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1-06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质学会;;

会议文集:第四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西非下刚果盆地为一典型被动大陆边缘含盐盆地,研究区位于西非刚果(布)海上下刚果盆地北部海域,白垩系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具有丰富的油气发现。研究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确定白垩系碳酸盐岩沉积储层展布与有利勘探区发育,本文力求分析研究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探究其沉积发育与储层展布的主控因素,明确沉积主控因素影响下的有利储层发育区即有利勘探区。综合钻井、地震、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碳酸盐岩产层主要发育于白垩系,属于浅海碳酸盐岩缓坡台地沉积体系,该体系沉积储层发育受典型的双因素控制,分别为相对海平面变化因素与盐岩上拱滑动因素。其中,相对海平面变化为一级因素,控制了亚相级别的沉积展布与演化;盐岩上拱滑动为二级因素,控制了微相级别的沉积展布与储层发育。在一级因素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下,从下白垩统下Sendji组向上到新近系Paloukou组,从浅海碳酸盐岩混积缓坡台地模式→混积陆棚模式→海底扇—半深海模式。碳酸盐岩沉积主要发育于下Sendji组,属于碳酸盐岩缓坡台地沉积体系。在一级因素控制之下,研究区盐岩上拱与滑动为二级因素,控制了微相展布与储层发育,盐上滑动形成了局部低凸起背景,低凸起区域发育了颗粒滩微相颗粒灰岩储层,是研究区的有利勘探方向。
  • 摘要:中国油气供需缺口加大,勘探形势严峻。本文从当前油气勘探面临的形势出发,着重分析了全球油气的勘探趋势、中国当前油气勘探面临的挑战、非常规油气勘探的基本问题以及当前油气勘探的理论与关键问题。全球油气勘探领域不再受勘探程度的限制,呈现出逐渐向深水、深层、非常规、北极等新区、新领域转移的趋势。中国重点含油气盆地逐步进入较高油气勘探程度,勘探深度加大、目标更为隐蔽、储层物性更差,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难度逐渐加大。中国能源企业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战略面临区块获取困难、政治风险增加、勘探技术要求更高等多方面挑战。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资源评价等核心技术需要加强研究,井筒和压裂等关键开发技术需要加强现场试验攻关。在新一代油气勘探地质理论指导下,重点解决地质条件下全过程的有机质烃类生—排—运—聚模型、构造改造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低渗—致密储层的孔喉结构与油气渗流机理、中国大型岩性地层油气藏与连续型非常规油气的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等9个关键问题。
  • 摘要:中国石油近年来面对国内主要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地面地下条件日趋复杂、油气资源劣质化等一系列挑战,突出资源战略,大打勘探进攻仗,通过强化综合地质研究、开展工程技术攻关、设立风险勘探、单列项目、科技重大专项等多种有效措施,全方位加强了油气勘探工作,重大领域、重点地区的地质认识不断深化,一些复杂和久攻不克的关键技术、瓶颈技术攻关效果明显,油气勘探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和突破,为中国石油原油产量的稳中有升、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同时也为后续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在油气勘探上,发现并落实了一批规模储量区,形成了新的储量增长高峰期;风险勘探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取得一些了重要发现和突破;勘探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勘探管理不断完善。在勘探认识和勘探技术上,大面积岩性油气成藏的认识和技术进步推动了大规模低渗透油气藏的发现;以储层为核心的认识创新和技术攻关推动了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复杂山地地震攻关和前陆盆地成藏与地质建模研究推动了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并获得了重大发现;火山岩成藏认识的创新和综合物探技术攻关促进了火山岩油气藏的发现和突破;潜山内幕成藏认识和钻井技术进步实现了深潜山和潜山内幕的突破;在富油气凹陷老区,通过立体勘探和三维整体连片处理解释,又发现新的规模油气储量。笔者提出,油气勘探工作的进步,体现在高度重视,思路创新,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等。
  • 摘要:“十一五”期间,中国石化大力实施“稳定东部、加快西部、发展南方、开拓海域”的油气资源发展战略,在东部探区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砂砾岩体、滩坝砂、浊积扇体)以及“三新”领域勘探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在西部探区塔里木碳酸盐岩岩溶油藏勘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塔河油田成为中国海相第一个特大型油田,在麦盖提斜坡和塔中奥陶系实现了战略性突破;在南方探区,深化礁滩相储层发育规律研究,在四川盆地元坝气田、川西海相、川东南等地区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川西深层致密岩性气藏也取得了新突破。在理论和技术方面,陆相隐蔽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系列、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系列日趋完善,有效地支持了油气勘探的大突破、大发现,为中国石化“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油气资源战略的实施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 摘要:中国近海的油气勘探有效地支撑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近三十年以来的快速发展,为公司储量和产量的持续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在回顾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近海油气勘探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总结了近年来中国近海油气勘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探讨了如何在中国近海走油气勘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摘要:南美油区古生代以来发育弧前盆地、弧后挤压盆地、前陆盆地、克拉通盆地、被动边缘盆地,其中,前陆盆地和被动边缘盆地油气最为富集。前陆盆地发育古生界、中生界和古近一新近系三大含油气系统,且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新近系烃源岩成藏贡献最大。被动边缘盆地白垩系烃源岩成藏贡献最大。白垩系和古近—新近系是主力勘探开发层系。 南美区油气勘探应着力于前陆盆地以重油为主的盆缘斜坡带,被动边缘盆地浊积岩、盐下碳酸盐岩(礁滩)、地层超覆等油气藏,隐蔽油气藏是重要类型。统计分析认为,南美区隐蔽油气藏发现程度不均,隐蔽油气藏前陆盆地以地层油气藏为主,被动边缘盆地以岩性油气藏为主。被动边缘盆地群隐蔽油藏石油储量占该油气藏群石油储量的34%,前陆盆地占17%,展示隐蔽油气藏勘探潜力很大。
