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近海

中国近海

中国近海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354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石油、天然气工业、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7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3790篇;相关期刊159种,包括海洋世界、海洋科学、海洋通报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第五届青年海洋科学研讨会、中国气象学会第五届副热带气象学术业务研讨会、第三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等;中国近海的相关文献由707位作者贡献,包括朱伟林、张素萍、高乐等。

中国近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7 占比:7.90%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51%

专利文献>

论文:3790 占比:91.59%

总计:4138篇

中国近海—发文趋势图

中国近海

-研究学者

  • 朱伟林
  • 张素萍
  • 高乐
  • 李友川
  • 蔡榕硕
  • 邓运华
  • 高阳东
  • 张功成
  • 米立军
  • 宏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长贵
    • 摘要: 地质认识创新为油气勘探发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十四五”以来,中国近海先后在渤海海域垦利地区和辽西凸起斜坡带、文昌凹陷中央断裂带、宝岛凹陷深水区及开平凹陷斜坡带等多个领域获得油气勘探重大发现,助力中国海油“油气增储上产攻坚工程”行动方案实施,进一步坚定了中国近海坚持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指导思想。加大岩性油气藏和潜山油气藏勘探,加快“南海万亿大气区”和“渤海万亿大气区”建设,加强风险领域勘探,是确保中国近海未来储量稳步增长的重要措施,并指出近期年中国近海原油和天然气领域有可能取得勘探突破的方向。
    • 施英妮; 张根生; 张春华; 易欣; 刘洪伟; 李冰
    • 摘要: 海洋锋是海洋动力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目前主要利用卫星遥感海面温度数据分析海洋锋。由于夏季中国近海海域海面温度趋同特性,无法利用海面温度数据分析海洋锋,而卫星遥感海色数据可以有效弥补海面温度检测海洋锋的不足,提高海洋锋检测的准确性。基于多源卫星融合数据,利用梯度检测算法对中国近海海域进行海洋锋研究,结合海面温度和蓝绿波段遥感反射率比值的季节变换规律,利用不同季节适用的不同梯度检测阈值,获取中国近海的海温锋和海色锋分布规律。通过海温锋和海色锋互补,可以实现对中国近海锋面更全面的检测。
    • 张波; 唐启升
    • 摘要: 捕捞渔业生物群体的生产活动是发挥渔业碳汇功能和增汇的3种基本方式之一,其中,水生植物作为典型的碳汇生物,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此,本研究采用碳含量法对1979―2020年中国近海渔业生物捕捞群体总碳汇和净碳汇进行了评估。总碳汇是通过捕捞产量和捕捞群体的碳含量估算捕捞群体的移出碳量,再根据食物网机制和各营养层级的生态转换效率,最终估算摄食的浮游植物碳含量;净碳汇是捕捞移出碳和储存碳之和,可根据占总碳汇的比例计算。随着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和管理的加强,40多年来,我国近海渔业生物捕捞群体碳汇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本研究计算的总碳汇量从1979年的1458万t快速上升到1999年的6330万t,2020年下降至4983万t,其中,近3年(2018―2020年)平均每年为5246万t,约为近海贝藻养殖总碳汇的8倍;净碳汇量从1979年的511万t快速上升到1999年的2215万t,2020年下降至1744万t,其中,近3年(2018―2020年)平均每年为1836万t,约为近海贝藻养殖净碳汇的4倍。针对提高碳汇评估准确性和加强碳汇扩增,文末提出了相关建议。
    • 陈宇航; 孙德勇; 陈薇薇; 樊杰; 王胜强; 张海龙; 何宜军
    • 摘要: 浮游植物是水体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其中硅藻贡献海洋初级生产力约40%,因此估算硅藻浓度对了解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生态系统演变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6年6月黄渤海和2018年7月黄渤海航次实测色素浓度数据集,利用CHEMTAX软件获取硅藻浓度信息;之后,结合实测遥感反射率数据,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构建硅藻浓度反演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80(P<0.00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中值误差分别为58.62%和39.12%,模型适用度较高;经过卫星验证,该模型适用于GOCI(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传感器(R^(2)=0.78,P<0.00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中值误差分别为44.43%和35.55%)。将模型应用于2020年6月份GOCI月平均数据,其硅藻浓度空间分布趋势与前人研究一致。本研究成果可为近海水体硅藻生物量的遥感估算研究提供技术方法支撑。
