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酰脲
磺酰脲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63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4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42888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农药科学与管理、浙江化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2009年中国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农药与环境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植物化学保护和全球法律一体化”国际研讨会等;磺酰脲的相关文献由121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正名、李永红、H·比林格等。
磺酰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2888篇
占比:99.57%
总计:43072篇
磺酰脲
-研究学者
- 李正名
- 李永红
- H·比林格
- G·施纳贝尔
- E·哈克
- 张伟
- 王素华
- H·恩格勒特
- 张启祥
- 管敏华
- J·凯瑟
- K·保尔
- L·威尔姆斯
- 周莎
- 张志伟
- 朱刚
- 王礼文
- 陈佛祥
- D·马尼
- H·比伦格
- L·维尔姆斯
- 王建国
- 王玲秀
- 黄明智
- H·P·赫夫
- 陆阳
- 魏巍
- 黄路
- A·戈德史密斯
- A·祖尔考
- D·斯瑞博
- D·福伊希特
- D·马尼亚
- E·海克
- H·约格莱恩
- K·洛兰茨
- K·鲍尔
- U·格拉赫
- 万灵书
- 仰云峰
- 吴健
- 徐强
- 徐志康
- 曾庆斌
- 牛聪伟
- 王宝雷
- 班树荣
- 石田泰雄
- 肖芳政
- 肖荣钦
-
-
武磊;
李永红;
周莎;
李正名;
王忠文
-
-
摘要:
基于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在氯磺隆分子中苯环的5位引入不同磺酰氨基,设计合成了4个氯磺隆衍生物(H01~H04),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有效成分150 g/hm^(2)测试浓度下表现出较好的除草活性,其中:苗前处理时,H01、H02及H04对油菜生长的抑制率均高于85%,H01对反枝苋的抑制率为100%,优于对照药剂氯磺隆(68.8%);苗后处理时,H04对油菜和反枝苋的抑制率均与氯磺隆相当,对稗草的抑制率(85.2%)优于对照药剂氯磺隆(68.8%)。安全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小麦和玉米生长的抑制率均低于氯磺隆。苗前处理时,H01和H04对小麦安全,H01~H04对玉米的抑制率均低于氯磺隆;苗后处理时,H01~H04对玉米生长无抑制作用。降解试验结果表明,H01~H04在碱性土壤(pH 8.39)中的降解半衰期为44.43~53.32 d,比氯磺隆的半衰期(157.53 d)明显缩短。研究结果表明,H01和H04可作为潜在的小麦田和玉米田磺酰脲类除草剂候选药物。本文可为进一步设计具有高效除草活性、降解速率快以及作物安全性高的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提供参考。
-
-
张径舟;
周在富;
黎庆;
孔庆新;
姚远
-
-
摘要: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异质性、代谢性的困扰全球的慢性终身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致的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亦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者可导致死亡。DM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而常见的DM主要以2型糖尿病为主;故文章主要阐述2型糖尿病的常见药物;
-
-
-
-
陈伟;
李玉新;
李永红;
于淑晶;
熊丽霞;
李正名
-
-
摘要:
利用药效团拼接和生物电子等排的原理,以氯磺隆和三氟甲磺隆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氰基苯基磺酰脲衍生物,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离体抑菌活性和杀虫活性显著.在50 mg·L-1测试剂量下,5c,5f和5g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0.3%,80.3%和83.6%.5j对东方粘虫在5 mg·L-1测试浓度下的杀虫率可达50%.5a和5b在0.1 mg·L-1处理浓度下,对尖音库蚊幼虫的杀死率分别为100%和50%,优于对照样氟虫酰胺(20%);当测试浓度为0.01 mg·L-1时,5a对蚊幼虫仍具有70%的致死率,LC50=0.0023 mg·L-1.
-
-
田艳;
马明忠;
赵彦军
-
-
摘要:
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点,已成为最常用的除草剂之一.随着这些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除草剂残留的问题和对农作物产生的危害问题已经被广泛重视.由于磺酰脲类除草剂在生物样品和环境中都微量存在,其热稳定性和化学性质不稳定,在酸性条件易水解,并且最大残留限量日益严格,造成残留分析成为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分析了磺酰脲除草剂的相关性质,并就近几年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分析做了简单介绍,其中还包含检测技术和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详细介绍了仪器分析法、免疫分析法、分析印迹检测技术和生物测定法等几种重要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检测方法.虽然磺酰脲类除草剂对人畜低毒,但用于农作物投毒案件还时有发生,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对农作物投毒案件的理化检验有所帮助.
-
-
张宗俭
-
-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对农产品与食品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农药和植物保护产业的发展也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此外农药、化肥零增长方案的实施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农药未来的研发、生产、经营、应用与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除草剂作为占有农药产值半数以上的重要产品类别,其产品开发以及助剂、
-
-
魏如翰
-
-
摘要:
当前,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化学除草剂已成为高效农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化学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品种使用不当或施药方法不对,给当季或后茬作物造成严重药害,特别是对蔬菜(瓜)药害非常严重。因此,为了预防和缓解除草剂对瓜菜产生的药害,必须熟练掌握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施用方式、施用剂量以减轻或者消除药害。下面我就谈一下关于除草剂药害的预防和补救措
-
-
-
陈伟;
魏巍;
李玉新;
万莹莹;
刘巧霞;
李永红;
于淑晶;
李正名
-
-
摘要: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2-甲基-6-硝基苯磺酰脲衍生物(4a~4p),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盆栽法除草测试结果表明,在300 g/ha剂量下,目标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芽前或芽后除草活性.进一步筛选发现,在75 g/ha剂量下,化合物4b,4g,4h,41和4p对油菜、反枝苋和稗草具有98%以上的除草活性,与对照药单嘧磺隆(100%)和氯磺隆(≥96.3%)相当.另外,部分化合物对真菌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化合物41对油菜菌核病菌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 =9.20 mg/L(对照药多菌灵的EC50 =5.79 mg/L).