  • 摘要:中低丰度天然气资源是中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主体,具有大型化成藏的特征。大量研究表明,中低丰度天然气藏大型化发育可降低成藏条件要求,薄饼式、集群式成藏是天然气大型化成藏的主要样式;成藏要素具有三方面大型化发育与规模变化的特征,是天然气大型化成藏的基础;抬升期天然气成藏扩大了中低丰度天然气藏的成藏范围,是大型化成藏重要气源输入。主要认识的进展包括:天然气成藏组合存在大面积和大范围两种类型,体积流和扩散流充注是天然气大型化成藏的主要运聚方式,中低丰度天然气藏是常规气和非常规气成藏的混合体,天然气物质来源具有多样性,烃源岩中分散液态烃滞留数量大且生气时间偏晚,非烃化合物同样具有很大的生气潜力。中低丰度天然气资源大型化成藏认识的提出是对现有天然气成藏理论的重要发展和丰富,提高了中国天然气资源潜力,扩展了天然气勘探范围和深度,对于指导中低丰度天然气资源的有效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与富集机理认识的深化,油气勘探不断取得新发现。塔河大油田和普光大气田的发现为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与富集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地质实例。由于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发育时代老、经历构造改造期次多、烃源岩差异性热演化、礁滩相复合体与风化壳岩溶储集体等多样性储层发育、盖层发育不均一(特别是膏盐岩)、后期油气藏多期改造与调整等因素,使得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①发育于斜坡带的海相优质烃源岩多以硅质或钙质伴生的泥岩或灰泥岩为主,有机质含量高,生烃潜力大,不同区域热演化存在差异性。②优质储层的形成主要受原始沉积环境和后期成岩改造(包括成岩、构造和流体作用)作用控制,斜坡带、不整合面、断裂带附近和流体活动区域优质储层发育。③优质盖层,特别是膏盐岩盖层,是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关键,大型天然气田盖层多以膏盐岩为主。基于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形成时间早和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与改造,油气富集区域主要集中在斜坡带和构造活动枢纽部位;因为斜坡带生储盖组合配置良好,不仅发育优质烃源岩,而且储层多以礁滩复合体为主,盖层样式多;构造活动枢纽部位因长期处于油气运移有利部位和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区域,有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
  • 摘要:石油生成于盆地内的沉积岩,世界上最早的生油岩形成于元古代。从那时至今,地球上73%~81%的面积为沉积盆地,但是,有石油富集的地方却很少,生油岩控制了石油的分布。生油岩形成于两个体系:一是河流—湖泊体系;二是河流—海湾体系。水生生物是石油生成的重要母质,水生生物繁盛的重要条件是营养物质,而河流是盆地中营养物质的主要供给者。湖泊周边众多的河流以及欠补偿沉积为湖相水生生物生长提供了条件。海湾是大型河流的入口处,海湾因其半封闭性,与大海对流受限,波浪小,使得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的浓度得以保持,利于水生生物生长,也有利于有机物的保存。河流—海湾体系是海相烃源岩最有利的分布区。世界上主要的海相富油区,如波斯湾、西伯利亚、里海、北海、锡尔特、尼日利亚、宽扎、墨西哥湾、马拉开波、东委内瑞拉等均为海相盆地,都曾经是海湾,均为河流—海湾体系。
  • 摘要: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在油气类型、地质特征、聚集机理等方面具有本质区别。常规油气研究的灵魂是成藏,目标是回答圈闭是否有油气;非常规油气研究的灵魂是储层,目标是回答储集有多少油气。非常规油气主要表现在连续分布、无自然工业产量。目前,常规油气面临非常规的问题,非常规需要发展成新的“常规”。伴随技术的进步,非常规可向常规转化。常规油气聚集包括构造油气藏、岩性—地层油气藏,油气以孤立的单体式或较大范围的集群式展布,圈闭界限明显,储集体发育毫米级—微米级孔喉系统,浮力成藏。非常规油气聚集包括致密砂岩油和气、致密碳酸盐岩油和气、页岩油和气等,一般源储共生,大面积连续或准连续分布于盆地斜坡或中心,圈闭界限不明显,页岩系统的储集体广泛发育纳米级孔喉系统,浮力作用受限,油气以原位滞留或短距离运移为主。以中国重点盆地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系统分析了它们的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非常规油气储集空间主体为纳米级孔喉系统,局部发育微米—毫米级孔隙,其中,页岩气储层的孔隙孔径为5~200nm,致密灰岩油储层的孔隙孔径为40~500nm,致密砂岩油储层的孔隙孔径为50~900nm,致密砂岩气储层的孔隙孔径为40~700nm。针对全球石油工业和纳米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纳米油气”的概念,指出“纳米油气”是未来石油工业的发展方向,需要发展纳米油气透视观测镜、纳米油气驱替剂、纳米油气开采机器人等换代技术,油气智能化时代将随之到来。
  • 摘要:松辽盆地扶杨油层是在河流—浅水三角洲环境下形成的低渗透—致密型砂岩储层,以岩性油藏和致密型油藏为主,青山口组一段深湖相泥岩既是其烃源岩又是良好的区域盖层,为典型的大面积分布的“上生下储”型油藏。基于大量探井和已开发油田资料研究,发现,青一段烃源岩下伏的扶杨油层存在一个宏观包络面,包络面内有效储层普遍含油,包络面以下主要为水层。包络面到烃源岩底部的距离一般在100~350m,最大达到550m.通过研究烃源岩层上下地层中砂体的空间展布关系和储层物性等因素,揭示出:①包络面为油气超压运移所波及的空间范围。②泄压层的空间分布控制了油气超压运移的方向及距离。③在包络面内,以形成致密型和透镜体油气藏为主,在包络面外的泄压层中,油气经浮力运移形成常规油气藏。“油气超压运移包络面”的发现以及“油气超压运移”和“浮力运移”概念的提出,不仅解释了原油长距离(数百米)向下运移的现象,拓展了扶杨油层的勘探空间,为负向构造带油气勘探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能将致密油气藏和常规油气藏在油气运移成藏机理、油气藏特征以及油气藏空间展布等方面更好地统一起来。
