张伟平
- 张剑平
-
-
-
何蕾;
刘敏
-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性逐渐进入了高校教学之中.社会性软件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用户能够通过计算机与其他用户开展学习和交流的一种软件.它为互助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高效学习的开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性软件,探讨了社会性软件在互助协作学习方面的功能,提出了相应的学习模式,期望能够推动高效学习、终身学习的实现.
-
-
姚巧红;
陈明君
-
-
摘要:
为探究社会性软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335篇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借助BI COMB、SPSS等工具,对社会性软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热点、进展与目前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宏观分析。研究发现,目前针对社会性软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3方面:一是对社会性软件的理论研究,以Web2.0为重点研究对象;二是个人学习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以非正式学习为主要方式;三是网络学习发展现状研究,以维基百科等社会性交互软件为主要研究对象。最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几点建议。
-
-
马启龙;
徐亚强
-
-
摘要:
在教师作用强度大的网络讨论学习中,几乎都是每个学生与教师的交互,缺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教师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教师的参与对教学群体交互的影响非常巨大,资源控制集中在教师手中.学生主体作用在强度大的网上讨论学习中,教学交互更为频繁,生生交互有所增加;教师的参与对教学群体交互的影响较小;教师是网上教学交互的核心人物,但除教师外还会有一些“意见领袖”式的学习者;资源分布相对分散、合理.
-
-
姚艳丹;
叶玲;
章志萍
-
-
摘要: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得到普遍认可,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入手,对高校英语教学新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是适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
-
-
吕军莉
-
-
摘要:
课前预习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始流行于全球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该教学模式将知识获取的过程置于课堂之外,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内容相关视频或者其他资料自主完成,而社会性软件具有承载或传播教学资料的超强能力.本研究首先对于目前流行的社会性软件及其教育功能进行了分析,对社会性软件在于知识获取阶段所能扮演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社会性软件对于知识获取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以便对开展反转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
-
吕军莉
-
-
摘要:
课前预习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始流行于全球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该教学模式将知识获取的过程置于课堂之外,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内容相关视频或者其它资料自主完成,而社会性软件具有承载或传播教学资料的超强能力.本研究首先对于目前流行的社会性软件及其教育功能进行了分析,对社会性软件在于知识获取阶段所能扮演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社会性软件对于知识获取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以便对开展反转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
-
-
-
李哲;
解月光
-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社会性软件的发展与迅速普及,为人们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成为支持初中生学科学习最为便利的技术途径.本文通过对176名初中生使用社会性软件进行学科学习的现状、态度、偏好和影响因素的调查与统计分析,揭示社会性软件在支持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提高教师应用意识,使应用指向智慧学习,搭建初中生个人学习空间。
-
-
王敏
- 《第十六届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国内外关于非正式学习的研究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从实践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却不多,因此本文应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从主观形态、应用情况、学习形式、学习效果和影响因素这五个方面出发,对大学生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情况做了调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建议和对策,以期达到利用社会性软件来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
-
弓焱萍
- 《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CBE)学会年会》
| 2012年
-
摘要:
在教育领域,社会性软件不管是用于学习者的自学、教师的授课、问题的解决、探究还是团队的协作,都必将产生教学方式的变革,为教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一个多维度的空间,促进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知识能力的构建.通过对比几种社会性软件应用于教学的模式,让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社会性软件,看待学习的过程.社会性软件能很好地支持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补充传统的教学。不同的社会性软件各有特点和优势,基于此构建的教学模式也如此,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优劣之分,要根据不同的应用情境来选取合适的教学模式。
-
-
疏凤芳;
赵呈领;
万力勇
- 《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CBE)学会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社会性软件、混合学习是近几年教育中关注的热点,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文章将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混合学习引入这门课的教学中,构建课程学习环境、设计学习过程,并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学习者聊天记录、博客反思日志、论坛跟帖讨论、群投票等分析学习效果,结果表明,该模式的运用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参与度,提升了学习者的教育技术能力.
-
-
陈斌;
丁小宇
- 《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CBE)学会年会》
| 2012年
-
摘要:
微博作为一种社会性软件越来越得到大学生的青睐和欢迎,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解微博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本研究对华南师范大学本科生展开了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在使用社会性软件的频率,大学生使用社会性软件的频率及其关注点、学习的态度趋向,影响其信息素养、学习习惯以及知识面的状况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并从学生自身和学校教育者两个层面对大学生利用微博开展学习提出了相关建议.利用社会性软件进行学习是经济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新方式;充分利用社会性软件促进大学生的学习,促进高校培养出更多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优质创新人才,具有显著的必要新和必然性。
-
-
程思思;
于素云
- 《2011教育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TIF2011)》
| 2011年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性软件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之中.社会性软件的应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也是教育界中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文章从社会性软件教育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社会性软件的定义和功能,剖析了社会性软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即运用社会性软件,帮助教学反思,发掘教师隐形知识,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交流,并提出社会性软件应用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建议,如需要教育界人士热心参与,参与者要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和探索精神,扬长避短合理使用社会性软件,最终帮助教师实现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
-
王慧
- 《2011教育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TIF2011)》
| 2011年
-
摘要:
随着社会性软件的发展与普及,个人学习环境从现实生活扩展到网络空间,学习形式发生本质的变化.本文指出使用社会性软件学习与以往远程学习的不同,对基于社会性软件的个人学习环境中的因素进行分析,对远程学习理论的扩充具有一定的意义.
-
-
李凡;
陈琳
- 《2011教育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TIF2011)》
| 2011年
-
摘要:
社会性软件是一类基于互联网强调协作与交互的工具,它将技术和人际交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Web2.0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网络教育和应用的发展趋势,为大学生的学习起到极好的支持作用.本文调查分析了大学生使用社会性软件进行学习的现状,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提出培养大学生社会性软件应用能力及社会化网络学习能力的几点建议.
-
-
刘华;
敖谦;
叶冬连
- 《第十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3)》
| 2013年
-
摘要:
文章对混合学习定义、知识管理的内涵、社会性软件的特性进行了分析,阐述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知识管理与社会性软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这种联系来促进混合学习下大学生知识管理网络化模式探究构建,以期通过这种模式促进大学生群体在web2.0时代充分利用常用好用的社会性软件有效的进行知识管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