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木质素
碱木质素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32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6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8314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农业工程学报、林产化学与工业、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江苏省造纸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2013年“木(竹)材低碳加工与绿色保障”研讨会等;碱木质素的相关文献由730位作者贡献,包括方桂珍、邱学青、杨东杰等。
碱木质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314篇
占比:99.08%
总计:18484篇
碱木质素
-研究学者
- 方桂珍
- 邱学青
- 杨东杰
- 任世学
- 楼宏铭
- 欧阳新平
- 周明松
- 庞煜霞
- 邓永红
- 郭大亮
- 马艳丽
- 易聪华
- 王春鹏
- 苏玲
- 储富祥
- 叶结旺
- 张盛明
- 林剑
- 刘亮
- 武书彬
- 穆有炳
- 赵临五
- 金立维
- 陈瑶
- 高建民
- 刘付
- 刘志明
- 张力平
- 王文亮
- 王明杰
- 程明娟
- 罗学刚
- 连海兰
- 郑大锋
- 周益同
- 唐裕芳
- 孙润仓
- 宋平安
- 张小丽
- 李赢
- 杨忠连
- 沙力争
- 洪枢
- 王林芳
- 石刚
- 罗华超
- 薛国新
- 赵会芳
- 赵广杰
- 钟洽
-
-
韩东晶;
王志花;
周宁;
刘国庆;
杨少华;
汪文君
-
-
摘要:
为了选出能够有效降解木质素的菌株,以废弃的白蚁巢为来源进行筛选,并以无氮培养基、碱木质素培养基、苯胺蓝培养基和愈创木酚培养基进行复筛。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16S rRNA鉴定以及形态学分析。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对降解前后的碱木质素进行降解特性的解析。结果筛选出一株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的细菌经鉴定并命名为R.ornithinolytica RS-1,以碱木质素为底物发酵一周,木质素降解率在前3 d最高达到24.21%,同时3种木质素降解酶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漆酶(Lac)的酶活也达到最高,分别为177.42 U/L、1466.67 U/L、6.94 U/L。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发现经菌处理后结构有明显变化,说明该菌可以作为木质素降解的有效菌株。
-
-
王江丽;
薛敏;
赵承科;
岳凤霞
-
-
摘要:
木质素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天然芳香类聚合物,功能基团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工业碱木质素是当前木质素转化利用的主体,主要源于制浆黑液。由于原料来源、制浆工艺的影响,木质素多分散性高、结构与性能不一,致使相应的木质素基产品的均一性与稳定性较差。通过木质素分级可以获得具有不同分子量或特定化学结构特征的木质素级分,促使各级分的多分散性降低、均一性提高,进而针对特定性能的级分进行改性或者直接利用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对现行木质素的主要分级方式进行了总结,重点探讨了工业碱木质素的分级方式对其后续利用的影响及存在问题。最后,针对木质素不同级分的特点对木质素未来分级的方向及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
-
-
张楠;
赵曼;
张正健;
陈蕴智
-
-
摘要:
采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TBDMSCl)对碱木质素(AL)进行甲基硅烷化改性,并将改性木质素(SAL)与聚乳酸(PLA)/聚碳酸亚丙酯(PPC)复合材料熔融共混吹塑成膜,探讨了不同含量的SAL对复合包装膜的微观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阻隔等性能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SAL与PLA/PPC之间的相容性明显改善。热性能测试表明SAL的加入提高了PLA的结晶能力。力学和阻隔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PLA/PPC复合包装膜相比,当SAL用量为1.5%时,PLA/PPC/SAL复合包装膜的力学强度和氧气阻隔性能达到最佳,其中拉伸强度提高了6.9%,氧气阻隔性能提高了33.7%;复合包装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在SAL添加量为1%时达到最低值。