  • 摘要:叠合盆地系指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或沉积地层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叠加和复合。本文在详细阐述叠合盆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叠合盆地研究的进展,并应用新方法对有利勘探区带进行了预测。叠合盆地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具备多生储盖组合、多期生排油气作用和多旋回油气成藏作用的特点。近年来,叠合盆地研究主要取得了4大进展:(1)发现了叠合盆地广泛分布的复杂油气藏。(2)建立了复杂油气藏成因模式。(3)揭示了复杂油气藏的改造机制。(4)提出了构造叠加改造复杂油气藏评价模型。叠合盆地功能要素组合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后期构造过程的叠加复合导致了早期油气藏的调整、改造和破坏,晚期相势源复合决定着圈闭的含油气性。叠合盆地的油气勘探需分四个层次展开勘探。首先基于地质门限联合控油气作用预测有利的资源领域;其次在有利资源领域内基于功能要素组合控油气分布模式预测出多期复合成藏的边界、范围和概率;然后基于构造过程叠合改造油气藏模式在有利成藏区带内预测出剩余资源较大的有利勘探区;最后在有利勘探区带内基于近源—优相—低势复合控油气富集模式预测出最有利的钻探目标。应用新理论、新技术,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进行了应用,经验证、新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摘要:非常规油指勘探开发的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的油品,主要有三大类。一类为重油和油砂,系正常原油经过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形成,分布广泛、潜力巨大,已被大量开采。第二类为油页岩,是干酪根与黏土和细粒无机矿物的混合物,有机质丰度高但不成熟,要经过人工加热生成石油,油页岩的发现很早,分布广泛,以美国所占比例最高。第三类为页岩(致密)油,存在于成熟度较高的高有机质烃源岩夹持的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中,要通过对储层的压裂改造,产生人工裂缝才能生产石油。通过分析这三类非常规油的成因和分布,提出重油和油砂已经成为常规原油的补充,在世界原油产量中的比例将逐渐升高。页岩(致密)油的原油性质好,开采技术已经成熟,世界的陆地部分可能最有远景。油页岩的资源丰富,资源分布清晰,随着开采技术提高和油价的上升将逐步成为有经济意义的资源。
  • 摘要:新世纪以来,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仍呈现储、产量稳定增长的上升发展态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石油勘探呈现向海域深水区、深部层系、非常规等领域快速拓展的趋向并取得很大进展,展现了世界油气资源发展的巨大潜力。本文分析提出中国未来十年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需更加重视和推进海相、深层、深水海域、非常规油气等领域的探索及相应勘探目标,部署一些地震—地质新技术联合大剖面;实施一批深部油气地质科学探索井工程,井—震联合重新认识、解剖各块体地质结构、烃源岩等问题,加强理论和技术创新,可为中国油气能源安全供给准备更多中长期接替领域奠定基础。
  • 摘要:近年来,中国天然气储量产量均快速增长,结合全球天然气发展趋势,通过与美国天然气发展历程的对比和对中国天然气发展状况的预测,认为中国天然气产量将在2030年以前超过石油。通过对中国油气发展的历程分析,提出中国油气勘探的新思维,即从研究生烃高峰期向生烃全过程扩展,从注重优良储层向多类型储层扩展,从勘探局部圈闭向大面积、全盆地扩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天然气产量能够超过石油的最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天然气赋存量要远大于石油,非常规天然气大发展促进了勘探思维的大转变;精细三维地震和水平井分段压裂等核心技术的进步,开阔了勘探的视野。并提出生烃和保存条件是今后勘探中的最重要因素、勘探思维的转变必将带来资源量的大幅度提升和勘探领域的大大拓宽。
  • 摘要:煤系气源灶是中国乃至世界已发现天然气储量的主要气源供应者。通过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气源灶研究表明,高有机碳含量的煤层和炭质泥岩是主力气源岩,其分布具有广覆式发育特征,内部同样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气源岩对上覆气藏的分布具有很强的控制性,气藏和重要气井主要分布在气源灶生气强度大的地区。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计算表明,在地层抬升期,吸附于煤系中的天然气在降温解压条件下发生解吸释放,以扩散方式为主向低孔渗储层中充注成藏,充注量可占总供气量的30%,这使得须家河组天然气的成藏效率可达10%~15%以上,明显提升了须家河组天然气的资源潜力。气源灶和储集体叠合发育区是大型化成藏的有利地区,须家河组成藏潜力区主要分布在川中西部地区须二、四、六段以及川西北部的须三和须五段源岩内部有利储层。
  • 摘要: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具有形成碳酸盐岩潜山油藏的有利成藏条件,立足富油凹陷丰富的油气资源,深潜山、潜山内幕和潜山坡等隐蔽型潜山油气藏的研究与勘探程度比较低,是深化勘探的重要方向。研究认为,埋藏深度大于3500m的深潜山以沙三段—沙四段为主要烃源层,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碳酸盐岩储层以孔洞、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物性受埋深影响小,具有较好的储集能力;中—新元古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发育六套潜山内幕储盖组合,运移通道的输导能力与潜山储层物性有机配置,控制油气的优先充注部位,潜山内幕具有油气聚集成藏条件。通过精细成藏条件研究,构建断阶深潜山、古储古堵、红盖侧运、坡腹层状等多种隐蔽型潜山成藏模式,先后在冀中坳陷勘探发现了牛东潜山带、长洋淀潜山带、肃宁潜山带、文安斜坡潜山带等多个隐蔽型潜山油气藏聚集带,展现了该领域良好的勘探前景。
  • 摘要: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动力学模型中频率因子的不确定性、热模拟实验条件(开放/封闭程度、加水与否、升温速率)以及热模拟实验的再现性都将影响有机质成烃动力学模型参数,进而影响油气资源潜力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对此,本文从多个盆地不同类型有机质样品(18块)的开放体系(Rock-Eval)热模拟实验入手,选取SFF模型和MFF模型来描述不同类型有机质样品成烃动力学特征,对比地质外推结果的差异性。其中采用SFF模型低估了具有较低和较高活化能有机质的生烃潜力(反应分数),而采用MFF模型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同时频率因子随活化能的升高而升高,能有效地解决频率因子不确定性的问题。同时采用算术平均法和依据S2加权平均法对不同类型样品的动力学参数求取平均动力学参数,并以3.3°C/Ma的升温速率进行外推,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有机质外推结果的差异性。最后,通过对两种模型依据S2加权平均法获得的动力学参数在松辽盆地黑鱼泡凹陷实际应用表明,应用MFF模型计算得出的生烃门限深度为1700m,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表明采用MFF模型和S2加权平均法获得的动力学参数进行资源评价具有较高可信度。
  • 摘要:“十五”以来,针对济阳坳陷勘探现实,从陆相断陷盆地独特的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入手,坚定隐蔽油气藏可以成为主要储量接替阵地的基本判断,以油气成藏理论和关键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研究,深化成盆、成烃、成储、成藏四项基础地质认识,在盆地构造演化相似性与油藏分布相似性、咸化湖泊环境源岩的高效生排烃机制、断陷湖盆缓坡滨浅湖滩坝砂体与陡坡带砂砾岩扇体成因机制、断陷盆地油藏分布连续性及有序性特征等方面取得创新,大面积推广应用针对复杂地质目标的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研发形成了超高温深层射孔与压裂技术,拓宽了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空间,解放思想,淡化聚油背景,突出风险勘探和预探,突破三新领域,连续8年三级储量过亿吨,为胜利油田稳产2700×104t作出贡献。
