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除草活性

除草活性

除草活性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339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3篇、会议论文152篇、专利文献126674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杂草科学、世界农药、现代农药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第九届全国新农药创制学术交流会、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等;除草活性的相关文献由2498位作者贡献,包括贺红武、李斌、杨华铮等。

除草活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3 占比:0.65%

会议论文>

论文:152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26674 占比:99.23%

总计:127659篇

除草活性—发文趋势图

除草活性

-研究学者

  • 贺红武
  • 李斌
  • 杨华铮
  • 胡方中
  • 邹小毛
  • 李永红
  • 朱有全
  • 李正名
  • 刘斌
  • 崔东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克; 张帆; 杨辉斌; 李斌
    • 摘要: 以2-(2-氟-4-氯-5-炔丙氧基苯基)-四氢咪唑并[1,5-a]吡啶-1,3(2H,5H)-二酮(a)为先导化合物,对苯环5-位取代基进行变化合成了11个哌啶并咪唑啉二酮类化合物,并测试了其对苘麻生长的抑制率。结果表明2-(4-氯-5-乙氧基-2-氟苯基)四氢咪唑并[1,5-a]吡啶-1,3(2H,5H)-二酮(I-1)、2-氯-5-(1,3-二氧六氢咪唑并[1,5-a]吡啶-2(3H)-基)-4-氟苯甲酸乙酯(I-6)和1-乙氧基-2-甲基-1-氧丙烷-2-基2-氯-5-(1,3-二氧六氢咪唑[1,5-a]吡啶-2(3H)-基)-4-氟苯甲酸酯(I-11)对苘麻生长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但低于先导化合物a的。对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为发现高除草活性的PPO抑制剂提供参考。
    • 程松波; 章乐乐; 王秦; 胡航; 徐德锋
    • 摘要: 为了制备嘧草醚固体分散体,研究不同载体对嘧草醚的增溶效果、溶出特性及除草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PEG-4000、PEG-6000、PVP-K30,采用溶剂-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嘧草醚固体分散体,采用HPLC测定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度,筛选出最佳载体及药载比,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固体分散体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盆栽法测定嘧草醚固体分散体对稗草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以上3种载体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嘧草醚的体外溶出,其中以PVP-K30为载体、药载比为1∶6的固体分散体溶出度最高;药后7、15 d,嘧草醚-PVP-K30固体分散体对稗草的生物活性高于嘧草醚可湿性粉剂。
    • 周毅峰; 黄继光; 孔德宁; 唐巧玉; 周利娟
    • 摘要: 秃杉提取物除草活性筛选结果表明,100μg/mL的乙酸乙酯层萃取物对胜红蓟的根长和鲜重抑制率均达到100%。通过活性追踪,利用各种色谱和波谱学方法分离鉴定了2种化合物:taiwanin E(1)和taiwanin H(2)。进一步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龙葵和胜红蓟具有优异的根长抑制活性,处理7天后的IC_(50)值分别为6.84和8.76μg/mL,化合物2对龙葵、马齿苋、薇甘菊、荷莲荳草的根长IC_(50)值均在10μg/mL以下;二者对胜红蓟的鲜重抑制活性最高,处理7天后的IC_(50)值分别为24.12和21.31μg/mL。细胞毒力研究发现taiwanin H能破坏烟草细胞核,并表现出良好的细胞毒性。化合物1、2的除草活性为首次报道。
    • 王恒智; 王立鹏; 孙瑞红; 金涛; 彭学岗; 王金信; 刘伟堂
