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作物安全性

作物安全性

作物安全性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化学工业、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821758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今日科苑、现代化农业、植物保护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第八届全国新农药创制学术交流会、江苏省杂草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等;作物安全性的相关文献由232位作者贡献,包括程亮、郭青云、任叶果等。

作物安全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21758 占比:99.99%

总计:821840篇

作物安全性—发文趋势图

作物安全性

-研究学者

  • 程亮
  • 郭青云
  • 任叶果
  • 朱海霞
  • 柳爱平
  • 欧晓明
  • 雷满香
  • Liu Aiping
  • 张宏军
  • 朱文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祥; 朱海霞
    • 摘要: 为明确杂草致病菌株GD-0221的除草活性与作物安全性,利用组织分离法从患病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部分离获得杂草致病菌株GD-0221,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利用菌饼接种法研究该菌株对5种阔叶杂草离体叶片的致病性,用发酵液喷雾接种法研究其对5种阔叶杂草的盆栽致病性和对青海主栽作物的安全性。根据菌株形态和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该菌株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该菌株对5种阔叶杂草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藜(Chenopodium album)、冬葵(Malva verticillata)、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均具有致病性,活体接种试验中杂草发病率为33.33%~100.00%,对密花香薷的致病效果最突出。作物安全性方面,该菌株对青稞(Hordeum vu lg are)、小麦(Triticum aestivum)表现安全,而对油菜(Brassica campestr)、蚕豆(Vicia faba)和豌豆(Pisum sativum)表现不安全。GD-0221菌株具有开发成为禾本科作物田防除阔叶杂草微生物除草剂的潜力。
    • 张秀雨; 李伟佳; 沈硕
    • 摘要: 为开发新型微生物除草剂,通过萌发袋法对嗜盐高地芽胞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菌株D30202抑制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活性进行测定。通过盆栽茎叶喷雾法对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物的杀草谱和作物安全性进行测定和评价,并以自生油菜Brassica napus L.为供试杂草对活性菌株的抑草机理进行初探。结果表明,嗜盐高地芽胞杆菌菌株D30202发酵液的正丁醇萃取物对十字花科杂草自生油菜的除草活性最为显著,同时对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coeleste、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而经正丁醇萃取物处理的自生油菜,其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呈持续下降趋势,表明该菌株的抑草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等代谢过程实现的。综上所述,高地芽胞杆菌D30202可开发为禾本科作物田十字花科杂草的生物除草剂。
    • 施生姣; 宋维敏; 程亮; 魏有海
    • 摘要: 【目的】探究分离菌株6-3、12-6和16-8对青海农田优势杂草猪殃殃、密花香薷、藜的除草活性以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为微生物除草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盆栽法进行菌株的除草活性及作物的安全性测定;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ITS及26S rDNA基因序列对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接种菌株16-8、12-6和6-3发酵液7 d后对猪殃殃的伤害率为90.17%、87.50%和0%,鲜重抑制率为88.63%、75.80%和9.41%;对密花香薷的伤害率为66.67%、75.00%和36.67%,鲜重抑制率为56.90%、62.72%和46.29%;对藜的伤害率为95.00%、37.50%和25.00%,鲜重抑制率为78.77%、43.25%和43.46%。作物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3株生防菌发酵液对供试的燕麦、蚕豆、青稞、小麦、油菜、豌豆和马铃薯等7种作物表现安全。经鉴定16-8菌株为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菌,12-6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6-3为季也蒙迈耶氏酵母菌。【结论】16-8菌株和12-6菌株对不同优势杂草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有开发为微生物除草剂的潜力,可开展杀草谱评价和微生物除草剂研发相关研究。
    • 摘要: 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认为,常规育种耐除草剂作物不是转基因或基因编辑方式产生的,主要通过光诱等方式产生,性状不稳定,登记常规育种耐除草剂作物用除草剂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可能会产生药害,对作物用药登记需要谨慎。为进一步规范常规育种耐除草剂作物用药登记,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建议,常规育种耐除草剂作物品种需要参照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4倍剂量施药方式,评价作物品种耐药性和除草剂对作物安全性
    • 武磊; 李永红; 周莎; 李正名; 王忠文