  •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广泛发育海相碳酸盐岩地层。20世纪末,盆地中部靖边地区奥陶系顶部古风化壳型碳酸盐岩气田的勘探发现和有效开发证实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具有较好的天然气成藏潜力。进入21世纪以来,通过对碳酸盐岩勘探新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使盆地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的地质认识不断深化,目前,已初步明确了“古隆起东侧奥陶系中组合”、“盆地中东部风化壳”、“祁连海域岩溶缝洞体”、“西部及南部礁滩相带”等新的天然气成藏领域,部分已为近期天然气勘探所证实。本文主要阐述了各领域在天然气成藏地质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并简要介绍了各领域勘探所取得的重要发现和勘探进展。
  • 摘要:苏里格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勘探面积约40000km2,主要发育低渗、低压、低丰度的大型致密气藏。经过10余年的勘探,发现了目前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田——苏里格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85×1012m3。总结其成藏地质条件和勘探技术发现,平缓的构造与烃源岩广覆式分布、稳定的沉积与储集体大面积分布、建设性成岩作用与相对高渗储层分布、天然气近距离运聚成藏与高的聚集效率等因素是苏里格大型致密气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全数字地震勘探、复杂气层测井精细评价、致密砂岩储层改造等技术是苏里格大型致密气藏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
  • 摘要:济阳坳陷沙四下—孔店组广泛发育陆相红层沉积。目前胜利油田已经在东营、惠民、渤南等地区发现了红层油气藏,部分已经投入开发,初步揭示了红层油气勘探的潜力。根据对济阳红层沉积成因、成藏特点的深入研究,指出济阳坳陷沙四下—孔店组红层属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洪水漫湖沉积,具有他源成藏的特点,并详尽论述了构造背景、油源断层、储层岩相、圈源关系等因素对红层油气聚集的控制与影响。通过对勘探实例的分析,提出了针对红层成藏特点的勘探思路,对陆相红层油气藏的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摘要: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最富油的老区,克拉玛依油田就位于该区带。西北缘精细勘探潜力大,有5个有利勘探带。西北缘精细勘探按先克百、后乌夏、再红车的部署有序展开,2005—2009年的五年间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1×108t,落实产能630×104t,建成产能410余万吨。西北缘精细勘探的主要做法是:①盘活剩余出油点和一批老井。②三维地震大连片叠前重新处理与目标三维地震部署。③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研发和储备配套工艺技术。综合分析认为,克百断裂带石炭系油气具有整体连片含油、局部富集、纵向跨度大的特点,含油气性受火山岩物性、盖层条件等控制;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油藏具有“亮点”反射和低波阻抗响应特征;红山嘴地区小断裂发育,目标三维地震是识别这些小断裂的重要技术保障,油气分布受岩性和断裂双重控制;乌夏断裂带勘探领域多,早二叠世属火山—沉积盆地,在掩伏带、推覆体内幕和前缘斜坡带三个带中,优选前缘斜坡带,部署风城1井获油气发现。
  • 摘要:柴达木盆地经历了古生代“地块—海槽”和中、新生代“盆地—造山带”演化旋回,发育了石炭系海陆过渡相、侏罗系湖沼相、古近—新近系咸化湖相、第四系盐湖相四套不同类型的烃源岩,形成了“多源多凹多灶”的复合油气系统,具有“多因素联合控藏,多期油气充注,多层系、多类型圈闭成藏”的复式成藏特征。通过深化盆地油气成藏规律认识,提出了“源外成藏与源外找油,斜坡成藏与下坡找油,晚期成藏与源上找油,动态成藏与深层找气”的勘探地质认识,有效地指导了盆地油气勘探部署,实现了油气勘探新突破和新进展。
  • 摘要:连续型致密砂岩气区是发育在大范围致密砂岩储集体系中、天然气连续分布的非常规圈闭天然气聚集。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质背景、成藏特征、运聚机理和分布规律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上古生界天然气聚集是连续型致密砂岩大气区,分析认为,高成熟度煤系气源岩大面积、高强度、连续型生气,非常规致密砂岩储层大范围、叠置型、连续型分布和边界模糊的非常规岩性—成岩圈闭连续发育是大气区形成的核心成藏要素,同时具有主要靠扩散方式运聚、非达西渗流机制为主、源储接触面积大且以近源短距离运移为主、气水层共存等特征。上古生界连续型致密砂岩气区发育于稳定克拉通盆地的宽缓斜坡,形成于晚侏罗—早白垩世储层致密化以后,具有下生上储、近源聚集的成藏机制。上古生界天然气大范围、弥散式分布且局部富集,资源规模大,储量丰度较低,开发技术要求高,需整体评价和整体部署。
  •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长6油层组是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基于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分析及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本文对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不同尺度孔喉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可见宏观孔隙、微米级孔隙及纳米级孔隙三种类型,其中宏观孔隙以裂缝为主,溶蚀孔隙不发育,微米级孔喉以长石、岩屑及浊沸石溶蚀孔隙为主,纳米级孔隙以颗粒纳米孔、自生矿物晶间孔及纳米缝为主。压汞实验表明,纳米级孔喉是致密砂岩储集空间的主体,这是致密砂岩储层最本质的特征;纳米级孔喉形成了低孔——超低渗的储层,并决定了其特殊的油气成藏机理及油气藏特征。
  • 摘要:平湖组的煤系源岩是西湖凹陷天然气的重要源岩。准确预测凹陷内煤系地层的分布将对于科学地评价该凹陷天然气勘探前景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井区煤层或煤层组进行岩石物理分析,确定能够区分煤层与围岩的测井序列,从地震正演模拟研究出发,对煤系地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属性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煤系地层地质特征的地球物理识别,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地球化学、古生物等资料,分析凹陷的成煤环境,经研究,认为西湖凹陷的西北部是平湖组煤系地层最有利发育区,为富煤区所在,西南及东北部也存在局部较有利煤系地层发育区,以多属性回归分析技术为代表的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系列可以较好地预测薄煤层组合的分布规律。
