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黑潮

黑潮

黑潮的相关文献在1951年到2022年内共计403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大气科学(气象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0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学研究、热带海洋学报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五届海峡论坛·2013海峡科技专家论坛、两岸海洋科技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海洋环境监测及预报技术研讨会、中国海洋学会第五届青年海洋科学家论坛暨首届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学术研讨会等;黑潮的相关文献由75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秦玉、许建平、郭炳火等。

黑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0 占比:94.29%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5.21%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0.50%

总计:403篇

黑潮—发文趋势图

黑潮

-研究学者

  • 刘秦玉
  • 许建平
  • 郭炳火
  • 李铁刚
  • 汤毓祥
  • 侯一筠
  • 孙湘平
  • 苏纪兰
  • 尹宝树
  • 袁耀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思雯; 杨洋; 梁湘三; 赵宇慧; 王长友
    • 摘要: 用一种新的泛函工具——多尺度子空间变换(multiscale window transform,MWT),得到如实的东海涡动能分布,发现东海黑潮上下游区域的涡动能有着完全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根据功率谱分析,东海黑潮流系可正交地重构到背景流尺度子空间(大于64 d)与涡旋尺度子空间(小于64 d),并用MWT得出相应子空间的能量,后者即为涡动能。结果表明,上游涡动能在8月达到峰值,冬季最弱;而下游涡动能在4月和9月存在两个峰值,冬季最弱。利用基于MWT的正则传输理论以及局地多尺度能量分析方法,发现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是东海黑潮涡动能的主要来源,且这两个来源决定了其上下游不同的季节变化。其中上游涡动能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正压不稳定路径(即背景流动能向涡动能的正则传输)控制,而下游涡动能在4月的峰值主要由斜压不稳定路径(即背景流有效位能向涡旋有效位能作正则传输并进一步转化为涡动能)决定,其在9月的峰值受到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的共同影响。
    • 王兴宇; 纪棋严; 彭腾腾; 林夏艳; 贾晓燕; 韩磊
    • 摘要: 结合卫星遥感海表温度、三维再分析温度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东海黑潮温度锋从海表到底层的三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东海黑潮海表温度锋在冬季和春季较强,秋季次之,夏季消失。多年平均的东海黑潮海表温度锋区范围主要在70~700 m水深区域,温度锋的中心线与黑潮的流轴大致平行,在济州岛以南的黑潮中段区域有北上的分支。受台湾暖流、黑潮及其分支的共同影响,在200 m以浅区域,东海黑潮温度锋在冬季和春季从海表到海底常年存在,夏季和秋季主要出现在水深50 m以下水层。东海黑潮和底层陆架水形成显著的温度锋,位置在顺着黑潮流向的左侧及下方深度为100~700 m的陆架区域,该区域的温度锋强度比同一位置的海表温度锋的强度大。受黑潮的路径、流幅宽度、深度和速度大小的影响,东海黑潮温度锋在陆架区域的影响深度兼具区域性差异和季节性差异,一般比黑潮流速0.2 m/s的到达深度深200 m左右,甚至可以影响到水深1000 m左右。
    • 宣俊; 李海波; 王超锋; 董逸; 赵苑; 赵丽; 张武昌
    • 摘要: 2019年夏季对沿黄、东海至西太平洋跨越黑潮一个断面(122°E~145°E)的表层砂壳纤毛虫群落进行调查,研究了黑潮中砂壳纤毛虫与相邻水体的差异。根据水文环境及各站位所处的空间位置,我们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大洋边缘区域、黑潮区域和大洋区域。各站位砂壳纤毛虫的丰度范围为3.95~31.94 ind·L^(-1),种丰富度范围为6~24种。共发现砂壳纤毛虫21属42种,有7种优势种,分别为缩短原纹虫(Protorhab-donella curta)、杆状真铃虫(Eutintinnus stramentus)、卢氏真铃虫(E.lusus-undae)、镯形囊坎虫(Ascam-pbelliella armilla)、管状真铃虫(E.tubulosus)、长形旋口虫(Helicostomella longa)和斯廷细瓮虫(Steen-strupiella steenstrupii),其中缩短原纹虫为最优势种类,在每个站位均有检出。根据33种常见种的丰度分布模式,将砂壳纤毛虫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为广布类群,丰度最高;类群Ⅱ主要出现在断面中部,受黑潮影响较大,其中酒杯类管虫(Dadayiella ganymedes)可以作为黑潮的指示种;类群Ⅲ主要出现大洋区域;类群Ⅳ则主要分布于大洋边缘区域,丰度较低。黑潮区域砂壳纤毛虫群落有不同于其他两个区域的种类,种丰富度最高。本研究首次对黑潮及其相邻海域中表层砂壳纤毛虫的分布模式进行分析,该结果有助于理解黑潮对浮游生物地理分布的影响。
    • 王雅萌; 陈新军; 陈芃; 陈子越
    • 摘要: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最主要的渔业区域之一,局域和区域尺度的环境和气候变化对其中上层渔业资源影响是一个重要科学基础问题。以1950—2014年黑潮和亲潮大海洋生态系中上层暖性、温性以及暖温性鱼种3个类别的渔获量为研究对象,以标准化常态分布值作为渔获量变动趋势的指标,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太平洋年代际震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Nino3.4指数以及SST时空变异对黑潮和亲潮大海洋生态系不同适温性种类渔获量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950—2014年间,各类别的渔获量变动趋势基本相同,但是总渔获量的变动趋势不同。GAM模型发现,亲潮大海洋生态系模型的解释率高于黑潮大海洋生态系,影响两个大海洋生态系渔获量趋势变动的关键因子(PDO指数和SST时空变化)存在差异,但是除了亲潮大海洋生态系暖温性鱼种外,影响总渔获量和其他类别渔获量的显著因子都包含了SST。SST上升与黑潮大海洋生态系总渔获量和暖温性鱼种渔获量变动呈正相关,而与亲潮大海洋生态系呈负相关,Nino3.4指数等其他环境因子对各类别渔获量的变动影响趋势相同。研究结果可为环境和气候事件对黑潮和亲潮大海洋生态系中上层渔业资源量变动趋势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的探究提供一定依据。