-
-
杜艺飞;
蒲悦;
张力平;
赵强;
宋先亮
-
-
摘要:
通过改变溶剂体系及预处理条件,对酶解木质素(EHL)、碱木质素(AL)、木质素磺酸钠(SL)和糠醛渣(FR),这4种类型的木质素在直接生物质燃料电池中的产电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对AL反应前后的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1)H NMR谱图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L的产电性能最好,开路电压可达392.7 mV,最大功率密度为0.198 W/m^(2)。木质素在3种不同的溶剂体系中的发电性能不同,在NaOH溶液中的产电性能最好,在NaOH+苯甲酸钠溶液中最差。水浴加热预处理对木质素的产电性能有提高作用,温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木质素的产电性能会越好。木质素在经紫外光照射处理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电性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经处理24 h时产电性能最好,开路电压可以提高到431.2 mV,最大功率密度提高到0.371 W/m^(2)。经过在燃料电池中的氧化反应,AL的紫外吸收峰产生红移和增色效应,在红外光谱中羰基吸收峰增强,^(1)H NMR谱图中芳香族质子、酚羟基、脂肪族羟基的信号减弱,证明木质素的苯环结构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苯环上的羟基被氧化成了羰基结构。
-
-
任世明;
郑祖阳;
韩春晖;
李瑶瑶;
庄建东
-
-
摘要:
以碱木质素(Alkalilignin,AL)为碳源、乙二胺(Ethanediamine,EDA)为钝化剂、双氧水(H_(2)O_(2))为氧化剂,利用简单、绿色、高效的水热法制备碱木质素碳点(ALE-CDs)。以荧光性能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出ALE-CDs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ALE-CDs表面存在大量的羟基(—OH)、羧基(—COOH)和氨基(—NH_(2))等官能团,在水中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荧光量子产率及寿命分别为19.20%和6.03 ns。利用ALE-CDs为荧光探针检测不同金属离子,发现ALE-CDs对Fe^(3+)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荧光强度与Fe^(3+)浓度(0~50μ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Fe^(3+)检出限约为1.66μmol/L。
-
-
曹美芳;
陈博;
阮涛;
欧阳新平;
邱学青
-
-
摘要:
木质素是一种天然芳香族聚合物,约占木质纤维素的30%,是唯一通过裂解C―O醚键和C―C键生产芳香族化学品或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芳香族资源。迄今为止,对木质素氢解制备有价值化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对不稳定的C―O键的裂解上,这限制了木质素氢解的效率。采用水热法和湿浸渍法制备了多功能Pt/NbPWO催化剂。通过破坏碱木质素中的C―O键和C―C键,可以得到产率为18.02%的芳香族单体。该反应不仅可以断裂木质素聚合物中醚键,同时也可以断裂部分关键的C―C键。其氢解机理可能是丰富的Brønsted酸和Lewis酸位点参与了C―C的活化。此外,重点分析载体和Pt物种在Pt/NbPWO催化剂中的协同作用。
-
-
粟婉婷;
李鹏辉;
赵秀府;
骆子琴;
吴文娟
-
-
摘要: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天然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可再生高分子化合物,是制浆造纸产业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具有价格低、生产量大、易于降解的优点,其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与苯酚相似,因此可作为酚醛树脂的原料。木质素基酚醛树脂的制备与应用可以使大量生物质资源得到高价值利用,还能有效地缓解环境污染、石油资源短缺等问题,符合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综述了木质素基酚醛树脂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含硫木质素基酚醛树脂与无硫木质素基酚醛树脂的制备工艺与应用现状,并总结了木质素基酚醛树脂发展存在的问题。