  • 摘要:根据恩平凹陷的区域构造背景,结合恩平凹陷的结构、圈闭构造特征、成因以及平面展布规律等,将恩平凹陷及其周缘划分为北部边界断裂构造带,中央断裂构造带和南部斜坡构造带等3个构造区带。结合3个区带目前的已钻井分析,以及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通过综合分析认为,中央断裂构造带和南部斜坡构造带内带的成藏条件比较有利,但从圈闭发育程度、圈闭规模和储盖组合等条件来看,中央断裂构造带是恩平凹陷最有利、最具潜力的勘探区带。
  • 摘要:川西地区下二叠统栖霞—茅口组白云岩分布广泛,是重要储集层之一。以岩石学特征为基础,综合野外露头分析、岩心观察、薄片分析、阴极发光、包裹体测温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对研究区栖霞—茅口组白云岩成因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区白云岩主要为“豹斑”状云岩、糖粒状白云岩及晶粒白云岩。“豹斑”状云岩发育于栖霞、茅口组上部,平行于龙门山断裂带分布,同位素分析δ18O为低负值(-4.72‰~3.14‰)、δ13C为低正值(2.8‰~3.53‰),有序度低(0.77~0.82),包裹体均一温度低(35~55°C),阴极发光下呈橙黄—暗褐色,具混合水白云岩化特征。糖粒状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发育于栖霞组中部,δ18O为低负值(-7.41‰~-7.04‰)、δ13C为低正值(2.60‰~2.95‰),有序度高(0.95),包裹体均一温度较高(110~185°C,平均104.05°C),阴极发光下晶粒内部呈暗褐色、环带为橘黄色,可能形成于埋藏环境中。综合研究表明,白云岩以混合水白云岩化为主,埋藏白云岩化作用对其加强和调整、晚期局部受热液作用影响,具复合白云岩化、多期成因特征。白云岩多平行于川西海槽分布,整体受沉积相控制,白云岩储层分布具相控、顺层、靠断特征,具强非均质性。
  • 摘要:渤海海域位于渤海湾盆地,其油气勘探历时40多年,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型整装构造油气藏发现的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以渤中29-5、渤中19-4及秦皇岛33-1为代表的多个新近系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发现已引起勘探人员的高度重视,它们主要分布在具有一定构造背景的浅水三角洲前缘相带,构造位置以凹中隆、凸起及邻近凹陷的斜坡带为主,其成藏规模往往较大。相比周围陆地油田,渤海海域更有利于构造—岩性油气藏发育的因素主要缘于两个突出的条件:一是新近纪渤海构造稳定、沉降缓慢且湖泊水域范围大,广泛发育浅水三角洲,形成了新近系优质的储盖组合;二是渤海自新近纪以来,由于新构造运动而造成的凹陷主力烃源岩的生排烃高峰期与新构造运动的良好配置,为渤海大型浅水三角洲成因的优质储层油气成藏创造了优越的运移条件。成藏主控因素分析进一步表明:古近系富生烃凹陷是新近系构造—岩性圈闭成藏的物质基础、受新构造运动影响而形成的新近系构造圈闭背景为油气聚集的前提条件、新近系明化镇组优质储盖组合的配置是油气保存的必要条件、断层—砂体的耦合是浅层构造—岩性圈闭成藏的关键条件。
  • 摘要:本文基于3D地震资料,结合岩心薄片、测井等资料对塔中北斜坡沉积层序及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厘定了中下奥陶统鹰山组、蓬莱坝的层序界面,包括鹰山组内部两个4级层序界面和鹰山组底部的3级层序界面。并进行了古地貌恢复,认为,鹰山组后期是台地类型的转换时期,从平台台地转化为弱镶边台地。研究区下奥陶统储层受沉积控制作用较大,储层主要特点包括①准层状发育,沿3级或4级层序界面发育;②研究区下奥陶统储层和潜山风化壳型的不同,孔洞型储层非常发育;③沉积地貌的分异性不明显,但受到古构造控制,储层发育差异性明显,岩溶发育的差异性与古构造及暴露层的岩性有关。
  • 摘要:吐哈盆地是中国西部天山褶皱带中的一个中新生代山间盆地,其北部发育博格达山山前推覆构造体系,受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影响,其构造特征十分复杂。该带发现了比较丰富的油气,但在油气规模和圈闭评价上遇到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利用野外露头和叠前深度偏移资料,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研究构造样式,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和模型正演技术进行验证,重新划分了构造单元,识别构造圈闭。研究表明,北部山前带南北方向可以分为冲断带和断褶带,断褶带可细分为断裂带、背斜带和斜坡带,发育背斜和鼻状构造,在东西方向可分为三段,它们的成藏组合不同,导致油气勘探的层系不同。北部山前带由于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的叠置、改造、复合,形成了多种组合方式,这对在该带的油气勘探具有新的重要意义。
  • 摘要:2005年,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完成以来,中国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天然气年新增探明储量持续大幅增长,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实现历史性突破,天然气地质理论研究取得多项重要进展,促进了对中国天然气资源潜力的认识。立足天然气勘探成果与最新研究认识,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国常规天然气资源进行系统评估,并首次开展了致密气与页岩气资源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63×1012m3,比新一轮资源评价增加了18×1012m3,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南海等重点盆地,岩性地层、前陆、海相碳酸盐岩、海域深水等是未来寻找大型气田的主要勘探领域;全国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139.8×1012~227.8×1012m3,可采资源量34.9×1012~47.9×1012m3,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目前勘探与研究程度较低。
  • 摘要:通过野外露头观测、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分析、实验测试分析以及与北美和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形成条件的对比,本文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具有较优越的陆相页岩气藏形成条件,并以上古生界可能最为有利。表现在:①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广泛,特别是上古生界黑色页岩几乎遍布整个盆地;②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多,其中石炭—二叠系暗色泥页岩主要为海陆过渡相与河流—沼泽相沉积,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是盆地重要的气源岩;③埋深中等—较浅,热演化程度中等—较高;④储层非均质性强、“甜点”类型多;⑤保存条件得天独厚;⑥天然气资源丰富,尤其是上古生界页岩气与煤层气、致密砂岩气紧密共生。与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沉积相比,鄂尔多斯盆地陆相页岩地层具有构造稳定、热演化程度适中、页岩气保存条件好等特点,是中中国页岩气勘探潜力可能较大的地区之一。因此,建议加快该盆地陆相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与勘查步伐,为探索和建立中国特色的陆相页岩气地质理论与勘探评价技术奠定基础。
