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物地理

生物地理

生物地理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古生物学、昆虫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54914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广西地方志、中国国家地理、古地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等;生物地理的相关文献由330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华、王元青、甄勇毅等。

生物地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0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54914 占比:99.96%

总计:355040篇

生物地理—发文趋势图

生物地理

-研究学者

  • 朱华
  • 王元青
  • 甄勇毅
  • Jun WEN
  • 任峥
  • 倪喜军
  • 刘玉波
  • 周仕顺
  • 周志强
  • 周桂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沙莎; 张光富; 邵丽鸳
    •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根据PPG I(Pteridophyte Phylogeny Group I)分类系统建立江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名录,江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共有30科66属184种(包括亚种、变种、变型),其中野生植物27科61属176种,栽培植物6科7属8种。该区的蕨类植物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41种)、凤尾蕨科(Pteridaceae)(17种)、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17种)和蹄盖蕨科(Athyriaceae)(16种);优势属为鳞毛蕨属(Dryopteris)(26种)、铁角蕨属(Asplenium)(15种)、卷柏属(Selaginella)(8种)和耳蕨属(Polystichum)(8种)。科和属的地理成分分别有6和10种类型,均以泛热带分布为主;种的地理分布有11种类型,以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该区的蕨类植物生态类型有5类,以土生为主。与邻近省份(浙江、安徽和山东)科、属、种的相似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与安徽的区系关系最近,其余依次为浙江和山东。江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较为丰富,优势科属明显,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区系属于温带性质。建议加强对该区分布的濒危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保护。
    • 朱华
    • 摘要: 云南热带雨林具有与东南亚低地热带雨林类似的群落结构、生态外貌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是亚洲热带雨林的一个类型。它的植物区系组成中有90%的属和多于80%的种为热带分布成分,其中约40%的属和70%的种为热带亚洲分布型,它含属种较多的优势科和在群落中重要值较大的科也与亚洲热带雨林相似,是亚洲热带雨林和植物区系的热带北缘类型。云南西南部、南部与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在群落结构和生态外貌上类似,但在南部与东南部之间有明显的植物区系分异,它们经历了不同的起源背景和演化历程。云南的热带雨林在很大程度上由西南季风维持。喜马拉雅隆升导致西南季风气候形成和加强,在云南热带局部地区产生了湿润气候,发育了热带雨林植被。现在的云南热带雨林里或其分布地区有落叶物种或热带落叶林存在,这不仅是季节性气候的影响,推测在晚第三纪或第四纪更新世云南热带地区曾经历了干旱气候。云南热带雨林的分布主要受制于局部生境,并非地区性气候条件。
    • 王达; 何关浩; 孟然; 孟盈; WEN Jun; 聂泽龙
    • 摘要: 狭义蛇葡萄属(Ampelopsis s. str.)是葡萄科的落叶木质藤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特别是东亚为其重要的分布和演化中心。该研究选取了狭义蛇葡萄属15个种的37个样本,对其5个叶绿体基因片段(trnL-F、rps16、psbA-trnH、atpB-rbcL和trnK-petN)和2个核基因标记(ITS和GAI1)进行了分子测序;利用测序获得的分子数据探讨属内的系统发生关系,叶的性状演化以及生物地理起源演化。结果表明:(1)狭义蛇葡萄属是一个单系类群,属内东亚地区的物种聚成一支。(2)叶绿体基因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狭义蛇葡萄属东亚支系分为两支系,这两支系的分布范围大致与东亚植物区系的中国-日本森林和中国-喜马拉雅森林亚区范围相一致。(3)形态演化分析表明,掌状复叶为祖征,叶形态性状存在多次的独立起源和演化,其变化与系统进化没有明显的关系。(4)生物地理分析结果表明,狭义蛇葡萄属起源于北美,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迁移扩散至欧洲,中新世中期随着全球气温回暖迁移至东亚,并进一步在东亚地区快速分化形成多样化中心,这可能与中新世时期的气候温暖、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少以及东亚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有关。
    • 罗贵梅; 袁周伟; 宋月华
