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脱氧葡萄糖

脱氧葡萄糖

脱氧葡萄糖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特种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3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53363篇;相关期刊236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2013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CIRE2010中国国际同位素与辐射加工新进展研讨会等;脱氧葡萄糖的相关文献由323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全师、吴湖炳、管一晖等。

脱氧葡萄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43 占比:2.63%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3363 占比:97.34%

总计:54820篇

脱氧葡萄糖—发文趋势图

脱氧葡萄糖

-研究学者

  • 王全师
  • 吴湖炳
  • 管一晖
  • 左传涛
  • 赵军
  • 丁重阳
  • 张祥松
  • 唐安戊
  • 林祥通
  • 李天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吴倩倩; 徐磊; 李如帅; 凌晓红; 蒋红兵
    • 摘要: 目的:探讨正则化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OSEM)(正则化OSEM)迭代算法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图像质量和标准摄取值(SUV)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核医学科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44例肿瘤复查患者的PET图像,图像重建采用OSEM迭代法、OSEM+点扩散函数(PSF)、OSEM+飞行时间(TOF)、OSEM+PSF+TOF和正则化OSEM(依次为M1、M2、M3、M4和M5)。测量病灶最大SUV(SUV_(max))、病灶平均SUV(SUV_(mean))、肝脏平均SUV及肝脏SUV标准差,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度(CONT)及肝脏变异系数(CV),并比较M5算法与M1~M4算法的SUV_(max)差异性(△SUV%)。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不同重建算法间各项指标差异。结果:M1~M5算法所得病灶SUV_(max)、SUV_(mean)总体分别呈递增趋势,M1~M5算法所得SUV_(max)、SUV_(mean)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68.0,H=152.9;P0(范围为2.1%~261.1%)。对于小病灶图像,M5算法较M1~M4算法所得SUV_(max)、SUV_(mean)均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7.5,H=36.7;P<0.05);对于肥胖患者的图像,M1~M5算法的SUV_(max)差异无统计学差异,SUV_(mea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0.4,P<0.05)。M5算法所得SNR和CONT较M1~M4算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_(SNR1)=391.8,H=304.0,H=376.8,H=242.0;H_(CONT)=335.8,H=321.7,H=260.3,H=198.2;P<0.05)。M5算法所得CV与M1算法、M3算法和M4算法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89.1,H=-466.2,H=-218.5;P<0.05)。结论:正则化OSEM重建算法可改善PET图像质量,对病灶SUV有显著增益作用,对小病灶及肥胖患者同样适用。
    • 张伟
    • 摘要: 目的分析;氟-氟化钠(^(18)F-Na F)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ET/CT)、;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及磁共振成像(MRI)对鼻咽癌患者颅底骨质受侵及骨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48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接受^(18)F-Na F PET/CT、^(18)F-FDG PET/CT、MRI检查,统计不同检查方法检出颅底骨质破坏及骨转移情况,比较三种方式对鼻咽癌诊断效能。结果^(18)F-Na F PET/CT、MRI诊断鼻咽癌颅底骨质受侵、骨转移效能均优于^(18)F-FDG PET/CT(P0.05);骨质侵犯病灶分布:^(18)F-Na F PET/CT、^(18)F-FDG PET/CT、MRI检出颅底骨质受侵部位以枕骨斜坡受侵为主,检出率分别为84.62%(22/26)、69.23%(;/26)、80.77%(21/26);骨转移病灶:以椎体分布为主,其次为胸肋与骨盆。结论^(18)F-Na F PET/CT、MRI对鼻咽癌颅底骨质受侵、骨转移诊断效能优于^(18)F-FDG PET/CT。
    • 陈雯; 姚稚明; 张文杰; 刘甫庚
    • 摘要: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临床前列腺癌生化复发转移灶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因临床诊断生化复发行^(18)F-FDG PET/CT的成年男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8±9岁。完善同期MRI、CT及骨显像结果的收集,以及PET/CT检查后随访。以最终临床医生综合影像及病理等各方面信息后做出的最终诊断为诊断标准,分析PET/CT图像的影像学结果,并和同期其他影像学检查对照,比较PET/CT及其他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18)F-FDG PET/CT诊断前列腺癌生化复发显像阳性率67%(10/15),尿道转移漏诊1例,总体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1%、100%及93%,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0%。^(18)F-FDG PET/CT与同期MRI对比,同一显像范围内二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8%和71%、100%和86%、93%和79%。骨盆外转移灶,^(18)F-FDG PET/CT阳性率为33%,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为100%。同期行CT及骨显像者,检查结果准确性均低于PET/CT。结论^(18)F-FDG PET/CT能够较传统影像检查更准确地探测生化复发的转移灶,对盆腔以外的病灶更具优势。