  • 摘要:全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页岩气绿色革命”,北美以外地区有20余个国家在进行页岩气前期评价和勘探开发先导试验,页岩气逐渐成为潜力大、重要的天然气现实生产目标。中国在页岩气前期评价和勘探开发先导试验上取得重要进展,正在寻求实现页岩气资源有效开发。对中国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认为中国富有机质页岩时代多、类型丰富,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随着理论与技术的突破、经济条件的改善,中国页岩气资源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改变中国天然气发展乃至整个能源发展格局。
  • 摘要: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对中国天然气生成与成藏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气、煤成气和原油裂解气三种类型天然气生成下限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普遍向深部延伸。柴东地区生物气生成下限应超过1700m深度,深部地层中检测到大量微生物,热力作用所产生的次生活性有机质可为深部微生物生存提供营养物质;煤系气源岩在Ro大于2.5%的过成熟阶段生气潜力还较大,其生气量可占总生气量的13%~38%;地质体中原油大规模裂解成气的温度可达200~230°C,超过180°C的传统认识。按照天然气灶—藏关系分布特点,将中国天然气分为三种灶藏类型:灶藏一体型、灶藏邻近型和灶藏分离型。其中,灶藏邻近型由于天然气从气源灶到气藏运移距离较短损失量较小而具有很高的聚集效率,如川中须家河组天然气聚集效率应在2.0%~5.2%之间,远高于过去常用的聚集系数(0.1%~1%)。
  • 摘要:根据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天然气(烃类气和非烃气)及非常规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及研究程度,可将勘探发现的烃类天然气划分为生物气及亚生物气、热成因正常成熟天然气和高熟—过熟天然气等3型5类;CO2等非烃气可划分为3型4类;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则可划分为热解气(生物—成熟混合气)、生物气及亚生物气,但以后者为主。生物气及亚生物气在全区海底及浅层广泛分布,气源来自上新统及第四系海相沉积;成熟油型气(油田伴生气)主要分布于北部湾盆地及珠江口盆地北部裂陷带浅水区,其气源来自始新统中深湖相偏腐泥混合型烃源岩;成熟—高熟及过熟煤型气主要富集于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和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及珠江口盆地西部珠三坳陷等陆架浅水区,气源主要由渐新统煤系和中新统海相偏腐殖型烃源岩所供给;深水油气分布于珠江口盆地南部及琼东南盆地南部等深水区,其烃源主要来自始新统中深湖相腐泥—腐殖混合型烃源岩及下渐新统煤系烃源岩和部分上渐新统偏腐殖型海相烃源岩。CO2等非烃气主要展布于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浅层和琼东南盆地东部及珠江口盆地深大断裂发育区,气源分别来自受泥底辟热流体活动影响强烈的中新统海相含钙砂泥岩和深部火山幔源岩浆脱气作用;天然气水合物亦分布于深水区,其气源则主要由深水区海底沉积物生物化学作用和深部成熟烃源岩所供给。因此,根据不同成因天然气气源供给及构成与分布富集规律,可以评价优选有利天然气富集区带,大大提高天然气勘探成功率。
  • 摘要:利用四川盆地南部地区最新钻探的井下资料、周边露头地质调查资料及大量样品的分析测试结果,从富有机质页岩区域展布、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储集特征、含气性等方面,重点研究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条件,采用体积法初步估算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的资源潜力,并预测研究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区。认为研究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分布稳定,有效厚度大(黑色页岩厚20~260m)、有机质含量高(TOC含量为0.5%~8.32%)、热演化程度高(Ro值为1.8%~3.8%)、脆性矿物含量较高(40%~70%)、在常规油气勘探钻遇龙马溪组页岩时气显示丰富,裂缝较发育、页岩含气量较高(0.9~5.09m3/t)、页岩埋藏适中(1600~4000m),有利于页岩气的形成与富集;综合对比研究指出四川盆地威远、隆昌—永川、长宁—叙永等地区是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研究区内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最现实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目标区。
  • 摘要: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过程中的流体演化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相对不足制约着气藏成藏机理的认识和预测方法的建立。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研究领域,基于束缚水膜厚度不变的地质特征,通过对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过程中储层流体变化规律和控制因素的分析,确定了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过程中的3个地质门限,分别为:天然气充注门限、天然气饱和门限和天然气终止门限,并建立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和计算模型,就其对致密砂岩气藏的流体分布的影响和控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将这一模型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藏的预测,结果表明,3个门限的对应深度分别为2350m、2850m和4800m,应用地质模型预测的流体分布特征与实际气藏剖面的正反检验表明,该模型对于预测致密气藏的流体分布具有较高准确性。
  • 摘要: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对页岩气的储集具有重要的影响。页岩储层微观纳米级孔隙发育,孔隙度甚低。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应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页岩孔隙进行有效分析,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三方面:①页岩孔隙度的测定。②用高压Hg孔径分析,CO2低温吸附(D-R方法),N2低温吸附(BET理论),核磁共振NMR与小角散射等方法分析页岩孔隙大小分布。③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纳米CT等方法得到页岩孔隙形貌。目前,页岩孔隙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发展趋势:①形貌与大小结合;②二维与三维结合;③多种测试方法结合。