    • 摘要: 【目的】为了解世界斑叶蝉族昆虫的组成与分布特征,探讨其世界分布格局及可能的起源与演化路径。【方法】基于Dmitriev的3I Interactive Keys and Taxonomic Databases叶蝉分类数据库、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分析斑叶蝉分类研究的相关文献,依据斑叶蝉族地理分布数据,研究1851—2021年7月斑叶蝉族昆虫种属组成及世界地理分布。【结果】全世界共记录斑叶蝉204属1929种。斑叶蝉在各个动物地理区中均有分布,以东洋界为主,共有133属857种,其中特有属98个,特有种765个,分别占斑叶蝉族总数的48.04%和39.66%;热带界次之,共计51属293种,特有属34个,特有种257个,分别占斑叶蝉族总数的16.67%和13.32%;古北界共有45属324种,特有属12个,特有种230个,各占斑叶蝉族总数的5.88%和11.92%;跨区分布的属、种中以东洋—古北界为主,共17属68种,各占总数的8.33%和3.53%;其余除新北界外所占比例均较低。世界斑叶蝉族昆虫地理分布聚类分析表明,世界动物地理区划的相关性为东洋界与古北界、东洋界与热带界、新北界与新热带界彼此间的联系性较强、区内物种间的交流频繁。【结论】全世界共记录斑叶蝉204属1929种,斑叶蝉在各个动物地理区中均有分布,以东洋界为主,东洋界和古北界物种相似性最高,区间联系最为密切。
    • 丁文娜; 星耀武
    • 摘要: cqvip:高寒植物是高山隆升后植物适应极端或极限生存环境的产物。研究高寒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起源与演变,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不但可认识山地多样性形成过程,还可用来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高寒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横断山既是高寒物种起源和分化的摇篮,也是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腹地高寒植物多样性的主要来源,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
    • 李枢强; 赵喆; 侯仲娥
    • 摘要: 特提斯海是曾存在于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之间的古海洋.特提斯海在其近2亿年的演化历程中,经历了扩张、分裂、收缩直至消亡.本文回顾了特提斯海区域不同动物类群的多样性研究,系统总结了特提斯海演化和变迁对全球动物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特提斯海演化通过改变栖息地之间的物理联系,决定了动物的扩散和隔离,进而直接影响了现今全球动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和组成;特提斯海的海陆变迁通过改变区域地理和生态环境,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形成、淡水生境的出现、中亚地区的干旱化、地中海盐度危机的发生,以及新的洞穴和湖泊生境的形成等,间接影响了特提斯海区域内动物的起源、扩散、分化、存留和灭绝.本文强调了特提斯海的演化和变迁是全球动物多样性演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并揭示了特提斯海区域现今动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与地质构造运动之间的潜在联系.
    • 王庆; 李莹; 汪文博; 杨宇峰
    • 摘要: 为了解广东省蛭态轮虫物种多样性,采集广东省不同水陆生境样品98份,记录蛭态轮虫3目4科12属66种(含亚种).陆生环境中鉴定出蛭态轮虫56种,其中苔藓生境42种、落叶生境40种、地衣生境12种,水生生境蛭态轮虫15种,陆生生境的蛭态轮虫种类明显多于水生生境蛭态轮虫.为验证形态鉴定的准确性,获取蛭态轮虫COⅠ基因序列4属16种37条,种间遗传距离8.59%~23.17%,其中楔足盘网轮虫(Adineta cuneata)和迅捷旋轮虫(Philodina rapida)的COⅠ基因序列为全球首次报道.COⅠ基因序列中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的总含量(71.2%)远大于鸟嘌呤(G)与胞嘧啶(C)(28.8%)的含量.系统发育树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学物种鉴定结果一致;同属形态相近的物种,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研究结果表明,形态学鉴定与DNA条形码技术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蛭态轮虫种类鉴定的准确性和探究蛭态轮虫各属的发育地位,促进蛭态轮虫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学研究.
    • 张隆家
    • 摘要: 项目式教学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高三阶段借鉴高考命题的模式,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和书刊资源,自创命题与讲评试题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和高考审题解题能力。
    • 方祥轩; 姜小蝶; 庞婉婷
    • 摘要: 该文报道了一株采自黑龙江省伊春市的鱼鳞藻,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鳞片和刺毛等主要鉴定特征的亚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将分离纯化后的藻株提取DNA并扩增目的基因SSU rDNA及LSU rDNA,根据基因序列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鱼鳞藻为中型鱼鳞藻(Mallomonas intermedia),该种也是首次在中国和亚洲发现.同时讨论了该种与鱼鳞藻属同一系列其他组物种的系统关系以及该种在全球的分布与传播.该研究为中型鱼鳞藻的地理分布、金藻和其他微藻的传播扩散提供了新的资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