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田野考察

田野考察

田野考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49篇,主要集中在音乐、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民族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26篇;相关期刊240种,包括思想战线、百色学院学报、北方音乐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九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研讨会、宁波市社会科学界首届学术年会等;田野考察的相关文献由350位作者贡献,包括云弓、曲六乙、徐新建等。

田野考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3 占比:50.8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74%

专利文献>

论文:326 占比:48.37%

总计:674篇

田野考察—发文趋势图

田野考察

-研究学者

  • 云弓
  • 曲六乙
  • 徐新建
  • 詹明钢
  • 过伟
  • 龚火生
  • 乌仁其其格
  • 任强
  • 刘瑞
  • 刘立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连赟
    • 摘要: 实地调查是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也是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和环节。实地调查通常也称"田野调查",是指研究者走出书斋,深入某一社区,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参与观察与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伍国栋教授认为,田野考察是民族音乐学获得研究材料来源的基本方法。
    • 朱腾蛟
    • 摘要: “田野考察”作为民族音乐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临场”与“实操”是其重要特征。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方法教学一方面需系统地梳理与分析国内外田野考察的相关理论、方法及其发展历史,并进行音乐民族志的案例分析,另一方面则需通过课程教学与项目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全面培养与提升田野考察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案。
    • 郑振满
    • 摘要: 闽浙赣区域史的会议,我参加过两回。以前对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关注,确实觉得把闽浙赣三个地方联结起来考察是非常重要的。我早期做闽北研究的时候,就发现近代闽北的很多人,其实是从浙江和江西来的,福建历史上的很多大事情,似乎也离不开浙江、江西等地。我上次(第三届闽浙赣工作坊会议前夕)去闽浙交界的仙霞岭一带做田野考察,发现两边的人群实际上有非常密切的交往,他们往往就是同一个家族的人。
    • 科大卫
    • 摘要: 我其实参加过很多次闽浙赣工作坊的会议,每次都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共同学习,当然有时候可以跑一下田野就更高兴了。但是这两年在香港,因为新冠疫情哪里都不能去,所以田野考察也暂停了,我们以前做了很多年的项目也停顿了一阵子。我就在想这一次来开会,要交一个什么样子的报告呢?我昨天晚上准备了一个简短的ppt,但是担心网络不稳定造成麻烦,我就不演示而直接讲述。
    • 徐新建
    • 摘要: “田野考察”是人类学的重要构件之一,在以往的专业表述中甚至常与人类学本身相等同。其中之意,每每指向乡野、海外,代表蛮夷、土著或“待开化”的野蛮人。受此影响,在中外学界的普遍认知中,“到远方”“去异地”便被视为人类学者的“通过仪式”与身份标签。如今,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冲击下,人类学田野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交映生辉的多元局面。从去时间的视角出发,不取单线进化之眼光,而将由古至今既有的田野类型视为开放并置的共时结构,便可将目前涌现的演变趋势概括为“上山—下乡—进城—入网—反身”的五维体系,亦即迈入数智文明之后人类学的多田野。
    • 徐新建
    • 摘要: “田野考察”是人类学的重要构件之一,在以往的专业表述中甚至常与人类学本身相等同。其中之意,每每指向乡野、海外,代表蛮夷、土著或“待开化”的野蛮人。受此影响,在中外学界的普遍认知中,“到远方”“去异地”便被视为人类学者的“通过仪式”与身份标签。如今,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冲击下,人类学田野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交映生辉的多元局面。从去时间的视角出发,不取单线进化之眼光,而将由古至今既有的田野类型视为开放并置的共时结构,可将目前涌现的演变趋势概括为“上山—下乡—进城—入网—反身”的五维体系,亦即迈入数智文明之后人类学的多田野。
    • 尚然
    • 摘要: 田野考察是民族音乐学总体研究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和环节,是音乐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文章以田野考察为研究对象,借鉴区域音乐研究的整体性理论,基于自身的田野经验,得出整体性原则运用在田野考察中的各个环节,指出只有以整体性原则为标准,田野考察才会更扎实更全面。
    • 王侃; 俞坚; 吴美纯
    • 摘要: “申遗”成功后的泉州古城,发展仍需应对多元人群的多种需求。这个多元人群构建了一个空间上共存的艺术生态。泉州古城的文化振兴以文化遗产为基底,以艺术生态为抓手,在多元共创的理念下进行,需要在定位和理念上形成一种发展共识。这无疑是一个复杂的各方协调过程。古城在处理这一“共生”“共创”“振兴”的过程中,需小心翼翼,因为珍贵的“生活世界”,一旦消逝就不会再来。满怀精英感和自以为是的改造,可能使这种原本深厚的历史场景变成“浅盘化”的文化调味品。
    • 关祎
    • 摘要: 艺术人类学可说是发端于西方经典人类学研究当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关注人类社会(尤其是传统社会)的艺术品、艺术实践与艺术现象等,学科试图通过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对艺术进行描述与阐释,它将艺术看作是人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文明的独特形式,考虑艺术的社会性、功能性以及文化内涵。本文简要介绍了艺术人类学在西方学界以及中国学界的发生与发展、研究对象、理论与流派、研究现状与趋势等问题,试图使读者对艺术人类学研究产生一种概要性的认知与思考。
    • 洪铁城
    • 摘要: 冒险西飞拉萨冒险从杭州飞成都然后转机抵达拉萨,很热,那年那月那日。何言“冒险”?因为当年65虚岁的我,连续好多次---有在田野考察途中,有在长途奔波的车上——鼻血像水龙头一样喷出。有一次是在熟睡的凌晨四点,满满一地,吓得太太差点魂灵出窍。一家人慌忙把我送医院急诊,一查是高血压所致。于是老老实实住院,一住七八天。如此状态跑到海拔四千米左右的高原城市会不会出问题,回不回得来,老伴甚是担忧。然而不能不去。我说:这次全国会议的通知上白纸黑字写着有我一个报告,如不去,岂不让组织者“放空炮”?太太无言以对。当然她不知道有个小秘密,因为我这辈子从灵魂深处五体投地感到钦佩的、堪称天底下设计超绝的,当数布达拉宫是其中之一。现在机会来了,岂能错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