    • 摘要: 【目的】筛选出有效防治果园长柔毛野豌豆生草田杂草的茎叶处理剂,为果园长柔毛野豌豆生草田杂草的化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室内盆栽比较了8种除草剂对长柔毛野豌豆的安全性和常见杂草的生物活性,筛选药剂进行复配,进一步研究复配制剂的联合除草类型,测定其对长柔毛野豌豆的安全性及其在长柔毛野豌豆与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并对复配制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灭草松、咪唑乙烟酸与精喹禾灵茎叶喷雾处理在2×田间推荐剂量下对长柔毛野豌豆安全。咪唑乙烟酸在长柔毛野豌豆与碎米莎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播娘蒿、牛繁缕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大于2.0;灭草松在长柔毛野豌豆与荠菜、播娘蒿、牛繁缕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小于0.7,安全性差;精喹禾灵在长柔毛野豌豆与牛筋草、狗尾草、马唐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大于8.8。联合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与精喹禾灵按不同质量比复配后对马唐、牛筋草、看麦娘、牛繁缕、播娘蒿、荠菜的联合作用类型均为加成作用,其中以质量比2∶1复配后,选择性指数在2.4~8.9之间。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咪唑乙烟酸和精喹禾灵复配后在有效成分125~150 g·hm;剂量下,于杂草2~3叶期、长柔毛野豌豆3~5复叶期茎叶喷雾处理,药后30 d对荠菜、播娘蒿和看麦娘的总体鲜质量防效在86%以上,同时对长柔毛野豌豆安全。【结论】咪唑乙烟酸和精喹禾灵复配可以作为果园长柔毛野豌豆生草田防除杂草候选药剂。
    • 范洁群; 温广月; 曲明清; 王伟民
    • 摘要: 氯氟吡啶酯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最新研制开发的芳基吡啶甲酸酯类除草剂。为了明确其在水稻田的应用技术,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氯氟吡啶酯对稻田主要杂草的防效以及对8个水稻品种的安全性,同时开展了田间药效评价试验。温室测定结果表明,氯氟吡啶酯对鸭舌草、鳢肠、耳基水苋、碎米莎草、异型莎草和稗均有较好的除草活性,对千金子的除草活性相对较差。氯氟吡啶酯对上述杂草的GR_(90)分别为12.8、13.0、13.1、16.0、16.0、26.0 g/hm^(2)和59.1 g/hm^(2)(有效成分剂量,下同)。水稻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氯氟吡啶酯36、45、54 g/hm^(2)于水稻4~5叶期喷施,对供试的8个水稻品种生长安全,未见产生药害症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氟吡啶酯13.5 g/hm^(2)对鸭舌草、耳基水苋和异型莎草的防效高达90%以上,防除稻田稗时,需提高使用剂量至27 g/hm^(2)。喷施氯氟吡啶酯13.5~54 g/hm^(2)提高了水稻产量,与清水对照处理相比,增产24.89%~31.90%。综上,氯氟吡啶酯是一个速效、广谱且对水稻生长安全的除草剂品种,在我国稻田杂草治理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和价值。
    • 赵卓然; 李佳康; 李占斌; 陈雨; 黄玉乾; 李文琪; 姬志勤; 魏少鹏
    • 摘要: 以2,5-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和三氟羧草醚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3个系列20个新的三氟羧草醚类似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采用小杯法和室内盆栽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III-02[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2-硝基苯甲酸-(6-甲基苯并噻唑-2-基)酯]对单子叶杂草的除草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药剂三氟羧草醚,其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和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根茎生长的EC_(50)值分别为2.03、0.93μg/mL和1.49、0.52μg/mL;在有效成分100 g/hm^(2)的施药剂量下,化合物III-02对单子叶杂草稗草、马唐及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的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明显高于三氟羧草醚,对阔叶杂草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及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的防治效果可达100%。初步构效关系表明,2-硝基苯甲酰衍生物的除草活性明显优于其2-甲氧基衍生物,三氟羧草醚苯甲酸酯衍生物对单子叶杂草的除草活性明显高于其苯甲酰胺衍生物。