-
-
赵小红;
阮虹
-
-
摘要:
为拓宽木质素、碳酸钙应用并获得廉价、易得、性能优异的吸附剂,以碱木质素、氯化钙和碳酸钾为原料制备碱木质素/轻质碳酸钙复合吸附剂,采用化学和仪器分析对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工艺、结构和性能、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先制备碳酸钙再加入碱木质素的液相复合方式较好,最佳复合工艺为m(碱木质素)∶m(碳酸钙)=1∶1,温度为65°C,复合时间为1.5h,转速为600 r/min,此条件产品对水中铅离子吸附率可达到90.17%,吸附量14.43mg/g,远优于纯轻质碳酸钙和碱木质素。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为优惠性吸附。5次解吸率均在88%以上,重复使用的吸附量高于初次使用时的73%。复合剂官能团和比表面的增加促进了吸附活性点的增加,使其既可利用木质素官能团的螯合作用和碳酸钙的离子交换作用发生化学吸附,又可以利用多孔结构、静电作用发生物理吸附。木质素和碳酸钙的协同增效作用大大提高了复合吸附剂对Pb^(2+)的吸附性能。
-
-
唐小慧;
平清伟;
盛雪茹
-
-
摘要:
以碱木质素(AL)为原料,采用微波消解预处理AL,随后采用季胺化反应制备得到木质素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探究H_(2)O_(2)用量、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电位滴定、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等对AL及其季铵化产物(ALG)、微波消解预处理木质素(ALM)及其季铵化产物(即木质素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LMG)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波消解预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是:H_(2)O_(2)用量8.4 wt%、微波时间7 min、微波功率140 W。经微波消解预处理后,ALM的酚羟基含量明显提高(由AL的1.29 mmol/g提高至ALM的2.39 mmol/g)。经季铵化接枝后,ALMG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相同质量浓度(0.1 g/L)下,ALMG溶液的表面张力为36 mN/m,显著低于ALG溶液的表面张力(47 mN/m);ALMG临界胶束浓度值为0.6 g/L,可用作润湿剂。
-
-
许伟;
刘军利;
孙康;
卢辛成;
徐茹婷;
张艳萍
-
-
摘要:
以碱木质素和杉木屑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制备碱木质素基成型活性炭,考察了碱木质素质量分数、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木质素复配杉木屑(碱木质素质量分数50%)后,复配料的表面润湿性显著提高,瞬时水接触角由133.2°(碱木质素)降低至86.6°(复配料);热膨胀系数显著降低,膨胀温度区间的热膨胀系数由2365μm/(m·°C)(碱木质素)降低至45μm/(m·°C)(复配料)。在最佳工艺条件即碱木质素质量分数50%、浸渍比1.5∶1(纯磷酸与复配料质量比)、活化温度500°C、活化时间90 min下,制备的成型活性炭得率41.76%,碘吸附值1070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255 mg/g,强度90%,比表面积1646 m^(2)/g,总孔容积为0.795 cm^(3)/g,其中孔径小于5 nm的孔容积占总孔容积的97.2%。
-
-
ZHANG Yan-ru;
张燕如;
SONG Yan-na;
宋艳娜;
DONG Rui-xue;
董瑞雪;
FAN Yong-ming;
樊永明
- 《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以苯酚-水为溶剂,采用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对碱木质素进行了酚化改性,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酚化降解碱木质素酚羟基含量的影响,并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超导核磁共振谱(1H-NMR)对产物分子质量以及结构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酸性强的催化剂催化活性强,催化产物的酚羟基含量高.以酚化降解产物的酚羟基含量为目标,初步优化的酚化条件为:催化剂为氯化铝,反应温度140°C,反应时间为2h,催化剂用量5%.碱木质素在酚化改性过程发生了脱甲氧基作用,木质素大分子中酚羟基基团增多,酚化降解产物的分子质量降低,多分散性减小.