    • 摘要: 基于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在氯磺隆分子中苯环的5位引入不同磺酰氨基,设计合成了4个氯磺隆衍生物(H01~H04),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有效成分150 g/hm^(2)测试浓度下表现出较好的除草活性,其中:苗前处理时,H01、H02及H04对油菜生长的抑制率均高于85%,H01对反枝苋的抑制率为100%,优于对照药剂氯磺隆(68.8%);苗后处理时,H04对油菜和反枝苋的抑制率均与氯磺隆相当,对稗草的抑制率(85.2%)优于对照药剂氯磺隆(68.8%)。安全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小麦和玉米生长的抑制率均低于氯磺隆。苗前处理时,H01和H04对小麦安全,H01~H04对玉米的抑制率均低于氯磺隆;苗后处理时,H01~H04对玉米生长无抑制作用。降解试验结果表明,H01~H04在碱性土壤(pH 8.39)中的降解半衰期为44.43~53.32 d,比氯磺隆的半衰期(157.53 d)明显缩短。研究结果表明,H01和H04可作为潜在的小麦田和玉米田磺酰脲类除草剂候选药物。本文可为进一步设计具有高效除草活性、降解速率快以及作物安全性高的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提供参考。
    • 姜鹤; 路雨翔; 崇晓月; 曹克强; 位杰; 王树桐
    • 摘要: 以苹果锈病(Gymnosporangium yamadai)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6种三唑类杀菌剂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时间对苹果锈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作物安全性的影响,以期为苹果锈病的安全高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腈菌唑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均表现优良,预防试验中,40%腈菌唑EC 2 000倍和4 000倍于幼果期第2次药后10 d保护苹果叶片不受G.yamadai侵染的防治效果均达98%以上,治疗试验中,果实膨大期第4次药后16d抑制叶片病斑扩展的防治效果为90.89%和87.17%.作物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不同浓度于花芽露红期到果实膨大期施用,对苹果叶片、枝梢、花和果均无药害产生,果面无畸形和果锈.于花芽露红期到果实膨大期施药,只有10%苯醚甲环唑DC2 000倍和40%腈菌唑EC 4 000倍的单果质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其它各处理均下降9%以上.果实膨大期开始施药,供试药剂处理均未对果实生长产生显著影响.
    • 周沙; 李佳星; 华学文; 李永红; 刘斌; 陈安良; 陈杰; 李正名
    • 摘要: 磺酰脲类除草剂代表性产品氯磺隆曾为超高效的麦田选择性除草剂,后因降解速率慢、残留期长导致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而被禁用。经过对氯磺隆苯环5位基团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5-二甲氨基取代氯磺隆(Ia)和5-二乙氨基取代氯磺隆(Ib)不仅能够保持超高效除草活性,而且其在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中的降解速度显著提高。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应用价值,以油菜为指示作物研究了化合物Ia和Ib在温室土壤(河北沧州,pH 8.46)中的降解动态,并就其对后茬作物小麦和玉米的安全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别经有效剂量60 g/hm2的Ia和Ib处理的土壤对油菜的生长抑制呈逐渐缓解趋势,而经氯磺隆处理的土壤70 d后对油菜的抑制率仍大于70%。作物安全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Ia和Ib在有效剂量15~60 g/hm2下,对茎叶处理的小麦生长无显著抑制作用;此外,化合物Ia在有效剂量30~120 g/hm2下对茎叶处理的玉米还展现出一定的生长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Ia和Ib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 余露
    • 摘要: 近日,科迪华公布了一款计划在2022年推出的新型玉米除草剂Resicore■XL。Resicore■XL除草剂是一种具有三种强大作用模式的种植前、芽前和芽后玉米除草剂,含有乙草胺、硝磺草酮和二氯吡啶酸。新产品将提供更高的作物安全性和对高于11英寸的玉米的应用灵活性,可控制超过75种最顽固的阔叶和禾本科杂草。
    • 石圣杰; 莫良玉; 韦昌东; 王辉; 刘洋; 韦兰洁; 范稚莲
    • 摘要: 环江县是广西粮食主产区,该地区重金属污染严重,但国内对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修复技术缺乏.为了降低复合污染土壤上种植的农作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吸收重金属的影响,间种模式可以调节田间养分利用,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对土壤修复及产品改良有效.以矿区污染农田为背景,供试土壤为铅锌硫铁矿山的尾砂坝坍塌污染的土壤,进行了蜈蚣草-玉米、蜈蚣草-大豆、大豆-玉米、甘蔗-大豆的间种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时间1年,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含量,通过对比分析单种与间种作物各部位中的Zn、As、Cd、Pb的含量,探究间种模式对作物重金属的富集量和作物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物重金属含量变化受间种影响明显,玉米-大豆间种模式比玉米单种籽粒中Pb的含量下降38%.作物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也不同,As在大豆体内的分布规律为叶>茎>根,而Pb则为根>叶>茎.综上所述,在复合污染土壤中,间种可明显改善重金属对植物的污染,这些结果肯定了间作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一个可能切入点.但在试验区种植粮食作物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污染土壤还需进一步治理.
    • 朱文达; 刘学; 张佳; 陶岭梅; 李林; 张宏军
    • 摘要: 于2017 ~2018年测定了200g/L甲基二磺隆·炔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混剂在小麦田的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剂对麦田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症状反应速度较快,显著抑制杂草对养分和水的吸收;对小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施药后未出现药害症状,对小麦生长和产量无负面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