  • 摘要:近年来,为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的地质需求,在叠前深度偏移、地震储层综合预测等技术研发上有了新的进展。地震偏移成像技术实现了由叠后到叠前、从时间域向深度域、从积分法到差分法、从单程波到双程波的跨越,Lightning叠前深度偏移软件的研发使用,显著提升了叠前偏移处理能力和成像精度。曲率、纹理等地震新属性提取与分析、叠前弹性反演技术的开发,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储层预测的技术手段。储层预测对象由常规储层到特殊及非常规储层,预测技术从叠后走向叠前、从单一走向综合,预测能力从定性向半定量和定量的提升,预测参数从几何形态向孔渗性及含流体性的发展。叠前深度偏移和储层预测新技术的针对性应用,改善了山前、盐下、碳酸盐岩和低幅度圈闭等复杂圈闭目标的成像效果,提高了非均质碳酸盐岩和薄砂层等复杂储层的预测精度,在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摘要:致密砂岩储层是一种非常规型的油气储层,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中国致密砂岩储层分布广泛,但由于致密砂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致密、薄互层等特点,其勘探开发一直是难题。针对该区储层特点,展开了以三维地震为核心的储层综合地球物理预测技术研究,开发应用了储层岩石物理分析、地震属性优化、随机模拟反演、地震吸收衰减、地震频谱分析、地震波正演模拟、地震相划分和AVO等多项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地区油气地质特征的技术系列,有效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
  • 摘要:渤海海域的油气勘探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丰硕成果,海上地震勘探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针对具有渤海海域特色的郯庐走滑断裂带高陡构造成像和湖盆萎缩期极浅水三角洲储层预测技术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方法研究,包括设计了符合渤海区域地质特征的典型地质模型,开展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进行偏移方法研究,较深入地认识到了高陡复杂断裂带地震波传播规律;并建立了一套以储层地球物理研究为基础,以地震反演和精细砂体描述为主要研究手段的湖盆萎缩期极浅水三角洲储层预测技术,发现了一大批中等规模以上的高产优质油气藏,促进了渤海油田3000×104t产能建设的实现。
  • 摘要:本文以海上石油勘探的气枪理论模型为依据,应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地开展了气枪阵列震源子波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立体阵列组合相对于传统平面阵列的优越性,通过实例试算,证明了立体阵列组合能够压制海面虚反射引起的陷波作用,使频谱低频更加光滑,增加有效带宽。通过大量子波模拟试算,优选了立体阵列组合和非常规阵列组合的两种气枪震源,并分别在不同靶区进行了两次野外采集试验,与以往采集的资料相比,成像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于进一步开展立体阵列组合和非常规阵列组合气枪震源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海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震源设计参数优化提供了依据。
  • 摘要:水力压裂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以北美为代表的非常规资源的经济有效开发,其已成为非常规资源有效动用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国外非常规储层,特别是以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及致密油为代表的非常规资源,总结了压裂改造技术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国外非常规资源储层压裂改造的主体技术。通过分析各种储层改造主体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结合国内储层特点,分析了各项主体技术在国内的适用性。并根据国内目前非常规储层改造的技术现状,明确了国内非常规储层改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出了国内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发展应分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特色技术两步走,针对致密气、页岩气指出了其需要攻关的关键技术。
  • 摘要:随着勘探领域不断延伸,勘探对象日趋复杂,储层及流体精细描述的技术需求越来越迫切,叠前预测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十五”以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注重强化基础研究,以地震叠前预测技术为主攻方向开展新技术研发,在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三大领域集成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勘探院积极顺应技术发展潮流,构建起以复杂油气藏叠前预测特色技术为核心的RIT软件系统技术构架,明确了将技术有形化建设作为“十二五”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
  • 摘要:针对火山岩气藏岩性复杂、相变快、流体响应弱等测井评价难点,以松辽盆地松南气田火山岩气藏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测井、测试、分析化验、录井等资料,以储层“四性”关系研究为基础,建立了一套适用的岩性识别与岩相划分、储层及流体识别、储层参数定量计算的方法。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化学成分,利用成像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结构,从而实现对火山岩的精细定名;分析火山岩岩相/亚相与测井响应的对应关系,建立不同岩相的测井识别模式;利用常规测井、特殊测井资料进行储层的识别,利用双侧向幅度差异法、三孔隙度测井组合—视地层水电阻率交会图版法识别流体,结合交会图法和岩心刻度测井法等方法计算储层孔、渗、饱参数,进而建立研究区火山岩储层定量评价标准;综合建立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应用于松南气田,与测试成果吻合较好。