    • 李晶晶; 田赐; 王明思; 刘禄威; 李沐阳; 马树杰; 张利辉; 董金皋
    • 摘要: 筛选和评价植物资源的除草活性可为新型植物源除草剂的研发提供候选材料和理论依据。本研究用种子萌发法和平皿法,评价了56科113种植物提取物对反枝苋和马唐种子萌发和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125 mg DW/mL的供试浓度下,大黄、牡丹皮、大叶三升麻、木香、佩兰、楸树、安息香树、泡桐、短叶罗汉松和杜衡提取物对马唐种子萌发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牡丹皮、佩兰、木香、鹿藿和短叶罗汉松提取物对反枝苋种子萌发和生长的抑制活性最为明显。毒力测定表明,楸树、木香、杜衡、泡桐、佩兰、安息香树和大叶三升麻提取物对马唐幼根的抑制中浓度(IC_(50))分别为39.30、5.93、13.93、28.69、8.72、19.19和15.19 mg DW/mL;对马唐幼芽的IC_(50)分别为48.22、8.13、15.28、42.12、22.39、7.78、23.43和12.92 mg DW/mL。木香、牡丹皮、短叶罗汉松、鹿藿、佩兰和紫背浮萍对反枝苋幼根的IC_(50)分别为2.46、2.85、2.59、1.03、2.24和2.79 mg DW/mL;对反枝苋幼芽的IC_(50)分别为7.05、31.21、24.17、4.52和32.72 mg DW/mL。可见,牡丹皮、佩兰、木香、鹿藿和短叶罗汉松5种植物提取物的除草活性较好,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 李涛; 袁国徽; 钱振官; 杨伟萍; 范洁群
    • 摘要: 为了筛选对菵草高效且对小麦安全的除草剂品种,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7种苗后除草剂对菵草的除草活性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5%唑啉草酯EC和15%炔草酯WP对菵草防效优异,ED_(90)仅为各自田间登记低剂量的1/3和1/2;50%异丙隆WP和7.5%啶磺草胺WG对菵草防效较好,ED_(90)与各自田间登记高剂量相当;69 g/L精噁唑禾草灵EW、30 g/L甲基二磺隆OD和70%氟唑磺隆WG对菵草的防效相对较差,ED_(90)约为各自田间登记高剂量的2.6、1.4倍和1.5倍。小麦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5%唑啉草酯EC和15%炔草酯WP在小麦和菵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最高,分别为8.7和7.0;其次是50%异丙隆WP、7.5%啶磺草胺WG和70%氟唑磺隆WG,选择性指数分别为3.3、2.3和2.2;69 g/L精噁唑禾草灵EW和30 g/L甲基二磺隆OD在小麦和菵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均小于2。综合考虑除草效果及安全性,5%唑啉草酯EC和15%炔草酯WP可作为小麦田防除菵草的优选药剂,50%异丙隆WP和7.5%啶磺草胺WG可作为小麦田防除菵草的备选或轮换药剂,而69 g/L精噁唑禾草灵EW、30 g/L甲基二磺隆OD和70%氟唑磺隆WG不适合在以菵草为优势种群的小麦田使用。
    • 曾梦蝶; 孟令涛; 曹洪玉; 寇俊杰
    • 摘要: 为研究3种复配增效剂对灭草松、草铵膦、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增效作用及其增效机制,并筛选出表现较好的增效剂,分别测定了以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渗透剂T)、异构醇醚和油酸甲酯为主要成分的3种复配增效剂以及分别添加了这3种复配增效剂的除草剂的静态表面张力(static surface tension,SST)、动态表面张力(dynamic surface tension,DST)、动态干燥度及接触角,并计算了黏附张力及黏附功。理化性能测试显示:以异构醇醚为主要成分的增效剂在降低除草剂的静态表面张力、加速动态表面张力的降低、减小接触角方面表现出的效果最为显著;以渗透剂T为主要成分的增效剂的效果次之;以油酸甲酯为主要成分的增效剂也略有效果,但最不显著。黏附张力及黏附功的数据表明,添加了以异构醇醚为主要成分的增效剂的除草剂药液在叶片上具有更强的黏附,更易在叶表皮持留、润湿。同时,室内药效评价结果也证实了理化性能表现最好的以异构醇醚为主要成分的增效剂添加于除草剂后具有最好的防治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