-
-
黄亮;
席聘贤;
徐旻;
曾正志
- 《2009年中国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磺酰脲类药物是治疗NIDDM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重要药物,除了直接作用于胰腺外,还能增强胰岛素在肝脏、骨骼肌、脂肪组织的作用,减少肝糖输出、刺激肝脏糖酵解以及增强糖元合成酶的活性作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盐酸二甲双胍是继苯乙双孤之后又一个疗效稳定、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临床常用降糖药品,其降血糖作用主要为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促进肌肉组织无氧酵解,拮抗胰岛素因子,减少葡萄糖经消化道吸收而降低血糖。为充分发挥上述两类降糖药物各自的药理作用,临床常将二者联合用药。本研究设计将二甲双胍和磺酰脲母体结构结合,合成一种具有两种降血糖作用机理的药物,对进一步研究糖尿病发病机理、探讨上述两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和新药设计等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对甲基苯磺酰胺的氨基进行修饰,再与二甲双胍反应,得到化合物的单品,其结构如图1所示。
-
-
欧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步海燕
- 《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类作用独特的除草剂,可用于防除多种作物和蔬菜地各种阔叶杂草和某些禾本科杂草,同时因其用量低(10~40 g·hm-2)、对哺乳动物低毒以及独特的除草活性等特点而受到普遍应用,因此了解磺酰脲类除草剂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及归趋对于其科学合理使用、防止作物药害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几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水体中的水化学降解机理进行了简单评述,并根据水解机理的不同将分为不带吡啶和三嗪环、带三嗪环和带吡啶环等3大类磺酰脲类除草剂,讨论了在水体中的转化以及黏土矿物的催化水解途径.
-
-
-
-
-
-
-
王学林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5年农作物药害预防及控制技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磺酰脲类麦田除草剂是70年代末期开发的一类超高效除草剂,以其生物活性高、使用方便、选择性强、杀草谱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甲磺隆、氯磺隆除草剂在土壤中残效期长、分解慢,长期使用,田间累积不断增加,对后茬作物的正常生长构成威胁。本文对磺酰脲类麦田除草剂对后茬大豆的药害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
-
欧晓明;
步海燕;
裴晖;
唐德秀;
黄明智
- 《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
| 2010年
-
摘要:
甲硫嘧磺隆,试验代号为HNPC-C9908,化学名称为2-(4-甲氧基-6-甲硫基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麦类作物田各种阔叶杂草和一些禾本科杂草,且对作物安全。本文采用HPLC研究了甲硫嘧磺隆在水体中的水解动力学以及各种环境因子(如pH值、温度、粘土、微生物和表面活性剂等)对甲硫嘧磺隆水解的影响,同时采用LC/MS手段分离鉴定降解产物,探讨了其水解机理。结果表明,甲硫嘧磺隆在pH1~7缓冲溶液中降解速率呈缓慢减少的态势,而pH8-10范围内呈现随碱度增加,水解速率则呈显著增加态势。甲硫嘧磺隆在pH5、7、9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甲硫嘧磺隆水解速率明显加快。存在于池塘水和稻田水中的微生物对甲硫嘧磺隆的降解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水解速率常数相对于灭菌前后没有明显差异。这三种表面活性剂0205、EL-40和NP-20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甲硫嘧磺隆的水解速率,同时发现表面活性剂0205对降解的影响明显的促进作用,EL-40和NP-20对甲硫嘧磺隆的水解没有明显的影响,EL-40对水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NP-20则对甲硫嘧磺隆的水解用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也发现甲硫嘧磺隆在粘土矿物的影响下,降解速率较在重蒸水中慢很多,说明粘土矿物对甲硫嘧磺隆药剂的吸附影响了其的降解速率。经LC-MS鉴定发现,甲硫嘧磺隆在水解的主要降解产物为2-苯甲酸甲酯基磺酰基氨基甲酸酯、2-氨基-4-甲氧基-6-甲硫基嘧啶、2-氨基-4-甲氧基-6-甲基亚砜嘧啶,2-氨磺酰基苯甲酸甲酯和2-亚磺酸基苯甲酸甲酯。
-
-
-
-
-
-
-
-
-
-
- 阿文蒂斯药物德国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01-10-24
-
摘要:
式Ⅰ的取代的苯磺酰脲与硫脲,其中R1、R2、E、X、Y和Z具有权利要求书所给出的含义,该化合物对自主神经系统显示出作用。本发明涉及式Ⅰ化合物在自主神经系统机能障碍治疗和预防中的用途,特别是迷走神经机能障碍,例如在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下,还涉及在制备用于该治疗和预防的药物中的用途。此外,本发明涉及式Ⅰ化合物与β-受体阻滞剂组合的用途,涉及包含至少一种式Ⅰ化合物和至少一种β-受体阻滞剂的产品和药物制剂,还涉及新颖的化合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