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烧失量

烧失量

烧失量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5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建筑科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4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92156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第四纪研究、盐湖研究、选煤技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第十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2007年全国区域地球物理调查成果交流会等;烧失量的相关文献由69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静、彭展、白万里等。

烧失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4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2156 占比:99.75%

总计:92389篇

烧失量—发文趋势图

烧失量

-研究学者

  • 刘静
  • 彭展
  • 白万里
  • 刘玉兵
  • 李庆繁
  • 马慧侠
  • 卢娟娟
  • 吕俊复
  • 岳光溪
  • 戴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新荣; 刘晓奇; 方石; 平帅飞; 张世锋; 王晓杨
    • 摘要: 利用时频时序分析对依兰盆地始新世连续沉积物的烧失量数据进行旋回划分,再利用皮尔逊相关分析、降噪滤波和统计学方法分析有机质和碳酸盐的含量特征和变化规律。在依兰盆地始新世中识别出湿热、半湿较热、半干较热、干冷、半干较冷和半湿较冷6种气候状态。认为其温度湿度的中长期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在巴顿阶末期温度湿度达到整个始新世最高,之后逐渐降低,在晚始新世早期达到最低,之后回升,又小幅下降。在短期气候变化过程中,温度湿度从同步平衡态向下一个同步平衡态过渡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湿度持续下降,是冷却即将出现的重要标志。依兰盆地始新世中长期温度变化与东北地区一致,滞后于深海同位素揭示的温度变化。
    • 李小娟; 周美茹; 朱洪波
    • 摘要: 对比分析了2种含碳量粉煤灰(FA)的细度、粒径分布、微观形貌等特征,通过净浆流动度和维卡仪试验分析了其对水泥净浆流动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其水泥浆体的早期抗压强度和活性指数。结果显示,高碳FA显著降低浆体流动度的原因,除了因为其中碳对浆体中自由水的吸附外,还因为其非球状颗粒含量较多;净浆流动度指标对流动性的反映比维卡仪测试结果更敏感;FA早期活性主要与其细度有关,与其烧失量变化关联不大。
    • 申干强; 吴亚军; 余甲锋; 刘品德
    • 摘要: 简述了粉煤灰的形成过程和分类方法,分析了《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粉煤灰》标准中各个指标的要求、要求的原因和对产品的影响,并总结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以期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 程延化
    • 摘要: 为了分离煤气化细渣中的残碳与灰质,针对煤气化细渣表面存在大量含氧官能团和孔隙,传统的烃类捕收剂难以回收其中的残碳等问题,进行了以月桂酸和煤油为复配药剂的捕收剂用量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少量的煤油加入月桂酸后作为捕收剂在提高精矿产率与可燃体回收率的同时,可降低其尾矿烧失量;当复配药剂用量提高到16 kg/t时,尾矿烧失量降低到8%以下,可燃体回收率超过90%;月桂酸的加入可以加大煤油在水中的分散作用,从而增加残碳颗粒与捕收剂液滴的接触面积,两者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残碳颗粒的疏水性和可浮性,并且通过接触角结果验证了使用不同捕收剂进行浮选试验时得到的精矿产率与可浮性的关系。借助BET测试与发热量测试分析浮选产品孔隙结构参数与热值,为产品再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 李婵贞
    • 摘要: 国家标准方法《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第28部分》已经在硅酸盐岩石分析得到广泛应用。本站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对于Al_(2)O_(3)含量较高的高岭土试料分析时,含量较高的组分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容易引起误差。本文建议工作中建立空气干燥基和灼烧基两套标准工作曲线,使用灼烧基物料检测来解决样品中Al_(2)O_(3)含量较高时所引起的误差。
    • 朱晨军; 王娟; 汪鎏; 刘春波; 陈伟强
    • 摘要: 煤气化细渣的有效利用一直是煤化工领域的棘手问题,其难点在于烧失量大、水分含量高、可燃性差。为有效地对气化细渣进行资源化利用,本研究设计了气流床细渣残碳燃烧中试装置,其采用独特的隔热回转窑+两段式燃烧炉。实验结果表明,中试装置的效果显著,煤气化细渣燃烧时炉膛温度可以稳定保持在900~1100°C之间,燃烧反应的烧失量分别随着炉膛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大而减小。此外,对燃烧的副产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副产品定位为一级粉煤灰,可用于建材、化工、肥料等行业。
    • 刘仲博
    • 摘要: 粉煤灰烧失量预测是对其合理利用的前提,常规实验方法成本高,常常不能满足现场需求.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选粉煤灰颗粒图像识别与烧失量预测模型,引入了A dam算法和dropout技术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将粉煤灰颗粒图像的灰度均值、灰度方差、能量和熵值4个特征参数作为输入量,将粉煤灰烧失量的实验值作为输出量,从不同地区的电厂采集高低烧失量的两种粉煤灰进行配比后开展实验研究,基于实验样本点进行学习和训练后开展烧失量预测.综合考虑相关性和模型训练精度,选取学习率为0.010时的卷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引入dropout技术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与实际实验数据数值偏差为0.0907,预测的数值相关性为0.9750,预测的误差相对较小.研究结果表明:dropout技术能够有效避免过拟合现象,与深度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和BP神经网络相比,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粉煤灰图像具有较好的数据特征提取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谭琼
    • 摘要: 笔者单位作为省级质检机构,一直承接着水泥厂的对比样检验工作,在统计日常对比中发现存在结果超出误差范围的情况,本文主要针对烧失量、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四个常规指标中容易忽视的环节进行的不规范操作,试验所使用的样品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成分分析标准样品(证书号:GSB08—1356—2014)、水泥氯离子成分分析标准样品(证书号:GSB08—2047—2013),将试验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并对误差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避免误差的注意事项,以期减少误差.
    • 宋俊超; 胡丙升; 李伟; 贾金鑫; 陈坤
    • 摘要: 有机碳是煤系高岭土中的主要杂质,对煤系高岭土的烧失量有较大的影响.为降低煤系高岭土中有机碳的含量,基于高岭土与有机碳之间存在密度差异,利用风力分选方法对煤系高岭土中的低密度的有机碳等杂质进行了脱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煤系高岭土的低密度物料中不仅含有大量有机碳,还有大量的碳酸钙与有机碳伴生,通过风力分选,不仅能降低煤系高岭土中的有机碳含量,从而降低高岭土的烧失量,还可以大大降低高岭土中碳酸钙的含量.
    • 陈森; 陈颖; 赵九强; 张春雷
    • 摘要: 土壤烧失量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表征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工程中为方便操作,烧失量法也被作为一种估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但对于土壤烧失量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尚不明确,还没有统一的换算方法,旨在研究土壤烧失量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及其适用条件,为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提供依据.对白沟河取20个不同点位的混合样,用两种方法测得的有机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其线性相关性较好.结合一些学者对不同土样、有机质含量范围的土壤和沉积物用以上两种方法测得的有机质含量做对比分析,整合结果发现,两种方法测得结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随着有机质含量范围的不同,其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有机质含量<10%时,显示相关性较差;有机质含量>10%时,相关性较好,且烧失量比常规方法测得有机质含量在数值上高约5%.由于烧失量的测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工程应用中利用烧失量法估测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或有机质含量时,应当注意其适用条件和换算关系,通过本试验研究发现,当测定对象为有机质含量高(>10%)、碳酸盐和粘土矿物等含量较少的土时,采用烧失量法估测土壤有机质含量换算的结果可信度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