    • 王道英; 王治民; 庞燕; 陈晓红; 王亚群; 李海洋
    • 摘要: 目的比较^(18)F-PSMA-1007与^(18)F-FDG PET/CT对初诊前列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3月2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且未行任何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均行^(18)F-PSMA-1007与^(18)FFDG PET/CT,对比分析两者的诊断效能,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比较两者各自的SUV_(max)诊断阈值和诊断效能的差异;将患者血清tPSA水平、Gleason评分与原发灶的SUV_(max)[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Weighted Kappa检验对两者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阳性病灶共51处,其中4例患者有18处骨转移,5例患者有13处淋巴结转移。^(18)F-PSMA-1007与^(18)F-FDG PET/CT显像SUV_(max)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0.585;两者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0.2%、90%、97.9%、64.3%、90.2%及60.8%、70%、91.2%、25.9%、65.6%,两者在敏感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PSMA-1007 PET/CT对于前列腺癌病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的检出率均高于^(18)F-FDG PE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PSA值、Gleason评分与原发灶的SUV_(max)(PSMA)均呈正相关(r=0.515、0.765,均P<0.05)。两名医师对^(18)F-PSMA-1007 PET/CT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系数=0.85,P<0.05)。结论^(18)F-PSMA-1007 PET/CT对初诊前列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均明显优于^(18)F-FDG PET/CT。
    • 韩萍萍; 富丽萍; 张凌; 冯宏响; 史艳芬; 郑玉民
    • 摘要: 目的对原发性肺黏液腺癌(primary pulmonary mucinous adenocarcinoma,PPMA)的^(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 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与增强CT影像特征进行总结,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7月至2018年2月中日友好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全部PPMA患者。对其^(18)F⁃FDG PET/CT和增强CT影像学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入选25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PPMA患者,全部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其中6例行增强CT扫描。^(18)F⁃FDG PET/CT显像示孤立性PPMA 7例、弥漫性多发PPMA 18例,前者形态学表现为肺部孤立性病灶,边缘可见分叶征与棘突,实性成分摄取^(18)F⁃FDG不均匀,空洞或囊性密度区对^(18)F⁃FDG低摄取或无摄取;弥漫性多发PPMA形态学表现为双肺多发病灶,分布、大小、形态不一,包括多发结节或团块5例,实变影5例,结节、团块、空洞、磨玻璃密度影、斑片影及实变影等多种形态占位混合存在8例。实变影为弥漫性多发PPMA最典型的形态学表现(11例),实变灶密度极不均匀,其内均含囊性密度区,CT值较低(-71~79 Hu),可见肺叶膨隆征(6例)、病理性支气管充气征(4例)、血管造影征(3例)、周围磨玻璃密度影(7例)。弥漫性多发PPMA对^(18)F⁃FDG摄取程度不一,囊性成分低于实性成分。增强CT示,4例呈不均匀强化,2例无强化。以结节、团块或空洞为主的病灶对^(18)F⁃FDG摄取程度与CT强化程度无线性相关;以实变影为主的病灶对^(18)F⁃FDG摄取程度与CT强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增强CT示PPMA病灶可无强化或不均匀强化。^(18)F⁃FDG PET/CT显像示PPMA病灶常表现为结节、斑片影等多种占位形式与实变影混合存在,可通过其特征性表现,包括肺叶膨隆、病理性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造影征以及代谢程度与病灶密度呈正相关等,与肺部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 冯秀娥; 李霞霞; 廖俊伟
    • 摘要: 淋巴瘤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肿瘤,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特点,临床上大部分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其具有比较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1]。但淋巴瘤患者在出院后得到恰当且有效性的护理干预成为改善患者预后和增强治疗效果的重要部分[2]。目前,医院在常规电话随访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微信APP,通过相关的微信群、淋巴瘤知识公众号等微信平台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