-
-
田庆文;
周建成;
施英乔;
房桂干
- 《江苏省造纸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碱木质素是纸浆造纸工业和生物质分馏的重要产物.现代社会面临严峻的环境和能源危机,碱木质素加氢液化制备高附加值生物油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VS2和Ag及石墨掺杂的VS2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碱木质素的催化加氢液化.结果表明:VS2及其掺杂的催化剂展现出了较好的催化活性,最优条件(反应温度为250°C,反应时间为1.5h,氢气压力为2.0MPa)下,木质素的最大降解率和生物油产率分别为77.02%和58.75%,且掺杂后催化活性降低.温度升高时,碱木质素的降解率略有提高。
-
-
ZHANG Sheng-ming;
张盛明;
LIU Liang;
刘亮;
MA yan-li;
马艳丽;
FANG Gui-zhen;
方桂珍
- 《2013年“木(竹)材低碳加工与绿色保障”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SO42-/ZrO2固体酸催化剂,通过XRD、FTIR、SEM和Hammett指示剂法对固体酸的结构和酸强度进行表征.考察不同条件制备的SO42-/ZrO2固体酸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对碱木质素氢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并用化学法对反应前后碱木质素官能团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硫酸浸渍浓度为1mol/L,550°C焙烧3.5h制备的SO42-/ZrO2固体超强酸对碱木质素氢还原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催化剂添加量5%,反应温度100°C,时间4h,氢气压力3MPa时,碱木质素总羟基含量增加了55.15%,酚羟基含量增加了13.89%,醇羟基含量增加了93.00%;木质素的苯环结构稳定,活性官能团含量增加,反应活性提高.SO42-/ZrO2固体酸催化剂对木质索还原活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
-
郭大亮;
袁洪友;
阴秀丽;
武书彬;
吴创之
- 《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对麦草碱法制浆黑液中三种主要有机组分碱木质素、聚糖和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的热解产物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三种有机组分对黑液热解产物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黑液低温热解产生的CO来自于聚糖组分;碱木质素和LCC组分是热解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而热解焦油中呋喃类化合物主要是由聚糖组分热解产生的;碱木质素、聚糖和LCC半焦水蒸气气化过程中固体转化率随热解制焦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
-
-
-
-
LE Xiaopeng;
乐晓鹏;
CHEN Wenzhao;
陈文钊;
ZHENG Dafeng;
郑大锋
- 《第七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基于当代建筑工程要求,对比研究了碱木质素和木钠对新拌砂浆流动性、保水性以及对硬化砂浆抗压强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拌砂浆减水率随碱木质素、木钠掺量的增加而上升,但掺木钠使新拌砂浆减水率较相同掺量松木碱木质素高;掺木钠时新拌砂浆稠度保持性能远远不如松木碱木质素;砂浆密度随碱木质素、木钠掺量的增加而下降,且相同掺量松木碱木质素使砂浆的密度较木钠低.龄期增大,硬化砂浆抗压强度上升;掺木钠时,砂浆内部聚集成团状或珊瑚状的水化产物,从而使得硬化砂浆结构致密、质地细腻;掺碱木质素时,硬化砂浆中产生大量针状的水化产物,从而使得砂浆结构较疏松.木钠与松木碱木质素均满足工程上所需的保水性能.
-
-
Su Ling;
苏玲;
Ai Qing;
艾青;
Zhang Qiong;
张琼;
Pu Wei;
蒲伟;
Fang Gui-zheng;
方桂珍
- 《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碱木质素是制浆造纸工业的一种主要副产品,关于木质素作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己有一些报导,但是主要是阳离子型或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两性结构的甜菜碱型木质素基表面活性剂的报导很少。以碱木质素为原料合成了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两性表面活性剂,并以其为模板剂制备多孔钛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合成产物氮含量为1.360%,含硫量1.860%;红外光谱和1H NMR证实产物中存在磺化和季胺的化学结构;溴酚蓝和亚甲基蓝实验表明产物具有两性化合物结构,产物溶于碱性、中性和稀酸溶液中;当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1质素基氯化铵与钛酸正丁酯的质量比为0.65∶1时比表面积最大;当煅烧温度450°C时,多孔钛材料的比表面积出现峰值;N2吸附-脱附等温线及孔径分布分析表明:多孔钛材料孔径分布范围较宽;XRD测定结果显示,在2θ角为25.1°有一尖峰,表明多孔钛材料为晶态,主要以锐钛矿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