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始新世

始新世

始新世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58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古生物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7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391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化石、岩石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七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等;始新世的相关文献由563位作者贡献,包括孟津、王元青、李传夔等。

始新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7 占比:38.06%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1.69%

专利文献>

论文:391 占比:60.25%

总计:649篇

始新世—发文趋势图

始新世

-研究学者

  • 孟津
  • 王元青
  • 李传夔
  • 王伴月
  • 刘志飞
  • 金建华
  • 齐陶
  • 刘俊英
  • 刘招君
  • 毕丛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新荣; 刘晓奇; 方石; 平帅飞; 张世锋; 王晓杨
    • 摘要: 利用时频时序分析对依兰盆地始新世连续沉积物的烧失量数据进行旋回划分,再利用皮尔逊相关分析、降噪滤波和统计学方法分析有机质和碳酸盐的含量特征和变化规律。在依兰盆地始新世中识别出湿热、半湿较热、半干较热、干冷、半干较冷和半湿较冷6种气候状态。认为其温度湿度的中长期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在巴顿阶末期温度湿度达到整个始新世最高,之后逐渐降低,在晚始新世早期达到最低,之后回升,又小幅下降。在短期气候变化过程中,温度湿度从同步平衡态向下一个同步平衡态过渡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湿度持续下降,是冷却即将出现的重要标志。依兰盆地始新世中长期温度变化与东北地区一致,滞后于深海同位素揭示的温度变化。
    • 刘一鸣; 吴智平
    • 摘要: 基于“海-陆”不同矿区地震解释资料的统层处理,对渤海海域西南部古近纪幕式裂陷的构造变革特征开展系统研究,通过与陆上济阳坳陷对比分析,识别出对“海-陆”不同坳陷“穿时”的构造变革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盆地的发育演化体现多幕式的伸展过程与走滑变形的叠加效应。受控于始新世中—晚期全球板块的重组及其诱导的郯庐断裂带右旋走滑变形的影响,渤海海域经历由N—S向伸展向NW—SE向伸展的转变,沙三段沉积期末短暂的挤压抬升将两幕具有显著构造差异变形特征的裂陷过程分隔开来;与此同时,NW向先存断裂在新的应力场下发生张扭性变形,NEE向新生断裂体系对盆地构造格局进行强烈改造,盆地沉降中心随之发生迁移。相比之下,陆上的济阳坳陷在沙四段沉积期末就已完成向NE向构造格局的转型,渤海海域具有明显的非同步性,体现了“海-陆”不同坳陷穿时的构造变革特征。认为深部地幔物质上涌产生的水平拉张与深大断裂走滑活动控制的岩石圈优势伸展方向的叠加导致了渤海湾盆地中部构造的差异性发育演化,渤海海域处于渤海湾盆地的裂陷中心,在沙三段沉积期伸展作用强于走滑作用,先存的NW向构造格局占据主导;而济阳坳陷远离裂陷中心,同时期走滑作用相对增强,其派生的NW向拉张应力导致了盆地构造格局优先向NEE向转型。同一时期伸展与走滑应力的配比关系造成构造格局在空间上的不均一性,可能是渤海湾盆地古近纪“穿时”构造变革事件的主要动力学成因。
    • 李若霜; 李全国
    • 摘要: Teredolites遗迹化石是一类赋存于海相地层中的以木质基底为特征的钻孔遗迹组合,是由海相钻木类双壳动物(如船蛆、海笋等)寄生于漂浮或沉入海洋的树干中形成。Teredolites遗迹化石可指示浅海沉积环境,提供寄生木材的分类信息、古地理信息以及埋藏过程中的环境信息。本文研究了南极半岛西摩岛拉揭塞塔组顶部首次发现的一例Teredolites longissimus(Apectoichnus longissimus)遗迹化石,层位时代为晚始新世,根据木基底内保存的船蛆化石的发育特征和分布特征,确定本例为船蛆幼年群体对木基底的初期感染形成的钻孔遗迹。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基底木化石和船蛆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将本例Teredolites遗迹化石的基底木化石定为裸子植物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叶枝杉型木属未定种(Phyllocladoxylon sp.),证实了叶枝杉型木属在西摩岛上的分布延续至始新世晚期;船蛆化石内部赋存大量草莓状黄铁矿,其中粒径超过10μm的草莓状黄铁矿占比达39.2%,最大粒径达到44μm,粒径的统计和分析显示其形成于氧化水体沉积环境,证明始新世晚期南极半岛地区古海洋处于氧化海状态。
    • 李茜
    • 摘要: 始新世初期不同类型的原始偶蹄类几乎同时出现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大陆,这使得偶蹄类的起源显得扑朔迷离、至今尚未有一致的认识。始新世之后、尤其是中新世以来,偶蹄类获得了演化上的巨大成功,如今,它们是现生陆地哺乳动物中多样性最高的有蹄类类群,数量众多、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通过早期偶蹄类化石材料的研究,可以不断完善对这一类群的认识、对理解其具体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 王硕; 王金贵; 杨鑫朋; 侯德华; 张立国