    • 周欣; 周琳
    • 摘要: 胃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的恶性病变,尤其是中晚期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甚至低于35.7%[1]。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最有效方法。因此,对于CT、磁共振成像(MRI)等常规用于肿瘤诊断的影像学设备的精确度越来越高。
    • 薛杨央; 汪会; 余文静; 张丹; 徐慧琴
    • 摘要: 目的:评估^(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18)F-FDG PET-CT扫描且经病理学确诊为浸润性导管癌的40个病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并计算糖酵解总量(TLG)。结果:40个浸润性导管癌中,孕激素受体(PR)(-)组SUVmax和MTV高于PR(+)组,雌激素受体(ER)(-)组SUVmax、SUVmean、MTV和TLG均高于ER(+)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组MTV低于HER-2(+)组,T1~T2期肿瘤的SUVmax、SUVmean、TLG和MTV均小于T3~T4期,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病例的SUVmax、SUVmean和TLG均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病例(P<0.05~P<0.01)。原发灶的SUVmax、MTV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腋窝淋巴结的SUVmax与原发灶Ki-67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能够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 刘明; 马宇彤; 谢万明; 陈炜; 西尔艾力·吾门尔; 杜芬; 梁颖
    • 摘要: 目的:对比Q.Static (Q.Static respiratory gated imaging,QSRG)和Q.Freeze (Q.Freeze respiratory gated imaging,QFRG)两种呼吸门控对孤立性高摄取肺结节图像质量的影响,评估两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0年11月因肺结节在我院进行PET/CT,同意且成功完成QSRG和QFRG扫描41例,共69孤立性高摄取肺结节。比较肺孤立性高摄取肺结节在非呼吸门控(ungated imaging,UG)、QSRG和QFRG的检出率、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分别以最大径1cm及SUVmax2.5对孤立性高摄取肺结节进行分组,比较QSRG和QFRG的%△SUVmax和%△MTV的差异。结果:UG、QSRG和QFRG检出孤立性高摄取肺结节分别为58、64和68个;检出率分别为80.06%、92.75%和98.55%;SUVmax分别为4.54±2.88、4.90±3.25和5.35±3.50 (P0.05);SNR分别为20.15±12.87、23.84±17.21和20.95±14.86 (P>0.05)。肺结节CT最大径≤1cm组,QSRG和QFRG图像的%△SUVmax分别为(7.06±28.79)%和(29.34±43.52)%(P<0.05)。SUVmax<2.5组,QSRG和QFRG图像的%△SUVmax分别为(9.89±6.72)%和(43.89±42.34)%(P<0.05)。对于SUVmax<2.5和SUVmax≥2.5的病灶,QFRG的%△SUVmax分别为(43.89±42.34)%和(15.10±30.40)%(P<0.05)。结论:QSRG和QFRG呼吸门控技术改善了图像质量,与QSRG比较,QFRG对小结节(CT最大径≤1cm)和低摄取(SUVmax<2.5)孤立性高摄取肺结节改善更明显。
    • 林洁; 郑祥武; 王玲; 殷薇薇; 纪晓微; 唐坤
    • 摘要: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探讨肺良恶性病灶内18F-FDG代谢空间异质性(MSH)分布的差异,并探讨其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肺结节或肿块而行18F-FDG PET/CT显像的患者共367例.采用软件对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不同代谢阈值进行感兴趣区(ROI)勾画,以同侧肺门角为参照点,测量并计算各代谢阈值ROI边界至同侧肺门角的最大距离.对所得不同代谢阈值的距离值进行直线拟合分析,计算相应直线斜率k值,以k值的绝对值代表病灶的代谢空间异质性,值越大则空间异质性越高.分别计算并比较SuVmax、延迟显像滞留指数(RI)、PET/CT联合诊断及MSH对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367例患者中,恶性252例,良性115例.良、恶性两组病灶斜率k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40±0.68、2.28±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SH对NSCLC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62%、64.35%、70.03%、81.70%、51.75%.绘制MSH诊断NSCLC的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723,与SuVmax(0.474)、RI(0.597)、PET/CT(0.6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良、恶性病灶18F-FDG MSH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性,与传统PET/CT诊断指标相比,MSH定量分析对NSCLC的诊断价值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