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族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9篇,主要集中在音乐、艺术理论、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1328篇;相关期刊265种,包括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北方音乐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科发展论坛等;民族音乐学的相关文献由897位作者贡献,包括蔡际洲、杜亚雄、杨曦帆等。

民族音乐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2 占比:3.6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1328 占比:96.34%

总计:32517篇

民族音乐学—发文趋势图

民族音乐学

-研究学者

  • 蔡际洲
  • 杜亚雄
  • 杨曦帆
  • 伍国栋
  • 毛继增
  • 郭培杰
  • 杨民康
  • 沈洽
  • 赵书峰
  • 汤亚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琳
    • 摘要: 琵琶作为我国最著名且优秀的民族乐器之一,距今已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丰富且多变的演奏技巧与无与伦比的音乐感染力、表现力深得广大乐迷喜爱,并且琵琶音乐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元素与文化内涵。鉴于此,本文针对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琵琶音乐文化展开一定分析与探究,以供参考和借鉴。
    • 连赟
    • 摘要: 实地调查是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也是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和环节。实地调查通常也称"田野调查",是指研究者走出书斋,深入某一社区,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参与观察与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伍国栋教授认为,田野考察是民族音乐学获得研究材料来源的基本方法。
    • 朱腾蛟
    • 摘要: “田野考察”作为民族音乐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临场”与“实操”是其重要特征。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方法教学一方面需系统地梳理与分析国内外田野考察的相关理论、方法及其发展历史,并进行音乐民族志的案例分析,另一方面则需通过课程教学与项目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全面培养与提升田野考察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案。
    • 李娜
    • 摘要: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是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音乐研究萌芽于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大背景中,研究初始便注重音乐与文化的关系,通过不同的研究对象,不断实践民族音乐学学科定义。面对藏族音乐“跨界”“跨文化”的文化事实,具备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微观具象的考察和描写方式,结合线索音乐民族志与多点音乐民族志的方法,进行整体、全面的考察。历史民族音乐学的向度与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展示藏族音乐文化与其生存的文化语境互动交集的动态过程。“部分的insaider”将两种文化语法兼容并蓄的研究立场是目前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的真实存在。
    • 张月
    • 摘要: 民族音乐学作为一门人类学与音乐学的交叉学科,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音乐研究领域。随着民族音乐学理论与理念的传播,近年来藏族音乐学者参与本土音乐文化研究中,呈现出民族音乐学的实践与运用。论文简要梳理民族音乐学的发展与传播脉络,例举当前藏族音乐学者采用民族音乐学方法与理论从探索到实践中的运用,并以此作出回顾与展望,反思当代藏族音乐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成果。
    • 刘桂腾
    • 摘要: 我们是谁?———音乐学的抑或人类学的?成了中国民族音乐学的集体焦虑。虽然事涉学科投向,但问题根源则是对“音乐本体”认知上的分歧。音乐观念、行为和声音三位一体的整体思维观将音乐视为“乐本体”而不是“音本体”;这既是拥抱“音乐文化研究”的理由,也是与“声音形态分析”方法不离不弃的内在逻辑。方法有“出身”但无“性别”。民族音乐学的目光投向哪里,是由个人学术旨趣、研究方向和知识结构所决定而非方法。该反思的,是当下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泛化”和“内卷化”问题。
    • 周勤如
    • 摘要: 音乐学学科建设中出现的近三十年的“目光投向”争议,从国际和国内大视野看,反映的是被20世纪末输入中国的西方后现代思潮异化了的后现代人类学对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学术的“解构”和“重塑”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学者坚持承前启后、与时俱进、放眼世界、发展自己的不懈努力。滥觞于19世纪末的经典人类学及其子学科是20世纪发展得最快、应用得最好的人文科学,值得中国音乐学者认真学习和借鉴,取其科学性方法论精髓为我所用,以便超越传统、填补学术“中空”,形成真正能够引领中国音乐研究走向未来的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几十年来后现代阴霾在中国音乐学术界和教育界所造成的异化影响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需要学科带头人主动带头加以清理,而不是以更换口号继续“言说”的方式掩盖自己过去的倾向性错误。
    • 苗虹; 周昕
    • 摘要: 田野调查是民族音乐学者深入实地考察、获取一手资料最为可靠的方法之一,同时,这一调查方法作为民族音乐学研究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体现了该学科的主要特征。田野调查在民族音乐学学科成立之前就得以广泛运用并延续至今,从遥远的蒙昧时期到比较音乐学时期,再到民族音乐学在美国发展时期,最后到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发展时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本文将以田野调查四个阶段为依据探讨其发展路径,并总结田野调查在各阶段呈现出的特征。
    • 徐雨杨
    • 摘要: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经千百年的演变,承载了太多形式的变化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我国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者们,在历年的研究中,致力于抢救和保护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甚至是挖掘藏于民间深处的音乐事象。在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的研究中,田野考察作为重要的工作之一,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学者多用文字记录音乐事象,影像部分并没有得到专业的学习和训练。音乐影像志以“声音景观”的形式将传统音乐文化展现到大众面前,如何将“音乐影像民族志”中的专业化理念与实践注入到学科的发展当中,与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进行有效的结合?
    • 张倩芸; 张灿
    • 摘要: 越南水上木偶戏是越南传统戏剧,享有“水稻文化结晶”之美誉,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平原及中部的海防市、南部的胡志明市等地方流传。以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平原的水上木偶戏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及学科方法,并结合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对越南水上木偶戏进行概括性的宏观描述。从民间娱乐传播、政府文化传播与学校教育传播三方面对水上木偶戏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度描述。从历史角度出发对中越水上木偶戏的共性元素与现状发展进行微观描述,试图探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