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子支气管镜

电子支气管镜

电子支气管镜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78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6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804824篇;相关期刊290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齐鲁护理杂志、实用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山东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儿科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4年学术大会、2013年结核病和呼吸疾病诊治进展及治疗中肝损害专题研讨会等;电子支气管镜的相关文献由1681位作者贡献,包括乔铁、唐广林、季伟等。

电子支气管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6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04824 占比:99.91%

总计:805574篇

电子支气管镜—发文趋势图

电子支气管镜

-研究学者

  • 乔铁
  • 唐广林
  • 季伟
  • 张晖
  • 严永东
  • 李承红
  • 王永
  • 谢启蔚
  • 李宝明
  • 李红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桂涛; 毛国顺; 赵永; 朱影; 戴红臣; 孙良
    •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并发黏液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入住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行电子支气管镜灌洗的MPP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电子支气管镜下有无黏液栓,分成观察组(黏液栓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对MPP患儿并发黏液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评估MPP并发黏液栓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103例MPP患儿,观察组54例,对照组4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肺部病变累及肺叶≥2个、热程、热峰、WBC、CRP、LDH、D二聚体、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LDH、热程天数是儿童MPP并发黏液栓的高危因素。其ROC曲线临界值分别为CRP≥29.34mg/L、LDH≥353.95U/L、热程天数≥8.5d。结论MPP患儿出现CRP≥29.34mg/L、LDH≥353.95U/L、热程天数≥8.5d,极有可能并发黏液栓,需积极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
    • 索静宇; 辛丽红; 康媛洁
    •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PB)临床特征性表现及病原学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5年9月至2020年9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呼吸二科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将临床表现、体征及影像学特点符合“支气管肺炎”和/或“大叶性肺炎”及“肺不张”、并在住院期间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68例。根据电子支气管镜下结果,将患儿分为塑型性支气管炎组(PB组)及非塑型性支气管炎组(非PB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症状、病原学及电子支气管镜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B组55例,非PB组213例。PB组患儿年龄大于非P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293,P0.05)。PB组患儿发热(χ^(2)=3.217)、气喘(χ^(2)=4.371)、呼吸急促(χ^(2)=9.515)、胸腔积液(χ^(2)=44.792)的发生率及发热热峰(t=6.004)、热程(t=5.877)、病程(Z=-11.267)、支气管镜灌洗次数(Z=-9.717)均高于非P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B组肺炎支原体阳性45例,占81.82%,肺炎支原体是最常见的病原体。结论PB患儿以年长儿多见,其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且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更长,出现胸腔积液的比例更高,进行支气管镜灌洗次数更多。
    • 蒋淑静; 万振
    • 摘要: 目的:研究电子支气管镜运用于中青年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纳入的63例中青年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统计并整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利用电子支气管镜进行诊治,观察所有患者的诊断结果,同时评价治疗后1个月的总有效率,统计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气促、咳嗽、胸痛、咯血等)发生率,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积分、QOL(生活质量)评分调查,分析电子支气管镜的诊治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胸闷气短、咳嗽、刺激性干咳、发热的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QOL评分均高出治疗前(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运用于中青年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治中效果显著,不仅能够诊断疾病,了解患者疾病类型,同时经治疗后可明显稳定病情,快速消除相关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提升生活质量,保障预后。
    • 王燕波; 胡阳; 宋宁; 贾守杰
    • 摘要: 目的分析在结核病的诊疗中,经支气管镜灌洗液对提高耐药肺结核诊断阳性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62例确诊结核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参与本次实验的所有菌阴肺结核患者的痰涂片、支气管镜刷检联合肺泡灌洗样本均进行结核菌培养、药敏试验及结核杆菌基因PCR(Xpert、Hain)等结核菌相关检查,检查结束后对比两种方法中耐药肺结核的耐药诊断率及诊断结果。结果通过痰涂片检验检出例数为27例,耐药率为9.71%,通过电子支气管镜刷检联合肺泡灌洗检出例数为66例,耐药率为17.23%;在单耐药例数上,痰涂片耐药例数为49例,占所有患者的5.68%,支气管镜刷检联合肺泡灌洗例数为50例,占所有患者的5.61%;在多耐药例数上,痰涂片耐药例数为22例,占所有患者的2.55%,支气管镜刷检联合肺泡灌洗例数为40例,占所有患者的4.64%;在耐多药例数上,痰涂片耐药例数为20例,占所有患者的2.32%,支气管镜刷检联合肺泡灌洗例数为90例,占所有患者的10.44%;在广泛耐药例数上,痰涂片耐药例数为4例,占所有患者的0.46%,支气管镜刷检联合肺泡灌洗例数为44例,占所有患者的5.10%;在总耐药例数上,痰涂片耐药例数为95例,占所有患者的11.02%,支气管镜刷检联合肺泡灌洗例数为224例,占所有患者的25.98%(均P<0.05)。结论通过电子支气管镜检联合肺泡灌洗进行肺结核疾病的临床诊断,能够明显提升耐药肺结核患者的阳性诊断率,建议临床应用。
    • 石颖玉; 罗明鑫; 陈天平; 华山