    • 田志盼; 麻秋云; 张云飞; 田思泉
    • 摘要: 鲐鱼是中国近海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种,为准确理解当前资源状态和实现可持续利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渔业资源评估。文章利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1979至2019年的渔获量和捕捞努力量数据,利用贝叶斯状态空间产量模型对鲐鱼进行评估,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输入数据、模型参数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最大可持续产量为46.5万t,资源有83%的概率处于健康状态,种群未遭受资源型和捕捞型过度捕捞(当前相对生物量水平B_(2019)/B_(MSY)=1.160,当前相对捕捞死亡系数F_(2019)/F_(MSY)=0.773)。敏感性分析中,种群参数内禀增长率和初始资源消耗率的先验分布基本不影响评估结果,而可捕系数恒定年增长对评估结果影响较大;数据方面,一定的渔获量误报率不影响对鲐鱼资源状态的判断,而捕捞努力量数据选择时应纳入海洋捕捞从业人数数据,以得到较合理结果。在中国近海鲐鱼的养护管理过程中,为提高资源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并降低不确定性,需要着重关注渔获量数据的质量和捕捞努力量数据的选择。
    • ChowLin(摄影); 米格
    • 摘要: 大黄鱼是中国水产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鱼类之一,这种鱼在过去都依赖野外捕获。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加上中国市场消费的急剧上升,导致了野生大黄鱼数量大量减少。今天,大部分中国市场上的大黄鱼都是人工养殖的,而喂养大黄鱼的食物是在中国近海捕获的野生小鱼。据统计,每年有40万吨野生小鱼被捕获,它们被当做"饲料鱼"碾碎投喂给大黄鱼。
    • 张琪; 龙景超
    • 摘要: 通过HadSST3原始观测数据和HadISST1重组数据,分析了东中国海海温在增暖停滞期(1998-2014年)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两组数据的海温变化特征和程度相似.在增暖停滞期,渤海、黄海和东海海温线性趋势主要表现为负,降温最多的集中在长江口附近,约-1°C.渤海、黄海及东海部分区域的净热通量对海温降低起正作用,而在东海黑潮区海洋的净热通量对海温降低起负作用,黑潮入侵的减弱可能是东海海表温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增暖停滞期,海温变化趋势具有较显著的区域性季节特征.春季海温几乎呈现全海盆的下降趋势,尤以长江口附近下降最多,可达-1.4°C;夏季海温下降趋势较春季减弱,下降最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渤海;秋季渤海海温下降较明显;冬季海温变化主要在长江口沿岸,渤黄海海温的变化并不明显.
    • 成印河; 杨欣坤; 张玉生; 游志伟
    • 摘要: 基于1988-2017年高分辨率的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本文对中国近海的低空大气波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整体大气波导概率为22%,其中悬空波导占60%以上;春季最容易发生大气波导,其次是夏季、秋季和冬季.区域时空分布上,中国近海大气波导特征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和区域分布特征.大气波导发生概率北部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发展变化较大,南部海域(南海)变化较小;波导底高南方高,北方低,靠近大陆沿岸和岛屿西侧海域低,远海较高,这与主导波导类型密切相关.波导厚度和强度均呈现出明显的半年期震荡:冬、春季节波导厚度具有'北低南高',强度'北弱南强'分布特征,夏、秋季节具有'北厚南薄',强度'北强南弱'分布特征.该结论可以充实我国大气波导数据库建设,为海上雷达探测、通信等提供环境支撑.
    • 张毅胜
    • 摘要: 本文以T/P系列卫星测高数据为研究基础,对各月份数据进行共线处理,对各交叉点进行平差,从而得到海面高,然后对海面高程异常值进行计算,通过对T/P卫星同时在轨阶段测高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得到中国近海及邻域的平均偏差数据,分别是T/P与Jason-1的差值为-11.76 cm,Jason-1与Jason-2的差值为9.60 cm,Jason-2与Jason-3的差值为2.42 cm,并进行海面高异常改正,建立了研究海域25年的海面高异常序列.对得到海面高异常序列进行分析,得到黄海、东海的海平面上升速率分别为2.68、2.88 mm/a.
    • 陈建; 翟宇梅; 姜祝辉; 白成祖; 宋博
    • 摘要: 针对中国近海海空联合作战环境风险区划问题,选取水面舰艇航行、舰载机飞行、海上人员训练等作战样式,大风、大浪、低云低能见度、湿热、风寒等环境要素,高值频率、概率极值、平均强度、气候趋势等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互反判断矩阵建立四层评价体系并进行区划.该方法可根据装备设计及环境适应标准对各指标进行影响排序,能有效区分不同季节和动力机制的环境要素差异、综合考虑不同类型风险影响.区划结果证明,海空联合作战环境风险由各兵种作战风险综合决定,主要受秋冬季盛行大风、夏秋季热带气旋、春夏季低能见度、冬春夏季低云、夏季湿热指数、冬季风寒指数等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