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甲硫氨酸

甲硫氨酸

甲硫氨酸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81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药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4424篇;相关期刊176种,包括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生物技术通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全国第十二次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学术讨论会、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等;甲硫氨酸的相关文献由1766位作者贡献,包括储炬、刘森、金素影等。

甲硫氨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5 占比:0.95%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4424 占比:99.02%

总计:24665篇

甲硫氨酸—发文趋势图

甲硫氨酸

-研究学者

  • 储炬
  • 刘森
  • 金素影
  • 古泉善行
  • 庄英萍
  • 张嗣良
  • 申容旭
  • H·施罗德
  • C·克洛普罗格
  • C·韦克贝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鲍捷; 韩志文; 李莹; 陈洪斌; 祝颖
    • 摘要: 基于M06-2X理论方法,在加有弥散函数的aug-cc-pVTZ基组水平上,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进行电子激发计算,给出隐式溶剂氯仿下Met(甲硫氨酸)+H2 O复合体系手性转变中第一基元反应中间体INT1-S-Met-CHCl3+H2 O分子体系的空穴-电子、自然跃迁轨道(NTO)和电荷密度差(CDD)分布等值面图,并分析中间体激发态的性质及其电子结构.结果表明:H原子迁移形成中间体,引起Met分子体系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基于NTO、空穴-电子和CDD等值面与空穴-电子数据分析对INT1-S-Met-CHCl3+H2 O分子体系激发态激发类型互认具有一致性.
    • 吴烨; 刘晓迪; 许燕妮; 罗葆明
    • 摘要: 目的探索甲硫氨酸(Met)缺乏对人肝癌(HCC)细胞系HepG2和Huh7的生长影响和甲硫氨酸限制作用是否协同瑞戈非尼抑制肿瘤生长。方法 CCK8实验检测瑞戈非尼分别在正常培养基和甲硫氨酸缺乏的培养基的IC50;凋亡实验、周期实验检测瑞戈非尼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对两种肝癌细胞株的凋亡诱导情况和对细胞周期影响;克隆形成实验评估细胞增殖情况;JC-1荧光探针实验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脂质体过氧化实验检测胞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结果甲硫氨酸缺乏可降低瑞戈非尼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的IC50值;甲硫氨酸缺乏协同瑞戈非尼抑制肿瘤增殖、诱导凋亡、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而在细胞周期方面对HepG2影响无显著差异;瑞戈非尼和甲硫氨酸限制均可增加HepG2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但并无协同作用。结论甲硫氨酸限制和瑞戈非尼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等方面起到协同作用;为临床减少瑞戈非尼用药剂量和增加药物敏感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体外实验的理论依据。
    • 鲍捷; 韩志文; 李莹; 陈洪斌; 祝颖
    • 摘要: 基于M06-2X理论方法,在加有弥散函数的aug-cc-pVTZ基组水平上,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进行电子激发计算,给出隐式溶剂氯仿下Met(甲硫氨酸)+H_(2)O复合体系手性转变中第一基元反应中间体INT_(1)-S-Met-CHCl_(3)+H_(2)O分子体系的空穴-电子、自然跃迁轨道(NTO)和电荷密度差(CDD)分布等值面图,并分析中间体激发态的性质及其电子结构.结果表明:H原子迁移形成中间体,引起Met分子体系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基于NTO、空穴-电子和CDD等值面与空穴-电子数据分析对INT_(1)-S-Met-CHCl_(3)+H_(2)O分子体系激发态激发类型互认具有一致性.
    • 董硕; 董钥; 孔祥君; 林英武; 杜可杰
    • 摘要: 为更好地探究神经红蛋白血红素铁配位情况改变对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以神经红蛋白作为血红素蛋白模型分子,在其远端引入甲硫氨酸。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动力学以及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研究,其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二级速率常数k_(nitrite)从0.44 L/(mol·s)提高到487 L/(mol·s)。结果表明,血红素口袋结构对蛋白的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 谭桂莉
    • 摘要: 文章探究甲硫氨酸中3-甲硫基丙醛的检测方法,提出能检测到杂质阈值限度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不同原理的测试方法测试甲硫氨酸中的3-甲硫基丙醛,从中选择最适用的方法。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适用于3-甲硫基丙醛的检测。结论:采用2,4-二硝基苯肼衍生化法检测3-甲硫基丙醛,方法条件和限度可满足杂质的检测要求。
    • 解思琦; 张恒瑀; 李红万; 谭明建; 王青; 李思嘉; 郑凯; 刘德权; 唐诗聪