    • 摘要: 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软化症合并肺部感染儿童的临床特征,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该类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入住我科的反复肺部感染或肺部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的儿童124例,入院后通过电子支气管镜确诊儿童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的患儿46例,分析其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转归及电子支气管镜下的相关特点。结果收集的124例患儿中诊断气管支气管软化症共46例,其中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患儿平均年龄明显小于非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患儿,且年龄在1岁以内的比例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患儿以男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支气管软化症伴肺部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咳嗽、喘息为主,无特异性;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患儿,镜下以轻、中度及一个部位软化为主,治疗后转归多良好。结论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是低龄儿童反复肺部感染或肺部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对儿童气管支气管软化症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秦毅; 巩亚婷; 王卓
    • 摘要: 目的研究电子支气管镜联合阿米卡星肺泡灌洗对重症肺部患者炎症反应及肺上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月1月至2021年6月空军第986医院收治入院的72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36)与研究组(n=36)。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电子支气管镜联合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最大通气量(MMV)、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功能残气量(FRC)]、炎症反应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P蛋白(SP-D)]、肺部活化控制趋因子(PARC/CCL18)、血气指标[氧合指数(PaO_(2)/Fi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与预后(机械通气时间、排痰量、住院时间)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指标、PARC/CCL18、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V、MMEF、FRC、PaO_(2)/FiO_(2)、PaO_(2)、SaO_(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hs-CRP、TNF-α、SP-D、PARC/CCL1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MMV、MMEF、FRC、PaO_(2)/FiO_(2)、PaO_(2)、SaO_(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s-CRP、TNF-α、SP-D、PARC/CCL1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排痰量为(49.21±3.38)mL,明显高于对照组[(36.49±4.12)mL],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为(6.31±1.54)、(10.38±3.42)d,明显短于对照组[(6.31±1.54)、(10.38±3.4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部感染治疗中采用电子支气管镜联合阿米卡星肺泡灌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其肺上皮细胞功能及肺功能,促使其快速康复。
    • 李然然; 姜荣燕; 刘友菊; 王桂方; 王婧
    •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组在肺泡灌洗治疗同时联合肺泡灌洗吸入用盐酸氨溴素溶液。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治疗可有效改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曹林峰; 陶峰; 李娜; 顾超; 费春媛; 张齐
    • 摘要: 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与患者生活习惯、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吸入物、吸入时间、个体基础疾病不同,临床特征差异较大,对于有明确异物吸入史的患者,仅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症状,尤其是本身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更容易被忽略。然而多数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误诊率和漏诊率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肉芽肿形成、复发性肺炎.
    • 王燕波; 胡阳; 宋宁; 贾守杰
    • 摘要: 目的观察在治疗支气管结核疾病中采用电子支气管镜进行介入治疗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有60例,观察组患者有120例(根据疾病的类型再分为瘢痕狭窄型和其他类型)。给予对照组患者内科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经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氩等离子体凝固(APC)热消融术、冷冻治疗术及镜下给药治疗术],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个月内的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判断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瘢痕狭窄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病灶吸收有效率、痰菌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3组患者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在全身抗结核的治疗基础上,采用电子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有着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该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具备较好的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 卢燕云; 彭德虎; 谢艺开
    • 摘要: 目的探究放松训练结合舒适护理对经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舒适度、心理状态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医院80例经电子支气管镜治疗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放松训练结合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值及舒适度、护理满意程度、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收缩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值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和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松训练结合舒适护理可改善经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舒适度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