    • 徐良; 贺静; 林明兰; 林田
    • 摘要: 由于传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如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的限制或禁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浓度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西北太平洋作为远离大陆的开放性海域,无明显的污染点源,其洋流在POPs的输送和扩散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采集西北太平洋黑潮区表层和次表层(2~5 m和150 m)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溶解态OCPs(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氯丹(CHLs))和PCBs的浓度及组成特征。结果显示,黑潮区表层水体中HCHs、DDTs、CHLs和PCB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30.7~68.8 pg/L、6.16~23.8 pg/L、1.07~5.75 pg/L和49.8~124 pg/L;次表层水体中分别为27.3~68.4 pg/L、7.06~14.1 pg/L、0.518~10.1 pg/L和34.1~68.4 pg/L。HCHs各异构体的比值特征表明该海域以林丹输入为主,而DDTs和CHLs的比值结果显示,该海域水体中滴滴涕和氯丹均主要是来自于历史残留。水体中PCBs主要以三氯联苯、四氯联苯为主,与东亚多氯联苯的历史使用情况吻合。黑潮水团体量巨大且内部分布均匀,对污染物的垂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即不同深度水体中OCPs、PCBs浓度及其组成相当;同时黑潮带来的高温、高营养盐水团对其海域生物体内污染物的富集形成潜在风险。
    • 吴俊文; 陈吉生; 赵化德; 王翠
    • 摘要: 自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以来,其对中国海的影响一直备受国内高度关注。基于近10年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释放的放射性核素进入中国海的海洋传输路径主要为表层环流和模态水(亚热带模态水和中央模态水),经表层环流和模态水到达中国海的时间尺度分别在10—15年和2—3年之间。对比分析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前后可知:南海137Cs活度持平,黄海137Cs活度稍有降低,但东海137Cs活度有所升高。鉴于目前有限的监测站位和短期的观测时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对中国海的影响程度大小还有待于长期监测和进一步的评估。同时针对日本政府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海计划,分析了其潜在的风险和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本刊
    • 摘要: 黑潮黑潮是北太平洋亚热带总环流系统中的西部边界流。由北赤道海流在菲律宾海域北转,主流沿台湾东岸、琉球群岛西侧流向日本东岸,在40°N附近再折向东去,成为北太平洋暖流。
    • 张琪; 龙景超
    • 摘要: 通过HadSST3原始观测数据和HadISST1重组数据,分析了东中国海海温在增暖停滞期(1998-2014年)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两组数据的海温变化特征和程度相似.在增暖停滞期,渤海、黄海和东海海温线性趋势主要表现为负,降温最多的集中在长江口附近,约-1°C.渤海、黄海及东海部分区域的净热通量对海温降低起正作用,而在东海黑潮区海洋的净热通量对海温降低起负作用,黑潮入侵的减弱可能是东海海表温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增暖停滞期,海温变化趋势具有较显著的区域性季节特征.春季海温几乎呈现全海盆的下降趋势,尤以长江口附近下降最多,可达-1.4°C;夏季海温下降趋势较春季减弱,下降最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渤海;秋季渤海海温下降较明显;冬季海温变化主要在长江口沿岸,渤黄海海温的变化并不明显.
    • 王越; 黄晓冬; 杨运超; 王嘉琦; 赵玮
    • 摘要: 本文利用南海东北部的潜标资料研究了南海东北部全日非相干内潮的特征.潜标数据的结果表明,在2010年7月下旬和8月上旬,全日非相干内潮的能量显著增强,同时全日内潮的总能量强度达到了预期(相干部分)的两倍;从能量的垂向分布上来看,非相干内潮的能量最大值出现在120 m深度附近.射线追踪模型的结果表明,此次强非相干内潮能量主要来自吕宋海峡的中部,黑潮入侵是导致非相干内潮信号增强的主要原因,全日内潮在吕宋海峡中部生成后向西传播进入南海,而黑潮改变了全日内潮的传播路径,将西向传播的内潮向北折射,导致来自多源地的内潮在潜标处叠加,引起全日非相干内潮能量的增强.本文的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非相干内潮的特征的认识和促进对其生成机制的了解.
    • 张志伟; 李昀英; 陈广超
    • 摘要: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和卫星观测资料,本文揭示了2010年3月9—11日一次层积云发展-消亡过程中东海黑潮海洋温度锋对其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层积云的发展阶段,海洋锋通过垂直混合机制影响层积云;而在维持阶段,海洋锋通过气压调整机制影响层积云;在消亡阶段,海洋锋对云的影响较弱.进一步研究表明,海洋锋能影响层积云的垂直结构,在维持阶段层积云的云底/顶高度在冷(暖)洋面下降(抬升),这对应于海洋锋强迫出的下沉(上升)气流.该结果说明东海黑潮海洋锋对大气行星边界层和层积云的垂直结构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