    • 摘要: 目的比较健康人群、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乳腺癌患者的血清Val、Met浓度差异,探究血清缬氨酸和甲硫氨酸与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38名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7名乳腺癌患者的血清Val、Met浓度,同时选择91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经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分组间的血清Val、Met浓度差异,分析不同化疗方案及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血清Val、Met浓度的影响。再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和95%置信区间(CI)来评估血清Val、Met与乳腺癌的风险关系并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Val及Met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乳腺癌(BC)组的血清Val浓度水平高于乳腺良性肿瘤(BE)组和健康对照组,BC组和BE组的Met水平都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分子分型组间乳腺癌患者的血清Val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血清Val浓度水平和乳腺癌风险无明显关系,但血清Met会显著影响乳腺癌的发生(P<0.001),血清Met的浓度越高,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就越高,并且Met的浓度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乳腺癌患病风险就增加24%(OR=1.2495%CI:1.15~1.34)。并且血清Met(P<0.001)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统计学意义。其AUC为0.83、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69%和90.1%,临界值为19.76μmol/L。结论乳腺癌患者的血清Val浓度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群;与健康人群相比,乳腺癌患者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清Met浓度水平也有所升高。血清Val浓度水平和乳腺癌风险无明显关系,但血清Met与乳腺癌风险呈负相关,并且血清Met对乳腺癌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
    • 孙煜; 何虹; 黄慧; 朱健萍; 卢日刚; 项新华
    • 摘要: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灵芝二维甲硫氨酸胶囊的溶出度,并采用Top-down方法对甲硫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溶出度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Waters Atlantis T3或Thermo syncronis aQ色谱柱(250 mm×4.6 mm,5μm)进行分离,流动相A为水-1.0 mol/L甲酸铵-甲酸(990:10:1),流动相B为甲醇-1.0 mol/L甲酸铵-甲酸(990:10:1),进行梯度洗脱,流动相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甲硫氨酸212 nm,维生素B1、维生素B2260 nm.溶出度实验采用桨法,以900 mL 0.1 mol/L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搅拌转速为75 r/min.甲硫氨酸在0.01038~0.05192 mg/mL,维生素B1在1.113~5.563μg/mL,维生素B2在0.6000~3.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1.0000、0.9999.甲硫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5%、99.4%、99.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0.4%和0.9%(n=9).采用Top-down方法,结合中间精密度、重复性及加标回收试验结果,对各组分溶出度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灵芝二维甲硫氨酸胶囊中甲硫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溶出度测定值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2.7%、1.9%、2.0%(k=2).
    • 李莹; 陈洪斌
    • 摘要: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 LYP方法,在6-311+G(2df)基组水平上优化气相条件下甲硫氨酸(Met)分子的几何构型,并在PBE0/def2-TZVPP下,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计算得到隐式溶剂甲醇下Met与H 2 O分子以1:1和1:2混合体系手性转换反应物的分子轨道(MO)特征及空穴-电子分布等值面图,并用图解对比分析电子激发特性.结果表明:三者定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其中S-Met-CH3 OH与S-Met-CH3 OH+1H2O和S-Met-CH3OH+2H2O的激发态S9定性结果不一致,S-Met-CH3OH+2H2O与S-Met-CH3 OH+1 H2 O的激发态S7定性结果不一致;水链对S-Met-CH3 OH分子体系的电子激发特性有一定影响.
    • 李帅; 郝伟; 柳召刚; 李梅; 张文涛; 胡艳宏; 吴锦绣
    • 摘要: 使用复分解法,用甲硫氨酸和氯化铈合成了甲硫氨酸铈.经过元素分析、ICP-OES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表征,确定配合物的分子式为CeCl3(C5 H10 NO2 S)3·2 H2 O,研究了其对天然橡胶的硫化促进作用.甲硫氨酸铈作为硫化促进剂加入天然橡胶中相比于空白胶料,模量、焦烧时间得到延长;溶胀指数由5.5872下降至5.1395,交联密度由8.11×10-5 mol/cm3提升至9.90×10-5 mol/cm3;对添加甲硫氨酸铈的胶料进行硫化动力学拟合,得到各阶段的硫化反应速率常数k,进而求得硫化反应活化能为E1=73.85 kJ/mol;E2=91.05 kJ/mol;E3=127.00 kJ/mol.相对于空白胶料,硫化反应活化能降低,甲硫氨酸铈具有硫化促进作用.
    • 李莹
    •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 LYP方法,在6-311+G(2df)基组水平上优化气相条件下甲硫氨酸(Met)分子的几何构型,分析Met+2 H 2 O分子体系手性转变过程中各基元反应物的特征,并在M06-2X/def2-TZVP下,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给出隐式溶剂甲醇下Met+2 H2 O分子体系手性转变过程中某过渡态体系的分子轨道(MO)、自然跃迁轨道(NTO)和空穴-电子分布等值面图,研究图解电子激发特征.结果表明:在双水分子协助下,H原子迁移形成过渡态,导致Met分子体系结构与反应物间发生显著变化,使分子功能发生改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