    • 摘要: 班则石英二长闪长岩体出露于西藏冈底斯花岗岩带南缘班则南西一带。该岩体SiO_(2)含量介于60.64%~65.36%,属中酸性岩类,Al_(2)O_(3)含量平均为16.22%,ALK平均为6.53%,里特曼指数σ介于2.04~2.29,岩石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富集,δEu略显负异常,稀土配分曲线为LREE富集的右倾型。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蜘蛛网图中,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P、Ti。锆石LA-ICP-MS U-Pb测年表明其形成年龄为(48.75±0.64)Ma,时代为始新世。锆石εHf(t)均为正值,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介于272.6~483.8 Ma。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显示,班则始新世石英二长闪长岩体形成于同碰撞后期,其形成过程中源区存在亏损幔源物质,古生代中期可能是冈底斯中段南缘地区重要的地壳增生期。
    • 摘要: 远远望去,青草看起来光滑又鲜嫩,但只要用手一摸,你就能感觉到明显的毛刺。雀稗(bai)是最常见的一类草,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在50倍放大的电子显微镜下,草的边缘呈现出明显的锯齿状结构,这是角质化钩刺,是草的自我保护措施。在大约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草开始在地球上扩张,逐渐取代原本的植物。史前植食动物吃惯了柔嫩的植物,很难吃下粗糙带刺的草,最终大量死亡。但也有动物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比如马进化出了极为耐磨的高冠齿,牛、羊进化出了可以发酵草的瘤胃。
    • 地上波; 周江(摄)
    • 摘要: 新生代,一个听起来生机勃勃的名字,却脱胎于一场残酷的浩劫:KT/K-Pg大灭绝(1)的一声巨响,结束了恐龙对地球长达1.64亿年的统治。此后的6600万年,地球进入了新的纪元。新生代这个地质年代离我们最近,化石挖起来容易,辨认起来简单,和现存生物的关系明确,分类和进化研究得透彻,因此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纪七个世,从古到今依次是——古近纪: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新近纪:中新世、上新世第四纪:更新世、全新世其中.
    • 王洋; 张洪瑞
    • 摘要: 青藏高原东南缘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侧向汇聚部位,是检验碰撞造山动力学模型的理想场所。尽可能全面收集该区已有地球物理和新生代岩浆岩数据,探讨这些资料对碰撞造山带结构和物质组成的指示。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不同部位的壳幔结构和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兰坪—思茅地块、保山地块和腾冲地块等的中地壳(15~30 km深度)普遍发育低速层,表明富水层或者部分熔融物质的存在,为青藏高原物质向东南流动提供了可能。部分熔融产物以大型剪切带内具有高Sr、低Nd同位素特征的淡色花岗岩脉为代表。但是,扬子板块同等深度下却发育高速层,其组成很可能是峨眉山玄武岩,它的存在阻隔了碰撞带物质向东流动。扬子板块和兰坪—思茅地块下地壳底部均出现呈条带状展布的高速体。根据新生代具有高Sr、低Y的岩石显示的下地壳源区特征,结合该区地质演化历史,将上述两套呈条带状展布的高速体分别解释为新元古代铁镁质弧岩浆岩和二叠纪—三叠纪铁镁质弧岩浆岩。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幔各向异性存在明显南、北分区特征,在26°N以北表现为SN向,在26°N以南表现为近EW向。这一差异跟俯冲的印度板片撕裂有密切关系。该撕裂在综合地球物理剖面上显示为突变的印度板片俯冲角度,在地表表现为苦橄岩、煌斑岩、埃达克岩以及淡色花岗岩等的集中出露。这一新模型明显区别于前人的岩石圈拆沉和对流减薄等作用。
    • 王洋; 张洪瑞
    • 摘要: 青藏高原东南缘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侧向汇聚部位,是检验碰撞造山动力学模型的理想场所.尽可能全面收集该区已有地球物理和新生代岩浆岩数据,探讨这些资料对碰撞造山带结构和物质组成的指示.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不同部位的壳幔结构和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兰坪—思茅地块、保山地块和腾冲地块等的中地壳(15~30 km深度)普遍发育低速层,表明富水层或者部分熔融物质的存在,为青藏高原物质向东南流动提供了可能.部分熔融产物以大型剪切带内具有高Sr、低Nd同位素特征的淡色花岗岩脉为代表.但是,扬子板块同等深度下却发育高速层,其组成很可能是峨眉山玄武岩,它的存在阻隔了碰撞带物质向东流动.扬子板块和兰坪—思茅地块下地壳底部均出现呈条带状展布的高速体.根据新生代具有高Sr、低Y的岩石显示的下地壳源区特征,结合该区地质演化历史,将上述两套呈条带状展布的高速体分别解释为新元古代铁镁质弧岩浆岩和二叠纪—三叠纪铁镁质弧岩浆岩.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幔各向异性存在明显南、北分区特征,在26°N以北表现为SN向,在26°N以南表现为近EW向.这一差异跟俯冲的印度板片撕裂有密切关系.该撕裂在综合地球物理剖面上显示为突变的印度板片俯冲角度,在地表表现为苦橄岩、煌斑岩、埃达克岩以及淡色花岗岩等的集中出露.这一新模型明显区别于前人的岩石圈拆沉和对流减薄等作用.
    • 廖程; 杨天南; 梁明娟; 信迪; 董猛猛; 薛传东
    • 摘要: 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作用形成了以西藏-喜马拉雅造山带为主体的正向碰撞带和以"三江"造山带为主体的斜向碰撞带,二者之间的现代分界线为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剑川盆地是目前已确定的、位于斜向碰撞带最南端的始新世盆地.通过对盆地西缘4条剖面的详细沉积学研究,发现盆地充填过程分为2个阶段.钾质-超钾质火山活动(37~34 Ma)之前的充填物源自盆地西南侧,由冲积扇扇根、扇中亚相逐渐转变为三角洲平原亚相;火山活动之后的充填物源自盆地北西侧,形成冲积扇扇根、扇中亚相.结合盆地充填期间西侧基底构造变形特点,认为剑川盆地为始新世前陆盆地.始新世期间,剑川盆地与藏东、藏北诸多始新世前陆盆地一样,可能属于正向碰撞带的一部分,其与斜向碰撞带之间的界线位于剑川盆地以南.由于印度地块持续向北迁移,挤入到欧亚大陆内部,导致斜向碰撞带逐渐向北生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