  • 摘要:石油地震地质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地震沉积学、地震成藏学与开发地震等诸多分支学科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地震技术与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理论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本文对石油地震地质学的发展由来、概念内涵及其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指出这一新兴学科是今后油气勘探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将推动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
  • 摘要:中国南方发育大量古油藏,并具有高演化特征,由于常规油源对比指标在高演化下存在的不确定性,导致一些古油藏在油源问题上仍存在一定分歧。本文引入无机元素稀土元素作为对比指标,利用油源对比的灰色过程特性,通过计算古油藏沥青与可能烃源岩关联度的方法进行南方高演化古油藏的油源对比。以南丹泥盆系罗富组沥青、通山半坑古油藏、慈利南山坪古油藏、城口庙坝剖面沥青为例,进行油源的示踪。对比结果表明,沥青与源岩之间的稀土元素具有较高的关联度,而与非亲缘关系的烃源岩,关联度较低,通过对比关联度大小,可以识别油源关系,并验证了稀土元素灰色关联法的有效性,可以作为传统有机地球化学示踪指标的重要补充。
  • 摘要:燕南潜山地层为中生界和古生界,经历多期次的复杂构造运动,人工闭合解释断裂体系工作量较大,具有多解性,难度较大。本文通过蚂蚁追踪技术,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断层、裂缝系统的空间分布。对蚂蚁追踪的结果做处理可进一步分析断裂发育情况、进行储层评价。基于Petrel软件的蚂蚁追踪技术在燕南潜山地层断裂系统分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摘要:有机包裹体特别是石油包裹体的荧光颜色是鉴定有机包裹体和指示油气成熟度的有效手段。基于石油的荧光性,通过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石油包裹体的荧光光谱进行定量化描述,利用其主峰波长(λmax)、荧光强度及红绿商等属性参数,开展油气充注期次的判识。通过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塔北隆起鹰山组——间房组38个样本的石油包裹体进行了荧光颜色、显微光谱谱形和红绿商值的研究。样品中检测到黄绿色荧光、绿色荧光和蓝白色荧光三种石油包裹体。综合地化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主峰波长、荧光强度、红绿商以及石油包裹体同生的盐水包裹体温度等参数分析认为,研究区储层中的原油至少经历了来源于两个不同烃源的三期油气充注,具有多源多期充注的成藏特征。
  • 摘要:随着地球物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地震资料品质的提高,以及油气勘探开发对储层研究的更高要求,一门新的地震地质交叉学科——地震储层学应运而生。地震储层学是在传统储层地质学、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基础上,利用地震信息,结合地质、测井、钻井、测试、采油、分析化验等各种资料,研究储层的岩性、空间几何形态、储集空间、物性、所含流体,实现储层建模和三维可视化,并最终实现对储层的精细描述。地震储层学适用于油气勘探到开发的各个阶段。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地震学等是地震储层学的指导理论。地震、测井和地质的有机结合是地震储层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测井分析技术、储层地震预测、流体预测、储层建模和三维可视化是地震储层学的五大关键技术。在地震储层学理论的指导下,先后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准噶尔盆地的火山岩进行了实际应用,实现了对碳酸盐岩及火山岩储集体的精细描述,提高了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成功率,增加了油气储量和产量,从而推动了油气储层研究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以及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不仅刺激了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走高,而且也促使了全球油气勘探活动日趋活跃。前陆、被动陆缘盆地、深水以及碳酸盐岩等勘探领域的油气重大发现不断。作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不断增长,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持续升温。随着勘探环境与勘探对象的日趋复杂,未来的油气勘探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 摘要: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项目评价内容涉及投资环境、油气地质、油气藏工程、钻采工程、地面工程、经济评价等多个专业领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通过多年的探索和集成,建立了海外油气项目快速评价工作程序和方法体系,实现了油气项目评价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和软件化,提高海外油气项目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海外油气项目投资风险;本文系统介绍了海外油气项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流程、评价指标、指标标准及估算方法,特别是海外油气项目快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协同工作平台的研发,为快速评价海外油气资产价值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 摘要:南美北部地区安第斯演化形成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走向滑动边缘盆地、与地体增生、岛弧碰撞和(或)浅部俯冲有关的碰撞大陆边缘盆地、俯冲边缘盆地等四类盆地,油气最丰富的碰撞大陆边缘盆地是白垩纪被动边缘盆地与古近一新近纪前陆盆地的叠合盆地。南美北部沉积构造演化决定了该区发育4套含油气系统和4套主要储盖组合,自南向北储盖层和含油气系统时代逐渐变新,多期成藏期晚期定型,但时空上有差异,油气长距离多期运移聚集与近地表成藏是南美北部重质油藏形成的关键因素。盆地已发现油气田及其储量统计结果表明,南美北部碰撞大陆边缘盆地群油气储量和巨型油气田均具有南贫北富、西贫东富的分布特征,优质烃源岩发育与保存的差异、断裂构造圈闭成因的差异、储层与烃源岩空间匹配关系的差异、油气运移输导效率的差异是油气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建立了综合含油气系统、油气资源潜力、勘探程度、油气资源国的投资环境等方面的盆地油气资源勘探潜力评价模型和战略选区模型,盆地勘探潜力与战略选区评价结果明,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地质勘探风险低的盆地不一定是中国最佳的油气勘探战略区,南美地区北部Ⅰ类有利勘探盆地为东委内瑞拉盆地、马拉开波盆地等,Ⅱ类为普图马约盆地、雅诺斯-巴厘纳斯、马拉尼翁盆地、法尔康盆地、特立尼达盆地、中马格达雷纳盆地、下马格达雷纳盆地等7个,Ⅲ类为多巴哥盆地、下马格达雷纳盆地等2个。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